文学艺术
-
罪与罚[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著,朱海观 译小说是以刑事犯罪为题材的,写的是罪与罚。主人公——大学生拉斯柯尼科夫为贫困所迫,不得不中途辍学。他住在一间租来的、像个衣柜似的陋室里,整日像只猫似的躲着催租的女房东,靠母亲省下来的一点抚恤金和借债过日子。在走投无路的困境中,经过苦思冥想,他头脑中产生了一种“理论”。根据这一理论,世界上的人分为两类:一类是平凡的人,低等人,他们只是繁衍同类的材料,必须俯首帖耳地做奴隶;另一类是“非凡的人”,他们是统治者,不受法律和道德的约束,可以为所欲为,甚至可以随意杀人。为了从困厄中挣扎出来,为了不再连累母亲和妹妹,同时也是为了实践一下自己的“理论”,来检验自己到底是个和大家一样的“虱子”,还是一个“非凡的人”,他铤而走险,举起发抖的双手,用斧子砍死一个放高利贷的老太婆,抢走她的钱和首饰,继而为灭口又狠心杀死了她的妹妹。事情虽然干得不那么顺利,但由于种种巧合,他竟安全地逃离了现场。警方也始终没能找到确凿的证据,而且后来还出现了一个“替身”:嫌疑犯米柯尔卡向警方自首,“供认”是他杀死了老太婆。此时真正的凶手拉斯柯尼科夫几乎可以完全逃脱法律的惩罚了;然而,他却没能摆脱掉另一种更可怕的惩罚——道德与良心的惩罚,而且,这惩罚先于犯罪:自他萌生杀人念头的时刻起,他的内心便成了一个永不安宁的战场。
-
迷失Z城[美] 大卫·格雷恩 著《迷失Z城》: 珀西·哈里森·福塞特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孕育的著名探险家,曾获得英国皇家地理学会金质奖章,是柯南·道尔名篇《失落的世界》的主角原型,被誉为“世界上最后一位个人探险家”。他曾多次深入亚马xun丛林,几乎单凭一己之力而成功勘测了玻利维亚、巴西等国在该地区的国界,并与多个从未被外界认识的亚马xun部族成为朋友。 一九二五年,为了证明他称为“Z城”的古文明确实存在,年近六十的福塞特带着儿子杰克深入亚马xun密林,誓言带回“二十世纪的伟大发现”。此举一度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然而,五个月后,福塞特一行便音信全无,从此消失在丛林里。福塞特的下落和Z城留下的诱人线索,成为一个重大的探险悬案,种种传说也随之而生。 八十多年后,一位平时能乘电梯就绝不爬楼梯的中年记者——本书作者大卫·格雷恩——为了破解关于福塞特、Z城及其后世追寻者交织出的谜团,发挥记者的专业精神,深入调查,反复推敲,最后甚至跑到巴西,亲历福塞特当年行经的路线,而一桩惊人的发现,就在前方等待着他……
-
天使七号殿艾可乐 著《天使七号殿》讲述了:一个小小的口误,让花七七被妖精夺走了所有的幸运。为了不成为第一个因为倒霉而死的人,她不得不伺机接近传说中的“冰山”纳兰千树。只要能窃取到他的“天使之眼”,她就可以摆脱自己倒霉的命运。 在妖精深鸟的帮助下,她也成功地在千树心目中变得越来越……奇怪。 她为他做便当,为他假装人体标本,为他被熊追……最后,她终于发现,自己在偷到“天使之眼”的同时,好像也不小心窃到了天使的心。 怎么办,这下真的完蛋了……
-
旧梦录小海本书结集的内容大多选编于小海的个人博客和专栏文章,有抒情性散文,有应景即兴之作,也有对话录,构成了一部丰富的随笔杂谈集。小海的文字如他的诗一样,朴素、亲切、温厚而深沉,但又呈现出诗人复杂心灵的图集。他将抽象之思渗透在肉身和俗世的情态中,让人在阅读中体味和审视人与现实的各种关系。这些举重若轻的文本,从语言中复活,与生命交织,是诗意的另一种存在形式。在这些篇章中,小海以东方诗人的思维方式,展现了文化的自我回归,同时将个人的精神阅历、生活经历相互融合,提供了独特的人生观、价值观与哲学思考,以及来自个体的抒情经验和启示。
-
厨房里的人类学家庄祖宜 著“吃饭十分钟,做饭一小时。”对忙碌的现代人来说,自己下厨实在费时费力。即便外出吃饭,也鲜有人在意盘子里的食物从何而来,出自何人之手。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与细密的社会分工,使人们失去了对“吃”的好奇与探索欲。而“厨房里的人类学家”庄祖宜却在攻读博士期间领悟到做菜的乐趣,毅然从殿堂奔向厨房。她将厨艺专业看为一种“特有的文化”,将厨师当做“跨国的民族”,在厨房里找到了人类学的一片田野。厨艺学校里有血腥又迷人的“屠宰课”,还有后厨的“粗话训练班”;有地震也要抢救面种的“面包疯子”,也有配方秘籍从不离身的“点心师傅”……厨房里的故事,烟火缭绕,千姿百态!“做菜的乐趣就在于它看得到摸得到,闻得到吃得到,而且有付出必有回馈。看着葱蒜辣椒噼噼啪啪的在油锅里弹跳释放香气,酒水注入沸腾弥漫于空气中,那种满足感真切而踏实。”——庄祖宜
-
兰屿之歌 清泉故事[美] 丁松青 著;三毛 译一九六九年丁松青来到台湾,两年后在东南海岸的小岛兰屿做见习修士,与雅美族人度过了难忘的一年。一九七六年夏,在新竹山区的清泉天主堂任职神父,融入泰雅族人的生活,至今仍生活在那里。本书即是丁松青记录下的在兰屿、清泉两地的生活故事、心灵成长。海岛,飞鱼,木刻小船;青山,吊桥,红砖小屋。呼唤飞鱼的赞美歌声绕过海岸,白茫茫的山岚覆盖群山间的村落。人人相识,没有秘密。他悄悄走入这天地,走进热情又含蓄的人群,触摸他们质朴的灵魂,共享欢乐与痛苦。“我不晓得这是否由于我是另外一个世界的访客的缘故,总之,每次到了那儿我就禁不住想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它。”
-
商鞅姚远 著《商鞅》故事发生在战国中期。秦孝公刚死,商鞅即被判五马分尸之刑。祝欢生前始终与商鞅对立,现在,他的灵魂幸灾乐祸地来宣判商鞅“族灭满门,五马分尸”的刑罚,并告诉商鞅这是他在劫难逃的天命。商鞅却不屑、不服于天命。他说:“商君虽死,然商君之法千年不败,商君虽死,可一百一十七年之后,秦王朝一统天下!”因为他知道天命并非不可违,从他降生的那一天起,老天就要他死,可是他,活了整整五十二年。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研究于成我 著张若虚,扬州人,初唐时期的有名诗人,“吴中四士”之一。张若虚虽驰名当时,但流传至今的诗歌作品极少,只有两首,其中一首就是有名的《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凭借《春江花月夜》一诗,被后人评价为“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王闿运)、“诗中的诗,很好上的很好”(闻一多),成为唐诗中少见的凭借一篇诗歌就奠定了唐诗大家地位的诗人。由于张若虚本人的生平资料极少,这样一位有名的唐代诗人迄今为止学界尚无相关的研究专著,而本书即为关于张若虚此诗的首部学术研究著作。本书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张若虚的生平情况及《春江花月夜》一诗的接受史研究,探讨了此诗在明代以后才得到重视的原因,并廓清了此诗的所写景物区域和创作地点;(2)探讨了此诗具体内容的理解与歧义,分析了此诗的主题;(3)本诗与宫体诗关系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此诗较之前代诗歌的艺术创造性;(4)分析了此诗的艺术特色和魅力;(5)梳理了学界、古今对于此诗的评价,审视了此诗的长处,合理地定位了此诗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作为首部研究张若虚的专著,本书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和意义;作为唐诗经典文本的解读、研究的集成性著作,本书也具有相当的市场潜力。
-
侘寂的魂影海上暂缺简介...
-
鲸背月色(美)戴安娜·阿克曼 著阿克曼跟随生物学家去大自然中欣赏与研究蝙蝠、鳄、鲸、企鹅这四种动物,在此过程中有惊叹和震撼,她用丰富的知识、华丽的文采和细微的观察,带领读者重新认识这些迷人的生灵,并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