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压心巨石

05 压心巨石

大队部散会后,已经到了晌午吃饭的时间。

耿广林、耿守才离开后,耿广常又找了一会儿明天晚上开会需要的材料,收拾停当后,才往家里走。

耿广常觉得,明天晚上开会前,自己必须赶紧把全家人的思想再统一统一,孩子推荐上了怎么办?推荐不上又该怎么办?尤其是孩子的爷爷奶奶,两个老人千万不能再犯早年犯过的那种错误,当然,也不能犯与早年相反的错误。一想起两个老人早年犯过的错误,就像大石头一样压在全家人的心头,耿广常心里就格外地难受。

他又想到了四队队长耿广道晚上要来家里的事。最近他心里只要涌出四队队长耿广道的影子,就有些莫名其妙的烦闷。这几天,耿广道为他孩子推荐上高中的事,可是上上下下折腾了不少回,说了一大堆不该说的话,好几个人私底下早把这些话传给了他,听得耳朵都难受。

耿广常回到家后,桌子上已经摆满了饭菜,家人们都在等他回来吃饭。他看了看桌上的饭菜,突然想喝两杯酒。他对今天上午开会定下的事情比较满意,他觉得这是个好兆头。

男人就是这样:高兴和不高兴的时候,总喜欢用酒陪伴,或者是 “庆贺”,或者是“消愁”。

他笑着看了看两个老人,后冲着老伴说道: “老伴儿,你再去炒两个鸡蛋、夹盘咸菜过来吧。我想陪着咱爹咱娘喝两盅酒。”

守心他娘赶紧站起身来,但没有移步,她在看着公公婆婆。那意思是:公公婆婆,你们看行吗?有长辈在场的时候,懂礼节、守规矩的晚辈,总要向长辈请示请示。

爷爷没有说话,老人像往常一样端坐在自己的葡萄椅专座里闭目养神。

奶奶说话了: “这饭都快凉了,你喝什么酒啊?又没啥喜事,你快吃完饭,早点上坑歇会儿吧。”

奶奶知道自己儿子的生活习惯,儿子今天起得早,她更希望耿广常饭后多休息一会儿。

“娘,今天有点冷,我也有点累,就让我喝两杯暖和暖和身子、解解乏吧。” 耿广常笑着对两个老人说道。

“家里断酒好几天了,这外面又这么冷,你还真舍得让我大孙子再跑去买啊?” 奶奶最心疼自己的大孙子了,她真不想让耿守心顶着刺骨的寒风再跑一趟大队的小卖部。

“娘,就让孩子跑一趟吧?也好让孩子他爹中午陪爹娘喝两盅,你们可是有日子没喝酒了。” 守心他娘笑着说这话时,爷爷脸上突然堆起微笑,老人眯着双眼顺手捋了捋自己的胡子。那意思是:我没啥意见,喝点也行。

奶奶见状笑了:“那行吧!我去拿钱,大孙子啊,你先别看书了,快去小卖部给你爹打半斤酒来,顺便再打点酱油和醋,快去快回啊!” 她向正在里屋看书的耿守心喊道。

耿守心听到奶奶的呼唤,急忙放下手里的书本走出来,接过奶奶从自己包裹得很紧的小手绢里拿出的两块钱, 拿起父亲递过的空酒瓶, 转身跑了出去。

守心他娘把炒过的鸡蛋已经端到桌上多时了,耿守心买酒还没有回来。

奶奶焦急道:“这孩子今天怎么了?应该早就回来了才是啊?看看这刚炒过的鸡蛋又要凉了!”

守心他娘接过话:“说不准又遇见谁了呢?”

正说着话,耿守心气喘吁吁、脸颊通红地跑进了屋。

奶奶问: “大孙子哎!你看这脸冻得通红,今天怎么这么慢啊?又遇见谁了?”

耿守心答道:“先碰见了两个同学,后又遇见了四队队长广道大爷!”

奶奶问:“你广道大爷又说啥了?”

耿守心答:“广道大爷说他今天晚上过来吃饭,让俺爹在家等他。”

“我昨天晚上就知道他想说他儿子上高中的事,见你不在家,就吞吞吐吐地没有说。今天晚上他来咱们家,肯定还是这件事!这个人也真是的,推荐孩子上高中的事就由着大队的领导们定呗,非得自己到处跑,背后净说些让人听了不舒服的话,大队的好多人都在背地里说他不是呢……” 奶奶一边接过耿守心剩下的钱,一边对着自己的儿子耿广常说道。

一直没有开口的爷爷说话了: “好了!好了!你就别说了!大家快吃饭吧!” 他边说边埋怨地瞪了奶奶一眼。他显然对自己老伴儿背后猜测议论别人不认可。

奶奶小心地看了爷爷一眼,没再吭声。

在这个家庭里,爷爷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几乎每个人都要看着他的脸色说话行事。爷爷平时很少说话,但凡高兴或者生气的时候,总是皱起鼻子眯着眼睛笑一笑,或者皱起鼻子满脸怒容地吼上几句。但他对自己唯一的儿子总是退让一步、忍上三分。他一想起儿子小时候跟着自己闯关东,在东北城市不让他继续上学的事就充满愧疚。当时,耿广常在班里学习出类拔萃,上完一年级直接跳升三年级,上完三年级直接跳升五年级,正当小学毕业的时候,学校选荐他直接到省城高等学校免费攻读深造。自己为了赶紧着挣钱回老家购置土地,他不顾学校老师、校长们三番五次来家里做工作,坚持让自己的儿子退了学。他说过,读那么多书有啥用?还是赶紧挣钱回家买地要紧。土改前,爷爷带领全家回到老家后,为了给自己的老伴儿和岳父母家挣面子,他用大把的血汗钱,专门在岳父家的山脚下买了一大片土地,一年后土改充了公不说,还差点儿被评为富农,老伴儿为这事多次埋怨他。可这又怪得了谁?谁让咱不识字,看不懂上面的文件和报纸?这还不全是因为没有文化才上的当、吃的亏?

话是这么说,可爷爷把这苦水深藏在了自己的肚子里。在这之后的许多年里,他只要想起没让耿广常继续上学这件事,心里就特别难过,打心眼儿里觉得对不住自己的儿子。可这世上从来没有“后悔药”,他只能在家里家外的大事小情上忍让儿子几分。

要说这些年来最让老人家宽慰、开心、知足的事,就属娶了一个知礼懂规、知冷知暖的好儿媳妇。他对自己的儿媳妇,那可是格外的满意。

儿媳妇是旧社会县城里长大的闺女,虽说没有上过学,但她心里透亮、知情达理,她对自己和老伴儿就像亲爹亲娘一样孝顺。她嫁到耿家这十几年来,为自己一连生养了六个宝贝孙子,就那吃的苦、受的罪,里里外外处理打点得利利索索、周周到到、齐齐美美,亲戚朋友、街坊邻居都夸好,自己心里确实非常非常地感激和满意。

要说这不太满意的,还是自己的儿子。念他起早贪黑的辛苦,念他没有继续上学深造,自己也只能闭起眼睛、皱皱鼻子,或者私下里对自己的老伴儿发发脾气。

这会儿,耿守心已经把酒烫好,给爷爷、奶奶和爹的杯子里倒满了酒,他陪爷爷、奶奶和爹在大桌上吃,娘和弟弟们在下面的小桌子上吃。爷爷、奶奶不时把小孙子们轮流唤过来,把大桌上的鸡蛋和菜夹给他们。

耿家口当地的就餐习俗,与城里和其他许多地方不一样。在这里,儿媳妇和小孩子们是不能上大桌吃饭的。在大桌上吃饭的只有老人和成年男子。在大桌子的旁边,常常摆上一个小桌子,小桌上饭菜的数量和质量虽然少些、差些,但大桌上摆放的好菜,往往中途或者快吃完的时候,总要转移到小桌上去。坐在大桌上的老人或者客人,有时为了表示对小孩子们的关心和亲近,常常把大桌上正在吃的好饭好菜夹给或者提前端给他们。大桌上的老人或者客人没有吃完饭的时候,除端菜端饭、端茶倒水外,全家人一般是坐在原位不动的,直到老人或客人们吃饱吃好要求撤桌的时候,坐在小桌上的媳妇或者孩子们才会站起身来,把大桌小桌上的残羹剩肴、盘子碗筷一起端出屋外涮洗。

耿广常两杯酒下肚后,很快提起了原定的话题。他边夹菜边看着两个老人说道:“爹,娘,今天上午大队开了会,把咱大队怎么推荐学生上高中生的事定了下来。我的想法是,如果下一步推荐的是咱孩子,咱别太高兴,免得让没有推荐上的孩子家里难受,平平淡淡就行,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如果推荐的不是咱孩子,咱也不要太难过,让孩子早点在生产队里干活也不一定是坏事。咱大队的这几个孩子都挺争气,不论推荐谁上高中,以后学习都不会差,千万别说咱孩子最好,大队推荐得不公平、不公道这样的话。现在是人民公社了,靠劳动挣工分,靠勤劳挣饭吃,只要咱孩子好好干活,总不会混得特别差。”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