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说 你可以这样学唐诗

概说  你可以这样学唐诗

  • 学诗要先学唐诗

    经常会有一些家长朋友问我这样的问题,想让孩子学一些古代诗歌,是学《诗经》呢,还是学《楚辞》?还是学别的,比如乐府诗、唐诗、宋词?谈到学习中国古代诗歌,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因为他们提到的这些古代诗歌,都是非常重要的,都值得我们去潜心学习。可是,学习古代诗歌首先要面临一个文字关。《诗经》《楚辞》等,对于初学者来说,生僻字是一个不小的拦路虎,会让学习变得格外吃力,也会影响到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除了文字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如历史文化知识、古代名物制度等,都是影响古诗学习的不可忽略的因素。所以,从《诗经》《楚辞》及乐府诗入手学古诗,并非上选。

    那应该让孩子们从哪里入手来学习中国古代诗歌呢?我的回答是:学诗要先学唐诗。

    (一)中国诗词文学的分类

    我们先来看一看中国诗词文学的一个简单分类。

    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按照押韵与否,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韵文,一类是不押韵的文章(称为散文)。韵文就是以诗、词、曲为代表的文学作品。对于词和曲,在我们讲宋词和元曲的时候再仔细讨论。在此,我们主要谈论中国诗歌。

    中国诗歌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格律诗,又称近体诗。它是隋唐时期形成的讲究严整格律的古诗。

    第二类是中国古代不讲求格律的诗,统称古体诗,包括格律诗形成之前(从《诗经》《楚辞》到汉魏六朝乃至隋唐的不讲格律的诗歌)以及格律诗出现后的不讲格律的诗歌(如唐代及其后的古风、乐府诗等)。

    第三类是中国近代出现的白话新诗,又称新体诗。

    (二)为什么学诗要从唐诗入手

    在中国文学艺术史上,有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很多朝代都有其在某一领域中最具代表性的文艺成就,这种成就又几乎成为后世难以超越的高峰。人们往往把某个文艺领域与某个有代表性的朝代相提并论。提到某个朝代,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个朝代的某个成就;提到某个文学艺术领域的成就,我们就首先会想到某个朝代。比如:谈及赋这种文体,我们就想到汉赋;谈及书法,我们就想到晋字;谈及诗歌,我们就想到唐诗;谈及词,我们就想到宋词;散曲和杂剧在元代得以流行,因而元代就和元曲联系在了一起。

    当然,各个朝代的诗歌艺术都有其成就和特色。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座高峰,也是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学习中国古代诗歌,就不能绕过唐诗,更不能忽略唐诗。

    其实对于唐诗,我们都不陌生。每个中国人都能背诵很多唐诗,教育部推荐的中小学生古诗文背诵篇目中,唐诗占了很大的比例。在唐代,国力强盛,对外交流频繁,文化繁荣,思想开放,人们乐观进取,所以唐代的诗歌,尤其是盛唐时期的诗歌,有一种昂扬奋发的精神,阳光、开朗、自信,对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时期的青少年的成长,具有很大的引导和熏染作用。所以,“诗意国学”主张中小学生学古诗,要先从唐诗入手。

    唐太宗李世民改革了隋代施行的科举取仕制度,增加了诗赋取仕的环节,诗写得好可以直接选拔入仕,而且人们往往认为通过诗赋考试(进士)入仕要比通过常规的经学考试(明经)入仕难度更大,也更牛,这就刺激了当时的读书人刻苦学习诗歌创作,诗人也比以前更受重视了。唐代全社会对诗歌创作和诗人的推崇远远超过了前朝,从唐太宗到各级的文人士大夫,大都擅长写诗。政府的支持,加上全社会对于诗人和诗歌的推崇,使得有唐一代诗风日盛、诗意颇浓,优秀的诗人、诗作层出不穷。唐代诗歌因此达到了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创作的顶峰。我们学习诗歌,就要先从经典的唐代诗歌入手。

    我们主张先学唐诗的第二个原因是,到了唐代,格律诗已经成熟,对于平仄、用韵、对仗等都有明确的规定。要知道,汉语的诗词格律堪称世界上最为完备的“诗词法典”。格律诗对于我们学习、品味汉语诗歌之美,提高表达和写作能力,学好母语,有很大的益处。

    唐代诗人众多,诗歌作品也很多。但是,由于当时印刷出版技术的局限,加上历代战乱和朝代更替,很多唐代诗歌不可避免地散佚了。清代康熙年间编纂的《全唐诗》,收录了49 000多首唐诗,2 873位诗人。这两个数字,其实并不能反映唐代诗歌的鼎盛风貌。但是,从这些流传下来的诗作中,我们仍不难发现唐代诗人大胆创新和非凡创造的能力、才华和成就。向唐诗学习,不仅是向唐代的诗人们致敬,也是向这些伟大创新和成就表示我们的敬意和自豪,表明我们担当和传承汉语母语的文明财富、艺术精神的决心和行动。

  • 学唐诗要懂点儿格律

    格律诗分两类:一类是律诗,一类是绝句。

    律诗由8句组成,又分为五律和七律两类。五律就是每句5个字(五言),全诗一共40字;七律就是每句7个字(七言),全诗一共56字。还有一种篇幅加长的律诗,称为排律,又称长律。

    律诗的8句,分为四联:第一、二句为首联,像头的位置;三、四句称为颔联,像下巴的位置;五、六句称为颈联,像脖颈的位置;最后的七、八句称为尾联,像尾部。

    律诗的特点是:

    1.每句字数相等。或五言,或七言。

    2.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不能换韵,不能押仄声韵;偶句一定要押韵,首句可入韵可不入韵,其余的奇数句不押韵。七律以首句入韵为正格,如杜甫的七律《登高》首句 “风急天高猿啸哀”,入韵。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正格,如杜甫的五律《春夜喜雨》首句 “好雨知时节”,不入韵。

    3.颔联、颈联一般要求对仗。

    如杜甫五律《春夜喜雨》的颔联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和颈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就都是对仗的。

    4.全诗要合乎平仄的要求。

    关于律诗的平仄,下面谈到绝句的时候一并来谈。

    我们再来说绝句。

    绝句为4句。按每句的字数可分为五绝和七绝。

    绝句又分为律绝和古绝两类。

    格律诗中的绝句称为律绝。律绝要符合格律诗的用韵和平仄规则,押平声韵。本书中讲到的《绝句四首》其三(两个黄鹂鸣翠柳)、《送元二使安西》、《登鹳雀楼》、《滁州西涧》都是律绝。

    还有一类不属于格律诗的绝句,称为古绝。格律诗形成之前的4句的五言或七言古诗、格律诗出现后的不讲格律的4句的五言或七言诗,都属于古绝。如本书中讲到的李白的《静夜思》,就属于古绝。古绝不讲平仄,也不一定押平声韵,可以押仄声韵。在格律诗产生后,很多的古绝押仄声韵,以与唐代以前的古绝有所区别。像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就都押仄声韵,属于古绝。

    讲平仄是格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普通话将汉字声调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也就是第一、二、三、四声。而在古代,汉字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种。古代的平声,我们现在分为阴平和阳平。古代属于上声字的一部分演变为现在的去声了,古代的入声字,在普通话里,则被归到平、上、去三声里了。这叫“平分阴阳”“上声归去”“入派三声”。上声、去声、入声,都属于仄声。仄就是不平的意思。格律诗要严格讲究平仄规则。

    入声字是学习格律诗的一个障碍。一些方言中尚保留着一些入声字,而普通话里是没有入声的,所以不懂这些方言的人辨认格律诗中的入声字会有点困难。不过,只要掌握了一些规律,勤于练习,熟能生巧,掌握入声字其实并不难。

    平水韵是南宋末年平水人刘渊整理出的唐代人的诗韵用字,平水也就是现在的山西省临汾市。平水韵一共106韵。格律诗韵脚字须出自平水韵的同一韵部或相邻韵部,否则就是“出韵”。

    格律诗讲求平仄上变化与不变的统一,这也是古代哲学思想在诗歌中的体现。

    格律诗的第一、三、五、七句称为“出句”,第一句收尾可平可仄,其余的要以仄声字收尾;第二、四、六、八句称为“对句”,要以平声字收尾。这是平仄上的要求。

    格律诗里的变,就是“对”。“对”就是每联的对句的平仄要与出句的平仄相反。比如出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的平仄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对句“一行白鹭上青天”的平仄是平平仄仄仄平平。出句“白日依山尽”,仄仄平平仄;对句“黄河入海流”,平平仄仄平。这是“相对律”。

    而“不变”就是“粘”。它是指上一联中对句的第二个字和下一联出句的第二个字的平仄要相同,也就是说,律绝和律诗的第三句的第二个字的平仄要跟第二句的第二个字的平仄相同。律诗的第五句的第二个字的平仄要跟第四句的第二个字的平仄相同。第七句的第二个字的平仄要跟第六句的第二个字的平仄相同,这叫“粘”。比如,杜甫的律诗《春夜喜雨》的第三句“随风潜入夜”的第二个字“风”跟第二句“当春乃发生”的第二个字“春”,都是平声。第五句“野径云俱黑”的第二个字“径”,跟第四句“润物细无声”的第二个字“物”,都是仄声。第七句“晓看红湿处”的第二个字“看”与第六句“江船火独明”的第二个字“船”都属于平声。这称为格律诗的“相粘律”。

    相反、相对,是变化;而相同、不变,则体现稳定与均衡。

    一般而言,格律诗中的平仄规则是平仄相间,两两出现的。拿五言诗来说,共有四种平仄句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第一句的句式无外乎这四种。依第一句第二个字的平仄称该句为“平起式”或“仄起式”,其最后一个字为“收”字。第一句的起收样式共有四种:平起仄收、仄起平收、仄起仄收、平起平收。确定好了第一句的句式,就可以根据相对律和相粘律,列出后面几句的平仄来。拿《登鹳雀楼》来说,第一句“白日依山尽”,平仄是仄仄平平仄,仄起仄收。第二句平仄要相对,最后一个字要押平声韵,即:平平仄仄平——“黄河入海流”。第三句要粘,第二个字要跟上一句,也就是第二句的第二个字“河”的平仄一致,用平声,最后一个字还要是仄声字。所以第三句平仄就是:平平平仄仄——“欲穷千里目”。其中第一个字可平可仄,所以这里的第一个字“欲”为仄声,是可以的。接下来第四句要对,最后一个字押平声韵,所以应该是:仄仄仄平平——“更上一层楼”。

    七绝也是这样。不过多了两个字,平仄依然是相间出现的,无外乎以下四种句式: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比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仄仄平平平仄仄,首句仄起仄收。第二句要“对”,最后一个字押平声韵,所以应该是:平平仄仄仄平平——“一行白鹭上青天”。第一个字可平可仄,所以“一”这个入声字为仄声,是可以的。接下来要“粘”,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窗含西岭千秋雪”。第三个字可平可仄,“西”平声是可以的。接下来要“对”,最后一个字要押平声韵:仄仄平平仄仄平——“门泊东吴万里船”。第一个字可平可仄,“门”平声也是可以的。

    律诗不过是绝句的加长版,按照相对律和相粘律类推就行了。你可以分别找一首五律和七律来分析一下。

    还有一类格律诗的变体,就是绝句的第三句与第二句不遵守“相粘律”,它们的第二个字的平仄相反,而不是相同、相粘,这样的一首诗,仿佛从腰部折断了,所以称为“折腰体”。它属于格律诗的变体。本书中讲到的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和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就属于折腰体。《送元二使安西》的第三句“劝君更尽一杯酒”的第二个字“君”是平声,上一句“客舍青青柳色新”的第二个字“舍”是仄声,不粘。《滁州西涧》的第三句“春潮带雨晚来急”的“潮”与第二句“上有黄鹂深树鸣”的“有”,也是一平一仄,不粘。折腰体是格律诗的变体。这一现象比较有趣。王维之后的“大历十才子”就常常写折腰体的诗。

    平仄比较枯燥,要通过反复练习才能熟练掌握,在这里不做过多的讲解。中国文化中的这些“规矩”“讲究”,正是古人注重细节、追求品质的体现。如果缺少细节的讲究,不仅不会有好的诗词艺术,也不会有精美的作品和产品。现在人们提倡“技术美学”“工匠精神”,其实都是意识到了细节的重要性,不能抛弃细节上的“讲究”。

  • 用探案的方式学唐诗

    我们常听到这样一句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最为常见的学习唐诗的方法就是熟读、背诵。因为人们都期待随着阅历的丰富和知识的积累,那些尚未明白的东西,会在将来的某一天豁然开朗;期待那些以前印象不深的东西,也会在某一天突然浮现在脑海中,有全新的、深刻的认识……我们太期许未来,就往往忽略了当下的努力。

    除了这种熟读、死记硬背的方法,是不是还有别的学唐诗的好方法呢?我们应该怎么来学唐诗呢?

    我认为,除了熟读、背诵之外,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应该经历探究、理解、领悟的过程。在当今这样信息爆炸的时代,只有那些深入探究、理解、领悟的东西,才会在你的心里扎下根,成为你思想的一部分。而那些你没有弄懂、领会的信息、知识,则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被别的信息和知识挤出大脑,慢慢被遗忘。还没有等到豁然开朗的那一天的到来,你就已经把它们抛到九霄云外了。为什么很多人现在不喜欢古诗文,对古诗文的储备那么少,在写文章、说话、与人交往的时候,语言干瘪、粗俗、乏味?就是因为理解、领悟的古诗文的知识储备太少了,没有学会精致、优雅、得体地表达自我、与人交流,丧失了发现、感受和创造诗意生活的能力。所以,学会理解唐诗,领悟唐诗的审美世界,是我们阅读、背诵的基础。你理解了、领悟了,自然就能轻轻松松地背诵了。而且,这些诗意还会浸润你的生命,与你的生活融为一体,永久伴随着你……

    所以,学习唐诗应该是从语言文字入手,同时又不满足于对语言文字的粗浅了解,而是要继续深入,通过对唐诗的深度探究、解读,理解诗人之所想,以及诗人为什么这么想,进而领略诗歌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特征,领会诗人的创造力和表现力,最终理解诗人的情思、精神、境界。这个过程,就像剥洋葱,逐渐深入,不断发现,不断获得惊喜。

    中国古代哲学中有三个重要的概念——言、象、意。以往人们主要侧重从哲学角度来谈这三个概念。王弼曾说:

    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是故,存言者,非得象者也;存象者,非得意者也。象生于意而存象焉,则所存者乃非其象也;言生于象而存言焉,则所存者乃非其言也。然则,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故立象以尽意,而象可忘也;重画以尽情,而画可忘也。1

    言、象、意是得以把握和理解世界的三个要素。言,就是语言、文字,象就是物质世界的物象,意就是世界的意义。言的作用在于呈现物象,即“立言以尽”。象的作用在于承载意义,即“立象以尽意”。而我们要做到的是不为物象和语言文字所限制,要有所舍弃,有所超越,即“得象忘言” “得意忘象”。我们还常常说“得意忘言”。像陶渊明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就是要超越语言文字的局限,达到更高的意义体验和感悟的层面。我们不必过多讨论这些哲学内涵,但可以借用这三个概念,作为文学研究、欣赏和评论的重要参考,在对这三个概念进行重新诠释的基础上,来谈论学习唐诗的重要路径和方法。

    学唐诗的第一个层面就是把握“言”,包括语言、文字、版本等文本信息。要对诗歌中关键字的古文字字形做一些梳理,探究文字的本义和引申义,寻求其意义的变化,体会汉字结构、形体和表意的美。只有将字、词、句的意思弄清楚了,我们才能准确地去解读和理解诗歌和诗人。

    由于有些唐诗在流传过程中经过了后人的改动,我们有必要做一些基本的版本考证,并对诗歌的文本进行深入的解读和阐释。关注诗句的古今异同,通过对这些差异的考证,更好地分析诗歌的原始风貌和本来状态。在本书中,我们就对《静夜思》的版本进行了梳理和考证,从而得出结论,李白的《静夜思》在宋代已经流传的版本,到明代被人篡改了。而我们现在所熟知会背的,正是明代的版本。通过对《静夜思》的探究性学习,你就会了解更多我们以前忽略的,或者不知道的信息和知识。像《登鹳雀楼》《滁州西涧》也存在版本的差异,《登鹳雀楼》的作者归属也值得考证,这些都需要我们深入探究。

    第二个层面是“象”,包括载体、意象、场景、仪式等信息,是诗人基于字、词、句表达出的对于外在世界和内心情感的感受和体验。“意象”是外在物质世界与诗人思想感情的复合体,是承载着诗人浓浓的情感的物质形态。它能鲜活、生动地体现出诗人的思想和情感表现的独特性和创造性。诗人更倾向于通过“意象”来表情达意。古诗中存在很多的“意象”,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的“花”和“鸟”本是自然物,因为诗人独特的情感活动,它们的形态、动作、声音就都跟诗人的情感世界有了关联,因而成为诗歌的“意象”。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

    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2

    诗词中写景的语句,都寄托着诗人的情思;而诗人的情思,也往往要通过写景的语句来表达出来。

    古诗以含蓄为最高的艺术追求,所以诗人往往通过外在的事物、景物来寄托、表达自己的情感。这就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比如李白“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的诗句,其中的“明月”就是用以表达诗人李白情感的意象。本书中讲到的这几首唐诗里就有很多这样的意象,比如杜甫诗歌《绝句四首》其三(两个黄鹂鸣翠柳)中的“黄鹂”“白鹭”“千秋雪” “万里船”,《送元二使安西》中的“渭城” “柳色” “阳关”,《登鹳雀楼》中的“白日”,《静夜思》中的“月”,《滁州西涧》中的“幽草”“野渡”“舟”……都是体现诗人情感和精神追求的意象。学习古诗,就要注意这些意象,分析和探究其情感含蕴和文化含蕴,发现诗人运用这些意象所要表达的情思的特征和意义。这是一个接近和体认诗人的情感、精神以及审美取向的尝试,也是深入理解诗人创作和诗歌作品的关键所在。

    除了意象之外,我们还要注意一些具有仪式化、典型化的程序、形式。比如,“客舍青青柳色新”呈现出的诗人送行时的“折柳”,“劝君更尽一杯酒”呈现出的“劝酒”,李白思故乡时的“望月”,《登鹳雀楼》里的“登高”,都是很有情意的仪式。了解了这些仪式,才会对诗人和作品有更深切的体会。

    第三个层面是“意”,它是诗歌的核心,包括意蕴、象征、价值、精神。诗人写诗不是无病呻吟,一定是有所寄托,有感而发的。孟子早就提出了文学评论的两个方法,一个是“知人论世”,一个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就是要了解作者的生平、身世,思想和创作的发展、变化过程。现在人们很注意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或者童年生活对后来生活的影响,在诗歌的欣赏中也同样要关注诗人的身世和经历,这样才不至于胡乱解释诗作,才能接近诗人创作的原意。我们要以客观的、科学的态度去深入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对他的人生观、世界观、文学(艺术)观和创作思想有基本的了解。同时还要“以意逆志”,就是要倒推作者的创作意图,要站在作者的角度来分析:他为什么要这样写?他这样写是要表达什么?这样才不至于张冠李戴,不至于曲解、误解诗人及其诗作。

    “诗意国学”一直在提倡以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态度来接近诗人的本来意图和诗歌的本来面目,这是一种探案式的鉴赏和学习的方法。这样的探案式、考证式的学习方法,也有助于培养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这种思维方法可以贯彻于唐诗学习的全过程。我们可以充当神探福尔摩斯,将一首诗当作一个案例,去求疑、探究、发现,顺着疑点搜集资料,考证典籍,发现真相,得出新的见解。这种探案式的学习,可以应用于很多方面,比如诗歌版本、文字的古今差异、作者生平、创作时间、创作地点、创作背景、创作意图、逸闻趣事、文学典故、古今对某些诗句的错解或曲解、诗歌的审美特征和艺术技巧,等等。进行考证的时候,不必迷信前人或者权威人士的定论,不必盲从常规的、常识性见解,不必人云亦云;而要依靠自己的探究和判断,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以科学的思维和科学的精神,以科学与人文结合的态度,去粗取精,推陈出新。

    本书为你提供了探究式学习唐诗的范例。通过本书的学习,你可以对杜甫《绝句四首》其三(两个黄鹂鸣翠柳)的诗意进行全新的思考,你可以对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的“西出阳关无故人”等诗句做出全新的解释,你可以对李白《静夜思》的版本差异和不同版本的艺术水准形成自己的判断,你可以对《登鹳雀楼》的作者归属做出自己的思考,可以对“白日依山尽”的“白日”和“山”有全新的理解和感悟,你可以对《滁州西涧》诗里提到的——滁州西涧到底存在不存在,这个西涧在哪儿,“独怜幽草涧边生”的“幽草”到底是什么草——这些问题找出自己的答案……除了这些,你还可以对唐代的气候特征、唐代建筑中的窗户的形状、唐代交通的特点、唐代大曲的特征、《阳关三叠》的发展过程、唐代阳关的状况,对积雪的科学分类、白鹭的种属、植物学的研究方法,等等,有耳目一新的理解。这是一个抽丝剥茧式的探案过程,是一个带着批判性的思考去求证并得到惊喜发现的探究过程,是一种将科学的思维方法与人文精神有机融合的学习过程,是一种提升独立思考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的思维训练过程,是一种在学习中突破成见,勇于追求新思路、新观点、新方法的创新过程。

    在弄懂、理解唐诗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学习一些关于格律诗的规则和写作技巧,领会诗人们在创作格律诗时的艺术功力和杰出成就,并能将自己对自然、人生的所思所感,用格律诗表达出来。格律诗其实并不难。遗憾的是,我们很多人学过很多唐诗,讲解过很多唐诗,研究过多年的唐诗,却不懂诗歌的格律,不会写格律诗。希望本书能够帮助你对格律诗有更多的了解,能学会一些格律诗写作的基本方法,并能在生活中勤于格律诗创作。愿你能像李白那样,在思乡时,通过明月来寄托对亲人和故乡的思念;像王维那样,用柳色和歌声来表达离愁别绪;像《登鹳雀楼》中那样,在登高望远中发现诗意以及生活的哲理和乐趣;像韦应物那样,过“贵而能贫”的生活;在山涧水流旁获得自然的乐趣和内心的宁静……


1 王弼撰,楼宇烈校释《周易略例·明象》,中华书局,2011年6月,第1版,第414-415页。

2 王国维著,徐调孚校注《校注人间词话·卷下》,中华书局,2003年4月,第2版,第36页。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