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地说出另一个人的缺点

第一章 人生要有目标

坦白地说出另一个人的缺点

〔英国〕约翰·密尔 译/漆 浩

一个人,就算没有做过什么有损于人的事,也可能被别人看做是一个呆子,或当做一个不怎么样的人物。这种难堪的情形当然是无沦什么人都想避免的。那么,预先警告他不要再弄出那些容易导致这种后果的行为,就是对他的帮助。

这种有益的帮助,若能突破一般的说辞也许效果更佳。一个人能坦白地说出另一个人的缺点,而不致被这个人认为无礼或冒失,那真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事实上,说出这类对某人印象不佳的意见,我们能够找出许多不同的办法,既能对他起作用,又不至于压抑他的个性。而且,这也会使我们的个性由于运用得当,得到良好的发展。比如说,我们并不是非和他交往小可;我们有权利避免与他接触(虽然不必大肆夸耀这种躲避),因为我们有权利选择与我们最能融洽相处的群体。我们也有权利,甚至还是我们的义务,去警告他人也要这样——当我们认为和一个人结交会产生有害的结果的时候。

同时,我们在进行这种有益的帮助时,是有选择权的,我们完全可以选择这一个人而不选择另一个人。于是,那个不被选择的人,那个不能从我们这里得到教益的人,其实就是受到了极其严厉的惩罚;需要强调的是:他所受的这种惩罚,只是他的那些缺点本身自然的结果,也可以说是自发的后果,和我们无关。我们并不是有目的地施罚于他,因为他对我们无足轻重,他的那些缺点我们更容易容忍。

一个人鲁莽、刚愎自用、傲慢自大,不能约束自己免于有害的放纵,追求兽性的快乐而牺牲情感上和智慧上的快乐——这样的人只能指望被人看低,只能指望人们对他印象不好;而他对此——对他陷入这种状况,是没有权利来抱怨的,除非他以特殊优越的社会关系赢得我们的好感,从而具备资格博取我们的有益帮助,而不是只被他自身的缺点所左右。

美文解读

说到底,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对自己的行为有控制能力,而且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没有人是天生的圣人,每个人都有其不完美之处,正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既然每个人都有缺点,那么,坦白地说出来,也就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了。当然,说话还要讲究一定的技巧,至少要让他能够接受。再者,像作者所说的,你也可以选择回避——如果你不想交这个朋友的话。惹不起还躲不起吗?呵呵。

实施仁慈和慷慨也需谨慎

〔罗马〕西塞罗 译/大 卫

实施仁慈和慷慨需要小心谨慎。我们应当注意,我们的善行既不可对我们的施惠对象、也不可对其他人带来伤害;更不能超越自己的财力;还必须与受惠者本身值得施惠的程度相称,因为这是公正的基础,而公正是衡量一切善行的标准。有些人将一种有害的恩惠施予某个他们似乎想要去帮助的人,他们不能算是慷慨的施主,而是危险的谄媚者。同样地,有些人为了向某个人表示慷慨而伤害另一个人,这种施恩也是不公正的,这种不公正犹如将邻人的财产据为己有。

现在,有许多人(尤其是那些渴望得到高位和荣誉的人)常常是为了使一些人富裕而对另一些人进行掠夺;假如他们不管用什么手段,帮助朋友富了起来,那么他希望被人们认为对朋友很慷慨。但是,这种行为与道德责任相去甚远,以致世界上没有什么比这种行为更违背责任的了。因此,我们应当注意,在慷慨行善时,我们只能帮助朋友,而不能伤害其他任何人。就因为这个原因,卢西乌斯·苏拉和盖乌斯·恺撒将合法所有人的财产送给陌生人,不应当视为慷慨。因为一件事情,若不同时是公正的,就不可能是慷慨的。

我们需要注意的第二点是:行善不应当超越自己的财力。那些不自量力的慷慨解囊者犯了两个错误:第一,侵犯了其直系亲属的权益,因为他们把本该由其亲属享用或继承的财产送给了陌生人。第二,这种过分的慷慨常常产生一种掠夺或非法占有财富的热望,以便为赠送厚礼提供钱财。许多人实施仁慈和表示慷慨只是想炫示自己的崇高,而不是出自内心的仁慈;这种人并不是真正的慷慨,而是在某种野心的驱使下假装慷慨。这种故意装出来的姿态更接近于伪善而不是慷慨或道德上的善。

最后,在行善中我们应当根据各个施惠对象本身值得施惠的程度而区别对待;我们应当考虑到他的道德品质、他对我们的态度、他与我们关系的密切程度、我们共同的社会纽带,以及他曾对我们有过什么帮助。当然最好是以上所说的这些条件,一个人全都具备;如果一个人不能全都具备,那么我们就应当对那些具备条件较多或较重要者相应地施予较多的恩惠。

生活中,我们所接触到的人并不是十全十美、大智大贤的,如能在他们身上找到某些类似于美德的东西,那他们就算是做得很不错了。因此我认为,大家肯定会赞成这样一种观点:如果一个人表现出些许美德,我们就不应该完全漠视他;而一个人越是具有这些比较高尚的美德(谦虚、自制,以及我已经反复解说过的那种公正),就越是值得称赞。我没有提到刚毅,因为一个人如果没有达到十全十美、大智大贤的境界,那么一般说来,其勇敢精神往往是非常鲁莽的;看来更详细地表征好人的是其他那些美德。

美文解读

卡尼纽斯·莱维鲁斯只当了一天的执政官就逝世了,西塞罗对罗马共和国这一年迈而尊贵的官员的死深有感触,由此而联想到古罗马行政管理的日益衰颓。因而他常就莱维鲁斯的死借题发挥。有一次,他不无讽刺地说:“我们曾有一位始终保持警觉的执政官,在他的任期内连一觉都没睡过。”但有人对西塞罗的态度不满,便反驳说,在莱维鲁斯生前,他连一次礼节性的拜访都不曾有过。

西塞罗对这一指责不以为然,他说:“谁说我没有拜访过他?我已经上路去拜访他了,不料,死神比我走得更快。”——读到这里,我不禁哑然失笑,看来,不仅是“实施仁慈和慷慨也需谨慎”,就连你去拜访一个人,也要考虑再三。西塞罗的意思换成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不能泛爱——也就是说,爱心像好钢,你要把它用在刀刃上。

为过去受苦,又为将来着急

〔罗马〕塞涅卡 译/大 卫

对人的欲望加以限制,实际上有助于医治他的恐惧症。赫卡托说:“不再希望,也就不再害怕。”你也许会问:“希望和害怕如此不同,怎么能联系在一起呢?”它们表面上看来似乎没有联系,实际上却是密切相关的;尽管很多方面不同,但它们是一起行进的,就像犯人和给他戴上手铐的警卫队要一起行进一样。害怕和希望同步,这并不使我感到惊讶,因为二者都属于犹豫不决的心理,都是由于焦心于未来而造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它们主要起因于思想不适应现实,远远地跑到了现实的前头。于是,预见这一赐予人类的最伟大的神恩,竟成了一个祸根。

野生动物只逃离它们眼下的实际看到的危险,一旦危险过去,也就不再担心。但我们却既为过去的事受苦,又为将来的事着急。我们的许多福分都使我们受到伤害,因为记忆会带回害怕的极度痛苦,预见又提前引起这种痛苦。没有一个人能把他们的不幸局限于现在。

美文解读

欲望像海水,越喝越渴。我们不能阻止自己的欲望,因为欲望会让我们走得更远、更高;但反过来说,欲望也会给我们带来这样那样的痛苦。塞涅卡似乎指出了我们痛苦的根源在于有欲望,有思想——也就是说对于生活,我们总会有很多想法。这种想法,让我们的心灵蠢蠢欲动。但这种所谓的蠢蠢欲动,正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人既然无法让欲望归零,那就把它当成一个助推器吧。有了痛苦不怕,怕的是麻木。

人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英国〕约翰·罗斯金 译/大 卫

明智的法规和适当的克制,对于高尚的民族而言,虽说不免有点麻烦,但毕竟不是束缚人的锁链,而是护身的铠甲,是力量的体现,是值得人类尊敬的品质。在这些民族的精神世界中,它的必要性与劳动一样是不言而喻的。要活下去就要劳动,要活得好就要有克制。

每天,你都可以听到无数蠢人高谈自由,就好像它是个无比荣耀的东西,其实远非如此。从广义上来讲,自由并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它不过是动物的一种自然属性而已。

任何人,伟人也罢,强者也罢,都不能像游鱼那般自由自在。人可以有所为,又必须有所不为,而鱼则可以为所欲为。把地球上所有的国家拼起来,其面积也抵不上半个海大;即使将世上所有的交通线路和运载工具都用上(现有的再添上将要发明出来的),也比不上鱼用它的鳍游动更加灵便。

你只要平心静气地想一想就会发现,正是这种克制,而不是自由使得人类在万物之中显得高明一些。其实在低级动物中也是如此。蝴蝶比蜜蜂自由得多,可人们却更赞赏蜜蜂,不就是因为它善于遵从自己社会的某种规律吗?自由与克制相比,后者是经过选择的,这一点,使它包容了前者。不过,单单从抽象的概念中得出最后的结论,是不明智和危险的。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对象而忘记了我们的眼睛。对于自由与克制,倘若你高尚地加以选择,则二者都是好的;反之,二者都是坏的。但是,我还是要你考虑一下,一种品质的高尚,不仅在于它自身的作用如何,还在于它对另一些品质的作用如何。那么,在这两者之中,能显示高级动物的特性而又能改造低级动物的,难道不是更有赖于克制吗?而且,上自天使的职责,下至昆虫的劳作,从星体的均衡到灰尘的引力,一切生物、事物的权力和荣耀,都归于其服从而不是自由。太阳是不自由的,枯叶却自由得很;人体的各部没有自由,整体却和谐;相反,如果各个部分有了自由,随之而来一定是整体的溃灭。

美文解读

罗斯金是由母亲精心培养长大的。他母亲是一位虔诚的清教徒。她把所有的玩乐都看成是罪恶,所以从来没给幼小的罗斯金买过玩具。母亲每天早上花几个小时和儿子一起读《圣经》。当时小学还不是义务教育,所以罗斯金只上了几个月的学,而大部分教育则是在家中进行的。他18岁考入牛津大学。母亲硬是在大学附近租了一间房,密切注视儿子的生活。据说,这位母亲三年多来一直把丈夫留在伦敦,自己住在牛津街。罗斯金的婚姻生活并不美满,1848年他依从母命与艾菲·格雷结婚,1854年即行离异。在晚年,他说道:“我所受的教育,一般说来是错误的,而且也是不幸的。”据说,他在长大以后曾经多次发疯。尤其在临死前的一年,他因精神极度错乱而痛苦不已。

之所以把罗斯金的简介写出来,实在因为这个一生不幸的人,却可以说出那么伟大的道理:“一切生物、事物的权力和荣耀,都归于其服从而不是自由。”其实,这是一个简单的常识问题,但一般人却很难做到,这篇文章如果用咱们中国一句成语来说,就八个字:不依规矩,何成方圆?如果用孔老夫子的话来说就是“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语丝

〔印度〕克里希那穆提 译/周作人

观察者透过意象与结论制造了时空感,因此,他便和所观之物产生了分裂。观察者本身就是时空与距离的制造者,所以问题在于,他能否“无我”地观察实相?!

各类所谓的通灵经验,只不过是人类接受了传统的暗示和以往的习性所策动,而投射出来的念相。

当你的心不再被形象、仪式、信仰、符号、言词及恐惧占据时,你的所见就是真实、永恒、不受时间限制的东西。你可以称他为上帝或实相。但实现它需要深刻的洞察力、领悟力以及坚韧力,只有那些真心想探索何谓宗教,并日夜追根究底的人才能知道。只有当你的心对一切所谓的宗教产生革新时,你才能找到真相!

你有没有思考过经验是什么?它难道不是你面对挑战时的反应吗?当你遇到挑战或刺激时,你总是根据自身的制约,根据自身所受教育、文化、宗教、社会及经济背景而反应的。如果你不从这些背景中抽离,那么当你面对挑战时的反应只会加强或减轻原有的背景。因此你从未真正自由地探索、发掘和了解什么是真相。

经验不能使人自由,透过经验而学习,只是根据个人原有的局限所造出来的新模子而已,这是永远得不到自由的。

理想并非是实际之物,它只是一种你认为“应该”的情形,它存在于未来之中。而我现在想说:把理想忘掉!觉察你的本来面目,不要追求你认为“应该”的样子,而要了解“真实”的自己。在了解自我中,会开始自然的蜕变。反之,如果你想把自己改变成理想的形象,这其中是没有任何变化可言的,只不过是包装改变而已。它只是在追求一种自我投射,延迟对“真我”的了解。

当你问一个问题时,重要的是要亲自去找出事情的真相,而非只是接受别人所说的话。

我们希望被爱,却不知道爱是什么,我们不快乐,我们渴求真实,于是我们转向圣书,在语句中迷失。不论在任何地方,人心都是相似的,它只是在不同的天空下,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罢了。

一旦你依赖某人或某个观念来激励自己,你必定会产生恐惧,因此这根本不是真的激励。万事都能激励人!叶片的落下、鸟儿的死亡、人们的行为举止,如果你注意这一切,你就一直在学习。保持永不停息的探索的心灵,从观察、挣扎、快乐与眼泪中学习。

你害怕接纳自己,因为你对自己没有信心,这就是你为何顺应社会、父母以及宗教的原因。如果不能了解自己而只是一味地想改造自己,是毫无意义的,因此把所有的理想去除吧!然后从接纳自己开始。

想变成某种人物的过程,其中潜藏着嫉妒,意味着对自况的不满。其实我们应该了解自我是什么,在了解的过程中,统合就产生了。自我矛盾会因为对自我的了解而得到化解。

当我们有一种感觉时,我们总是喜欢为它命名,我们说它是愉快或痛苦的。但你可曾想过,如果你不命名会怎样?试试看,下一次生气时,不要为它命名,只要觉察那份感觉而不给名称,然后看看会怎样。

我们空虚、无聊、悲哀,在心理上我们都是乞丐,不断追求别人或别的事物来弥补自身不足,来给我们希望,来支持我们,这就是我们把一件极普通的事都弄得十分丑陋的原因。

什么是不实际?请仔细想想。目前我们的生活方式、教书方式、以及永不休止的战争……你能说这一切实际吗?野心和贪婪是实际的吗?一个建立在贪婪和获取上的社会,永远脱离不了战争、冲突和痛苦,这些是否实际呢?爱才是世上最实际的事。爱、没有野心、不被别人的话语影响而能独立思考……这一切都非常实际。能够爱就是最实际的事!

一旦我们开始了解自己——不仅在意识上了解,而是连自我的每个隐藏部位都了解,我们就宁静了。以强迫方式安静下来的心,事实上并不安静。这种心是停滞的,不是能够创造性地接受事物的心。静心需要不断地关注,不断地觉察自己的每一句话、每一意念、每一丝情感。这些都在揭露我们表面的或隐藏的存在状况。但是这太辛苦了,所以我们就逃避到种种安适而骗人的把戏里,以为那才是静心。

美文解读

克里希那穆提在西方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主张真理纯属个人了悟,一定要用自己的光来照亮自己。他一生的教诲皆在帮助人类从恐惧和无明中彻底解脱,体悟慈悲与至乐的境界。

怎样才能宁静下来?我看不是哲学家的话题,而是自己的话题。放一块明矾在水里,再浑的水,也会清澈。看了这篇文章,我真希望自己的心,也能变成一块明矾,痛,并宁静着。

格言和感想

〔德国〕歌 德 译/程代熙

能把自己生命的终点和起点连接起来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看出谬误比发现真理要容易得多;因为谬误是在明处,也是可以克服的;而真理藏在深处,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发现它。

一个人只要宣称自己是自由的,就会同时感到他是受约束的。如果他敢于宣称自己是受约束的,他就会感到自己是自由的。

人不会被别人欺骗,他只会欺骗自己。

我们的忠言是:每个人都应该坚持走他为自己开辟的道路,不被权威所吓倒,不受时兴的观点所牵制,也不被时尚所迷惑。

人类是需要制约的。在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他们会焦躁不安;而在得到满足时,他们又表现出漠不关心。

最足以显示一个人的性格的,莫过于他所嘲笑的是什么东西。

我做错事时,人人都看得见;可是我撒谎时,却并非如此。

暴风雨袭来之前,尘土最后一次猛然地飞扬起来,而正是这阵尘土将被永远按捺下去。

你所不理解的东西是你无法占有的。

把恩惠作为至高权力的一个象征,就往往被无能之辈所用。

雪是虚假的纯洁。

大胆的见解就好比下棋时移动一个棋子,它可能被吃掉,但它却是胜局的起点。

美永远不能真正了解它自己。

我能保证做到诚实无欺,但不能保证不偏不倚。

人的错误正是使他显得真正可爱的东西。

生命的全部奥秘就在于为了生存而放弃生存。

希望是不幸者的第二灵魂。

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

傻瓜和聪明人都是同样无害的。最危险的是半傻不傻和半聪明不聪明的人。

提示出人类天性的是弱点,而显示出个人特色的则是优点;人人都有共同的缺点和不幸;而美德则各个不同。

赞美别人就是把自己放在同他一样的水平上。

容忍一个人无异于侮辱他。

每个人都可以问问自己,他能够和愿意如何来影响他的时代。

美文解读

歌德在诗、小说、散文方面都有杰出的表现,而他这些格言,更像一台台空调,可以制造冬天里的夏天,夏天里的春天。每一条都给人以巨大的启示,每一条都可以做一篇大文章。我读这些东西,总感觉他们像最好的清凉油,给我清醒的力量,仿佛所有哲理都被歌德一网打尽。每一条格言,都可以当作生命的干粮,且让我们笑览沧桑。

人生是一个幻想消逝的过程

〔德国〕叔本华 译/刘玉芝

我们人生的全部时刻中属于当下的时辰,仅仅是弹指之间。然后,它就属于过去了。每当夜幕降临后,我们都深感空虚。我们或许会在那瞬息的白昼时光悄悄流逝后,变得有些想入非非,几近疯狂。我们内心默默地感到我们在生命的幽深之处,仍然有一个不可穷尽的永恒源泉,借助它,我们可以不断地获得新的生活,不断地更新我们的时间。

我们生存的基础,除了建立在当下之上,别无依靠。因此,现在的形式,就是那永不停息的运动,不可能存在着那个我们奋力追求以待喘息的休止:这就像一个跑着下山的人,停下来即会摔倒,因此只得马不停蹄地奔跑;或像一颗行星,不竭尽全力奋力向前,立即就会被它的恒星吸引过去。所以,生命就是运动。

在这个世界中,没有一成不变的安稳和平静;这里万物嬗变、迷乱,为了进一步的变化都将自己绷得紧紧的。在这个世界中,幸福并非像人们预料的那样多。

我们的人生画面,宛如一幅粗糙的镶嵌画,近看毫无效果,只有站在远处,才可发现它的美丽之处。

人生的开始和结束之间究竟有何区别?开始时,我们充满了疯狂的欲望和肉体快感;结束时,都落得个所有器官之毁灭,只闻得到尸骨之腐味。由生到死之路,就像生活之中品尝到幸福和乐趣时的感受一样,是一条下坡之路:天赐梦幻的童年,热血沸腾的青年,吃苦耐劳的壮年,羸弱和常常令人可怜的老年,病魔缠身的晚年,以及最后的碧落黄泉。

假如,我们把人生看做是一个逐渐解除我们幻想的过程,我们对它的这种领悟,也许会是最准确无误的。

美文解读

叔本华的这篇小文像锐利的刀子,它闪着光,割痛了我们。这样的文字已经不是文章,它是思想的鞭子和绳索,它抽打人,把人勒得喘不过气来。但是,没有谁能说它不对。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哲学家和诗人放眼天地间,他们谈的是一个终极的问题,从一个极高的终极的角度,这些文字给我们的是一个思考的推力。是的,人生就是一个走向瓦解的过程,每个人都一样。但是,如果我们站到自己的对岸去看一下,就会发现时间是个巨大的单元,我们生活得是如此的迟缓和从容,我们要干点什么都来得及,人生是一种对“当下”的判断和选择,从“当下”开始,有一千条道路通向远方,我们要选择相对正确的一条。一半红一半黑的人生,它是走过“当下”的野马,它肥壮的背只适合英雄的骑手。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德国〕马克思 译/李 伟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

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瑕的伟大人物。

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宗教本身也教诲我们,人人敬仰的理想人物,就曾为人类牺牲了自己——有谁敢否定这类教诲呢?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美文解读

生命的过程,不在于你得到了多少,而在于你奉献了多少。一个人只有面朝山谷呐喊,才会得到更多的回声,如果他只面对自己,只会越来越消弭。当地球变成一个小村,我们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和谐世界需要付出,付出你的爱与勇气,你要明白,一滴水如果不想干涸,只能把自己放在大海里。

留给青年创造者的遗书

〔法国〕罗 丹 译/傅 雷

青年们,想做“美”的歌颂者的青年们,在这里,你们找到一个长期经验的撮要,这也许对于你们是高兴的事。

生在你们以前的大师,你们要虔诚地爱他们。在菲狄亚斯和米开朗基罗的面前,你们要躬身致敬。崇仰前者神明的静穆和后者狂放的忧思吧。对于高贵的人,崇仰是一种醇酒。

可是要小心,不要模仿你们的前辈。传统把钥匙交给你们,而靠了这把钥匙,你们会躲开陈旧的因袭,也就是传统本身。告诫你们要不断地探求真实和阻止你们盲从任何一位大师。

你们要真实,青年们;但这并不是说要平板地精确。世间有一种低级的精确,那就是照相和翻模的精确。有了内在的真理,才开始有艺术。艺术,就是所谓静观、默察;是深入自然,渗透自然,与之同化的心灵的愉快;是智慧的喜悦,在良知照耀下看清世界,而又重视这个世界的智慧的喜悦。艺术,是人类最崇高的使命,因为艺术是要锻炼人自己了解世界并使别人了解世界。

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在他看来,生命是无尽的享受,永久的快乐,强烈的陶醉。他既然以自己的心灵渲染了物质世界,这便是向那些怡然神往的同时代人显示出千变万化的感情色调。他使这些人在自己身上发现从来不知道的宝藏。他给他们以种种新的理由、新的内在光明,来热爱人生,来做人。

你们不要浪费时间,在交际场中或政治圈里去拉关系。你们会看到许多同行,勾心斗角,谋求宝贵——这些不是真正的艺术家;可是其中不乏聪明人。如果在他们的地盘上打算和他们争名逐利,你们将和他们同样浪费时间,就是说耗尽你们的一生——那就不再剩一分钟时间给你们去做一个艺术家了。

如果工作对于人类不是人生强索的代价,而是人生的目的,人类将是多么幸福。

为了使这种神奇的变革能够实现,希望所有的人都变成艺术家——都变成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感到愉快的人。

啊!我们的社会将要多么快地把过去存在的错误与丑恶除掉,我们的世界将会何等迅速地变成乐园!

美文解读

这是罗丹临终之际口述的一份遗书,是凝聚了罗丹全部创作经验的一段箴言。在这篇简短的信中,他谈到了传统与创新的关系、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创造者的真正意义等多方面的问题,其中许多语句都充满哲理和诗意。

学会利用藐视

〔西班牙〕葛拉西安 译/任浩之

获取难得之物的最好方法就是对它们不屑一顾。世间之物,苦苦寻觅不见踪影,而稍后,你不必费力,它们却奔涌而来。尘世万物是天国的影子,其行止亦如影子;你追赶它们,它们就逃走;你逃离它们,它们却追逐你而来。藐视也是一种最机警的报复手段。

有这么一句智慧的箴言:永远不要用笔来保卫自己,因为这会给你的敌人以可乘之机并使他们出名,而达不到惩罚他们的目的。

卑鄙小人常会狡猾地对抗伟人:他们试图间接地由此得到他们根本就不配的荣耀。

如果杰出人物对他们的对手置之不理的话,那些小人恐怕将永远默默无闻。

没有比漠视更好的报复了:把那些人埋葬在他们愚昧的灰烬中。轻妄之徒想妄经由纵火烧掉世界和历史的奇迹以成不朽。

平息流言飞语的方法之一就是置之不理。

指责它们只会给自己带来伤害,对它们反唇相讥只会使自己荣誉受毁。

你应为别人想与你媲美而感到高兴,尽管他们的言语能使完美蒙上一层阴影,却毕竟难以将完美真正掩盖。

美文解读

如此短文,几乎句句是格言。这里说了两层意思:第一,处卑微者,藐视是一种武器,那些东西得不到,不若看不上它罢了,否则朝思暮想,瘦上好几圈,那真是何苦来哉?要想办法保持内心的平衡。我国的苏东坡也讲过:“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丝毫而莫取。”不是自己的东西一点点都不要!第二,处高位者,藐视也是一种武器,何也?高高者易折,皎皎者易污,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出头的椽子先淋到雨。你到达了一个令人瞩目的位置,你要知道向这个位置前进的人、志在必得的人,那是成千上万,但,到达的却是你,大失望之下,有多少愤怒和不平?其中必有小人在,他们上不来了,没本事了,他们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通过对你攻击来唤起你的回应,从而将他们自己显现出来,你可不要上当了,“轻妄之徒想妄经由纵火烧掉世界和历史的奇迹以成不朽”,这其中的三昧,你是要明白的。

快乐之道

〔英国〕罗 素 译/汪淑钧

道德家们常说:快乐靠追求是得不到的。只有用不明智的办法去追求才是这样。蒙特卡洛城的赌徒们追求金钱,但是多数人都会把钱输掉,而另外一些追求金钱的办法却常会成功。追求快乐也是一样。如果你要通过喝酒来追求快乐,那就是记忆了酒醉后的不适。伊壁鸠鲁追求快乐的办法是只和志趣相投的人一起生活,同时只吃不涂黄油的面包,节日才加一点乳酪。他的办法在他来说是成功的,但他是个体弱多病的人,而多数人需要的是精力比较充沛。就多数人来说,如果没有其他各种补充办法,这样追求快乐就过于抽象和脱离实际,不适宜作为个人的生活准则。不过,我认为不管你选中什么样的生活准则,除了一些罕见的和英雄人物的例子外,都不应该是和快乐不相容的。

很多人享有快乐的全部物质条件,即健康和充足的收入,可是他们非常不快乐。就这种情况来说,似乎问题出在关于生活的理论不正确。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任何关于生活的理论都是不正确的。我们和动物的区别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动物是凭冲动生活的,而且只要客观条件有利,就会快乐。如果你有一只猫,它只要有东西吃,感到暖和,有时晚上能得到机会去寻乐,就会很快活。你的需要比你的猫要复杂一些,但还是以本能为基础的。在文明社会中,特别是在讲英语的社会中,这一点很容易被忽视。

人们给自己定下一个最高的目标,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冲动都加以克制。一个商人可能因为想发财以致不惜牺牲健康和爱情。他终于发了财,可是除了苦苦劝人效法他的好榜样,搅得别人心烦外,他并没有得到快乐。很多有钱的贵妇人,尽管自然并未赋予她们任何欣赏文学或艺术的兴趣,却决意要使别人认为她们是有教养的,于是情愿花费很多时间学习怎样谈论某些流行的新书。这些书写出来是要给人以乐趣的,不是可以让人贸然假充内行的。

你只要注意一下周围那些可以认为是快乐的男男女女,就会看出他们有某些共同之处,其中最重要的共同点是:有某件事情常常使他们乐意去做,并且逐渐使他们的某种愿望得以满足。生性喜爱孩子的妇女能够从抚养儿女的工作中得到这种快乐。艺术家、作家和科学家如果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满意,也能得到这样的快乐。不过,这种快乐的形式有不少是比较平常的。许多在城市里工作的人在周末自愿为他们的庭园作无偿的劳动,到了春天就尽情享受自己创造的美景带来的快乐。

在我看来,整个关于快乐的题目探讨一向都太严肃了。过去一直有这样的看法:如果没有一种生活的理论或者一种宗教,人是不可能快乐的。也许由于理论不对头以致不快乐的人需要一种较好的理论帮助他们重新快活起来,就像你生过病需要吃补药一样。但是,在情况正常时,一个人应当是不吃补药也会健康,没有理论也会快乐的。真正有关系的是一些简单的事情。如果一个人喜欢他的妻子儿女,工作又很顺利,而且无论白天黑夜,春去秋来,总是感到高兴,则不管他的理论如何,都会是快乐的。另一方面,如果他讨厌自己的妻子,对孩子们的吵闹也觉得受不了,而且害怕上班,如果他白天里盼望夜晚,到了晚上又盼望天明,那么,他需要的就不是一种新的理论,而是重新安排生活——改变饮食习惯,多锻炼身体等等。

人是一种动物,他的快乐取决于生理状况的时候多于他的思想状况。这是个很不高雅的结论,然而我不能不相信。我确信这一点:不快乐的商人要靠找到新的理论来使自己快乐,还不如每天步行6英里更有用。

美文解读

生活中的我们正如观星一样,不是缺少快乐,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快乐其实随处可见,根本不用我们费心地四处寻找——生活着并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向着目标步步前进是快乐的,发现某个兴趣是快乐的;母亲可以从抚育儿女成长过程中享受快乐,艺术家、科学家可以从自己的工作中得到满足。快乐是晨曦,是太阳的光环,是小鸟的第一声啭鸣。也许你要迷惑了,既然快乐无处不在,为什么我总觉得快乐的时光过得太快,仿佛是有速度的,稍纵即逝?又怎样让它持久呢?我们曾经都认为答案是金钱,是勋章,是无尽的浮华。为此,许多人逼迫自己透支体力成本,精神成本,最后换来的只是感官层面上的刺激与满足,但是它决非快乐。就连戎马一生的拿破仑在拥有了荣耀、权利、财富等等之后,仍对圣海琳娜说:“在我的一生中,从来没有过快乐的日子。”而海伦凯勒这个在我们眼中原本应该是很不幸的残疾人,却微笑着感恩:“生活是多么的美好啊!”可见,快乐与财富的多少,地位的尊卑关系不大。金钱可以买到毫宅,却买不到家的温馨,真正的快乐如阳光、空气,子与我所共适。

生之爱

〔法国〕加 缪 译/郭小聪

我在旧金山哥特式小修道院中度过很长时间,它那精细而绝美的柱廊以西班牙古建筑所特有的美丽的金黄色大放异彩。在院子里有月桂树、玫瑰、淡紫色牡荆,还有一口铁铸的井,井中悬挂着一只锈迹斑斑的长把金属勺,来往客人就用它取水喝。在鸽子翅膀干涩的扑扑声中,突然的沉默蜷缩在花园中心,而我在井边锁链的磨击声中又重温到一种新的然而又是熟悉的气息。我清醒而又微笑地面对诸种表象的独一无二的嬉戏。世界的面容在这水晶球中微笑,我似乎觉得一个动作就可能把它打碎,某种东西要迸散开来,鸽子停止飞翔,展开翅膀一只接一只地落下。唯有我的沉默与静止使得一种十分类似幻觉的东西可以被接受,而我也参与其中。金色绚丽的太阳温暖着修道院的黄色石头。一位妇女在井边汲水。一小时之后,一分钟、一秒钟之后,也可能就是现在,一切都可能崩溃。然而,奇迹接踵而来。世界含羞、讥讽而又有节制地绵延着。平衡继续保持着,然而染上了对自身终了的忧虑的颜色。

我对生活的全部爱就在于此:一种对于用来盗窃逃避自我的东西的悄然的激情,一种是在火焰之下的苦味。每天,我都如同从自身中挣脱那样离开修道院,我的思维在很短的时间内存在于世界的绵延之中,我清楚地知道,为什么我那时会想到多利亚的阿波罗呆滞无神的眼睛,或纪奥托笔下热烈而又呆钝的人物。直到此时,我才真正懂得这样的国家所能带给我的东西,我惊叹于人们能够在地中海沿岸找到生活的信念与律条,人们在此使他们的理性得到满足并为一种乐观主义和一种社会意义提供依据。因为最终,那时使我惊讶的并不是为适合于人而造就的世界——这个世界却又向人关闭。不,如果这些国家的语言同我内心深处发出回响的东西相和谐,那并不是因为它回答了我的问题,而是因为它使我觉得这些问题只不过是些无用而多余的困扰。这不是能挂在嘴边的宽容行为,因为拿达只能面对太阳的被粉碎的景象才能诞生,没有对生活的绝望,就是没有对生活的爱。

在伊比札,我每天都去沿海港的咖啡馆坐坐。5点左右,这儿的年轻人沿着两边栈桥散步。我坐了下来,一切依旧在白天的阳光里摇曳,到处都是白色的教堂、白垩墙、干枯的田野和参差不齐的橄榄树。我喝着一杯淡而无味的杏仁糖浆,注视着前面蜿蜒的山丘。群山向着大海平缓地低斜,夜晚正在变成绿色。在最高的山上,最后的海风使风磨的叶片转动起来。由于自然的奇迹,所有人都放低了声音,以致只剩下了天空和向着天空飘去的歌声,这歌声像是从十分遥远的地方传来的。

在这短暂的黄昏时分,某种转瞬即逝的、忧伤的东西笼罩着。并不只是一个人感觉到了。至于我,我渴望爱如同他人渴望哭一样。我似乎觉得我睡眠中的每一小时从此都是从生命中窃来的……这就是说,是从无对象的欲望的时光中窃来的。就像在巴马的小咖啡馆里和旧金山修道院度过的激动时刻那样,我静止而紧张;没有力量反抗要把世界放在我手中的巨大激情。我清楚地知道,我错了,并知道有一些规定的界限,人们在这种条件下才从事创造。但是爱是没有界限的,如果我能拥抱一切,那拥抱得笨拙又有什么关系?无疑,没有什么更简单的了。但是词语不会掩盖我遗憾的火焰。我在旧金山修道院中的小井中看到鸽群的飞翔,我因此忘记了自己的干渴。我又感到干渴的时刻总会来临。

美文解读

加缪的父亲在加缪10个月时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负伤身亡,这使他“从来没有与那位素不相识的父亲哪怕是从理论上接近过”,使他一辈子都有一种解不开的父亲情结。外祖母粗暴、傲慢、专横,对孩子非常严厉,有时甚至用牛筋鞭子抽打他们;温柔的好母亲却不知道怎么疼爱孩子,结果也是麻木不仁,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孩子们被打;“家”在加缪的眼里成了“一个贫穷、肮脏、令人厌恶的地方”,在那里,“苦难代替了团结”。读完小学后,外祖母要加缪去做工,赚钱贴补家用,后来多亏小学老师日尔曼上门劝说,加上他的鼓励和帮助,加缪才考取中学,并获奖学金得以完成学业。幸亏有这位老师日尔曼,否则人间会少了一位哲人和文学家,加缪在1957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