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原乡的回望—— 为《多情的土地》序

心灵原乡的回望—— 为《多情的土地》序

陈德淼

身处人生的时空坐标中,向前有追寻,向后是回望。

每一位漂泊他乡的游子都留有一扇回望之门。打开门,第一眼就能看到故乡最熟悉的景致。怀着对家乡土地的深深眷恋,漫长时光在回路溯游的瞬间变得很短,能忆起的那些人和事,一幕一幕重现,让倏忽而逝的人生又变得悠然绵长。

黄福林先生继《消逝的乡景》问世之后,又完成了它的姊妹篇《多情的土地》。这是又一卷厚重的记忆,又一次深情的回望。

扯一把岁月的湖草,用文字创造之力拧出多彩生活的液汁,可品可赏,沁人心脾。

从鄱阳湖畔的故乡出发,跋山涉水,寒来暑往,风雨兼程的生活磨砺,虽已阅尽繁华,最忆犹是原乡。盈盈湖水,默默青山;哞哞牛群,芸芸众生;奶奶的灶间,母亲的油灯;田野的犁铧,新年的烟花;灵巧的银镰,带泥的莲藕;热腾的米粑,课堂的书声;福顺的琴弦,有义的讲古;胞弟的病榻,盘旋的苍鹰……一个个鲜活的物象跃然纸上。作者用深情的笔墨,细细描述,为渐去渐远的田园生活留下一帧帧珍贵的照片,为徐徐合幕的农耕文明轻轻掀开一角。它是自然的也是心灵的,是现实的也是历史的一份记录。

这是一段充盈成长养料的心路历程。

在作者记忆的长河里,奶奶总是扬帆的主角。“从我记事起,灶间就是奶奶活动的舞台……一双小脚步子迈得不大,频率却很快,一会儿灶前烧火,把一个束好的柴捆子塞进灶膛,待火焰一旺,又到灶后淘米、切菜、刷盆洗碗……简陋的灶间香气盈溢,尽管是粗茶淡饭,萝卜白菜,奶奶用紫红砂钵盛着放在灶台上,就像迎上来的温馨笑脸。”“奶奶点燃的烟火,一直让日子充满着温暖和吉祥。岁月,就这样薪火相传,永远不老。”过去的日子,不管是富有还是清贫,不管是欢乐还是艰辛,作者以明媚的心情,感恩的心态,乐观地面对,这也是他对故乡土地多情的源泉,正如作者所言:“奶奶破旧的围裙,在我心中却是一面旗帜。”(《奶奶的灶间》)

这是一扎洋溢青春理想的灵魂存记。

生命的养分来自根。带着大地的呼吸,湖水的温度,黄福林先生写出了一段段离人心最近的文字。从后黄村小到花园村小到尧山高小到双港中学,再到农村接受“再教育”,塔尧湖成了“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一步一个脚印,一页又一页的思想与文化启蒙…… 正是因为眷念《香飘四季》,不倦地阅读,才让作者的生命旅程四季飘香!

作者感恩山野的赐予,砍柴,讨菜,拾麦穗,采菱藕,寄情于那一次次农活,一件件消失的农具:犁、耙、镰、锄……曾经打起的血泡,是永不过时的坚强,风车扇去了生活中的碎屑杂物,沉淀了岁月留香。

作者对老队长的哨音从好奇、冲动到向往、激动,再到倦怠、无动,严于解剖自己,还原一个真实的自我——骨子里还保留了农民的底色。这是真情表露。

这是一轴溢满乡愁滋味的故园画卷。

尽管作者年逾花甲,对芳华岁月却依然心存感念。那来自遥远童年的一件件人与事、情与景、喜与悲的记忆,使脑子里面住着一个个亲密邻里:八十多岁还骑着三轮车卖豆腐,家庭四世同堂的仁正;“做人的品行就像土坯一样,沉沉实实地垒在我的心中”的福根;除了做木匠,还会唱曲和讲古的达旺;为爱情抱憾终生的福顺;边做活边唱赣剧的篾工师傅龙贵;从深秋到隆冬,待在墙根下唠嗑的长木匠和猴拐子;把苦日子当作常态的麻雀大婶,还有家运不顺五十一岁就故去的运长,等等。在他们身上,留下了串门的记忆和问候的语音。因为每当回眸他们的身影,总有一分深深的惦念裹着淡淡的忧伤。

岁月多情,有深情土地的耕耘;多情岁月,有原乡故事的演绎。生活时空中的细节犹如浩渺鄱阳湖的朵朵浪花,一一被忆起,一一被回味。而那些难以忘怀的情感,触及心灵的感悟,如同埋藏在沙岸的精美贝壳,一一被捡拾,一一被珍藏。

这是一次直抒赤子情怀的文学之旅。

发现、融入、归整、种植,黄福林先生将积蓄了多年的浓烈情感的种子,虔诚地撒进文学的田园,精心浇灌,细心呵护。独有的人生阅历、生活磨砺不经意间完成了文学转换。闪烁的都是阳光,洋溢的都是深情。

文字里蕴藏着的生活本原的肌理质感逐一呈现,还原真实且带着人生思考的精神光照,无不来源于真实淳朴的生活经历,也透露出作者敏锐采撷文学花果的准确与睿智。

情之所由,在牵挂,在开智,在历练,在憧憬!

万里蹀躞,情系原乡。《多情的土地》已然抖落繁花无数,搀扶起生活的美学,构建自己的香格里拉。在风云翻卷的时代大变迁中,中华大地上经历数千年的传统农耕方式的大幕将徐徐落下。那一刹那,作者掀开了大幕的一角,作惊鸿一瞥。我以为,黄福林先生出版的不仅仅是两本书,百余篇散文的事,而是用心血为历经百年之变的乡土,完成了人事情景的定格,而这些亦真亦幻的一篇篇记忆,会在将来,让每一个失落心灵原乡的人,因为这书中的某个场景,某个片断,某个人事,触发他们内心为自己所独有的有温度的记忆,让欣慰抚平遗憾,让心情平添温馨;也为后来人留下一点未曾经历的前人的生活印记。

心灵原乡的回望是多情的,深厚的,恒久的!

二〇二〇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