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整理旧书稿的时候,突然发现,用几张纸单独装订成的一个小本子,纸张已经发黄,边角也显得破旧,细一看才知道竟是我27年前写的一篇梦记。

这个梦很有意思。尽管没有震撼,没有悬念,也没有文学的元素,简直就是平铺直叙,内容混乱,但是,梦境被记录得相当完整,格外真实。尤其让我惊讶的是,梦后一周还特意添缀了饱含真情的梦境分析。

我轻轻地默念,反复地朗诵,心潮起伏,哽咽难续!它把我拉回到了20世纪80年代,我背井离乡,抛子弃母,孤身寡人,在南丹矿区打拼挣钱的2100个日日夜夜……

现在看来,这篇“梦记”是那样的完整,那样的真实。的确,由于岁月变迁,多次搬家,我在矿山打拼的几年间写的一人多高的矿山日记,几乎已经遗失殆尽。这可能是我这辈子唯一的一篇梦记,我不想让它遗失,更不想让它埋没,所以用现代的电脑键盘,把它敲打出来,保存下去,将来送给我的儿子做纪念。

诚然,这篇小文中涉及的许多人物,现在都还健在(其实这本身就是幸事一件)。为了还原真实的心路历程,不讳言曾经的脆弱,我决定,在抄录的时候,整篇文稿不改一字一句。当有一天我把电子文档交给儿子的时候,也把原件交给他,他可以随缘保存,反复核对(毕竟我有不少书稿和家书要一并留给他)。我企盼,如此能让从小随母离我远走,在香港念中学、念大学,如今事业已小有所成的儿子,对我,他的父亲,有一个正面的理解。因为最近我对他说过:“爸爸对你的影响不是生前,而是死后。”

是的,我知道很多大师曾经交代过我们:忘却昨天,珍惜今天,向往明天。而且,我也记得,我14岁那年,曾经创作了一句话:当一个人生活到只剩下回忆的时候,她(他)就应该准备好足够的棺材钉(小时候我喜欢创作一些警句,包括这一句在内的原稿一直保存到现在)。

我几十年来真的一直弄不明白,昨天怎么能够忘记?回忆为什么不可以?除非我们“幸运”地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

我从来不怀疑,生活教授了我们许多知识,社会教授了我们许多道理。但是,此类教授形式,并不总是阳光明媚,温情脉脉的,也有暴风骤雨,苦痛惨惨的。甚至我们还没有弄明白,到底哪一种方式,对我们的心智成熟和生存功能是真实有益的。

活到今天,时至今日,不管昨天明天,不管回忆展望,我,终于可以平静地说:我过来了。

2016年9月10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