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予的启示

宰予的启示

宰予,也叫宰我,他是孔门弟子,七十二贤人之一。

有一次,他跑去问他的老师:“夫子啊,您老提倡的‘仁’,当然是很有道理的了。但是,假如一位仁德君子,碰上有人告诉他,井里面掉进了一个有仁德的人,他会跟着也跳进去嘛?”其实,没有一个傻子会这样做的。看来宰予是不十分赞成孔子提倡的“仁”而搞到绝对化的程度,才故意提问的。看来,予这个人的这种行为,拿北京话来说,是个有点“矫情”的主。

孔夫子当然不高兴了:“予呀!你这是说的什么话呀?”接着便发表了《论语·雍也》篇里的“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的议论。翻成现代语言,就是:“君子可以受到欺骗,但不可以受到愚弄,他会赶紧跑过去救人,而不会自己跳到井中,陷在里面出不来的。”细品一下,这番空泛的话,说和不说一样。因此,圣人的话也好,和那些自以为是圣人,或被捧成圣人的话也好,其中有很多诸如此类的空话,大可不必奉为圭臬。不过,低智商的人例外,只有他们才需要这些空洞的真理,来填补他们的精神世界。

又有一次,这位认死理的宰我,和孔夫子辩论起来:“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栖可已矣。”孔夫子的学生,很少敢跟老先生抬杠的。但宰予这个人,多少讲一点实事求是。认为父母死了以后,服丧三年的时间太长,一年就足够了。使一个人守在父母的坟上孤哀苫块,和整个社会生活脱节三年之久,简直是没有道理的。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