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父子关系

论父子关系

父亲跟儿子的关系最亲,这个不难理解,因为他们有直接的血缘关系。所以,用一个“亲”字来定义再恰当不过。亲字的本义即慈爱。繁体字的亲字比简体字多一个见面的“见”字,位于右侧。寓意是经常见面的人。在众多的人际关系中,父子自然容易经常见面。特别是在古老的农耕时代。因为人际关系的半径最短,加之有血缘亲情。因此父子相处,应以慈爱为准则。常言道:父慈子孝。这就是一个定位。即父亲应该对儿子慈爱,儿子应该对父亲孝敬。父子之间应该如此,父女之间,母子之间,母女之间,道理都是一样的。所以有慈父,也有慈母。有孝子,也有孝女。

父子之间关系不融洽,除了性格不合、父母处理家庭内部关系不公正等原因外,很常见的一种原因是“责善”。所谓责善,就是高标准严要求。一般见于父母对子女。但也有反例。子女进步,对父母要求多,都属于责善的范畴,古人有“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的明训。“责善,朋友之道也。”(《孟子·公孙丑》)长辈应该教育晚辈向善,但不能脱离实际的苛求孩子。苛求孩子考第一名,苛求孩子上北大清华,苛求孩子成名成家,苛求孩子成圣成贤,都不恰当。因为责善有害天性。本来父子之间,母女之间,是天伦关系。本来出于爱护子女的动机,但通常的情况是父母见自己的苦心得不到子女的认同,当父母发现自己苦口婆心的教育子女并不在乎时,往往会发怒。甚至打骂孩子。羞辱孩子。后果往往是子女跟父母反目成仇,离家出走,或者更严重的会弑父弑母。一句话,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突出的问题。其实,自己不优秀,你又何必责难孩子,非要把他逼到优秀的行列?其次,即使父母很优秀,孩子自身还有禀赋的差异,性格的差异,老子当皇帝,儿子对做官毫无兴趣者有的是。清朝的爱新觉罗·昭槤,爵位为礼亲王。他就只对读书绘画写文章有兴趣。袁世凯的儿子袁寒云就喜欢当名士。清朝的皇帝和袁世凯都没有强逼自己的儿子走仕途之路。责善的要害在于无视人各有禀赋,人各有志向。强求一律,好人同己。希望子女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弥补自己的缺憾的想法是不智慧的。还有一种更常见的责善是对于子女早年的教育不抓紧,到后来发现差距,这才急起直追,死逼活压,结果很多小孩走了破罐子破摔的路,极端的还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总之,当代父母特别是独生子女政策实施以来的独生子女家庭,往往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为了子女出人头地,自己当牛做马,克勤克俭,砸锅卖铁,在所不惜,只有一个心愿,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但他们错了,因为人的禀赋有差异,性格有差异,家庭环境有差异,所受外部影响有差异,因此,事与愿违,父子反目成仇的事并不少见。

好人同己,是人的局限性所在。其实,每一个个体都有天赋的人权。不应干预其选择的权利。大家共同遵守契约就是了。

大家知道,细胞是要分裂的。不分裂生命就不可能进化。家庭为社会最基本的细胞。一般家庭等到子女长大成人,也会分家。古代中国称分家为“析爨”,也就是分灶做饭的意思。分裂是进步的表征。这是没有问题的。但问题是父子是有血缘关系的人,在分家时以及分家后涉及一个如果处理父子关系的问题(兄弟关系放在长幼有序部分讨论)。父母年纪大了,孩子们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为了激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积极性,需要把父母创造的家产按照儿子的人数来分配(古代女儿只有出嫁时的嫁妆)。但分家后,父母也差不多就老了,没有能力劳动了,需要儿子们供养。大到退位后的帝后,小到分家后的父母,子女如何对待日薄西山的父母,就成为问题了。帝王孝亲最经典的故事是大舜,大舜的父亲娶了后妈,生下弟弟象。后妈不良,唆使舜父打骂舜。后来发展到舜父,舜的后妈和舜的弟弟象联合起来害舜,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都被舜巧妙地逃脱了。舜一如既往地孝敬父母和关爱弟弟。所以帝尧把天下交给舜,还把两个女儿嫁给舜。至于普通百姓,在孝亲的问题上,跟帝王没有区别,不同的只是所拥有的财富地位有差异。但后世每每看到分家后的儿子对父母的感情不如对自己的儿女。当代电视媒体上经常报道生活在大城市的底层民众一家四五个子女,不肯供养七八十岁的老父老母,严重者甚至连父母住的房子也拿出去卖掉分钱,让年老的父母流落街头。社会要和谐稳定,家庭是最基本的单元。如果像此类忤逆不孝的子女多了,那社会如何安定和谐?当然,社会上也有父母不慈不爱,视子女为赚钱机器的不良之例。当代社会还有一种父母,自己当年没有读好书,没有社会地位,没有好的经济条件,于是把振兴家庭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的身上,逼迫孩子学这学那。考试一定要高分。否则拳打脚踢,不给饭吃,等等,亦是愚蠢之举,有悖父子有亲的原则。父慈子孝,这个原则具有普适性。做子女的要懂得孝道。孝道的内容很多,大致有三个层次:最低的层次是能赡养父母。水平高一点的是能色养。色养的意思不是像温州人那样父亲死了,给他烧纸做的小姐。色养是做子女的要和颜色悦色对待父母,年纪大了,特别是丧失劳动能力以后,心理很脆弱,也很敏感。你一个不好的脸色,本来不是针对他的,他就会想到你烦他。何况是有意识地给父母脸色看!再高一个层次的是养志。即成就父母未能成就的心愿。让父母精神得到满足,比如子女读书出息了,或者经商,或者从政,在社会上知名了,对社会的贡献大了,做父母的引子女为荣。这就是养志。“立身扬名,以传后世。孝之终也。”这是中国孝道的最终目标,也是最高境界。

谈到父子有亲这个话题,不得不涉及“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典故。当年孔子周游列国,到达楚国。楚国的贤人叶公请孔子吃饭。席间谈到楚国有个叫直躬的贤人,父亲偷了人家的羊。儿子直躬去政府举报。他问孔子,您的祖国有没有直躬这样的贤人?孔子回答说,在我们鲁国,处理这类问题的原则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鲁论语》)。“文革”批孔,这个话题被批得最厉害。实际上孔子没有错。如果一个社会,连家庭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元,都父子无亲,互相检举揭发,请问那社会还能指望和谐吗?父亲偷羊,固然不对。儿子可以给父亲做工作,把人家的羊还回去。如果父亲不听。还有其他看见过的人可以举报,为什么一定要提倡做儿子的检举父亲,或者做父亲的揭发儿子呢?中国古代固然有大义灭亲的传统。但关键是必须是大义。不是鸡毛蒜皮的小事都主张父子反目为仇啊。在十年浩劫中,安徽固镇县卫生院的一个女医生在家里跟自己丈夫和儿子说家常话,暴露出自己对毛泽东迫害刘少奇一事不满,结果丈夫和长子一块去县革委会报案,一个月后,这个说真话的妻子母亲便被枪毙,因为那时节不需要审判等法律手续就可以杀人。

人生有涯。如何延续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很多人会关心的问题。做父母的总希望为子女多谋利益。许多贪官污吏和杀人越货的强盗土匪,他们虽然贪污国家的钱财,杀戮别人的子女。但有一点是相通的,就是都爱自己的子女,都希望为自己的子女积攥财富,以免自己死后子女受穷。古代哲人为做父母的指出一条明路,教子要以义方。就是说要用正确的理念指导自己对孩子的教育。这就是要培养他们读书明理,学会靠自己努力去创造未来。但多数人会选择为儿女留下物质财富,并且是越多越好。这条道路在中国古代是被否定的道路。所谓养子不如我,留钱干什么。养子胜过我,要钱干什么。就是最智慧的表达。因为“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汉书·疏广传》)

父母与子女因为有血缘的亲情,故教育子女就有一个如何保持距离的问题。古代先贤总结出了“不简”“不狎”的两不原则。“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則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 (《颜氏家训》)“狎”就是亲昵。“简”就是忽略。两个极端都应避免。因为过于亲昵,小孩子跟大人没距离,没大没小的,教育他时可能就会撒娇不听;过于冷漠,平素缺少关怀。将孩子视同路人。那样做也有悖骨肉之恩。小孩心理会留阴影。这不简不狎的原则,也可以更通俗的概括成勿纵勿懈。溺爱不利于孩子的教育,冷落也不利于孩子成长。

颜之推还有一句教育格言:“教子婴孩,教妇初来。”就是说,要从一开始抓起。小孩子年幼时养坏了胚子,长大后长辈想纠正,成功的几率是很小的。媳妇来自另外的家庭,有来自不同家庭养成的性格、脾气和世界观。结婚后,必然有一个互相磨合的时期。现在一般结婚前都要恋爱几年,按理应该是互相了解得差不多,但也不尽然。现在子女结婚后不像过去那样跟父母住在一起,矛盾会少一些。但有不少家庭存在婚前婚后互相改造的势头。我们认为,无论是男方想改造女方,还是女方想改变男方。也就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来规范对方,必须这样,不能那样之类。我可以担保,如果双方中的任何一方存这种心,他或她实际上就在为自己的婚姻挖掘坟墓。因为男女双方组建家庭,彼此虽然相爱,也要互相适应,互相包容,互相激励,互相帮助。并不少见的情况是女方希望男方能干,出人头地。但又希望男方里里外外一把手。而对自己则不作要求,搓麻将,遛宠物,东家长,西家短。这样的女性是有问题的。夫妻二人既然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同呼吸共命运。就应该彼此真诚的关心,营造美好的氛围,家务活自己多干,给对方创造时间,创造心情积极进步。多关心对方,让对方感觉到家庭的温暖。切切不要一味地指责对方,要求对方这样那样,没完没了。那是十分要不得的。有这种毛病的人应该换位思考:你如此不厌其烦地指责对方,要求对方,你自己是否做得就没有可议之处?夫妻是平等的关系,你凭什么对对方如此不尊重,总是像训斥小孩子一样的训斥自己的丈夫或者妻子?你是否想过,当你爱的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听你指责,他本来的才能也会因你的愚蠢而萎缩。这样下去,即使不离婚,你还有什么幸福呢?一个被你天天指责的男人或女人,会真心实意地爱你吗?

(2014年3月20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