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缘起:“光明影院”燃起希望之光

第一章 缘起:“光明影院”燃起希望之光

一、铺一条“文化盲道”

坐落于北京东五环外的中国传媒大学,南门前是那条连接着天安门广场和城市副中心的京通快速路。这条路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人行道上铺设有完备的盲道,让视障人士也能走出家门,与我们一起漫步在这条贯通北京东西的大道上。

生活中便于视障人士行走的盲道,让“光明影院”项目的发起人、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肖泓院长为一件一直心心念念的事情找到了解决方案:“文化盲道,对,我们要打造一条直抵心灵的文化盲道!”

肖泓院长在高等教育一线工作了40多年,1982年从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一直致力于新闻传播教育工作。“教育报国”是她的初心,引导青年人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用专业知识服务国家和社会,是她的愿景。

2017年年底,肖泓院长的心里萌生了一个念头:我们要发挥传媒专业优势,为视障朋友做点事!

中国有1700余万视障人士,相当于每80个人中就有一位,超过了荷兰一个国家的人口总数。在四通八达的城市道路中,随处可见黄色条纹的凸起地砖,对视障朋友们来说,这一条条盲道就是他们走入社会的通道。

中国的盲道建设始于1991年的北京。第一条盲道建成后,海淀区橡胶五金厂的视障职工穿着白色衬衫、深色裤子,排着纵队,低着头用手中的盲杖不断敲击着地面,缓慢向前走去,这一幕,成为我国开启盲道建设的时代记忆。

从此,人行道有多长,盲道就有多长,这是中国许下的诺言,也是中国人一直在努力谱写的公益交响。

在中国传媒大学的校园中,肖泓院长和她的同事们、学生们尝试发挥视听传播专业所长,为视障人士修筑一条直抵心灵的“文化盲道”。

在“文化盲道”上,一颗公益的星星开始闪闪发亮。

二、建一座“光明影院”

铺设“文化盲道”该用什么材料?

2017年12月17日,肖泓院长召集学院的老师们一起参与到这个富有创意和意义的新项目中。赵淑萍老师第一个响应。赵老师1977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编采专业,之后留在学校任教,除了给同学们上专业课,还担任学院的学术委员会主任,致力于推动科研实践创新工作。赵老师找来了新闻传播学部副学部长胡芳、电视学院副院长秦瑜明、校团委副书记付海钲,以及电视学院教师陈欣钢、赵希婧,组建了第一批教师志愿者团队。

老师们刚开始的想法是制作纪录片。“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是一个家庭没有相册,我们可以通过纪录片帮助视障朋友了解时代的变迁与发展。”陈欣钢老师说。陈老师是摄影专业出身,对纪录片“情有独钟”,说到让盲人朋友感受视听的魅力,他一下子就想到了自己喜欢并擅长的纪录片。

纪录片以记录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为使命,具有与时代共进的精神追求。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电子采集制作、声画同步摄录等技术的发展,涌现出了像《丝绸之路》《话说长江》《复兴之路》等一批蕴含时代气质、反映时代精神的经典作品。纪录片成为中国改革发展风雷激荡的历史见证。

同样是摄影专业出身的校团委副书记付海钲老师对此十分赞同:“咱们做熟不做生嘛。”电视学院在纪录片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有着强大优势,在电视节目、纪录片的制作方面有着历史悠久、内容齐备的教学体系:“如果我们在大马路上去扶人过马路,这叫‘生’活儿,因为我不能天天扶,但是视听语言是我们每天都要接触的,纪录片也特别适合我们来做,我们利用专业所学游刃有余。”

团队中的秦瑜明老师是电视学院副院长、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还是北京高校教学名师。面对大家讨论的新问题,他习惯性地打开电脑,上网搜索文献,用科学、权威的数据说话,从中找寻实践突破的方向:“截止到目前,我们国家的视障群体文盲率是43%,而在普通中国百姓中,文盲率仅有4.08%(2021年已下降为2.67%)。这10倍的差距背后代表的是文化水平的落差。”

听到这个数据,在场的老师们开始反思,纪录片这种强调艺术审美、人文内涵与文化品质的艺术形式,对残障群体而言,观看和理解是否存在困难。

“电影怎么样?”肖泓院长提议,她说,“纪录片还有缺点就是情节性、故事性不强。电影是大家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具有丰富的故事和情节。”

“做电影挺有意思的,电影摄制的过程就是一个故事不断讲述和打磨的过程。”付海钲老师补充道,“这个过程,故事至少经过了5次打磨和演绎:首先,大部分电影作品取自文学小说,小说本身就是故事;从故事的文本改编成剧本,这是第2次讲故事,改编为适合视觉表演和听觉表演的内容,需要精心打磨;现场导演,不同的画面、灯光想要讲述怎样的故事,画面和人物关系如何调度,现场导演会进行解读、设计和编排,这是第3次讲故事;接下来是演员的表演,演员理解文本信息后以视听的形式呈现给观众,有加入自己对故事的解读和思考;最后是剪辑,画面节奏、蒙太奇剪辑等手法,都能表达出不同的故事内容。”

电影本身就充满了故事性,通俗易懂。

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在于,电影从哪里来?

这么多制作、宣发的单位怎么去联系?

当天,适逢数位校友返校交流工作,肖泓院长邀请他们一同讨论。北京歌华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姜宏志是87级校友,听到这个“为盲人讲述电影”的提议后由衷敬佩,当即提出合作意愿。姜宏志介绍说,近年来,歌华注重公益实践与教育,在教育版块提供知识性内容、手语教育节目和电影资源,投资发行和版权购买的不少影视作品,歌华可以提供给学校,进行有益的试验与探索。

老师们十分赞同,项目的载体——电影,得以确立。

接下来,需要给这个“新生儿”取个名字了。

说到这里,赵希婧老师第一个发言。她是学院科研办主任,硕士毕业留校后,也曾负责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和同学们一起头脑风暴,想点子、搞创意,她很在行,于是率先给公益项目起了个名字:“我们是为盲人朋友讲电影,叫‘盲人影院’怎么样?一看就知道我们的项目是做什么的,服务的是怎样的群体。”

2017年12月17日,“光明影院”创意萌发,初步确定产品形式

思考片刻,肖泓院长说道:“咱们国家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开展了‘希望工程’,没有叫‘贫困小学’或者‘穷人小学’,所以我们不仅要做文化盲道,还需要传递一些爱与希望。”

这个想法给了在座老师以启发:

“希望电影院?”

“光明工程?”

“光明电影院?”

“光明影院?”

“光明影院!”

“我们就建一座充满光明的电影院!”

这颗用爱与希望浇灌的种子,开始破土,第一部无障碍电影《建军大业》诞生了。

三、立一个“百部约定”

第一部无障碍电影诞生后,主创团队着手往前推进,探索制作更多题材和数量的影片。

要做到什么体量?项目指导教师团队再一次进行研讨。

“我们要形成稳定的大体量,要做百部工程。”陈欣钢老师最先提议。

肖泓院长十分赞成。她想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有一档节目,叫作《幸运52》。

1998年11月22日,《幸运52》首播,节目的主要形式是邀请普通百姓担当选手,以智力竞猜和趣味竞赛的方式进行智力比拼,同时获胜选手还会获得丰厚的实物奖品。在场内选手激烈角逐的同时,场外观众也可以通过热线电话及时地参与到节目中,并获得相应的奖励。其中,“52”取自全年的52个星期,希望每周的节目都可以为观众带去欢乐。

“我们一年做104部。”肖泓院长接着说,“这意味着全年的52个星期,视障朋友每周可以欣赏2部无障碍电影,达到甚至超过一般观众的观影频次。”

这个量化指标,为“光明影院”的持续、稳定发展,打下了最重要的基础。

数字52是专业思维,也是电视人的一种浪漫。

对于“光明影院”来说,104部这个数字,是目标,是期许,是一场与视障朋友的约定。

迈入第5年,“光明影院”已经制作完成了近500部无障碍电影。

这,也是我国至今无出其右的无障碍作品数量。

四、树一座“历史丰碑”

“光明影院”的初心不仅是一年完成百部无障碍电影,更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倡导保障残障人士的文化权益。在媒介技术重塑信息获取方式的当下,“光明影院”帮助视障群体以平等的地位和均等的机会充分参与社会文化生活,走出家门,走进社会,共享当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

这个目标对于一棵刚刚发芽的“幼苗”来说可谓宏大,想要实现,最需要的就是“坚持”二字。

能坚持吗?如何坚持?

项目指导老师们又一次汇聚在东配楼二楼的会议室,不断研判与分析自身的优势劣势,展开热烈讨论。

“光明影院”项目指导教师在开会

肖泓院长强调:“我们培养的,首先是有情怀、有理想的新闻人,学生们要有博大的胸襟和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中国传媒大学的专业教育紧密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在教育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人民观、传播观,具备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意识,做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事业接班人。因此,不让学生陷入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思维,唤醒青年人的爱心、善心、责任心,是公益行动的基础,这种培养对新闻传播学专业的价值坚守尤为重要。

赵淑萍老师将“光明影院”公益行动的特点定义为“公益+教学+科研+实验”。她深信,这也是延续项目生命力最大的优势。“光明影院”公益项目的初心和新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一致的,这是项目行稳致远的不竭动力。

“会拉片,懂视听。”“光明影院”不仅是一个公益行动,更是一项专业行为。对视听语言的理解,视听修辞的转换,以及配音、剪辑和对整部影片的把握,这些对师生的专业能力都是很大的考验。

画面信息是什么?这样的画面想要传递的是怎样的情感、情绪,构成怎样的情节?这是无障碍电影要回答和诠释的问题。

“这就是拉片啊!”秦瑜明老师十分激动,“广院人有拉片的情结,这是不变的。”“拉片”指的是把一个视频作品从头到尾逐个镜头进行分析,一个镜头里,有什么样的内容、景别、光线,有怎样的含义等等,是极其重要的专业能力训练方式,也是传媒大学在培养视听专业学生过程中特别强调的一个基础训练。2000年,传媒大学南操场地下室,一个拥有丰富影视作品的大型拉片室落成,同学们在这里可以学习和研究优秀作品的视听呈现,在阅读经典作品的同时,不断强基固本,专业能力得到浸润与提升。

“笔不荒疏,也不能荒疏”,笔杆如剑多磨砺,稿纸作山勤登攀。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始终坚持广播电视新闻人才培养的“五条线”教学体系——写作线、外语线、观摩线、理论线、创作线,从五个维度立体锻造新闻传播人才。技术革命、产品迭代、范式更新、流量抓取,新闻传播事业无论如何发展变化,内容为王的准则不变,“写作线”为“五条线”之首。在多年的人才培养过程中,电视学院的全体本科生每周二或周四晚上,都会在48号教学楼进行专门的写作训练。所谓“曲不离口,拳不离手。一日不书,便觉思涩”。讲好电影是听懂电影的前提与保障。学生们握紧笔杆,锤炼笔力,能够简洁、凝练地描述画面信息以及画面背后所蕴含的内涵,为制作无障碍电影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会议讨论了近两个小时,老师们讨论的方面越来越具体,越讨论越有信心,肖泓院长欣喜地说:“无私奉献的同理心,舍我其谁的责任心,深耕光影的专业培育,不断锤炼的写作能力,我们具备这些,可以坚持下去!”

一锤定音。

这就是“光明影院”传递光明、铺设“文化盲道”的历程起点,也是我国信息无障碍事业发展的新时代注脚。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