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生活,一种美好的想象

双城生活,一种美好的想象

在成都居住了十五年,重庆也就陌生了十五年。直辖之后的重庆大变样了,我对它的记忆还保持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些老地名,老街景,在我的梦中出现过,也曾在我的一部小说中出现。这种记忆中的重庆,经过时间的过滤,有的被遗漏了,有的被更加强调,还有的也难免被改装,就好像一部被“主观意识”拍摄过的电影。直到真的回到这座城市,才发现,我在这部“电影”里根本找不到路,找不到方向。

当年我选择成都定居,是有重庆作比照的。那时候,重庆就已经是一座大城市,而成都像一个小“村庄”。我对重庆的大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畏惧,而成都的小则让我感到踏实。除了城市格局的这种差异之外,我对重庆人的火爆性格也有一点手足无措,反而是重庆人最不喜欢的成都人的“温”或所谓的“虚伪”,让我有一种安全感。那时候我不满三十岁,还没有受到太多的社会磨炼,有点书生气。成都这座城市所透露出来的文化气息,无疑满足了我作为一个“书生”的内在需求。十多年过去了,我在这座城市受到了磨炼,同时也得到了休养。我打心里是喜欢和认同这座城市的。我甚至认为,这将是我终老一生的地方。

但是最近两年,我分别去了一次重庆,虽然时间短暂,却带给我很大的冲击和震撼。面对这座陌生而又充满生机的城市,我开始感觉到,我的生活有什么地方出了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内心深处越来越缺乏激情。我不能说这直接就是成都这座城市造成的,但至少与这座城市的生活方式有点关系。从重庆回到成都,我就对朋友说,我开始喜欢上重庆了,我这些年于无形中滋生出来的厌倦感,到了重庆就荡然无存了。重庆陡峭的山城风貌,突兀而起的建筑和乱哄哄的街市,都让我耳目一新,血流加快。我觉得,到了这座城市,我就有一种冲动,想写点什么,做点什么。我甚至开始幻想,将来要是有钱了,就应该到重庆来买一间房子,然后,在成都与重庆这两座城市之间来回居住,过一种有变化的“双城生活”。

重庆也有我的许多老朋友。由于长期生活在成都,我与他们在交往上日渐疏远,有的甚至失去了联系。但最近一两年,也许是年岁的增长,怀旧的情绪越来越浓,见到老朋友分外的激动。相隔了十五年,有的甚至是二十年,老朋友们显得既熟悉又陌生。但坐在一起,过去,现在,未来,均有谈不完的话题。人是抒情的动物,而抒情无疑是抵消厌倦的最好“药物”。老朋友们对我到重庆买房,以及过一种“双城生活”的想法都十分的赞同。我自己也为自己的想法而兴奋不已,似乎一种新的生活就要到来。

但我也很清楚,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想象,它离自己的心灵很近,离现实却很远。要真正实现这样的想法,我还得努力,努力,再努力。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