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数与报价

报数与报价

孔子他老人家大概是讨厌数学的,所以儒教时代的中国也不喜欢数字。从备受黄仁宇批判的“不会用数目字管理”的明朝,到推算历法都需要传教士帮忙的清朝,靠的都是尊卑有序,即使有一堆数字,跟圣贤的道理比起来,其威力也可以忽略不计。英国政治家迪斯雷利说过,这世上有三种哄人的东西:谎言、可诅咒的谎言以及统计数字。他的意思是,数字瞧起来精确无比,却未必符合客观事实。

举个例子。1610年,大明朝廷重修北京正阳门,让太监做造价预算,两天后,预算报告交了上去,各项费用都列得清清楚楚,每一项都精确到了小数点后面第四位,加总之后,整个工程需要白银十三万两。(参见《万历野获编》卷六《箭楼》)这个数字显然也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工部营缮司承包过类似工程,只花了三千两银子,即使后来建材涨价、工资上调,也顶多六千两就拿下了,怎么一下子就要十三万两呢?合理的解释只有两条:

一、做造价的太监不会看图纸,所以算高了;

二、他们故意往高里算。

我偏爱第二个解释,因为当时主要是太监在承包工程,造价算得越高,他们捞钱的余地就越大。这样报价很假,但对报价的人很有利。

我是学测量的,做过一些农田水利工程预算,据我所知,施工方报价与性调查对象报数一样,都有多报和少报的可能。如果那工程是别人掏腰包,那么就多报,好捞钱;如果是自己掏腰包,那么就少报,好省钱。这里多报不是因为吹牛,少报也不是因为怕羞,但都是为了对自己有利。

继续说正阳门那个工程。在大明朝算工程造价是要按定额的,木作、石作都有“料例”,材料、人工都有“时估”,多少土方花多少钱都已定死,按说不会出现如此大幅度虚报造价的问题,那几个太监是怎么把预算做到十三万两的呢?我有幸见到另一个案例:1523年,大明朝廷整修乾清宫,约需工匠一百七十人,当时内官监太监陈林做预算,竟上报现役军匠两千三百人。(参见王世贞《弇山堂别集》)您瞧,定额虽然没动,造价依然上去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