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能可贵平等心—读白居易《观刈麦》

难能可贵平等心—读白居易《观刈麦》

◆原文

观刈麦 [1]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2]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3]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4]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 [5]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6]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7]

家田输税 [8]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9]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10]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11]

◆注释

[1]刈(yì):割。

[2]夜来:入夜;夜间;昨夜;昨天。此处应解为昨天。覆:遮盖。陇:通“垄”,田埂。

[3]妇姑:婆媳。荷:肩负。箪(dān)食:装在箪笥里的饭食。箪:古代用来盛饭食的容器,用竹或苇编成。童稚:儿童。壶浆:茶水、酒浆、汤饭之类。

[4]饷田:送饭到田头。丁壮:年轻力壮的男子。

[5]但:只,仅。惜:爱惜,珍惜。

[6]秉:执,持。遗穗:收麦时掉落在地上的麦穗。敝筐:破筐。

[7]相顾:相视;互看。为:因而;因此。

[8]输税:缴纳赋税。

[9]功德:功业与德行。亦指做好事、有益的事。曾不事农桑:一直没有从事农业生产。曾:一直、从来。事:从事。农桑:农耕和采桑养蚕。

[10]吏禄:官吏的俸禄。石: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岁晏:一年将尽的时候。

[11]愧:羞惭。尽日:终日,整天。

◆今译

庄户人家空闲少,到了五月更繁忙。

昨天一场南风起,满坡小麦发了黄。

妇女担着盛饭篮,儿童提汤壶里装。

相随送饭去田头,男劳力们在南冈。

地下热气蒸腿脚,天上太阳烤脊梁。

精疲力竭忘了热,珍惜夏日白天长。

又见一位贫妇女,抱着孩子在人旁。

右手捡拾遗落穗,左胳膊上挂破筐。

眼望别人诉苦情,听者因此也悲伤。

为纳赋税卖了地,拾点麦穗充饥肠。

现今我有啥贡献,不种地也不采桑。

一年薪俸三百石,吃到年底有余粮。

想到这里很惭愧,念念一天不能忘。

◆蓊斋语语

据载,《观刈麦》是元和二年(807年)作者任盩厔(今陕西省周至)县尉(主管缉捕盗贼、征收税款等事)时所写。

该诗讲述了在繁重赋税压迫下农民的艰难生活,表现了作者作为一个封建官吏难能可贵的百姓情怀和平等之心,是一首著名的讽喻诗。

正是因为白居易有着“平等之心”,或曰平等的观念,他才将自己与普通老百姓作比较,结果比出了一腔惭愧,而且念念不忘。那可是一千多年前的封建社会。“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这在封建社会里乃是天经地义的观念。换了别人是完全可以不去跟老百姓比的,理由一句话足够:根本没有可比性。即使比的话,也完全是另一种比法。君不见,时至今日,有些人不是仍然多了那么一点“贵族意识”,少了那么一点平等之心,习惯俯视人,尤其瞧不起那些身处社会底层的普通劳动者吗?人世间有着这样那样诸多的低级趣味,“贵族意识”便是其中之一。就此而言,还真应该向白居易学习。

为什么现在有些人尚不具备的平等之心,当年的白居易反而具备呢?我以为是由于白居易的心地格外善良。心地格外善良的人,极易接受“民胞物与”的理念,他们既然可以无视人与小动物之间生命以外的其他属性,而只以一个生命的眼光去平视另一个生命,那么,他们能够无视人与人之间诸如身份地位等这样那样的附加的东西,而只以一个普通人的眼光去平视另一个普通的人,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正是从这样的意义上说,格外善良的心地有其超越性。读白居易的《观刈麦》,我们在为他的平等之心而感动的时候,不要忽略其平等之心得以产生的善良的心地。后者是更带基础性的东西。

小时候我在农村老家,从能干动活起就年年跟大人一起收麦,也去别人的地里拾过麦穗。一般说来,因为担心拾麦者会偷,人们是不愿别人到自己地里拾麦穗的,尤其正收割着的时候。所以,《观刈麦》中贫妇人“家田输税尽”等语,很有可能是面对收麦人阻止时的乞求。不然的话,她怎么就—用我乡亲们的说法—漫洼地里诉说起自己的苦情来呢?以我的经历为据,拾麦穗所得非常有限,即使在整个收麦期间天天都拾,怕也难有十斤八斤的收获。故妇人生活困顿程度之大不难想象。

也是以我的经历为据,小麦不仅成熟期集中,而且一经成熟,一是怕刮大风,将麦粒摇落;二是怕下冰雹,把麦粒砸掉,偏偏这个时候既常刮大风,又常下冰雹;三是就算不刮大风下冰雹,倘若不及时收割,毒日头之下的麦子遇微风也会炸芒;四是为秋种倒茬。故收麦时节的确是农家最为忙累的时候,所谓“虎口夺粮”。于是,人们多是起早贪黑,甚至整夜收割。至今记得小时候跟父母一起收麦,夜深困极,酣睡麦垄,不知东方之既白。“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良有以也。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