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情人》有感

看《情人》有感

最近看了一部电影,名叫《情人》。

当时,我正在为法国电影没能再出现过去那种名作而感到遗憾,所以能够看到这部电影,心里着实松了口气。

一般来说,美国电影虽舍得投资并富有一定生机,但有些单纯而无聊,看的过程倒挺痛快,可事后却留不下印象。

与之相比,法国电影要含蓄得多,也更有格调。

这可能是由不同国家或人们的认知差异以及扎根于当地的文化差异而形成的。

《情人》充分地表现出人性挖掘的深度。

这部电影最好的地方就是对人和人生的洞察十分到位。

该电影的宣传广告上说:“十五岁的法国少女成为富有的华裔少爷的情人而过活……”尽管措辞很刺激,但内容不以低级趣味为主。

现实中有这么两个人,确实以这种形式结合,不久便分了手。

在这个过程中,贫穷的法国少女花华裔少爷的钱,华裔少爷占有她的肉体。

两个人维持着这种各有所图的关系。当他们吵架时,少女会坦白地说:“我就是为钱而来的。”男人则骂道:“你这个婊子!”

虽然发生着无休止的争吵,但两个人却逐渐地萌生出精神层面的爱。

之前,少女认为:只是为了钱才需要他!男人则认为:她不过是用钱买来的玩意儿。而当萌生出爱的情愫时,他们内心深处都被对方吸引住了。

这部电影的卓越之处在于恰当地描绘出了人性逆转的优雅和悲哀。

当然,这与玛格丽特·杜拉斯的原作基本吻合。

但是明确地说,这部原作作为小说来说有点过于粗糙,作为自传来说又有龃龉之处,能将这样的原作改编成引人入胜的电影,可能靠的是编剧和演员所拥有的魅力吧。

我看完电影暗自思忖:假如是在日本,把这样的原作拍成电影,那会怎样呢?

首先,可能会以最简单的异国情调,细致描写东方富豪玩弄十五岁法国少女的艳情。这样会引起人们的兴趣,同时也能使窥视他人情欲的好奇心得到满足。

其次是描写华裔富豪与法国美丽少女之间淡泊而悲哀的恋情。这种手法是最通俗易懂的。

如果是美国电影,则会描写法国美丽少女接受华裔富豪之爱的“灰姑娘的故事”,然后再把异国情调加到里面。

上述几种剧本好像都很单纯,为观众喜闻乐见,但结构太过简单,分量也太轻,也可以说是缺少了正确审视人生和人性的眼光和热忱。


一般来说,我们日本人很重视相逢。

认为一对情侣的结合首先应该是心和心的交流,待精神方面的爱提高之后,再发生肉体关系。这种情况是令人满意的,以这种理想的形式发展到结婚的例子也很多。

当然也有相逢之初怀着不纯洁的目的,而在交往的过程中将感情慢慢升华为纯爱的例子。

如果不希望旁人误解其爱情的纯洁性,也可以粉饰相逢的情景。

但若仅凭相逢之初的不纯洁,就对某段感情予以蔑视或完全否定就有点过头了。

《情人》所描写的关系就日本的规范而言,绝不是美好的,至少不是那些标榜自己有见识的大叔或大婶们所推崇的。

可是,不美好的相逢也会衍生出像这部电影一般深邃的爱。

这种由“金钱换肉体”切入而逐步演变到“触及心灵深处”的情愫的逆转,手法鲜明而不落俗套,是这部电影风趣、精巧和成熟之处。

当然,促成这部电影成功的因素还有秀丽的外景拍摄地的感染力和每一个出场人物的出色表演。

片中那位对一切都绝望了的少女的母亲和不知所措的哥哥似乎都活在现实之中,极富真实感。

特别是这个哥哥独自乘船回法国时,在甲板上做怪相所表现出的情感,深为人们称道。

扮演少女的珍·玛奇,其脸庞漂亮而略显粗俗,很符合剧中人物的社会地位,她一个人在甲板上支着胳膊肘儿思索的姿态,恰如其分地表现出年轻却饱经世事的女人的悲哀。

对比这样的电影,可十分清楚地看到日本的剧本或演出是多么俗气和呆板。

这么说也许会遭受一些人的斥责。当然,不能否定日本的年轻演出家们的才能,但他们过于迎合观众心理,有的虽有闪光点,但却没能让整部作品增辉。

其最大的理由可能是他们人还年轻,尚未经受人生的历练。虽有表演天赋,但只是在模仿着表演,没有切身的体验,难以领悟生活的真谛。

当然,这样容易造成一种误解——只是他们有问题!

其实,一种文化的衰退虽只体现在某一领域,但实际上与整个社会的文化衰退密切相关。

像现在的日本人这样,因过于天真而保持少爷作风,那么人的目光就会变得疏略而短浅,这也许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