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传记
-
你来过,愿记忆终究美好石评梅本书收录了石评梅的大部分散文及小说作品,介绍了石评梅自身的情感苦旅和内心的彷徨与迷惘,揭示了“五四”时代知识女性在情感与理智冲突中的挣扎,言语之间充满了对爱情的追求、光明的渴望,以及对妇女解放和社会解放的呐喊,折射出鲜明的时代精神。
-
闲话闲说: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阿城 著《闲话闲说》是阿城先生关于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的讲谈集,以文学史的笔法,与朋友和听众闲谈的口吻,观之世俗文化与中国文学的万般景象,呈现文化的阿城“杂”和“通”的一面,是其思想集大成之作。理想国推出二十周年纪念版,增订万字文章《中国世俗与中国文学》。“二十年前有一个小册子叫《闲话闲说》,今天重提,希望将中国文化与文明做更多的联系。‘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是许多次讲谈的集成,对听众演讲和与朋友闲谈,我们共通的知识财富是世俗经验。世俗经验*容易转为人文的视角。如此来讲,*宜将理论化为闲话,将专业术语藏入闲说,通篇不去定义“世俗”,使听者容易听。”——阿城
-
东坡志林:天才的游戏之笔王连文 编著《东坡志林:天才的游戏之笔》是一部“滑稽文学”,也可以说是苏东坡这个“闲人”的“闲情雅作”,是他几近千年前写作的个人blog,是他亲手树立的让后世人解读自己的最醒目的一块碑石。《志林》的真实,是因为它完全取材于日常生活;就算是苏东坡小心翼翼地企图掩盖一些事情的本来面目,但是往往因为过于笨拙,经不起后世人的推敲而被看破。《东坡志林:天才的游戏之笔》将带领您穿透“闲人”率意,揭露最真实的天才——苏东坡。
-
新编全注全译古文观止青石 主编《古文观止》成书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由吴楚材、吴调侯编选而成。“观止”二字出自《左传》,意为读了这些尽美尽善的文章。别的文章就用不着去读了。该书上起先秦、下迄明代,所选二百余篇千古名作,体裁多样,广收博采,内容涉及历史、哲学、文学、政治、宗教、艺术等领域,反映了先秦至明末散文发展的大致轮廓和主要面貌,代表了中国古典散文的最高成就。读之有含英咀华、尝鼎一脔之效。正因为《古文观止》所具有的鲜明特点,使其在问世后的三百多年里,成为最流行、最有影响力的初学古文选本,常作为私塾及学堂的启蒙读本,几乎家家必备,海内风行。时至今日,其通俗性、权威性仍难以动摇,依旧是首选的普及性古文选本,更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学习古文的必备书。为了帮助读者提高阅读、理解古汉语的能力,全面吸收中国古典文化的精华,并从中学习古代历史、典章制度、风物人情等方面的知识,我们推出了这本《新编全注全译古文观止》。本书在原作的基础上作了适当的调整,在“楚辞”和“宋文”部分增加了一些经典篇章,以便更加清晰地展示古文的发展脉络。同时,书中还增设了题解、注释、译文、集评等栏目,从多角度将古文的主题思想、创作背景、警世哲理以及作家境况全面地展示出来,并对生僻字和异体字进行了注音,方便读者阅读。而在以图释文方面,我们精心选配了与文字内容相契合的艺术珍品、名胜古迹、文物照片、情景示意图等,通过多种视觉要素的有机结合,使读者获得更多的文化熏陶和视觉享受。《新编全注全译古文观止》不仅是阅读、欣赏古文的理想读本,更是馈赠亲朋的佳品。本书由青石主编。
-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1978-2008)董学文,金永兵 等著新时期中国文学理论经历了三十年的巨变,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活跃、多元、繁复。《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以史论纵横的两条线索,以现实变化为基础,以文学理论基本问题为轴心,全面阐述了三十年来文学理论的进展和成果,分析三十年来文学理论的走势与变迁,既勾勒出大致的发展脉络,又查检出它所面临的诸种挑战,深入探究了文学理论“为什么发展”、“如何发展”、“怎样看待现实中的发展”等一些深层次问题。
-
名人传法罗曼.罗兰《名人传》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曼·罗兰的传记代表作,由《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组成,也称“巨人三传”。贝多芬作为音乐家,医生备受耳疾的折磨,却能与命运斗争,谱出传世乐曲歌颂欢乐;米开朗基罗是文艺复兴很后的明星,舍弃欢乐与荣耀,甚至舍弃自由,只为了实现心中的艺术;托尔斯泰被称为俄罗斯的伟大心魄,他的文学巨著为世人所熟知,他的思想影响全世界
-
《儿女英雄传》的文学语言研究李贞 著李贞编著的《〈儿女英雄传〉的文学语言研究》研究的是清代后期小说《儿女英雄传》的文学语言问题。其特点是以文本为核心,从语言底层出发,采用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符号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方法,从多角度多层面予以微观考察,选取客观可信的例证,探究《儿女英雄传》的文学语言艺术。自《儿女英雄传》问世以来的一百五十多年间,评论界主要从历史学、文学、民族学和人类学等角度予以评说,可谓褒贬不一?毁誉参半。但值得注意的是,《儿女英雄传》的文学语言艺术却获得了较为一致的赞许。然迄今为止,众学者的评价极具概括性,缺乏具体考证,有些甚至失之偏颇。虽然有研究者从语言学角度对“儿女英雄传虚词”、“儿女英雄传副词”作过全面而细致的考证,但至今从文学语言学的视角加以系统考察的研究成果尚付阙如。因而,《儿女英雄传》的文学语言审美是具有一定创新性的研究课题,这也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和意义所在。《〈儿女英雄传〉的文学语言研究》由八个章节构成。首先对文学语言的形式和内容、规范和变异以及?美特性等问题加以阐释,旨在廓清一些模糊认识,为文学语言研究寻找一个恰当的逻辑起点和思维方位。接着着重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汉语文学语言研究的嬗变轨迹作了历时态的追寻,梳理和考察了已有的主要研究成果,然后探讨了基于文本的汉语文学语言的研究视角,并对《儿女英雄传》文学语言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为本文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着重对小说文本的各个层次、各种性能的语言予以多维度考察,论述各种语言成分在具体语境中的艺术功能和美学价值。
-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1997中篇小说卷吴义勤 编吴义勤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1997中篇小说卷)》选取1997年中篇小说7篇,包括王小波、池莉、阎连科、刘恒、叶弥、叶广芩等鲁迅文学奖得主在内的多位名家新作,代表了年度中篇小说创作的高水平。
-
中国歌剧论坛文集:2008中国歌剧研究会 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 等 编暂缺简介...
-
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陈平原 著《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以1898到1927年的中国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借用西方的叙事理论,从西方小说的启迪与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传统文学在中国小说叙事模式转变中的作用两个视角探讨晚清与"五四"两代作家是如何完成从古代小说到现代小说的过渡。作者借鉴托多洛夫的叙事理论,从叙事时间、叙事角度、叙事结构三个方面"把纯形式的叙事学研究与注重文化背景的小说社会学研究结合起来",不仅填补了文体研究的空白,而且推进了文学的形式研究,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