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哲学篇:杨绛的人生哲学和立场

第一章
哲学篇:杨绛的人生哲学和立场

要理解作家,没有比理解其哲学观和人生观更容易把握其整体了。

关于杨绛的“隐身衣”哲学,人们已经谈论太多了。一直以来,研究者都把它看作杨绛的哲学观,用来统摄她的某些艺术特点。它来自杨绛的自诉,因此有很强的可信性。为此人们联系杨绛的处事态度,指出她拒绝中心,喜欢处在“边缘”,有人进而认为她有民间立场和自由写作的立场。所谓“人在边缘”的姿态其实就是“在野”的姿态,是“隐身衣”哲学在政治态度上的反映。为此有人赞扬她,有人批评她。这种认识在有限范围内是正确的,如果做过分的引申,就容易失真了。比如有人认为杨绛具有“与民一体”的特点,这个“民”如果被看作底层百姓就不是那样准确,因为她并不是真的与底层百姓融合为一。她是清高的,她也拥有知识所赋予的权力,并以此为傲,她虽然希望成为底层百姓的一员,但是她所属的群体使她至多只能采用一种旁观的视角。

还有人比照老庄哲学,赞颂杨绛明哲保身的智慧。研究者都认为用智者和智性来描述杨绛及其艺术特点是对的。常常提到杨绛的“帘子”和“戴帽子”(事见《丙午丁未年纪事》),其实人们忽略了精明和智慧的分野。这类明哲保身的小计策不过属于小聪明,算不上智慧。如果从“隐身衣”哲学自我保护的效果来看,对杨绛智慧的认识很容易陷入迷途。隐身衣哲学的根本点并不在自我保护,而在于隐身者对自己局限性的深入了解,转变为对自我的怀疑,使他减少由于自己智力上的优越,而产生的自我膨胀,只有在这时候,“隐身衣”哲学才算得上智慧的表现。

其实,“隐身衣”哲学仅仅是杨绛世界观中的一个浅层,并不能涵盖杨绛整个精神。杨绛虽然谈论“隐身衣”哲学,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杨季康却会跳出来,为钱锺书版权问题、书信问题,与人对簿公堂,因为有不利于钱锺书的传闻而出面为钱锺书辩护,“文革”中勇敢地写辩诬的小字报等等。她有时也会有意无意地冲上风口浪尖,并不回避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要调和这两个矛盾现象,就不得不深入其思想内核,寻找其深层的哲学基础。

尽管杨绛本人在《走到人生边上》里思考人生、鬼神、人性和命运等抽象问题,但是她也承认自己“不懂哲学”。本文所谓的“哲学”不是指这些认识成果,而是她在写作和生活中有意无意形成的哲学立场和行为习惯,因此必须加以辨析才能找到。而这种关于哲学的仔细辨析就不能仅仅依赖作家本人的表述,而且要做综合考察,得出自己的判断。以前人们太相信杨绛本人的言说了,以至于无法对她做客观的概括。关于她的哲学,我们也不能全部听从她的自我剖白,而是要反思杨绛的言说,反思她的言说的立场和深层动因,既察其言,也观其行。也就是说,她的哲学以及与哲学相关的立场,需要结合她的有关表述,从她的言、行两方面入手总结出来,借以深入理解她的文学作品。

注:张立新:《流落民间的“贵族”———论杨绛新时期创作的民间立场》,《当代作家评论》2007 年第 6 期;王燕:《论杨绛的自由写作立场》,《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7 年第 11期。

注:杨绛:《走到人生边上》,《杨绛全集》(4),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4 年版,第 253 页。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