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环水绕的家乡

1.山环水绕的家乡

家乡风光一角

我的家乡位于青海省东南部的黄河之畔,黄河从西向东流淌而过。这片区域自古以来,人们称之为“三川”,或称“三川地区”,是因源自于拉脊山的赵木川河、大马家河、桑布拉河,由北向南流过这里,汇入黄河,把这个地方从西向东划分为上、中、下三个川,故名三川。

三川概貌

三川地区,狭义范围讲,指官亭镇和中川乡,大都是在官亭盆地内。广义范围讲,还包括甘沟、前河、杏儿乡和满坪镇,官亭镇和中川乡是三川的核心区域,面积约600平方公里。清朝时,政府为便于管理,在三川及周边地区设五大堡,故又称“五大堡三川”。

美丽的官亭古镇

三川地区表现出地形复杂、地貌类型多样的特点,决定了这个区域立体农业和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多样性的基础。北倚祁连山脉支脉拉脊山,南面黄河以南是甘肃省境内,远见山峦起伏,属于东昆仑山脉东段的黄南山地。

这一区域的南部沿黄河是官亭盆地,属于黄河谷地内的一个山间小型盆地,东西长约20公里,南北宽约2~3公里,东端是寺沟峡,西端是积石峡,是青海省内地势最低的地方之一,海拔1750~1800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年平均气温7℃~9℃,降水量350~400毫米,属于温带半干旱气候类型,全年日照2500~2700小时,一年中至少有20天是真正意义上的夏天。

官亭盆地温暖的小气候,使其成为省内著名的农耕区,人口密集,小麦、玉米等夏粮作物收割后,还可复种黄豆、马铃薯、青稞、荞麦等秋田作物,农业科技人员曾试种水稻、棉花、花生也取得成功。这里种植有苹果、梨、桃、核桃、西瓜、甜瓜、葡萄等十多种水果,是青海省著名的“瓜果之乡”。河水中生长有天然黄河鲤鱼,黄河鲤鱼体态丰满、肉质肥厚、细嫩鲜美、营养丰富,是餐桌上的佳肴。三川可有望发展成为青海省的“鱼米之乡”。

春季来临,黄河两岸杏、桃、梨花竞相怒放。古籍《秦边纪略》中记载,三川在明嘉靖时就“水溉田畴,枣梨成林,膏腴相望,其地水草大善”。清代诗人吴轼曾作《三川杏雨》诗歌:“曾将烂漫照三川,活色生香谁与怜?柳外青帘堪问酒,水旁红雨自成泉。千家门巷皆铺锦,十里园林尽罩烟。定是中川文杏好,移来还待探怀贤。”诗歌所述,是三川美景的真实写照。

三川的北面是山地和丘陵区。山地地形陡峻,海拔2500~3000米,顶部多为石质山地,植被稀疏,下部及西面斜坡覆盖有较深厚的黄土层,是万余年前世界性气候干冷,从北方吹过来的风沙土沉积形成,属于我国黄土高原西部边缘地带,黄土地貌发育,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黄土层下分布有断断续续的砾石层,距河面数百米,这曾是黄河古河道的遗迹,五级河谷阶地清晰可辨。从地质学上讲,这里处在从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区,从谷地到山地悬殊的高差,是地质第四纪时期新构造运动激烈活动所造成的。

丘陵区在2500米以下,气候条件比较差,人口相对少,浅山旱作区,农牧结合,畜牧业占有一定地位,靠天吃饭。山地和丘陵之间狭长的沟谷地带,自然条件尚好,以农耕为主,兼有畜牧业,人口相对密集。

砾石层下分布有红色沙砾岩层,从西面的临津渡口,向东官亭镇北,中川乡政府北,甘家村北、峡口卧佛寺、山城寺,一直到民主沟口,断断续续连绵10余公里,犹如盆地北面半山腰系上了一条红色腰带,成为盆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壮观、雄险的丹霞地貌

红色沙砾岩层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在大自然鬼斧神工雕塑下,形成色如渥丹、灿若明霞、奇峰秀美的丹霞地貌。丹霞地貌分布广,类型丰富多样,形体千奇百态,有的奇峰林立,有的呈宫殿式、帷幕式或麦垛式,红色赤壁,高达数十米至百余米不等。黄河南岸甘肃境内,绵延数十公里的丹霞地貌更显得壮观无比,为青海境内黄河谷地丹霞地貌最精华地段之一,官亭盆地成为丹霞地貌的艺术画卷长廊。

三川地区分布有土、汉、回、藏等民族,是青海省土族主要聚居地之一,也是青海省内颇有名气的一片沃土,正如人们所说:“三川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个有气脉的好地方。”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似一条银白色飘带从西向东流淌而过,河水清澈沁凉,养育了三川地区的古代和现代文明,和中下游浑浊的河水比较,形成了完全不同的两个面孔。

从临津渡口至铧尖寺10余公里水程,乘皮筏泛游黄河,河两岸奇峰倒影、碧水青山、聆听阵阵“花儿”歌声、探寻古朴的土乡人家、呼吸清新的空气、享受和煦的阳光,人们沉浸在诗情画意之中,感受犹如广西漓江山水之韵味。

历史悠久

三川地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据《尚书·禹贡》记载,大禹治水“浮于积石,至于龙门”。《秦边记略》云:“盖黄河入中国,始于河州,禹之导河积石是也。”积石峡是黄河源头一大峡谷,位于官亭盆地西端5公里处,传说这里是西王圣母帮助大禹“导河积石”的地方,是昆仑文化的源头地之一。现建有积石峡水电站,是青海省内黄河上继龙羊峡水电站之后的第五座大型水电站。

喇家遗址,是距今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古文物遗址,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唯一一座大型灾难遗址。遗址内发现大量遗骸,这些遗骸姿态各异,其中一位母亲倚墙跪坐地上,右手撑地,左手紧紧搂着怀中的婴儿,脸颊紧贴在婴儿头顶,婴儿依偎在母亲怀里,用一双小手紧紧搂住母亲的腰部,在灾难突然降临时,所表现出的大爱精神令人动容。

喇家遗址被称为东方的“庞贝古城”,其历史较意大利庞贝古城要早两千多年。遗址内发现了大量陶、石、玉、骨等珍贵文物,“黄河磬王”、玉璧、玉环、大玉刀、玉斧、玉锛等玉器,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等级和礼仪制度。

遗址上曾出土一碗面条,面条盛在一个直径约20厘米、高10厘米的红陶碗中,因碗倒扣于地面上,面条在缺氧环境下不被风化而得以保存。面条长约50厘米,直径约0.3厘米,和今天人们食用的“拉面”很相似。考古研究认为,这碗面条是世界上最早的面条遗存。

出土的大量文物证实,遗址是齐家文化时期的一个中心聚落,或是部落王国的所在地,充分展现了黄河上游的文明。专家、学者研究认为,这里可能是早期夏朝国都,是大禹故里的所在地。

“东方庞贝”——喇家遗址

喇家遗址具有重要的古文化、古地理环境、中华文明起源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2001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5年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我国“十一五”期间一百处重要保护的大型遗址之一。

2013年底,喇家遗址被国家文物局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获批,成为青海省首个获批立项的考古遗址公园。青海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正在紧锣密布地实施之中,不久一个全新的5A级古文化景区,将以独特的面目吸引国内外游客游览观光。

临津渡位于官亭镇西南约5公里处,是黄河上游一个古老的渡口,也称黄河上渡、积石渡。公元214年张骞出塞,在此渡河进入湟中。隋大业五年(609年),隋炀帝杨广从此渡河来青海西巡。古代多有使者、商队或军队在此渡河,进入青海境内,是古代丝绸之路南线道和唐蕃古道的要津。历史上东晋高僧法显、南宋僧人法勇、北魏比丘惠生及宋云等,都曾先后取道于此,或往西域,或往印度。

有专家研究认为,为迎接过往的使者和官员,曾在距临津渡口不远处建“接官厅”,即今天的“官亭镇”,官亭镇名由此而得。她以其悠久的历史、极其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青海省乃至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

丹阳古城,位于中川乡北面旱台上,建于宋代,历经千余年战祸灾害,风雨剥蚀,至今仍然巍然屹立,城池保存完好。民间广泛流传丹阳公主抵抗宋军保护庶民百姓的神奇故事,丹阳公主成为土族百姓敬仰的女神。据说三川土族妇女百褶裙、绿袄、黑坎肩的填袖、头饰、绣花翘鞋等是丹阳公主留传下来的。

璀璨夺目的土族文化

三川地区生活着五万多善良纯朴、勤劳勇敢、热情好客的土族儿女,人口占全省土族人口的1∕4。世世代代主要从事农耕业,兼营畜牧、园艺、酿酒等,形成本民族特有的经济风格。

土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西晋末年辽东慕容鲜卑一支吐谷浑部,长途跋涉西迁来到青海高原柴达木盆地、青海湖盆地繁衍生息,建立封建割据吐谷浑王国,历经15代22个王,在强盛时东西辖地4000里,南北2000里,立国350年,成为我国历史上割据时间最长的地方政权,为青海高原文明、开辟丝绸之路青海道作出了重大贡献,距今1700余年。

吐谷浑部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吸收了羌、吐蕃、蒙古、汉民族成分,约于元末明初,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土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绚丽多彩的土族文化。土族现人口20余万,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青海省内主要分布于青海东部河湟谷地区的互助、民和、大通、同仁等县,青海省临近的甘肃永登等县也有零星分布。

婚礼上的道拉

三川土族文化丰富多彩,流传众多民间神话故事,土族有语言而无文字,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主要是口头形式代代相传。民间神话故事包含的内容十分广博,有《阳世是怎样形成的》、《河州地地的故事》、《刘伯温斩龙脉的故事》、《大禹治水的故事》、《丹阳公主的故事》、《山川传说系列故事》、《卢氏太太降王莽》、《阿丽玛和莫尔干朵》、《阿里阿甲和霍热情》等。

土族人认为,婚姻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大的事情,因而婚俗极其繁杂,颇具戏剧性。婚礼是土族文化艺术最具代表性的形式,婚礼以歌伴舞,内容丰富。女方家歌舞有《阿丽玛》、《素卜乌拉》、《骂媒歌》、《切馍头歌》、《敬酒歌》、《巴央九月》、《卡日卡吉盖》、《上马歌》、《请喜客》、《欢乐天地》等多种。男方家特定婚礼歌有《安席歌》、《梳头歌》、《揭盖头歌》、《迎喜歌》、《招财进门歌》、《致娘舅歌》、《致媒公》、《致亲翁》等。

上述唱的歌曲土语叫“道拉”,即意为“唱”,“道拉”堪称土族民间文学的“瑰宝”,大都是在婚礼、迎接宾客时演唱,曲调优美动听,多种多样。“道拉”形式多种多样,有问有答,人们边唱边舞,是比智慧、比歌喉、比才华的角逐。“道拉”歌词的内容,同青海“花儿”雷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包。

土族民俗文化类型多样,主要展示在节庆、宗教、婚俗、饮食、居住、服饰等。节庆较多地受到汉文化的影响,有传统的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阳节、中秋节、腊八节等,还有具有浓郁地方民族特色的花儿会、嘛呢会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纳顿会,现已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纳顿会每年从农历七月十二日至九月十五日举行,持续六十三天,堪称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纳顿”是土语,意为“玩”,农历七八月份,小麦收割入仓,人们吃上了香喷喷的白面馍头,为了欢庆丰收,感谢神灵的保佑,三川大地到处锣鼓喧天、彩旗招展,“大好”声此起彼伏,三川土族儿女沉浸在欢快的节日中,民族风情非常浓郁。从纳顿节傩舞戏的内容、形式、服饰等考证,这个节日起源于元代中期,完善于明代中期。

纳顿会表演的节目,首先是“会手舞”,参加人员从白发苍苍的老年人到七八岁的顽童,少则几十人,多则数百人。最前面的是老年人队伍,他们身着古典式服装,虽已年过花甲,银须飘胸,跳起来仍从容自如,姿态优美;中间是中年人组成的锣鼓队,腰系红绸带,扎着裤腿,整齐而有节奏地敲着锣鼓,舞姿热烈而奔放;最后是儿童队,他们认真模仿大人的舞姿,神态憨厚显出几分可爱。

舞剧表演有:《庄稼其》,是土族老人教儿子和儿媳务农的故事,基本上没有对白,以细腻传神的动作表达人物感情,戏剧味很浓;“三将”、“五将”三国故事舞蹈,显然是受到汉文化影响的结果;最后表演的是《杀虎将》,赞颂土族祖先在同虎狼豺豹搏斗中取得胜利的英雄气概。舞蹈动作原始、质朴、粗犷,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土族妇女擅长刺绣,喜欢用刺绣制品把自己装扮起来。刺绣制品有枕套、围裙、钱包、烟袋、被罩、扇套、炕围等。刺绣品的内容有日月星辰、花草雀鹊、山水人物、吉祥八宝、福贵花饰等。较大型的作品挂在屋内墙壁上作为装饰品。绣花枕头是土族姑娘在结婚典礼上展示的主要物品之一,以展示土族姑娘的刺绣技艺。土族刺绣图案新颖、绣法独特,显得美观大方、瑰丽华实,是土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又一奇葩。

世界最长的狂欢节——纳顿会

“库咕笳”是用土语在野外演唱的一情歌,是男女青年向对方倾吐爱慕之情的一种方式。演唱方式有独唱、对唱、合唱。有传统歌词,也有即兴创作,曲调古老、低缓悠扬、婉转流畅、悦耳动听。

三川地区宗教文化气息异常浓厚,是土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名胜古迹以佛寺占有重要地位,有古刹喀的卡哇寺、崖尔寺、本康寺、朱家寺、文家寺、铧尖寺、卧佛寺、山城喇嘛寺。土族几乎全民信仰藏传佛教和本土道教,寺庙林立是三川土乡的一大人文景观,各佛寺一年中都有多次隆重的佛事活动,届时方圆数十公里的土族男女老少信徒前往朝觐。不少人家还供奉有自家的佛位,一年四季香火不断。

土族老人临近死亡或者死亡后,都要请寺院喇嘛念经,超度死者亡灵早日升天。选择吉祥日子请喇嘛给先人(祖先)念经,一是表示对祖先的怀念、感恩之意,二是保佑全家平安,人称“平安经”。

喀的卡哇寺历史悠久,据说寺内因珍藏有藏传佛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自绘像而闻名,我国藏区信徒前往朝觐者络绎不绝。崖尔寺建寺久,地势险峻,有很多神话传说故事,远近闻名。朱家寺建于明末清初,建筑宏伟壮观、雕梁画栋,有大经堂、佛殿、塔、转经筒等建筑物,每年农历正月初八日举行隆重的跳欠和晒佛活动,该寺是青海省著名宗教人士朱喇嘛幼年出家学经的母寺。

山城喇嘛寺

山城喇嘛寺,四面几乎是断崖绝壁,有一条人工开凿的羊肠小道可抵山顶部的“次萨”,异常雄浑壮观。历史上土族人民遭遇外敌侵害的危难时刻,他们纷纷集中到山城,利用险要地势,众志成城,坚决击败来犯之敌。现建有佛寺,鸟语花香,同壮美的丹霞地貌相映成趣,成为当地重要宗教活动场所,善男信女旅游者纷纷沓至而来。

土族群众中,原始“萨满教”遗风根深蒂固,人们崇拜“天格热”(土语,即“天”),认为人的一生命运是“天格热”决定的,如果遇到不测灾难,举起双手向天大呼一声“天格热啊”,祈求天神的保佑。土族人认为“天格热”是任何人不能违抗的,所以民间“祭天地”、“祭庙神”成风,不提倡“人定胜天”,相信要顺从老天爷才有出路。以敬天为主线,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多元文化,得到土族群众的广泛认同。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