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玉琮

引子 玉琮

20世纪30年代。杭州北郊,良渚。

河道纵横。植物繁茂。

一位周姓村民在自家后院改造猪圈时,挖到了一件古玉器。

鸡骨白色。外方,内圆。方形柱体上,刻有图案。如头发丝般细小的线条是如此完整、整齐,那个戴着羽冠的怪异形象,瞪着一对铜铃似的眼睛,对视的时候,有些凶狠又有些邪魅的眼神,让他的心“突突”地抖动了一下,莫名地惶恐起来。

良渚的老百姓对从地底下挖出一些陶器玉器什么的早就见怪不怪了。他们知道这块土地下有古人的东西。

但这位村民感觉这件玉器不一般。他用布把它包了一层又一层,揣在怀里,去了城里的河坊街。

杭州,河坊街古董铺。店主苏明轩苏老板解开一层一层的包裹,触碰到这件玉器时,双手竟有些微微的颤抖。这是玉琮,上古的礼器。

他写信向上海的行家求助,帮忙鉴定年代。

半个月后,这件古玉琮出现在上海的一家古董铺里。当值经理戴上老花镜,捧在掌中,摩挲良久,无法确定是哪个年代的东西。杭州的苏老板带来的时候说应该是三代的古物,大概会是西周时期。可他隐隐觉得也许会更久远,可究竟久远到什么时候呢?他无法给出答案。

几天以后,他寄出了一封信,里面夹有玉琮的放大照片。信寄给远在巴黎的大老板。

远古玉琮出现的消息在沪杭两地古董界悄然流传,上门的人不少,有打听价格的,也有只求一饱眼福的,更有一家叫东洋商社的,社长亲自登门,愿意高价买下玉琮。当值经理躲了出去,说是去莫干山度假了。小徒弟说,没听说收了玉琮啊,我没听当值经理说过,也没见到过。可东洋商社志在必得。东洋商社社长去莫干山找,又没找到,说是当值经理前两天下山回老家了,临时有点家事要处理。

沪杭两地古董界其实没人亲眼见过那件玉琮,关于玉琮的所有消息都是传说,当值经理也矢口否认收过这样一件宝贝。后来,人们开始怀疑这个消息的真假。也许是以讹传讹吧,很多人这样想。

1939年。美国。纽约雅顿画廊举办了一场“玉器三千年”的展出,主办人是来自中国的古董商人陆钦哉。有人看见展品中有一件精致的玉琮,据说大约出自西周,或许还要久远,是那次展出中最古老的玉器。

之后,再也没人见过这件玉琮。它好像从未出现过一样,消失得没有踪影。

七十多年后,有人在网络上看到一则新闻:

2018年6月,香港鼎富拍卖行推出了有可能是近些年来市场所见最好的一件良渚文化玉琮,最终以一千八百万港元落槌,玉琮被杭州神秘买家以含佣金两千一百七十万港元的价格藏购,称得上是圆满地回到它的故乡了。良渚古城遗址正式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使得这一五千多年前的人类文明受到了空前的关注,也着实让良渚玉器在市场上火了一把……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