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与新兴的碰撞中传承中华文化(代序)
春 晓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博大精深,从未间断。中华文化在中华民族发展几千年的历程中沉淀了深厚的底蕴,是任何一种文化都无法比拟和取代的,因此值得每一位炎黄子孙骄傲和自豪。但作为中华民族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仅仅为此骄傲和自豪是不够的,还应该身体力行,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于是我想到了写作,并从写作进化到创作。
写作也好,创作也罢,它都会引发你对传统文化和新兴文化的探讨和思考。诚然,社会形态对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社会形态的变更会引起文化的变革,而文化的变革又需要在继承前一社会形态下所形成的文化精华的同时,革新并发展成为与现代社会形态一致的文化风格。然而,中国却有着特殊的社会历程。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随着帝国主义和殖民者的入侵及革新运动的展开逐渐传入中国,中国的封建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而成为强弓之末。很快,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文化随着清王朝的覆灭戛然而止,但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却没有从此而停止。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社会形态导致了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畸形发展,从而使中国从封建社会直接跳跃到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样就使具有中国资本主义性质的新文化从萌芽到形成所经历的时间很短,未能全面地、充分地、深刻地得到发展,而就在“五四”运动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开始朝社会主义方向发展,从而形成了中华文化的断层。从抗战时期一直到“文化大革命”近四十年的时间里,主要是抗战文化和为政治服务的文化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再加上“文化大革命”对文化本身的摧残和扼杀,这一时期的文化没有良好发展的环境与空间,过于单一和脆弱。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此后的中国在邓小平“解放思想”旗帜的引导和变革思潮的促动下,走上了对外开放、对内改革的道路。但是改革开放的窗口一打开,随着扑鼻的花香也进来了苍蝇蚊子,一时间,西方文化的精华和糟粕一股脑儿地奔涌进来,这时的中国社会主义文化正处在发展的脆弱时期,加之受到西方文化的巨大冲击,中国的文化发展进入到与西方文化碰撞、绞杀、交织、融合的时期。
从更广的范围看,在封建文化结束其发展的那一刻起直到现在,新型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没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华文化的沉没与西方文化的猖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华文化的前途似乎有些茫然。记得鲁迅先生曾说:“不在沉没中爆发,就在沉没中灭亡。”如何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找回中华文化所丢失的本色并且发扬光大,进而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光荣艰巨而且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近年来,无论是报纸杂志还是电视广播,“文化”二字频频出现,一些与文化关联度不强甚至根本无关的活动也生搬硬套上“文化”二字,这不仅是对文化的随意挪用,更是对文化的亵渎。值得庆幸和欣慰的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继而启动了文化体制改革。但是遗产终究是遗产,如何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抵御西方不良文化的侵蚀,开创中华文化的新纪元,这应该引起每一个中华儿女和有识之士的深深思考。
近代以来,对中国传统文化应该秉持什么样的态度,一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思想倾向:一是“国粹派”,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一切都好,甚至对“二十四孝”也不加批判地完全肯定;一是“西化派”,把中国落后的一切根源归咎于文化传统,主张完全抛弃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全盘西化。这两种观点在今人看来无疑都是错误的。新中国前三十年,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也是采取了简单否定的态度,教训十分深刻。因此,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应该是古为今用、批判继承。
如何进行“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呢?我倾向于:第一,对那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例如《周易大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论语》中所提倡的舍生取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果敢英勇品质,“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感,《孟子》中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和“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春秋公羊传》中强调的天下统一的思想等。第二,对有些内容可抽取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如“民本”思想,从西周初年的“敬天保民”到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再到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一“民本”思想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古代“民本”的真正内涵,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利益。今天我们剔除其封建内核,将其转化为推行“让人民当家做主”,将其发展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社会主义观念,从而在执政者中提倡树立“公仆”意识。还有儒家提出的“修己安人” 、“正心修身”等思想,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仍需要提倡自身修养和为社会主义而献身的精神。第三,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必须否定和抛弃。如“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天不变道也不变”的自然观,“别尊卑,明贵贱”的等级观等,或压抑和摧残人性,或违反自然生存及发展的规律,或人为制造人世间的不平等,这些都应该毫不犹豫地加以扫除和丢弃。
现如今,经济社会发展了,人们必然会产生对文化特别是对中华传统文化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于是出现了国学热和传统文化热,出现了易中天热、于丹热。有人指责于丹解读论语是“于丹的心灵鸡汤”,我以为,持这种观点的人忽视了一个因素,或者说他们没有从于丹本人的角度来看待和处理这样一个问题:当于丹面对的是一群大多没有系统读过《论语》的各色受众时,她只能以她的方式来浅显地解读《论语》。于丹用这样一种方式,至少让人们知道有这部中华文化的“经典”,也激发起了人们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和热情,其功德已经无法加以量化了。
中国人必须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文化,这是我们每一代中国人的责任所在。传承中华文化和学习借鉴外来文化不矛盾。要繁荣中华文化,必须先把中华传统文化继承好、弘扬好,然后在此基础上学习借鉴世界上一切先进文化。在学习借鉴世界上先进文化时我们还不能失去自信,因为如果失去了自我,就变得自卑,变得猥琐,变成外来文化的奴隶,成为“哈外”一族。换句话说,要营造中华文化的大森林,就先要把中华文化的这片森林维护好、养护好、发展好,而不能把中华文化之树悉数砍伐殆尽,然后引进高大威猛的西洋树种。如果是那样,说你是“种了人家的田荒了自家的地”事小,毁了中华文化之树则事大,因为那会贻害无穷、遭人唾弃。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醇厚中和、刚健自强的人文品格和道德标准,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巨大影响,也为中国人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促使我从年轻时代就开始培养并且在此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始终坚持以下四种精神:一是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周易》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提倡人应像日月星辰刚健运行那样,登高望远,向前行进,积极进取,奋斗不息。自强不息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旋律,也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中华文明历经浩劫而传承的重要因素。这种精神铸就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民族品格。二是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就提出“和实生物” 、“和而不同”等思想,主张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不同文明之间和谐共存,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与“中庸”一样,“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人民奉行的崇高价值。在中国历史上,“和”也曾经起了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睦邻友好的积极作用。三是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成书于殷商时期的《尚书》中,就提出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我们现在所提出的“以人为本”,就是对“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扬。我们既要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还要在平等、自由的条件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四是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思想。中国宋代哲学家张载明确提出“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思想,就是说,天地犹如父母,人与万物都是天地所生,人民都是我的兄弟,万物都是我的朋友,这充分肯定了人与自然界的统一。人是自然界所产生的,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可以认识自然并通过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加以改变调整,但不应违背自然的规律,更不应该人为地去破坏自然。如果破坏了自然,人类迟早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一个国家要兴旺发达,一个民族要和睦相处,不仅要有人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也要有人遥望星空,坚守精神家园。唯有如此,这样的民族才有希望,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才能有光明的未来。
二〇一三年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