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顾弈仙巧遇棋圣 寻梅谱传将开来

二 顾弈仙巧遇棋圣 寻梅谱传将开来

那年,棋王顾弈仙因为一批价值连城的名家字画,不愿助纣为虐,得罪了东厂的贺大林,无法待在应天。于是,他在一个秋风怒号的夜晚,踏着满地的落叶,一路潜行。

顾弈仙日落而行,日出而息。

一个月后,顾弈仙终于来到了古山。

是夜,顾弈仙寄宿于山脚下的茅草房。

老翁送上了好酒好饭。

酒足饭饱后,顾弈仙洗脸温脚沉入梦乡。

第二天一早,似梦似醒中,顾弈仙听到了久违的歌声:“谁谓吾徒犹爱日,参横月落不曾知……”

顾弈仙走出了梦境,侧耳细听,那声音似有却无。

顾弈仙翻身起床,推门而出,空无一人。

晨阳半隐半现在古山山脉线上,无比绚丽。顾弈仙忘记了初衷,他想一步登上山顶,在山顶听风声鸟鸣,观日落日出。

一阵阵山风吹来,吹走了顾弈仙的遐想,吹来了一个幻觉:东厂的贺大林,幽灵一般出现。

只是须臾,那一局名为“踏雪寻梅”的残棋,复又浮现。

尽管顾弈仙沉浸《踏雪寻梅》谱多日,但还是难解其中玄机,被棋界尊称为“弈仙”的他,愧意深深。让顾弈仙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踏雪寻梅》谱出现时,他的耳际,总会出现哀婉的咏诗声: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着风和雨。

全诗吟完之时,就会出现一位国色天姿的女子,化作零落一地的朵朵梅花。

这一意象,说明了什么?

顾弈仙不解!

一缕飘飘忽忽的箫声入耳。

顾弈仙侧耳细听,箫声是从左边的小竹林里传来。箫声越来越近。随即,传来一阵软软的吴语:“你怎么会在这里?”

一侧,出现了一位沉鱼落雁般的少女。

顾弈仙自发蒙后,受业于顾思齐的门下,几乎是足不出户。但正是那仅有的几次夜登秦淮河的画舫,在一睹了秦淮歌妓的曼妙歌声后,一时间,竟乐不思棋。

贺大林的府上,美女如云。顾弈仙也常常因那里的美女而失眠。而眼前的这位女子,让秦淮歌妓顿时黯然、贺府美女瞬间失色。

只一眼,仅仅是一眼,顾弈仙就为这妩媚倾倒。

“姑娘从哪里来?来这里干什么?”

“从芦苇那边,来这里,是为了找你。”

顾弈仙告诫自己:“我有大事在身,不能累及他人!”

“姑娘一定是认错了人!”

“找的就是你。”

少女的话,让顾弈仙云里雾里。

望着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的顾弈仙,少女回眸一笑,隐没于竹林。

箫声又起……

云里雾里的顾弈仙循声而去。

穿过竹林,是一条蜿蜒而去的河流。

一长者正面对古山背对河流吹箫缓行。一旁的石凳上,方才的少女在把玩一副骨质的象棋。

顾弈仙非常好奇,轻手轻脚地来到了少女的身后。一眼望去,顾弈仙立马变色。原来,那少女解拆的正是他“为伊消得人憔悴”差点儿为之丧命的《踏雪寻梅》。

《踏雪寻梅》谱晦涩曲深,难度极高,其间假象纷呈,机关密布,非一般棋手所能破解。因此,传世以来,无人能解。

顾弈仙看那少女年龄尚小,但观棋的眼神却显得异常老成。更让顾弈仙大惑不解的是,长者和少女之间有一种默契,少女在摆棋弄子时,箫声便会响起,而一旦少女的手离开棋子,箫声便立刻打住。

在少女一侧稍站片刻,顾弈仙看出了个中奥妙:长者是在引导少女。

正如他养父为《七星聚会》谱消得人憔悴一样,为解《踏雪寻梅》谱,顾弈仙也是愁肠满怀。

顾弈仙看到那少女在短短的时间里,已摆弄了十几路几十个回合,自愧不如。他知道,少女对棋谱的研究,已经是出神入化。

顾弈仙觉得这少女似曾相识。相识于何处呢?

“顾先生,这棋谱只能看不能说,不然,会招来横祸。”长者抑扬顿挫的声音,充满着神秘。

长者与少女引舟而去。

顾弈仙欲罢不能,从舟而行。舟行数里后,顾弈仙听到舟尾又传来一缕箫声。箫声慷慨激昂又如泣如诉。这曲子,顾弈仙似曾相识。

这箫声,把顾弈仙多年来的惆怅一丝丝地拉出。顾弈仙忽然感到,这多少年来的人事沧桑,就在这吹箫者的指间起起落落,落落起起。

这一次,吹箫者不是长者,而是那少女。

吹此曲的用意何在?这似曾相识的她又是谁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