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拓跋氏的第一个老师
本来想,故事的第一章就该讲拓跋部第一位大英雄拓跋力微。
可是,拓跋力微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神灵,他也有祖宗。所以,我们还是有必要从头讲起。
但是,有点难。拓跋氏从鲜卑山南迁呼伦湖,不但史料有限,考古证据凌乱,而且史学界众说纷纭,一团乱麻。不得已,在下只好删繁就简,走走流水账。
起初,有个山洞。这个山洞里住着一群人类。
一个声音说:“要有肉!”于是他们便打猎。
白天,他们拿着骨箭和石器四处猎鹿、猎獐、猎狍,晚上,便回到住处就着篝火烤獐腿、唱山歌。打猎是技术活,也是力气活,于是,他们练就了一身好武艺。
史学家一般认为,这伙人其实就是被匈奴击败退守鲜卑山的东胡(当然,也包括已经在此地居住了两千多年的当地人)。但是,这伙人从未想过“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何处去?”这样高深的哲学问题。
这个山洞,就是嘎仙洞。这个山洞所在的山,叫大鲜卑山。于是,他们称自己为鲜卑人。这伙鲜卑人,就是拓跋的祖宗。
拓跋鲜卑喜欢山洞。早先的人类都喜欢山洞(原因不必解释)。比如山顶洞人,住在周口店的山顶洞里;西班牙早期居民,住在阿尔塔米拉洞里;高卢人的祖先,住在拉斯科洞里。这个嘎仙洞呢,比以上洞窟都要宽敞,“主厅”能容纳一千多人。
这就决定了,嘎仙洞除了用来住宿,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祭祀,也就是开人民代表大会。此外,还可以开联欢会。
这也决定了,拓跋鲜卑为什么有那么严重的“恋石情结”,也就是石室崇拜。
这也就决定了,为什么拓跋们后来要开凿云冈石窟,除了把自己的帝王放进去,还要把那么多伎乐天和乐器放进去。联欢会嘛,拓跋氏喜欢联欢,世界人民大联欢。
从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往西北行约10公里,就是闻名遐迩的鲜卑人遗址“嘎仙洞”。关于“嘎仙”的含义,学术界尚有争议,有一种说法认为,“嘎”是鄂伦春语,“嘎仙洞”意为“猎仙之洞”。
据说,他们在这里住了大约两千年。
《魏书·序纪》上说,“积六十七世”,大约就是两千年。
这两千年里,勤劳勇敢的他们表现出非凡的繁殖力,人口爆炸啦。《魏书》上是这么说的:“积六十七世,至成皇帝讳毛立,聪明武略,远近所推,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威振北方,莫不率服。”此时,大约是汉武帝时。
统国三十六,就是36个部落;大姓九十九,就是99个氏族。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反正是,地方不够住啦,食物不够吃啦。又赶上地球周期性的寒冷期,简直是末日将临。
历史告诉我们,每当人类遇到紧要关头,必有圣人出现。拓跋鲜卑出现的第一个圣人,被族人称为“推寅”。这是拓跋家族中出现的第一个推寅。推寅的意思,有点像是“先知”。
推寅说:“要南迁。”于是率部南迁。
这次南迁时间不会很短,旅程也比较艰难。鲜卑人本是居住于大兴安岭北部,而南迁的路线也分为两路,一路沿着大兴安岭东侧行进,一路翻过高山后,沿着西侧向西南而行。最后,拓跋鲜卑抵达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呼伦湖和根河一带。
必须说明的是,大兴安岭的鲜卑山,居住的绝不仅仅只是拓跋部。而率众南迁,拓跋部又是最晚的。也就是说,在此前,已经有很多鲜卑人拖家带口逃离寒冷的深林,抵达草原和辽东。这个时间段,有人说,大约持续了200年。这200年间,鲜卑人已经叱咤蒙古草原,并出了个鼎鼎有名的大英雄,叫檀石槐。只不过,这个檀石槐并不属于拓跋一族。这是闲话不表。
在第一推寅的率领下,拓跋鲜卑南(西南)迁至呼伦湖畔。
与寒冷的大兴安岭相比,这里简直就是天堂,河流纵横、湖泊棋布、水草丰茂、视野开阔。但是拓跋们不这么想。他们认为,此地到处是沼泽地,“厥土昏冥沮洳”,难以生存。本来想继续南徙,结果首领推寅忽然去世,计划被搁浅。
除了水土不服,他们还遇到了两个大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这里很适合放牧,但他们有技术障碍,只会打猎,不会放牧。
第二个问题是:这里已经有人啦!是北匈奴主力西迁后留下来的牧民。
别急,事实上是,第二个问题正好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大家知道,游牧民族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游”。原来不是“有人”吗?但是这个“人”游来游去,总会空出地方来。游牧民族有个很大的性格特征就是“抢”,抢是合法的,跟北欧海盗的情况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