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诗歌的起源与特征
一、诗歌的起源——远古歌谣
中华民族是一个诗意的民族,中国是一个诗意的国度。“诗”总是蕴含着美妙的意趣,又似乎总是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相联结。在中国古代各种文学形式中,诗歌是最古老的文学形式之一。从源头上来看,诗歌起源于远古的歌谣。在原始社会,先民们从事着各式各样的生产与生活活动,在此过程中会生发各种各样的情感,远古歌谣便随之应运而生。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记载:“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也。”也就是说,诗歌的本质在于人们咏叹内心真实的感受。在文字产生之前,先民们心中兴起的情感便以天然的歌谣、舞蹈等方式表达,如《吕氏春秋·古乐》中所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此条文献形象地记载了先民葛天氏歌咏、舞蹈的情状:众人手执牛尾巴,手舞足蹈,又随着原始乐器的节奏唱着歌谣,载歌载舞,响彻云霄。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文字产生之后,这些吟咏的内容以文字的形式被记录下来,便有了文字形式的歌谣。这类歌谣在甲骨卜辞中有所体现,如《周易·离卦》九四爻辞曰:“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这一卦辞展现的是原始生民面对灾难时的真实反应:灾难突如其来,房屋被焚毁,人被烧死,亲人离散奔逃。《周易》中这类卜辞还有很多。从文辞的角度可以看出,这类卜辞自然合韵,富有节奏,已初见诗歌的早期形态。
二、诗歌的基本特征
中国古代文体纷繁,尽管文体之间相互浸润与影响,但每一种文体都有其最为本质、无法撼动的文体特征。就诗歌而言,抒情性、政治性、含蓄性当为其基本特征。
(一)抒情性
从起源来看,我国的诗歌最早出现在民间,且多发生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活动中,因此早期诗歌多为集体创作。从诱发因素来看,诗歌最初是伴随着吟咏内心情感的需求而产生的。故而,抒情言志堪为诗歌最为本质的特征。对此,《毛诗序》载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人的内心经受外物的感召而生发“情”,而情感需要以言语的方式表达出来;有的时候语言太苍白,不足以抒发内心情感之重,于是加上感叹的语气;加了感叹的语气仍难以抒发心绪,于是便拉长声调,以歌咏的方式抒发;歌咏依然不够,那么便在歌咏中加以手舞足蹈,以此来抒发内心因受外物感召而生发的情感。
作为中国文学的最初形式,诗歌从一开始就带有抒情的传统。这是先民们朴素、原始的表达方式。随着文体经验的不断积累,诗歌开始出现各式各样的主题与形式,有抒情诗、叙事诗、山水田园诗、格律诗、讽喻诗……但无论诗歌如何发展,丰富成何种样貌,其“抒情言志”的特质一直贯穿始终、未曾间断。
(二)政治性
上文提到,诗歌是先民在生产、生活中抒发真实感受的集体创作,因此早期的诗歌源自民间,且带有明显的抒情色彩。随着人类政治文明不断发展,诗歌逐渐沾染上了政治色彩,最明显的例子便是“删诗”。汉代司马迁曾有过“孔子删诗”的说法:“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由此可见,统治者先“采诗”,将民间的诗搜罗汇聚,然后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删订,将适合于礼义、教育、宴饮、外交等方面的诗聚集成册,从而使诗为统治阶级服务。在这个过程中,诗的功用发生了变化。原来的诗只是单纯地抒情言志,没有任何的导引性;而删诗之后,诗便被冠上了功利性的色彩,沾染上了政治的意味。
从统治者的角度而言,诗可以为某种目的服务,比如说“诗教”,通过诗去传达某些思想与主张;从民众的角度来讲,诗能够成为反映社会现实、对上层进行讽喻劝谏的方式。《诗经·魏风·硕鼠》即如此,中唐时期白居易的《秦中吟十首》亦如此。可以说,诗歌的政治性特征贯穿了诗歌发展的始终,并成为融会文学与政治的关节所在。
(三)含蓄性
诗与文最大的区别在于诗歌的含蓄性。文总是象征着理性的表达,而诗则带有含蓄美的意味。诗总是以某种意象含蓄婉转地表达某种情思,而诗人通常以想象、联想等诗意的方式进行诗歌创作。屈原所创立的“楚辞”为中国诗歌的浪漫主义源头,而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中经常以这种含蓄的方式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如“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一句,借花草凋零、美人年华老去来抒发时光无情的感慨,以及对自己年华老去,仍功业未成的担忧与惶恐。
尽管后世诗歌在不断演进,但“含蓄性”始终深植于诗歌当中。首先,政治名利场使士大夫三缄其口。古代士人在参与政治的过程中,经常面对权力阶层的力量纷争。无论是否卷进了政治漩涡之中,士大夫有时都不能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与个人主张,于是就有了含蓄表达。如曹植《野田黄雀行》,这首诗作于曹丕即位之后。曹丕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排除威胁,视才华横溢的兄弟曹植为仇敌,逼迫曹植作《七步诗》,后来又杀了曹植的亲信丁氏兄弟。其时,曹植身处政治权力纷争的中心,无法脱离,又无法保护自己的朋友,于是便作了这首诗,以黄雀自喻含蓄地表达心中的愤懑与悲凉。
其次,文人风骨的含蓄表达。古代文人有着自身的操守,也有着自己的尊严。在入仕之前,面对自身的政治理想,士大夫经常会在表达入仕愿望的同时,保留自身的一份含蓄与自尊。如孟浩然所作《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心怀政治热情的孟浩然想要渡过蒸汽腾腾、烟波渺渺的洞庭湖,进而表达自己无舟渡河的感叹以及临渊羡鱼的心情,含蓄表达自己渴望被张九龄引荐,一心报国的愿望。
再次,情感的复杂性决定诗意表达的含蓄性。当外物刺激人们内心时产生的情思通常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状态。如杜甫的《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写景,此时作者以情观物,怀着强烈的主观感受去观照花鸟,于是花鸟在诗中已非单纯的景物,而带着浓烈的情感色彩,于是读者在解读的时候便读出含蓄之感。又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整首诗中的春、江、花、月、夜已经与作者浑然一体,作者在写当时的情感时,也打破了固有的写作逻辑,完全以主观感受的流动来创作全诗,于是诗歌中呈现出了一种朦胧美和含蓄美。
《葛天氏之乐》传说是远古氏族葛天氏的乐舞。其中的“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万物之极》。
诗歌在我国古代的艺术形式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学形式之一。关于诗歌的起源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但最合理、最有力的说法就是“劳动说”。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批专门从事精神生产活动的人,如巫师、乐官等。巫师从事的主要是宗教祭祀活动,在上古时期,以歌舞娱神是其主要职能之一。乐官在黄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传说黄帝时的乐官是伶伦,舜帝时的乐官是夔。也正是因为这些专业人才的出现,使得诗歌开始从众多艺术形式中独立出来了。
相比于其他的文学体裁,诗歌的集中性、概括性程度更高,因此被认为是最凝练的文学形式。
出自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提出“孔子删诗”的观点。但其“古者诗三千余篇”的说法缺乏依据,今多存疑。
《硕鼠》全诗三章,每章八句,三章都以“硕鼠硕鼠”开头,直呼奴隶主剥削阶级为贪婪可憎的大老鼠、肥老鼠,并以命令的语气发出警告——“无食我黍!”“无食我麦!”“无食我苗!”
《秦中吟十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组诗作品。包括《议婚》《重赋》《伤宅》《伤友》《不致仕》《立碑》《轻肥》《五弦》《歌舞》《买花》。全诗从不同侧面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弊端与民生疾苦,主题明确,对比鲜明,语言通俗。
诗歌需要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这样有利于突破物我、时空之间的界限,最大限度地将诗人丰富的情感表现出来。
本诗为唐代孟浩然的一首“投赠诗”,通过描述洞庭湖烟波浩渺、自己想要渡河却无船依凭,从而表达自己“临渊羡鱼”,希望被任用和援引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