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茅盾故居

访茅盾故居

茅盾故居坐落于乌镇观前街17号,坐北朝南,是江南一带常见的传统木构架民居建筑,前后有两幢房屋,前一幢的三间平房为茅盾的卧室、书房和会客室。屋边有一小庭园,内栽棕榈、天竺、冬青、扁柏和果藤。其书房虽处于市中,却是个闹中取静、环境幽雅的地方。后一幢是两层小楼,用作厨房、饭堂、起居室。故居虽没有大户人家的气派,但流露着沈氏家族书香世家的儒雅之气。

故居大门上方高悬着陈云同志题写的“茅盾故居” 匾额。门厅中放置着茅公握笔沉思的半身铜像。站在茅公像前,望着茅公那凝视远望的表情,一种神圣的感觉一下子攫住了我的心。最早知道茅盾这个名字,是看过根据茅盾作品改编的电影《林家铺子》,谢添扮演的林老板——中国文学宝库中小商人典型形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后读《子夜》,中国民族资本家的一个典型形象——吴荪甫的人物塑造,再一次给我以强烈的震撼。借用瞿秋白所说:“这是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应用真正的社会科学,在文艺上表现中国的社会关系和阶级关系,《子夜》 不能不说是很大的成绩。”

门厅靠西的一间家塾,当年茅盾的三个叔父和二叔家的三个孩子及茅盾自己,幼年都曾在这里接受过祖父沈砚耕及父亲沈永锡的教育。老屋楼上东首第一间为茅盾祖父母卧室,第二间是茅盾父母的住处。1896年7月4日,茅盾就出生在这里。这个房间面积不大,现在里面的陈设,是根据茅盾亲属的回忆布置的,基本上保持原来的模样。靠里边的是一张宁式雕花大床,贴壁放着小床、衣橱和几叠衣箱。临街有窗,窗下放一张书桌,这是茅盾五岁时母亲陈爱珠教他识字的地方。

走进书斋,我很仔细地打量了一下,书斋约100平方米,上衬天棚,下铺地板,南北两面全是玻璃排窗,颇具日本民居风格。北壁窗下有一张写字台,据资料介绍,1935年秋,先生《子夜》 的续篇《多角关系》 就是在这张写字台完成的。书斋与老宅之间有一小天井,内栽一棵棕榈和一丛天竹。站在天井内,望着那挺拔的棕榈和葱郁的天竹,我遐想着,大师当年写作之余,一定是手拿一个木制的水瓢,给它们浇水,在这个过程之中,大师的心情一定是愉悦的,而且在这一过程中,一篇篇名著在这里完成了构思。

曾在一份资料上看到茅盾的父亲沈永锡是一位秀才,母亲陈爱珠是茅盾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在茅盾五岁那年,陈爱珠选了《天文歌略》 《地理歌略》 等书为教材,还根据《史鉴节要》 用文言编成一节一节的歌诀作为历史读本,亲自施教。这些早期的熏陶,让童年时代的茅盾表现出了对文学的浓厚兴趣以及非凡的文学天赋。

茅盾13岁那年,在乌镇植材高等小学读书。在学校,茅盾的各门功课都名列前茅,特别是他的作文更是出色。有一年会考,作文的题目是《论富国强兵之道》,茅盾很快写就了一篇四百多字的议论文,文章的最后一句是“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主持会考的先生对茅盾的文章大加赞赏,并在最后一句上加了密圈,写了如下评语:“十二岁小儿,能作此语,莫谓祖国无人也。”

不仅如此,茅盾在学习期间,还写下了16000多字的《文课》 作文册。茅盾的每一篇作文因见解和表达方式独特,深得老师的喜欢和器重。一篇《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论》 作文,老师给予的评语“好笔力,好见地,读史有眼,立论有识,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 在作文《文不爱钱武不惜死论》中,老师为少年茅盾写下了“慷慨而谈,旁若无人,所势雄伟,笔锋锐利,正有王郎拔剑斫地之概!” 的评语。还有一篇《秦始皇汉高祖隋文帝论》,老师审读后欣喜莫名,写下了“目光如炬,笔锐似剑,洋洋千言,宛若水银泻地,无孔不入。国文至此,亦可告无罪矣!” 一个国文老师见到这样水平的学生,能不欣喜吗?1992年,《文课》 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20世纪30年代,茅盾的名声如日中天,而晚年的他却疾病缠身。84岁的他饱含深情地写了一篇散文——《可爱的故乡》。文章的开头便是: “浙江是个物产丰富,风景秀丽,人才辈出的地方。虽然我仅仅在那里度过了青少年时代,却深深地怀念它!” 回首往事,先生感叹:“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还间或回家乡探望母亲,而1940年母亲的去世,终于切断了我与故乡连接的纽带,那正是风雨如磐的年代。解放后,故乡日新月异,喜报频传。每当我从故乡来人的口中听到好消息时,总想回去看看,可又总是受到意外的干扰,其中就有‘文革’ 十年的浩劫。然而,漫长的岁月和迢迢千里的远隔,从未遮断我的乡思。”“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病榻上的茅盾先生只能“且将文章作酒杯,斟满思乡不了情”。

斯人已逝,故居还在,其文永存!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