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引言

《云鹿居随笔》是我最近二十多年来学术论文之外的部分文字结集。当然,它们仍与学术有关,记人、品书,都是对我学术成长过程中接受教益的点滴记录。

记人的部分,是我从学、任教期间对一些师友的回忆。它们按照中学、大学、研究生和现在工作的时间顺序来写,但并不代表我成长过程中所有的受教内容,只是因为一些特殊的因缘,将其中的部分人事记录了下来。其中有些是为年长的老师祝寿,如郭预衡先生、郁贤皓老师。有些是老师们去世后的追思。写我中学时代受到影响的陈老师,其实并未见面;大学时代的吴老师,是我觉得应该在很久以后才会写作的纪念文字,却意外地因为他的早逝而急就。研究生就读时的北师大,总让我有找寻百年名校学术史的冲动,因此会记录下仓石武四郎、刘盼遂等等先哲的事迹。冯其庸先生出现在我远赴新疆以后的生活中,成为我在丝绸之路上的引路人,在西域研究的历程中,因此会常常写到他。……其实自己的成长过程,受益于师友的教育资源,远远超过文字的记录,将来有机会,还应该写出更多,来与读者分享。

品书的部分,也同样只是泛览书海的一粟。我在北师大攻读研究生以来,才开始写书评。第一篇书评,是接受了冯其庸先生馈赠的《瀚海劫尘》后的心得。此后在读研期间,陆续写了不少与专业相关的书评。那时候聂石樵先生每有新书,必定赐赠,因此我以补课的心态接受他所代表的北师大古代文学史教学,写下了读书报告。傅璇琮先生在给我的博士论文写过评语后,就引我为唐代文学研究的同道,不断将其新著赐下,每每读过,有所心得,即写出评介文字来。那一段时间我主要从事唐代文献的研究,所以这方面的书评也偏多些。

记录下来的这些人,每一位都是我身边读不尽的书;品评欣赏的那些书,它们的作者也都是我曾经与闻謦欬的学人。书与人,虽有形式的不同,结集一看,却都是自己学习历程的反映,与读者分享的同时,也是留给自己的印记。

其中大部分的文字,都曾经发表,因此会在文末有所标注;部分则未曾发表。现在发表这些文章,从标题到文字,多少有些改正,读者引用,请以此集为准。最后,感谢凤凰出版社,让我的这些随笔文字得到结集出版的机会。

2019年6月5日,北大朗润园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