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退休生活

我的退休生活

离开工作舞台的人,开始了“夕阳无限好,只是尽黄昏”的人生岁月。剩下的日子怎么过?各有各的说法,各有各的活法,但是,无论怎么说,怎么活,终是结束了对过去的继往开来。有人说退休后迎来人生的第二个春天,我曾经对这句话持批评态度,认为它太过夸张,纯属一种美好的奢望。之后我在为“人生晚景”写导语时,反而认为这句话有道理。关键是要看怎样理解,如果把“第二个春天”理解为春风杨柳、百花绽放,当然是不对的,因为这样讲不现实。但如果这句话指的是人老了,不可整天暮气沉沉,心要超越年龄的跨度,沐浴春风,这句话就可产生积极意义,可激励老人积极参与文娱、体育活动,增进身心健康。

退休后,开始了新的生活,其中有一道坎要过好,这道坎就是失落感。不承认失落是不现实的。但要不被失落缠绕,精神不被失落淘汰,首要的问题是要保持心灵的平静。不如此,将会过早地杖步人间。从生理的角度观察,平静地让自己的过去消失,是生命平衡旺盛的需要。在退出面前不能保持心境平静的人,正常的机体功能,会遭受撕裂破坏。很多人在物资生活方面,相当的富有,但他们的精神生活则是悲困的。我常以他们的悲困来推论自己,告诫自己不能陷入他们那种思维方式。

保持心灵的平静,最重要的是善于改变自己,从人的社会属性回到人的自然属性。人本来就是自然之物,把自己摆进自然中,看见小草迎风点头,就对小草打声招呼:你好!看见鲜花,就赞美她说:你很漂亮!走在大树下,对大树说:你为人遮蔽骄阳,在你的绿荫下好凉爽,谢谢你!经常这样,心情自然会好。把自己融进大自然,在观念上同自然界的生物站在一起,就会觉得人活着本身,就是幸福。把自己融进自然中,就要按照自然规律的节拍,来调整自己,安抚自己,满足自己的需要。老年人最需要的是健康,健康是生命的根。为了健康,活动是绝对必要的,但活动的设计不要给自己施压,要随心愿。随心愿而取,随心愿而舍、而抛,心为尺度,以适应为本。

如何适应?我在退下来之前,就开始思考这件事,思考退下后应当如何打发自己的时光?我的想法是,要积极的,而不是消积的与时光相伴。我给自己定了个稳住退休生活的基调:这就是人都有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组成生命的完整周期。在过去的岁月中,有成功,也有明创暗伤,成功的一面,不再有任何意义,创伤也钙化结疤了。现在轻松了,自在了,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思考过日子,做好度时光的安排。回忆过去,但不留在过去,安排现在,以健康为目标。这就意味着对未来的生活之路,要重新选择。

如何选择呢?我想了很久。最后决定选择要体现三性:继往性,不要断掉自己数十年的历史;可行性,不做力不从心的事;兴趣性,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欢快、愉悦的事情做。

2000年1月,我在写完《人生的交待》之后,又开辟专栏,写《人生的感悟》,把写作引进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的选择。从继往性讲,我的过去,没有离开过纸和笔,没有停止过研究思维,在全国著名理论刊物和省级以上报刊杂志上,发表理论研究文章60余篇,是最高人民法院《中国经济法教程》写作组成员,等等。从可行性讲,我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后,几代领导人权力法则变革的往事,有较丰富的生活阅历,且思维还较健康。从兴趣性讲,每当我进入写作状态,就神情专一,心情也舒畅。人生的感受无穷,我就是在这无穷中走着感悟人生的路。在题材方面,我写作不拘一格,只要产生感悟的事情在我脑子里出现,我就写。体裁上,用得最多的是杂文、散记。至今,写了《人生的感悟》五本,用于在亲朋好友中交流。感悟还会不断地出现,我就不断地再写,直到思维迟钝了,看不清时世了为止。有一段时间,曾因身体情况,怀疑过自己的选择是否错了,还好,未曾气馁过,叹口气又志气了起来,一支迟钝的笔又摇动了。写东西,思维常有被堵塞的时候,就像商品生产的传送带卡了壳,传不出东西来一样。这个时候,不能闷想硬逼。我的办法是,停下来到户外散步。也许是活动增氧,促进大脑兴奋,改善思维的缘故,竟然走出了句子,走出了新的思路,连忙回家,打开电脑再写。睡下了,脑子里忽然淌出了感悟,起床写完再睡。为了不因停笔而丢掉未写完的腹稿,即使累了,倦了,也要坚持写完。当次写作灵感未尽,要尽其所思才告停。感觉是在逼自己,溢出苦涩的滋味,不过,自己愿意吃的苦,就好比吃有营养的苦菜一样,虽苦也乐在其中。一篇东西构思成功,心里就特别畅快。有些篇章也许不伦不类,小说不像小说,散文不像散文,套路不规范,语言也欠准确、精新。但我毕竟不是作家,不求全自责,我在意的,是写作为我营造了自娱自乐的生活环境。小小的电脑屏幕成了我的世外桃源,自由阐发思想的天地。

从退休时算起,又一个十年过去了,冲淡了过去,产生了许多新的生活内容。我忠实地实践自己定的生活基调,没有因岁月的流逝而改变初衷。写作给我的健康带来了药物无法取代的作用,又促使我再接再厉。什么我都可以放弃,唯独健身活动与写作促进健康不能放弃。

今年3月18日,南国早报载文,报道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岚清讲健康的八个字:健身健脑,读书写作。我想这八个字道出了读书写作与健康的关系,所以李岚清建议老年朋友们用文艺爱好保持身心健康。这篇报道介绍李岚清自幼对刻字很感兴趣,用破石头,修脚刀学着刻。他退休后,重拾童年旧趣,学篆刻,上了瘾,晚上不睡觉也要刻,寻乐其中。有一次他到小食店“应聘”打工,被店主识破未果,回到家,他刻了“应聘未果”的印章。我把写作引进自己的退休生活,同这位曾经的大人物的健身八字诀,岂不是走到了同一条道上了吗?我为自己的选择感到欣慰。

下面引用的《户外闲情》两首小诗和《健身诀》就是对自己坚持健身,健身与养心致静相结合,健身与精神内守,写作爱好相结合的记录:

《户外闲情》(二首)

人与自然共一家,郁郁葱葱遍天涯。

老腿老步与日迈,多情洒向树草花。

院内来回走,健步一万多。

蝶舞绿茵上,我与它同乐。

当年我日行7.5公里,110分钟。现在日行8公里,130分钟。每天坚持,小雨天气,撑伞行走,如遇大雨,就去蓬式长廊中行走。这两首诗既是对我常年户外行走散步的一种抒怀,也应征了我在心态上,与自然界的结合。年岁虽然渐老,却还有孩提时期的一些童性。

《健身诀》

退养在家有所事,研究健身脑不休。

勤于思考排惰性,人生感悟随想录。

伴我终生一枝笔,该到休时自然休。

餐饮七成罢碗筷,水果伴餐对半粟。

萝卜青菜鱼当饭,少些油盐少吃肉。

日行万步贵坚持,床上床下动八六。

靡靡细雨难不住,脚踏晨曦阳光浴。

午夜睡眠遇障碍,起身按摩全身揉。

切莫懒床生烦恼,可保十睡六成足。

琴棋书画不全能,临池书法棋多友。

垂钓爱好自幼起,七旬成翁竿在手。

随身往复几件事,常感心中乐悠悠。

任凭体内风云起,稳舵把好生命舟。

(注:床上床下动八六是指睡下后和早晨起床前,平躺在床上按摩的八个动作和床下自创的六个健身法。日行万步,实际多于此数,我走路的速度,衡定在每分钟105-110。)

上述可称之为外在的健身活动,而内在的健身则更为重要。内在的健身,主要是指修心养性。为总结我在这方面的体验和感悟,我写了《赋闲仍须自勉》《休养生息与修心养性》《心胸》《人生三自》《适应》《心的远近》《认识自己》《自修平常心》《在适应与不适应间行走的人生》《怎样才能过好每一天》《人生应当善于平衡自已》等十多篇心得。(均收录在本书中)

2005年5月,我在海南省人民医院体验,发现我的肺部长了两个小结结,都是0.4毫米,因为太小,PET无法诊断是良性还是恶性。但毕竟是身体内部出了“叛徒”,不能忽视它的存在。此种情况下,我保持了轻松、平静的心境。在《健身决》中“任凭体内风云起,稳舵把好生命舟。”两句就是针对这两个结结而言。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