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题记

汶水滩是位于鲁中平原的一个普通村庄。

这个村庄古老、文明而美丽。村内有几百年的祠堂,有上百年的古树。村里人虽然是四大姓,大都和睦相处,极少有打架斗殴的,历史上也没有过犯罪的。大汶河由东往西从村北流过,地下水资源丰富,全村近两千亩耕地,旱能浇涝能排。按理这样的自然条件,养育着二百多户人家,正常年景应该能丰衣足食,可原来绝大部分户并不富裕,每到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少不了外出讨饭的。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汶水滩才真正改变了贫困面貌,人们的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

本书的主人公潘忠地,就出生在这里。但是,他生不逢时,从小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上小学的时候,他还能勉强填饱肚子,可到了上初中那几年,正赶上“三年困难时期”,实在是难熬了。村里几乎家家缺粮断顿,不少人拖儿带女逃荒去了,还饿死了十几个老人。中学在县城,离家近三十里路,需要住校,自带吃食。带什么?奶奶每星期给他准备一篮子野菜窝头,学校统一给馏,那也不能可着肚子吃。就这样,家里人也得勒紧腰带,有时只喝稀汤,才能保证他带。这时有些上小学的孩子都辍学了,父亲也想让他退学。爷爷不同意,说:“咱村里从来还没出过中学生,他和李向东一块考上了,人家能上咱就得供他上。这孩子有出息,不能误了他的前程。”家里连每学期几元钱的学杂费也拿不出,幸亏学校照顾,每月发给困难学生两元的助学金,不然,他真是没法上了。

总算熬到了初中毕业。他和李向东商量,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不再考高中了,要上就上个国家能包生活费的学校。于是,两个人分别报考了地区农校和县师范。结果如愿以偿,两人都考上了。全村人为他们祝贺。

潘忠地进了农校学习,梦想着将来要当个农业技术员,那可是正式国家干部的待遇,不仅再也不用和土坷垃打交道了,还能拿工资吃国库粮,真是一步登天了,能不高兴吗?他孜孜不倦刻苦学习,想着将来即便到公社或县里农业部门工作,也得抽空到村里帮着乡亲们种好地,多打粮,不让众乡亲再饿肚子。

那几年国家正是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不少学校下马停办,地区农校是第一批。潘忠地他们才上了一年,上了两年的也同样,都必须回家乡务农。一切梦想都成了泡影。

潘忠地只好打起铺盖卷,回汶水滩来了。从此,他再也没离开这里,和村里的人们共同编织着一个个改变家乡面貌的梦,演绎出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