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酷似一部文化“小百科”

序一 酷似一部文化“小百科”

李文祥

广东作家蔚银良费时两年写作了一部以母亲及故乡风物、习俗为题材的散文集《白降河》,要我提提意见。我对这种书很感兴趣,加上与银良有过交往,便欣然应允了。这本二十多万字的书稿,我竟集中精力看了十多天,精彩之处,包括故事情节、细节及语言等常让我“一步三回头”,反复体味、琢磨,觉得很有味儿,不仅时而产生共鸣,而且总有一种获得感。这部书特色明显,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构思巧妙

该书没有单单围绕母亲进行描述、塑造,而是放在特定历史环境背景下,以母亲为主线,通过点点滴滴生活琐事即文化现象的挖掘、展示,多视角地聚焦、反映与此相关群体的生活情景、生存状态,进而将一位再普通不过的母亲形象自然而然地托出水面,凸显出来,给人真实可信之感。

作者的家乡是块风水宝地,文化底蕴丰厚,周边山冈、河道、庙宇等有诸多传说、故事,世代广为流传;当地语言也很丰富、有趣,包括歌谣、俗语以及经典的方言土语等,人们说起来都是一套一套的,该书对此进行了翔实的描述与介绍,给人一种乡土文化厚重的感觉,很有地域特色。母亲置身其中也不例外,略有不同的是,她心灵手巧,说话办事稍微聪慧点儿、干练点儿,肚子里的故事多一点儿、讲起来生动点儿;同时她作为“一头沉”家庭的主妇,身边孩子多,身上的担子重,自然会更加勤快、辛苦,遇到困难办法多一点儿,为人处世宽厚点儿—母亲就这样里里外外一把手,拳打脚踢,为孩子们撑起一大片天地。

其实,那时家家户户都差不多,谁也不比谁强多少,银良的母亲也不例外,没什么特别的。该书巧就巧在,通过对母亲那些与众稍稍不同的一点点的聚焦、描述,着力透视内心世界,展示心灵之美,彰显个性,于平常中见精神、显神奇,真可谓“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抓住了时代特点,写出了母亲内心的坚强与不易,让人感觉是那么回事。

而在作者眼里,母亲则别样、可爱,犹如“小诸葛”,能掐会算,办法多,简直无所不能,也总有唱不完的小曲,讲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情理,经常是只见拼命干活,不见吃喝睡觉,神得很。这既是儿时天真烂漫的切身感受,也是发自内心对母爱的一种表达,即使有些夸张,也在情理之中,很具典型性。通过这样多侧面、近距离的审视,母亲的形象立体式地树了起来,富有内涵,更丰满。这些是该书的成功之处与突破,也是作者的功夫所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为普通人立传提供了一种蓝本。

总的来说,该书始终将着力点放在挖掘、反映厚重的乡土文化上,对乡间民风民俗文化现象进行了梳理、规范,提升到了一定高度。水涨船高,通过厚重文化土壤的滋润、烘托,使主题更突出,人物内涵更丰厚。这是该书的显著特点与看点,也是价值所在。

二、艺术性强

该书以作者回忆的形式行文,表现主题,定格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时的乡村比较落后,生产、生活方式很原始,自给自足,自食其力,一切都要靠勤劳的双手与汗水,否则难以为继,寸步难行。丈夫常年在外做工,身量不高、孩子多,也没多少文化的母亲,肩负着相夫教子、养家糊口的重任,要面对更多的困难与艰辛。这样立意与描述,一下子就将人物的特点拎了出来,并通过如此反衬作比形成的巨大反差,犹如蒙上一层神秘面纱,给人以想象空间,充满着好奇与期待。

那时的乡村是另一番景象:吃喝穿用、消灾祛病等全都靠自己动手、动脑解决,并要从源头做起,家家都是“小作坊”,个个都是大能人。做双布鞋,即使从纺花织布算起也得大小几十道工序,道道工序富有技术含量,母亲样样都能拿得起、做得精致。遇有“大活”时就和街坊邻居、婶儿大娘们协力相助,那场景犹如舞台剧,“表演”的精彩、地道,闪烁着时代光芒,也不简单。缸里缺米少面了,母亲要扛上粮食,喊上孩子们去推磨,碾米磨面。在露天的石磨场地像打仗,放下刷子就是簸箕,马不停蹄地转圈推磨弄得晕头转向,为生活常态。孩子脖子或哪儿长了瘊子,母亲就用睡醒后带有异味的臭唾沫抹,慢慢真的就好了……

该书通过多种创作手法,将这些故事、情景及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地跃然纸上,生动有趣,读之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刻画、描述得也很细腻、深刻,不少细节很有意思,耐琢磨,让人开眼界,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些对过来的人来说,早已成为遥远的记忆,也物是人非,被丢进了历史博物馆,有一种历史沧桑感,让人感慨万千;而对未曾接触过者尤其新生代而言,那简直是天方夜谭,不可思议。短短几十年就发生了如此地覆天翻的巨变,让人震惊、动情,好奇、怀念,总之五味杂陈一股脑儿涌上心头,产生共鸣,引人沉思。这就是艺术,这就是思想的力量。

三、文化味浓

作者对乡土文化很感兴趣,积累了大量民间故事,包括神话、传说,以及民谣、小曲儿、歇后语、顺口溜、耍话等。光规范的民谚、俗语就有两百多条,酷似文化“小百科”,在创作中广泛运用,使该书很有文化味道,富有内涵,显得厚重。而不少内容都是从当地搜集、整理而来。比如,母亲边纺花,边不停地唱着小曲儿:“嗡嗡纺棉花,兔子来了我打它……”,“小羊娃,去打铁,挣俩儿钱,给他爹,他爹在家赶马车,马车滑,绊掉了牙,不吃蒸馍光喝茶……”等等。再比如顺口溜“摘棉花,摘棉花,不靠男人不靠娃;左一把,右一把,摘的都是幸福花……挣到钱,拿回家,老人小孩乐哈哈……”“伊川米,伊川粮,米醋米酒赛杜康,杯杯都是上等粮”等更是乡土气息浓郁,时代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厚。

同时,该书还对过去中原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包括文化娱乐活动及其物件等,进行了翔实描述,并配有图片,诸如耧、铡刀、麦杈等;儿时踢毽子、蹦圈、捣鸡(斗鸡、撞拐)、调龙戏、冰上打“碟溜”(陀螺)等,都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很珍贵,较具价值意义,实属难得。

要说不足的话,感到书中注释太多,虽然保持了原汁原味,但给人一种累赘感,也不方便,毕竟不是著述。一位学者说过:“好的小说就是化学,对生活作化学处理;反之则为物理,拘于事实,照搬生活。”我觉得该书总体质量不错,如果在这方面稍作加工、处理会更好。

2020年8月26日于北京

李文祥,河北省武安市人,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高级编辑,先后任编辑记者、采访部副主任、编辑部主任、记者站站长、专职编委、学会副会长等职,出版有《为党旗增辉的人》《绿在大地萌动》《李文祥散文集》《激情的燃烧》《在广播记者岗位上》《广播新闻的写作与创新》《理念的变革》《心灵的撞击》《大杂院儿》等著述。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