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守护生命成长中的“1”

著名免疫学专家、全国政协委员冯理达曾经提出了一个“健康数论”——健康是1,其他所有的东西,譬如事业、财富、婚姻、名利等等都是后面的0。有了前面的1,后面的0才有价值;如果前面的1没有了,后面的东西再多也是0。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健康是成功的本钱,没有了健康,就会失去一切。

现在,这个数论已经被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健康,在成为当代社会点击率最高名词的同时,也深深地植根于威海市北竹岛小学,并发展积淀成学校独有的教育理念——健康教育,成为孩子们最常见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通过一系列适合健康成长的生存空间和思想空间的创建,守护每一个孩子生命成长中至关重要的“1”。

一、健康教育的内蕴简释

何谓健康?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就这样阐述: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皆健全。这种健康概念,把人看作是结构和功能、躯体与精神、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和谐一体的自然人与社会人的统一体。反观我们的孩子娇气、体弱、缺乏耐力、习惯差、交际不良……等种种不健康的现象,恰恰是近年来社会对教育不断诟病的重要原因。这些看似普遍的社会现象,背后蕴含着学校变革的时代命题。

我们深知,健康是一个全局的统率性的总概念,是一种理想化的追求,但值得每一个教育者为此去不懈努力。因此,我们所实施的健康教育,奉行“健康第一”的原则,针对孩子存在的实际问题,以健康课程体系建设为载体,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因材施教,培养身心健康的人,实现“体之健 心之润人之和”的特色建设目标。

体之健:健,强健。健康教育的首要目标是身体健康,通过艺体技艺的发展提升、强身健体的行为自觉,使每一个北小人都能爱惜自己,锻炼自己,守住健康人生的底线。

心之润:润,润泽。健康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心理健康。通过“形端表正”的习惯养成、滋养心灵的特色活动,使每一个北小人都能相信自己,努力做最好的自己,拥有健康人生的资本。

人之和:和,和谐。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是生活健康,也就是社会适应性良好。通过集体生活的主动融入、朋友相处的友好真诚,使每一个北小人都能学会处理人际冲突,学会承担责任,从中获得成长的乐趣,拥有健康幸福的人生。

一步步走来,学校始终围绕着健康教育这一核心理念,用心培育着健康教育的核心价值体系。着力于每个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已经深深浸润和扎根于每个学校发展共同体(教师、学生、家长)的灵魂中,已经成为北小人共同的价值追求,成为健康教育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二、健康教育的哲学思考

1.教育应是关注个性成长的生命关怀(教育理念)

自从夸美纽斯创建班级授课制以来,学校、班级就成为每一个生命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在这个场所中,大家接受同一种思想倾向,同一种学习方式,同一个学习进度。当所有的人都套在同一个模子的时候,就出现了“流水线”,出现了“生产零件”。这也是有识之士一直呼吁进行教育改革的重要原因。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自然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当我们说“我”的时候,这个“我”跟另外名字的人不同,原因是这个“我”是个人特点。一个能说“我”的人,肯定有属于他自己的(心理、思想等)世界。因此,健康教育首先认同,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体,每个生命都精彩万分。

也因此,健康教育认为,教育应该是一种生命关怀,应该实现每一个孩子的个性成长。要求教师,尊重每一个孩子,接受孩子本来的样子,而不是希望成为老师要求的样子。要求在面向全体的基础上,从发现和区别个体的特殊性入手,寻找其强势智慧,使其在可能发展的范围内充分发展。

也因此,健康教育拥有了“三倡导”的行为准则——倡导用发现的眼光善待每一位学生,倡导给每一个学生自己做主和崭露头角的机会,倡导经常开展“假如我是他”的心灵反思;拥有了“三关注”的实施策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主动参与,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互动交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自主探究。通过行为准则和实施策略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自己的舞台,得到最大化的发展。

2.教育应是关注心理与精神体验的工艺(教育内容)

康泰尔·韦斯特有句著名的名言:“教育是塑造灵魂的工艺。”这灵魂又该如何塑造,恐怕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苦恼的话题。不是我们没有方法,也不是我们没有策略,而是像美国柯尔斯滕·奥尔森在《学校会伤人》一书中所提出的问题——“是谁在提防着学生们?”也正像她所分析的那样:“大家想要把他们的成绩大幅和不断地提高——在教学方法、制度文化或是教育理念上没有任何变化的情况下,谁把视线放在学生真正的生活上?谁在关心这些幼小孩子的心理与精神体验?”

成长是一个过程,是不断演进的,它不但指生理的变化,更包含着心理的发展。健康教育特别强调:教育是心心相印的工作,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与精神体验,必须要让每一个孩子在情绪和精神层面,在学校里“过得很好”。学校将“自信乐观 健康发展”作为校训,就是要告诉每一个孩子,你就是最好的那一个,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从而让每个孩子拥有自信和成长。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作为特色工作的核心,明确指出,心理健康必须通过自己的能动来锤炼,通过自己的内心来彰显。学校开设了心灵素养小驿站,通过心理健康辅导课、心理特色小活动、心灵之约小广播,面向全体进行持续引导;通过心灵牵手小氧吧、心灵导师小课堂、心语信箱小桥梁,实现面向个体的跟踪引领。还将积极心理学理念渗透到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渗透到家庭教育中,通过“学校——家庭——社会”这一立体网络,对学生的心理与精神体验进行全面的关注,在多彩的活动体验中培养学生健康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健全的人格。

3.教育应是关注兴趣与热情的科学(教育实施)

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袁振国老师举过一个例子:当你和朋友兴奋地进行交谈的时候,碰巧旁边有一台电视机在播送新闻,如果问你刚才电视里说的什么,你能说出来吗?你最可能的反应就是:没注意啊!

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到,人接受教育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如果没有热情,没有注意,没有兴趣,你就不会投入,就不会习得。前面提到,健康教育有很多好的理念、课程和措施,如果学生不喜欢,如果学生不参与,仍然只是一个想法而已。因此,健康教育必须成为关注兴趣与热情的科学。

正是有了这样的思考,学校构建了课堂教学的“四度空间”——主动、倾听、互动、成效,让孩子始终站在课堂这个大舞台的中心;创设了适合孩子发展需求的必修和选修的校本课程,让每个孩子都能一展所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特色主题活动,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活动的主角……在这样的校园生活中,孩子是主体,他们主动去研究,主动去发现,兴趣与爱好得到有效的激发,自主参与的热情得到长期保持。在这样的校园中,校园里充满着孩子的声音,每个孩子都是最优秀的“演员”,在实践历练中发展自己,提升自己。

三、健康教育的实施要义

1.全面铺开,健康第一

健康教育以理念渗透的方式“自上而下”地进入校园,引发了学校诸多思考:怎样看待健康?怎样落实健康?怎样培养健康的人?在长达6年的实践中,学校遵循“健康第一”的原则,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将健康教育全面铺开,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管理要健康,一系列制度的修订都以人的健康发展为根本,制度的刚性与人文的弹性有机结合,各种章程和条例使健康教育得以有效传承,保证了健康教育的持久生长。

课程要健康,全面整合三级课程和学校各项主题活动,从健智、健美、健心三个方面构建健康教育特色课程体系,给学生更多的选择课程的机会,使其更加适切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形成健康教育发展的有力支撑。

方式要健康,教育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让学生做主,让学生体验,让学生成为学校生活的主人,使学生成为健康发展的主动参与者、建构者,有效实现教育目标。

评价要健康,通过多元的健康少年评价、五星中队评价、最美教师评价等,将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有效整合,把每一个人的健康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评价的标准也开始走向多样性,实现“每一个学生都被排在第一”的激励性目标。

活动要健康,健康的活动不能紧紧局限在学校中、课堂上,而应该延伸到家庭,延伸到社会,在这样的活动中参与的体验活动才是最有效的,同时也让教育充满了人间真情的信息,使孩子能够逐步成长为对社会负责的人,成长为一个成熟的社会人。

这样,一切的知识学习、一切的资源拓展、一切的方式改革,学校工作中所有的一切,都围绕“健康”进行重组,健康教育就这样切切实实渗透在日常办学理念和行为中,形成了学校特色建设的生长点和生命线。

2.全员普及,动静结合

课程是健康教育特色的重要载体。健康教育理念下的课程体系具备两大基本的特征:

全员普及——以生为本,全员参与,不仅人人都有适应的课程,更体现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人人参与,人人提高,让每个人都拥有健康成长的机会,人人不同,人人都好。

动静结合——一方面,“动”为身体健康,“静”为智慧发展;另一方面,“动”为实践能力的提高,“静”为内心修养的提升。一动一静,体现学生发展螺旋上升的态势。

同时也具备三个维度:

健智课程:从学科素养小学堂、健康口语互动、倾听举手习惯培养、自主探究能力挖掘四个方面入手,实现了健康教育理念与课堂教学的密切联系。

健心课程:围绕习惯养成,以道德素养训练营、心灵素养小驿站和各种仪式典礼的形式具体呈现,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心灵健康。

健美课程:为学生的健康需求提供路径,搭建各种艺体素养大舞台,包括黑白画、艺术操、学生社团活动,从文化、内容、形式等方面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整个课程体系以健智、健心、健美三个维度为纬,以日课程、周课程、月课程、学期课程、年课程为经,横向,重视健康成长的综合融通,纵向,体现为各个年段健康成长的体验实践,以科学的课程结构拓展多元育人途径,为学生构筑了全面、个性、可持续发展的“三维空间”。

3.全民联盟,立体网络

课程,是落实健康教育理念一个最为重要的支点,但是,只有这个支点还是远远不够的,就像盖房子,只有撑起房子的横梁还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墙壁才能保证房子的坚固。而这墙壁,就是健康联盟。健康教育把与孩子健康成长息息相关的家长、老师、社区人员吸引到一起,组成健康联盟,形成了一个立体的教育保障网络。

家长:学习健康教育理念及实施策略,在家庭教育中渗透健康教育,带领孩子参加各种校外团队实践活动。

教师:利用各种课程实施健康教育,用专业的眼光看待学生,实施各种教育活动;将专业品质体现在日常的细微行动之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专业技能来进行各种指导,唤醒每个孩子的智慧。

社区:社区辅导员进入校园,开阔孩子的视野,增长他们的学时,培养他们的能力。同时,开辟社会活动基地,组织孩子参加各种志愿活动,让每个孩子在社会这个广阔的天地中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学校——社会——家庭,就以这种方式构建起立体的健康教育网络,打造了一个多元化的健康联盟,为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精神养育一种教育,教育培育一种精神。守住生命成长中的“1”,已经深深地印在每一个北小人的心里,并和孩子们的每日生活、一生发展紧密相连。当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健康的体魄、精神、智慧和技能的时候,还有什么能够阻碍你向新的生命高度冲击呢?

陈华

2015年1月10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