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学升官:连升十级有秘诀

第一章 学升官:连升十级有秘诀

曾国藩出身农家,朝中无任何依傍,却在三十七岁时便官至二品,遍兼兵、工、刑、吏各部侍郎,掌管机枢军政大事,十年七迁,连跃十级,从七品连跃为二品大员,创造了清廷任官的奇迹。曾国藩官运如此亨通,是何缘故?

1.把握机遇,借梯而上

有位哲人这样说过:“机遇是魔鬼,它把住了天堂和地狱的门口。”人的一生,总会遇到一些重要的机遇,如果抓住了,就能把人从地狱拉上天堂。纵观曾国藩的一生,有一个重要的机遇,使他的官运出现了“分水岭”似的变化,在这之前,他只是一个平庸的文吏,曾经因为不怕得罪“老板”,给皇帝提建议,差点被免职摘脑袋。但是抓住这次机遇之后,他一下子从一个平庸的文吏成了朝野举足轻重的大臣,荣宠一时。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机遇呢?

我们知道,对于官员来说,最好的机遇不是为领导锦上添花,而是为其雪中送炭。在领导遇到了难题或者遇到了大麻烦、焦头烂额之际,能够挺身而出,帮领导摆平麻烦,这就是让领导另眼相看、改变官运的最好机遇。咸丰皇帝这个领导,曾经遇到了一个大麻烦,就是太平军起义。面对声势浩大的起义军,清朝大大小小的官员立刻慌了手脚。皇帝赶紧派兵镇压,可是单凭正规军的力量难以如愿,于是,想出了让地方办团练的办法。

当时,清政府下令地方官举办团练,还任命一些回籍官员为团练大臣,利用人地两熟、在地方又有号召力的优势来组织地方武装,对抗太平军。咸丰皇帝大力“招聘”团办大臣之时,曾国藩正在回家奔丧的途中。

1852年6月,曾国藩被任命为江西省乡试正考官。赴任途中,当他走到安徽太湖县的小池驿时,忽然接到了母亲去世的讣闻,于是他经过向上级请示并获批准后,调转方向,急急回老家奔丧。正在这时,他接到了朝廷命他留籍襄办团练事务的谕令。

曾国藩本是一个文吏,而且皇帝并不是十分喜欢他,还一度想免他的官摘他的脑袋,在这个紧要关头,为什么会想起他?为什么会授予他如此重任呢?这是因为他人的极力推荐,这个推荐之人在皇帝心中的地位非同一般。这个人就是已经退休的老臣唐鉴。太平军起义,咸丰皇帝慌了手脚,赶紧请告老还乡的老臣唐鉴入京问计。唐鉴是曾国藩的老师,他对曾国藩非常了解,向皇帝推荐了曾国藩。他向皇帝详细地介绍了曾国藩,还说“曾涤生(曾国藩号)才堪大用,为忠诚谋国之臣”。面对皇帝怀疑的目光,唐鉴以自己一生的名望作担保,请咸丰帝坚信曾国藩将来必成大事。

有一句话说道:“机遇有时是很烫手的。”老师唐鉴拼力为曾国藩争取来的机遇,在曾国藩看来,确实是很烫手的,所以他迟迟没有去接,甚至还想推掉。曾国藩虽有爱民报国的君子理想,但是天性谨慎。他一直对咸丰帝刚刚登基之时自己上书言事被皇帝斥责一事不能释怀,加之自己又是一文人,对兵事实在是不太懂,很害怕自己半世名节因此而毁于一旦。不成事,皇上看不起,成事,又会引得满人担心。大家都很清楚,现在的老板——皇帝是满人,他最大的忌讳就是汉人有军队。所以曾国藩觉得无论办好还是办不好,到最后可能都是两头吃力不讨好。而且,当时他还正在为母守孝。当众人都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立劝他出山的时候,曾国藩却依然犹豫不决,左右担心,甚至已经开始琢磨着写折辞谢皇帝的命令了,眼看着大好的机遇就这样丢掉了。

恰在此时,传来了太平军攻克武汉、又要反攻湖南的消息。在这紧要的危急时刻,曾国藩的至友郭嵩焘连夜赶至曾家,力劝曾国藩出山办团练。

郭嵩焘一见曾国藩,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说道:“唉,可惜张中丞、左季高(左宗棠)、江岷樵(江忠源)都看错了人。我郭嵩焘这二十年来自认与你最相知,看来也靠不住!”曾国藩听了之后,脸立刻红了。郭嵩焘一见,以为有门,接着说道:“湖南水路提督鲍起豹说,曾国藩乃一介文弱书生,他有何本事办团练,别看他平日气壮如牛,到头来一定胆小如鼠。”这是典型的激将法,虽然郭嵩焘用得炉火纯青,可是曾国藩根本不接招,他笑着说自己不是当年的周公谨,不是几句话能够激得了的。

激将法失败了,郭嵩焘赶紧变化招术,他知道,曾国藩不出山,一部分原因是出于对朝廷方面的担忧。于是郭嵩焘告诉他说,这次朝廷下令曾国藩出山,在他的恩师唐鉴推荐之外,皇帝又征询了恭亲王奕和内阁学士肃顺的意见,二人也竭力保举曾国藩。曾国藩在朝中与恭亲王、肃顺都有过接触,知道他们二人各有优长,是皇族中的拔尖人物。现在,若有恭亲王、肃顺在朝中支持,就不怕地方的事不好办。郭嵩焘的话化解了曾国藩的担忧,既然朝廷方面是极力支持的,就不用担心自己势力的扩张会招致朝廷的猜疑。而且如果推辞也辜负了老师及他人的举荐之心,使他们也不好下台。这番话下来,曾国藩动心了。

接着,郭嵩焘帮助分析了当下的形势:虽然太平军不是一群乌合之众,有严密的体系和雄厚的人才储备,但是太平军有个致命的弱点,上帝教与上千年中华文明为敌,所到之处毁学堂、砸孔庙、杀儒士,文人学士都很恨他们。另外他们还毁关庙、焚庙宇,普通的老百姓也难以接受。所以他们的做法将激起天怒人怨,如果曾国藩这时能以捍卫名教为名办团练,自然能得人心。一番话下来,曾国藩“三角眼中的光芒越来越亮”,算是初步同意了。

对于为母守丧的事情,郭嵩焘说出山办团练本是保孔孟之道,正大光明。家事可以托付给弟弟们照顾,自然很好解决。

一切担心和麻烦都排解掉了,烫手的机遇左推右推,还是终于接住了。曾国藩拜别母亲亡灵,带着弟弟曾国葆离家,“墨绖出山”,从此走上了成为晚清重臣的道路。

【跟曾国藩学做官】

曾国藩说过:“人之所资,须自挣而勿待人予。成大事者须善用时机,借梯而上。”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人生的资本,不能靠别人送来,只能靠自己挣来。大丈夫成事必须善于利用各种机会,关键时刻要借梯而上。虽然出山办团练这件事情曾国藩是犹豫不决,但是经过多年的官场实践,曾国藩清晰地认识到争取机遇的重要性了。

2.善结贵人

曾国藩出身农家,朝中无任何依傍,却在37岁时便官至二品,连升十级,在清代至少在湖南为空前绝后。曾国藩官运如此亨通,是何缘故?这都得利于贵人相助。

曾国藩遇到的比较重要的贵人有两个,这两个人都在关键的时刻对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其一是他的老师穆彰阿。曾国藩早年仕途的顺利,实由穆彰阿开启导引而成的。

在道光十八年的会试中,复试是在正大光明殿举行的。曾国藩在这次考试中,成绩并不理想,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被赐为同进士出身。虽然也被称为进士,但是加上一个“同”字,还是和真正的进士差一等级的。当时的进士分为三甲,一甲的进士三名,即状元、榜眼和探花,他们一般在发榜之后就会被授职为翰林院的修撰、编修等官。二甲三甲的进士则必须通过“朝考”才能进入翰林院。一般来说,三甲进士入翰林院的几率不大。可是,曾国藩并没有放弃,他去找“老乡”,寻求在京做官的湖南人的帮助,曾国藩首先想到了御史劳崇光。劳崇光也是挺重乡情的人,知道曾国藩的想法之后,就帮他出谋划策,让他想办法引起主考官穆彰阿的注意。

穆彰阿在当时极得道光皇帝的宠信,任军机大臣20多年,尤其重要的是控制了中央科考选拔官员的大权。自嘉庆至道光两朝,进士考试、殿试、朝考、庶吉士考差、翰詹大考,他都参与或主持。这是“衡文大权”,亦即选官大权。如果能被穆彰阿看重,那就有戏了。

劳崇光对曾国藩这位老乡可谓是尽心尽力了,他让曾国藩参加完朝考之后,立即带出考卷来到他的家里,他早已安排好了“抄手”,让“抄手”把曾国藩带出的答卷誊抄十份,然后飞马分送当朝显要。这招果然奏效,第二天傍晚,穆彰阿等主考官都已听到三甲进士曾国藩文笔出众。为此,穆彰阿特地调来试卷,亲自审阅,果见曾国藩的文章写得不错,于是给曾国藩一个“高分”,将其朝考成绩列为一等第三名,并圈定为翰林院庶吉士。名单进呈道光时,穆彰阿又特意将曾国藩夸赞了一番。皇帝大致翻阅了一下试卷,便拿过御笔将曾国藩的名次由第三划到第二。就这样,曾国藩进入了翰林院。

在拜见“座师”穆彰阿时,曾国藩表现不错,尤其是在英国人给大清王朝带来的鸦片和边患问题上,两人的观点不谋而合,为此,穆彰阿对曾国藩的器重又增加了许多,把他看作是门生中的佼佼者。

有了穆彰阿做靠山,加上自己刻苦修业深造,曾国藩在翰林院果然一帆风顺、步步高升。道光二十年,馆修结束,授职检讨,官位七品。二十三年,翰林院举行翰詹大考,又是穆彰阿主考,曾国藩名列二等第一名,授职侍讲,官位升至四品。穆彰阿在向皇上禀报新任侍讲时,针对道光帝极重天伦的特点,特别禀报曾国藩家祖父母、父母、弟妹、妻子、儿女一应俱全,堪称有福之家。道光帝听后果然非常高兴,下旨叫曾国藩次日进殿觐见。

第二天,曾国藩进殿后,被带到一间从未到过的屋子里等候宣召。曾国藩在里面等啊等,可一直等到临下朝时,才有太监来通知,皇上有事,今日不见了,明日再来。皇帝怎么说话不算话,也随便放人“鸽子”呢?曾国藩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儿,于是赶紧去向穆彰阿求教。穆彰阿作为老臣,对皇帝当然是很了解的。他沉思片刻后,就问曾国藩是否留意了房中摆设,特别是墙上的字画。曾国藩摇头说:“当时我只是等皇上召见,哪还注意那些?”穆彰阿一听,喃喃自语道:“可惜!可惜!”曾国藩很是不解。穆彰阿也没有理他,只是召唤家人带四百两银子去见宫中一位老太监,请他把那房里四周墙上的字画一一抄录好,再设法立即送过来。穆彰阿在宫中的势力果然非同小可,命令传出去之后,很快,就有人把抄件传到了他的府上。穆彰阿让曾国藩把纸上的话熟背于心,不得有误。曾国藩虽未懂其中奥妙,仍老老实实照办了。

第二天,皇上召见曾国藩时,开门就问曾国藩可记得昨日那间屋子里的字画上写的是什么,曾国藩顿时恍然大悟。他既佩服穆彰阿的料事如神,更为其对自己的关照而感动万分。由于曾国藩顺畅地回答了皇上的问话,一字不差地背出了那些诗词,皇上非常满意,大夸曾国藩的观察力和记忆力超乎寻常,世所罕见,如此贤才,应该重用。稍后不久,便降下旨意,提升曾国藩为内阁大学士,官居二品。

曾国藩对穆彰阿一直执弟子礼。在京任职时,常上穆府讨教;出外做官后,每次进京,必先到穆府问安。穆彰阿去世,曾国藩还照常到穆府探望其家人。因为曾国藩知道,在自己为官的道路上,若是没有穆彰阿,自己不会如此幸运的。

在曾国藩的仕途之中,还有一个重要贵人,就是举荐他办团练的大臣唐鉴。如果说遇到穆彰阿属于机缘巧合,因为穆彰阿正是主考官。而遇到唐鉴,则是曾国藩的有心之为了。

唐鉴是湖南善化人,与曾国藩是老乡。道光二十一年,唐鉴由江宁藩司任上进京任太常寺卿,道光帝在乾清门接见他。这一天,曾国藩恰好随侍在旁。道光帝接见唐鉴时,对唐鉴大加夸奖,称唐鉴治程朱之学有成就,并躬自实践,是个笃实诚敬的君子。这番话引起了曾国藩的注意,他觉得自己非常有必要结交一下这个被皇帝赏识的老臣。

几天后,曾国藩就到了碾儿胡同,以弟子之礼拜谒唐鉴。年过花甲的唐鉴,已知这位同乡后辈勤奋实在,见他如此谦卑,自投门下,很高兴地收下了这个新门生。

唐鉴也是爱才之人,见曾国藩谦虚好学,就给他指点了学问之道和修身之法,又告诉他,督促自己修身的最好办法是记日记,这些,曾国藩一一记在心里,并付诸实施。自从跟着唐鉴学义理之学后,曾国藩开始对自己的一言一行严加修饬,不但对自己的衣食起居、读书学习制定了周密的规划和安排,还学唐鉴每天记日记,来监督和反省自己。

唐鉴多年历任地方官,深知民生疾苦。他觉察到大乱将至,常在密室中鼓励曾国藩以天下为己任,多读史书,浏览舆地图册,钻研兵法,以备来日大用。曾国藩将唐鉴视为黄石老人,而唐鉴也以张良期待曾国藩。

在太平军起义之后,咸丰召已经退休在家的唐鉴进京议事时,唐鉴向咸丰帝力荐曾国藩可大用,请皇上任命曾国藩为湖南团练大臣,授予他便宜行事之权。因为咸丰皇帝对曾国藩并不是十分认可,唐鉴甚至以自己一生名望向皇上担保,曾国藩必可成大事。

唐鉴以自己一生的名望担保,为曾国藩迎来了办团练的机会,从这开始,使曾国藩从一个普通的文吏,一跃成为朝廷举足轻重的大臣。由此可见,要想在仕途上顺风顺水,节节高升,必须要有贵人给当“梯子”,所以善结贵人是十分重要的。

【跟曾国藩学做官】

曾国藩说过:“观古今成大事者,无不有人相助相扶,力单者无以成大业。”曾国藩认识到,观古今成大事的人,都是有别人鼎力相助、尽力相扶才能成功的,力单势薄者难以成就大的事业。

3.不争之道

曾国藩在地方办团练,带兵征剿太平军初期,是处处在争,争权争钱争面子,与其他官员争,与皇帝老板争,结果在官场上处处碰壁,还因为直接向皇帝要官要权,惹恼了皇上,被闲置了一年多。在闲置的时候,曾国藩自己想主动请缨出山,可是又碍于情面。正在这时,他收到了胡林翼寄来的信。信上说浙江危急,朝廷有调湘勇入浙的想法。看到这个“兆头”之后,胡林翼就向皇上奏明,请求让曾国藩再度出山,指挥湘勇支援浙江。胡林翼做事非常仔细,考虑非常周全,他怕自己一个人的奏折不见效,就说服了满洲权贵官文会衔拜发,因为官文是朝廷的红人,所以他的话是非常起作用的。

曾国藩一见这封信,对胡林翼是感激万分,在自己危难的时刻,他能仗义上疏,而且还用心良苦、谋划周到,请求官文一起“合作”。这让曾国藩对胡林翼的印象一下子转变了,而且也一下子明白了官场的“不争”之道。

本来,曾国藩是瞧不起胡林翼的,他屈身“巴结”官文的作法,尤其是让曾国藩看不惯。官文是满洲正白旗人,出身军人世家,走的是满洲贵族子弟的特权道路,一帆风顺,青云直上,后来由荆州将军任上调湖广总督。这个人只会吃喝玩乐,根本不懂得打仗和治民,可是却官气十足。有一次,官文的六姨太过生日,为了讨好六姨太,也为了趁机搜刮一笔钱,官文开始大操大办。谁知湖北司道府县大部分官员都不领这份情,他们都很讨厌官文,也耻于为一个年轻的姨太太祝寿。到了过生日这天,根本没有人来。官文上气又窝火,六姨太则在旁边连哭带闹。

眼看将近正午了,武昌城里的重要官员,仍无一人登门。官文非常窝火,可是他不甘心,打算厚着脸皮,派人四处再请。正在这时,一辆绿呢大轿抬来,前面仪仗森严,后面跟着几辆花呢绣轿。原来是湖北巡抚胡林翼带着老母亲和妻子浩浩荡荡地赶来了。官文仿佛是黑暗中见到了光明一样,这个高兴劲儿就不用提了,亲自到大门外迎接。胡林翼不但带着家眷来了,还带来一份厚礼,使得六姨太心情立刻多云转晴,阳光灿烂了。别的官员听说巡抚都来给官文面子了,不到一个时辰,也都纷纷赶来了。

从此以后,官文和胡林翼的关系转变了。他不但再不给胡林翼找麻烦,而且非常信任胡林翼,视其为心腹,军事、民事全交给胡林翼一手办理,而胡林翼也在表面上对他恭敬顺从,两人的关系处理得非常好。在当时清朝的官场上,督抚和巡抚之间的关系很少有能处理得这样好的。

以前,曾国藩因为此事,一直笑话胡林翼,觉得他太失堂堂大丈夫的气节了。现在,他明白了,这正是胡林翼的高明之处,也是胡林翼胜过他的地方。如果没有胡林翼当时对官文的以弱胜刚,哪有现在胡林翼推荐曾国藩出山,怕皇上不重视,又抬出官文来“帮腔”呢?当时胡林翼看似软弱和“屈服”,可是后来他又假借官文之手,办成了多少凭自己的力量难以办成的大事啊!“柔弱胜刚强”,胡林翼早已深懂此中之味,并运用得相当熟练了。曾国藩不由得赞叹道:“看来胡林翼比我早得道啊!”

早年的曾国藩其实很争强好胜的,当年在长沙时他带的湘勇作为地方军,与朝廷的正规军“绿营军”经常发生矛盾。后来他与湖南、南昌的官场不合,争来斗去,结果虽然表面上胜利了,自己逞了一时之快,却为自己埋下了更大的隐患。他还参奏与自己有怨的官员或者是自己看不惯的官员,常做些越俎代庖、不顾情面的事情,结果虽然当时觉得得意无比,可是结果却因为自己锋芒毕露,伤害了上上下下、左左右右,无形中给自己设置了许多障碍。这些隐患与障碍,对自己事业带来的损害和麻烦,大大地超过了一时的风光和快意!当年,曾国藩的好友郭嵩焘曾经对他说道:“倘若指望办成大事,剿灭逆贼,你有些做法要改。第一,要联络好地方文武,不要总是站在与他们为敌的地位,当妥协处则妥协。常言说得好,强龙不压地头蛇。第二,越俎代庖之事不能再做,费力不讨好,反招怨敌。第三,要利用绿营的力量,不要再单枪匹马地干。若做到这三点,许多事情会办得好些。”这些话虽然他当场点头称是,可是内心中却不以为然。

在家为父守丧期间,曾国藩深入地了解了老子的书,“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之所以不争,是因为它能够“善利万物”。在官场上,如果能达到这样一种境界,达到“善利万物”的境界,到那个时候,你就勿需再争了。既然直接的、以强对强的手法有时不能行得通,而迂回的、间接的、柔弱的方式也可以达到目的,战胜强者,且不至于留下隐患,为什么不采用呢?

一个人老实厚道、柔弱退让,绝不是懦弱的标志,却是聪明持久的象征。商容是老子的老师,他因为年龄大了,牙齿都掉光了。有一次,老子向商容求教问题,商容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张开嘴让老子看说:“你看我的舌头还在吗?”老子不知道老师为什么这么问,就回答道:“当然还在。”商容又问道:“那么你看我的牙齿还在吗?”老子心想,这还用问呀,就说道:“牙齿已全部掉光了。”商容看看老子,然后语重心长地问道:“你明白这是什么道理吗?”老子想了一下,说道:“我想这是刚强的容易过早衰亡,而柔弱的却是能长存不坏吧?”商容满意地笑了。

“狂风吹不断柳丝,齿落而舌长存”,“舌柔在口,齿刚易落”,这种柔弱胜刚强的道理,曾国藩深深地刻在了心里,他将其引用到官场上,总结出升官的“不争”之道:“安分竭力,泊然如一无所求者,不过二年,则必为上官僚友所钦属也。”意思就是说,为官应该安守本分,竭力任事,淡泊宁静如一无所求,不超过两年,则必定会受到上司同僚的钦佩推重。这就是对不争而人莫能争的一种诠释与实践。

认识到这个道理之后,曾国藩在官场上再也“不争”了,然而,这种“不争”的结果,却是使得步步高升,成了朝廷的重臣。曾国藩这种“不争”之道,对于现在身处职场或官场的人,很有借鉴意义。现在人应该学习的不争之道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第一是不与上级“争”名。

很多时候,一个人做事的成功,不是一个人的功劳,虽然好多人觉得是你出头搞的这事那事,其实要得到上级的同意和支持,你才能做成这件事。而且上级由于站得比你高,有时在宏观方向上起的作用更大些。所以在面临荣誉的时候,不和上级争名,这是一种基本的职业素养。因为事情若是搞砸了,上级会跟着背黑锅的。为什么有黑锅时人家会背,有荣誉时不能让他沾一点呢?其实,你即使不去争,上级也会给你的。曾国藩在与太平军作战时,若是取得胜利,向皇上写奏折时,多会将功劳归给上级,这就是不与上级争名。

第二是不与下级“争”利。

有时候对于一些基层工作人员来讲,他们可能更在乎的是最基本的生存问题,作为他们的主管,你再和他们争,肯定会制造诸多矛盾和事端的。不与下级争利,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障他们的利益,他们才愿意跟随你,为你效力。曾国藩在带兵征剿太平军时,从不与手下人争利,所以官兵才忠心为其效劳。

第三是不与平级“争”权。

这样有利于平级人员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尊重,也有利于更好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在与同级的交流中,做到不和同级人员争权,这是一种姿态,也更有利于工作。曾国藩在最初时与官场同僚之间明争暗斗,后来就开始转变原则,与同僚关系处理得也都很好了。

身在官场,如果能做到“不争”,对于自己的工作和提升是很有益处的,有时确实能达到“不争人莫能争”的效果。现代人如果能学会曾国藩的“三不争”,职位就会像他一样,稳中有升了。

【跟曾国藩学做官】

曾国藩说过:“安分竭力,泊然如一无所求者,不过二年,则必为上官僚友所钦属也。”意思就是说,为官应该安守本分,竭力任事,淡泊宁静如一无所求,不超过两年,则必定会受到上司同僚的钦佩推重。

4.要砍出自己的“三板斧”

无论是在职场上还是在官场上,如果只是一味地小心翼翼,怕得罪人,凡事充当个和事佬,深谙明哲保身之道,这样的人可能会当个太平官,但是很难得到提升的。在官场上要想得到提升,必须砍出自己的“三板斧”,让别人看到你的能力,拿出让人佩服的成绩来,才可能会得到提升和重用。

对于官员来说,若想得到提升和重用,首先要有高明的战略头脑,其次要有大刀阔斧的魄力,还要有将战略决策执行到底的意志。这些曾国藩是具备的,李鸿章的哥哥李翰章认为,曾国藩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的定力不是常人能比得了的,一旦他认准的事,他会排除一切干扰去做。

曾国藩奉命办团练时就意识到,如果带兵就要带出一支强有力的队伍,这样才能与太平军抗衡。如果带出的兵没有战斗力,反被太平军打败的话,那对自己来说就是污点,自己的仕途必然受到影响。带兵就要带出一支强兵来,立下这个目标后,曾国藩就排除一切干扰,来训练自己的队伍。可是当时的环境对曾国藩非常不利,因为当时的正规军都拖沓成性,懒散惯了。这种风气影响了曾国藩所带的团练。尤其是在长沙期间影响更坏。因为当时曾国藩的三营团丁和驻长沙的绿营兵虽然平时分开操练,但五日一会操。由于这些绿营兵已经懒散惯了,以前的时候,他们一个月难得有一两次操练。就这一两次,去的人也不多,用几个钱雇个人代替,本人则睡觉、上馆子、下妓院。操练也有名无实,集个合,点个名,走走步伐,各自拿刀枪挥舞几下,就算完了。三伏天、三九天照例是不操练的。

现在绿营兵和曾国藩的团丁一起会操了,而且是由曾国藩负责检阅的,曾国藩若是任由绿营兵懒散,那他的湘勇会受此风气影响,于是曾国藩对绿营兵也一样严加要求。曾国藩负责操练以来,事事讲认真过硬,一丝也不许马虎,每天操练四个时辰以上。这样一来,绿营兵也只能陪在那里。到了逢三、逢八会操这一天,天还没亮,就得集合上操场。那些绿营兵还没有睡醒,一边穿衣服一边大骂。因为曾国藩整天一刻也不离开练兵场。将士们无奈,只得一遍又一遍地练习。一天下来,浑身骨架都散了。不仅如此,他还要训话,喋喋不休地聒噪个把时辰,讲军纪,讲作风,讲吃苦耐劳,讲尽忠报国等等,讲得那些绿营兵烦腻极了,个个昏昏欲睡,一回到营里,便大骂曾国藩。

由于绿营兵对曾国藩满腹怨气,就开始消极怠工,上操场的绿营兵越来越少了。尤其使曾国藩难堪的是,长沙协副将清德,几个月来,凡会操一概不参加,派人请也请不动。清德不但自己不会操,而且还暗中使坏,支持其他士兵也不参加会操。曾国藩对于这种情况决不容忍,他决定整治一下这种风气。他听说太平军围攻长沙时,有一次清德竟摘去顶戴,躲到老百姓家里去了。查实以后,便决定拿清德开刀。

机会来了。六月初八日,是清德最宠爱的四姨太二十五岁寿辰。早在五天前,清德就大发请柬,准备为四姨太热闹一天。而这天,又恰恰是逢八会操期。

初七日上午,曾国藩以团练大臣的身分了一个告示,通知全体绿营和团丁,明早在南门外大操场会操,要对半年来的操练作一番全面大检查,不管是谁,不管任何原因,一律不得请假。

有几个绿营士兵把这份告示拿给清德看,清德看完,把告示揉成一团丢到脚下,根本不去理会,说道:“明天,操办喜事的人一个不能少。另外,有事有病的兄弟都可以不去。你们就说是我清德讲的,看他曾国藩能怎么样!”

第二天一早,曾国藩就穿戴利索,骑马上南门外练兵场。点名时,曾国藩知道清德所在的营缺了不少人,但他没有发作。可是在训练时,发现这个营本来是五百人,剩下却不到三百人了。曾国藩顿时火起,下令全场停止操练,声色俱厉地谴责了清德一番,还说当天缺席的,每人记大过一次。

曾国藩把缺席的人调查清楚之后,把这些情况写了一封长信,连夜打发人送到武昌张亮基处。按制度,各省绿营受总督节制,巡抚除兼有提督衔外,不得干预兵事。湖南绿营由署湖广总督张亮基管辖。张亮基对湖南绿营的腐败本极为不满,曾国藩又是他一再请出来的,看了曾国藩的信后,也很气愤,立即复信,交来人带回,请曾国藩按军纪国法处置。

于是曾国藩给朝廷上了一本,亲笔写道:

“奏为特参庸劣武员,请旨革职,以肃军纪而儆疲玩事。窃维军兴以来,官兵之退却迁延,望风而溃,胜不相让,败不相救,种种恶习,久在圣明洞察之中。推其缘故,在平日毫无训练,技艺生疏,心虚胆怯所致。臣惩前毖后,今年以来,谆饬各营将弁认真操练,三、八则臣亲往校阅。惟长沙协副将清德,性耽安逸,不遵训饬。操演之期,该将从不一至,在署偷闲,养习花木。六月初八日为其小妾过生,竟令五十余士兵为其办酒服役,并公开支持怕苦不愿上操之兵。该副将对营务武备,茫然不知,形同木偶。现当军务吃紧之际,该将疲玩如此,何以督率士卒?相应请旨将长沙协副将清德革职,以励将士而振军威。”

写毕,尚不解恨,又附一片:

“再,长沙协副将清德性耽安逸,不理营务。去年九月十八日见贼开挖长沙地道,轰陷南城,人心惊惶之时,该将自行摘去顶戴,藏匿民房。所带兵丁脱去号褂,抛弃满街,至今传为笑柄。请旨将清德革职解交刑部从重治罪,庶几惩一儆百,稍肃军威而作士气。臣痛恨文臣取巧、武臣退缩,酿成今日之大变,是以为此激切之情。若臣稍怀私见,求皇上严密查出,治臣欺罔之罪。”

清德听说这件事之后,跑到自己上司鲍起豹那里,告了一通状。鲍起豹也是不服曾国藩,规定绿营军不再与团丁会操。

从那以后,绿营士兵再也不来会操了。曾国藩手下的士兵还经常遭到一些绿营兵的袭击、唾骂。曾国藩心里窝着一团火,但他强忍着,天天照旧训练。他在等待着朝廷的批复,心里想:若朝廷支持,则不怕他鲍起豹嚣张;若朝廷不支持,马上辞职回荷叶塘守墓!

身在官场,升官当然是很多人的目的,但是,在涉及一些原则的问题时,宁可丢官降官,也要敢于砍出自己的“三板斧”。如果曾国藩当年没有“若朝廷不支持,马上辞职回荷叶塘守墓”的决心,是练不出来湘军的战斗力的。若是湘军打不过太平军,他不用说升官了,现有的官位可能都保不住了。曾国藩当时宁可丢官也要练,正是这样的决心,使他排除一切干扰,带出了实力超凡的湘军,才在征剿太平军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曾国藩也因此成因清朝的大功臣。所以在有些时候,一定要有决心,宁可丢官,也要坚持到底,奋力地砍出自己的“三板斧”,这也是为自己的职场或仕途砍出一条光明的大道。

【跟曾国藩学做官】

“臣痛恨文臣取巧、武臣退缩,酿成今日之大变,是以为此激切之情。若臣稍怀私见,求皇上严密查出,治臣欺罔之罪。”为官必须有自己的原则,在自己的原则面前哪怕被治罪甚至丢官,也决不退缩,有这种劲头,才能为仕途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