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画

五画

乐不思蜀

【天天悦读】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国家各据一方,征战不休,争夺霸主的统治地位。其中,刘备管辖割据的地方称为蜀。刘备死后将王位传给了儿子刘禅,又称刘阿斗。临终前,刘备嘱咐诸葛亮辅佐刘禅治理蜀国。刘禅是一位非常无能的君主,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做,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将政事都交给诸葛亮去处理。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呕心沥血地使蜀国维持着与魏、吴鼎立的地位,诸葛亮去世后,由姜维辅佐刘禅,蜀国的国力迅速走起了下坡路。

公元263年,魏国大军侵入蜀国,一路势如破竹。姜维抵挡不住,终于失败。惊慌不已的刘禅为了保命,便光着上身、反绑双臂,叫手下捧着玉玺,出宫投降,做了魏国的俘虏。同时跟他一块儿做了俘虏的,还有一大批蜀国的臣子。

刘禅投降以后,魏王曹髦(máo)为了笼络人心,封他一个食俸禄却无实权的“安乐公”称号,并将他迁居魏国京都许昌居住,使他和以前一样养尊处优。

司马昭虽然知道刘禅无能,但对他还是有点怀疑,怕他表面上装成很顺从,暗地里存着东山再起的野心,有意要试一试他。

有一次,他请刘禅喝酒,席间叫人为刘禅表演蜀地乐舞。跟随刘禅的蜀国人看了都触景生情,难过得直掉眼泪。司马昭看看刘禅,见他正咧着嘴看得高兴,就故意问他:“你想不想故乡呢?”刘禅随口说:“此间乐,不思蜀。”意思是:“这里很快乐,我并不想念蜀国。”

散席后,刘禅的近臣教他说:“下次司马昭再这样问,主公应该痛哭流涕地说:‘蜀地是我的家乡,我没有一天不想念那里。’这样也许会感动司马昭,让他放我们回去呀!”

果然不久,司马昭又问到这个问题,刘禅就装着悲痛的样子,照这话说了一遍,但又挤不出眼泪来,只好闭着眼睛。司马昭忍住笑问他:“这话是人家教你的吧?”刘禅睁开眼睛,吃惊地说:“是呀,正是人家教我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呀?”

司马昭彻底知道刘禅确实是个胸无大志的人,就不再提防着他了。

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乐不思蜀”这个成语。

——《三国志·蜀志·后主禅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

【求解驿站】

蜀后主刘禅投降司马昭后,被安置在洛阳仍过荒淫生活,快乐得不想回国。多用于形容人到了好的环境中而忘了本,含贬义。蜀,指三国时蜀国。

【活学活用】

你到了美国,可不能~,忘记养育你的故乡故土啊!

【妙语点拨】

刘禅身为一国之主,沦为亡国奴后,在敌国居然乐不思蜀,甚至连假装想念故国都装不出来,贪图享乐而志向沦丧居然到了如此地步!我们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料想九泉之下的刘备,倘若知晓自己的儿子是这样一番模样,必被气得捶足顿胸!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放任自己,而要志存高远,并不懈地为之奋斗。

【近义】

乐不可支、乐而忘返

【反义】

叶落归根、饮水思源

白头如新

【天天悦读】

邹阳,西汉初时齐人,最初在吴王刘濞手下任职,以文辞著称。吴王谋反,邹阳谏而不听,于是改投梁孝王刘武门下。

邹阳为人有智谋才略,慷慨不苟合,因此遭到羊胜、公孙诡等人的妒嫉。他们在梁孝王面前说邹阳的坏话。梁孝王听信谗言,生气地把邹阳交给掌管法律的官员审讯定罪,准备将邹阳杀掉。邹阳十分激愤,担心死后承担“莫须有”的罪名,就从牢狱里写信给梁孝王,信中列举事实说明:“待人真诚就不会被人怀疑,纯粹是一句空话。”

信中写道:“从前荆轲仰慕燕丹的高义前去行刺秦王,尽管天空出现白虹贯日的征兆,可是燕太子丹仍然担心荆轲害怕不能成行;卫先生替秦王谋划长平之事,也出现了金星遮掩昴星的预兆,而秦昭王仍然疑虑重重。他们的精诚所至感天动地显示出征兆,却不被燕丹、昭王两主理解,这难道不是可悲的吗!如今我竭尽忠诚,尽其计议,希望大王采纳。您周围的人不了解情况,终于把我交给官吏审讯,被世人误解,即使让荆轲、卫先生复活,而燕丹、秦昭王也不会醒悟。希望大王仔细地审察这种情况。”

“卞和将宝玉献给楚王,可是楚王硬说他犯了欺军之罪,下令砍掉他的脚;李斯尽力辅助秦始皇执政,使秦国富强,结果被秦二世处死。因此箕子装疯,接舆避世,他们都怕遭到这种灾祸啊。希望大王仔细地审察卞和、李斯的诚意,不要犯楚王、胡亥偏听偏信的错误,不要让我被箕子、接舆耻笑。我听说比干被剖心,伍子胥的尸体被装进皮袋子沉入江里,当初我并不相信,现在我才了解了真情。希望大王仔细地审察,略微给我一点怜悯吧!”

“俗话说:‘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双方互不了解,即使交往一辈子,头发都白了,也还是像刚认识一样;真正相互了解,即使是初交,也会像老朋友一样。这是为什么呢?相知还是不相知,不在相处时间长短啊。所以,从前樊於期从秦国逃往燕国,把首级借给荆轲用来奉行燕丹的使命;王奢离开齐国前往魏国,在城上自刎用来退去齐军保全魏国。王奢、樊於期不是因为齐、秦是新交,燕、魏是老相识,他们离开齐国和秦国,为燕、魏二君去死,是行为和志向相合而对正义无限仰慕的原因啊。所以苏秦不被天下人信任却对燕国像尾生一样的信实;白圭战败丢掉六国城池,却为魏国夺取了中山。这是为什么呢?实在是遇到知遇的原因啊。”

“我听说庄重严整上朝的人,不会贪图利禄而玷污道义;追求名誉的人,不会放纵私欲败坏自己的品行,因此,县名叫作“胜母”而曾子就不进去;城邑的名字叫“朝歌”而墨子就回车离去。如今,让抱负远大的人,为威重的权势所震慑,为高位大势所压抑,有意用邪恶的面目、肮脏的品行来侍奉阿谀献媚的小人而求得亲近于大王左右,那么有志之士就会老死在岩穴之中了,怎么肯竭尽忠诚信义追随大王呢!”

这封信进献给梁孝王。梁孝王读了邹阳的信后,很受感动,于是立即派人从牢狱中把邹阳放出来。邹阳出狱后,更加敢于直谏,梁孝王对邹阳的谏言总是听从。后来,邹阳成了梁孝王的上等宾客。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求解驿站】

形容交情不深。

【活学活用】

我跟他认识有几年了,但除了见面寒暄几句,就没有别的。因此至今还是~。

【妙语点拨】

太史公说:“邹阳的言词即使不够谦逊,可是他连缀相类的事物,进行比较,确实有感人之处,也可以说是坦率耿直不屈不挠了。”邹阳凭借斐然的文采以及争取自救的积极态度,最终自救成功,还成为梁孝王的贵宾。这启示我们,自助者,天乃助也。天无绝人之路。当遭遇绝境或险境时,不能心灰意冷,轻言放弃或消极地坐以待毙。正确的做法是:开动大脑,积极寻求解脱之法。再有,“白发如新,倾盖如故”说明友谊的深浅,并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了解与不了解。

【成语接龙】白头如新→新陈代谢→谢天谢地→地老天荒→荒诞不经→经年累月

白龙鱼服

【天天悦读】

春秋时期,吴王过烦了宫中的生活,于是想穿上老百姓的衣服到民间去走一走,还想和他们一同饮酒。这决定可吓坏了满朝文武官员。若是吴王在出行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危险,谁能担当起这个责任?大夫伍子胥也认为一国之君混迹在百姓中间是很不妥当的。为了打消吴王微服出游的念头,他给吴王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玉帝养了一条非常漂亮的白龙,这条白龙也是玉帝最钟爱的宠物。有一天,白龙厌烦了天庭单调的生活,就变化为鱼,下凡到一个清冷的池里游玩。它在清清的河水里游来游去,觉得非常有趣。这时,一个名叫豫且的渔人走了过来,这个深池是他每天打渔的地方。豫且看见池水中的这条鱼个头很大,高兴极了,就一箭射了过去。正玩得高兴的白龙突然感到一阵剧痛,原来豫且一箭射中了他的眼睛。白龙带着痛逃跑,愤怒地到玉帝那里告状,要求惩治豫且伤害神龙的大罪。

玉帝充满疑惑地问白龙:“你为什么会让一个渔夫射伤了眼睛呢?当时你是以什么形象出现在渔夫面前的?”白龙回答道:“我当时下到那清冷的池里化为一条鱼……”

玉帝打断白龙的话,说道:“渔夫打渔天经地义,而你化龙为鱼,自贬身份,才招致这无妄之灾,这不能怨恨别人,问题倒是在你自己。你为什么要变化成鱼的形象呢?而豫且用箭射鱼又有什么罪过呢?”经玉帝这么一说,白龙无奈之下,自认倒霉。

伍子胥说完了这个故事,转身对吴王说:“白龙是玉帝所钟爱的宠物,而豫且只是宋国的一个平民。如果白龙不变化成鱼,豫且就不会射伤它。现在您是一国之君,如果不顾自己作为国君的尊贵地位,而与普通百姓一起饮酒,我很担心,怕大王会遇上如同豫且射白龙那样的无妄之灾啊!”

吴王觉得伍子胥说得很有道理,于是取消了与百姓一同饮酒的念头。后来,人们根据史料记载:“昔白龙下清泠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引申出成语“白龙鱼服”。

此外,关于白龙化鱼的神话故事,还有另一种说法,故事是这样的:河伯(黄河之神)化为白龙,在水滨游玩。后羿见了,一箭射伤了他的左眼。河伯上诉玉帝,请求玉帝杀掉后羿。玉帝说:“你是河神,后羿怎么能射你?谁叫你变作动物的?后羿射的是动物,难道有什么罪吗?”这里说的不是白龙和豫且,而是河伯和后羿了,故事情节并无太大差异。

——《说苑·正谏》

【求解驿站】

白龙化为鱼在渊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隐藏身份,改装出行。

【活学活用】

中国近些年来的古装清廷戏里,康熙帝经常是~,视察民情。

【妙语点拨】

伍子胥借“白龙鱼服,见困豫且”的古代传说成功说服了吴王,进而使其取消了“与民饮乐”的计划。伍子胥的出发点是君王的安全。然而,一个称职的国君是不能因为有危险的可能性,就只局囿于“高高的庙堂”,远离民间,远离黎民百姓。只有亲身走到基层,才能听到最真切的百姓之音。

【近义】

微服私巡、白龙微服

白虹贯日

【天天悦读】

战国时期,韩国有个叫聂政的人,其父是有名的铁匠,后被韩王杀害。聂政长大后因杀人避仇,与母亲、姐姐逃到了齐国,以屠狗为生。严仲子是濮阳(今河南濮阳)人,在韩哀侯朝中供职,与同朝的辅相侠累不和。据说侠累是个忌贤妒能、心胸狭窄的人,总是想尽办法把政敌除掉。严仲子不想被侠累谋害,便离开辅国,开始周游各国,同时也在寻找可以替他杀掉侠累的人。严仲子到了齐国后,就听人说聂政是个勇士,因为躲避仇家才到齐国作屠夫的。严仲子听说之后便亲自去聂政家拜访他,往来频繁。

有一次,他拿着许多好酒到聂政家,为聂政母亲贺寿,还送上很多黄金表达敬意,聂政很奇怪严仲子为什么会送这样的厚礼,就对他说:“我家中贫穷,因有母亲在,便以屠狗为业,为的是获得食物供奉给母亲。而这是我应该做的,所以不敢接受大人您这么贵重的礼物!”严仲子把周围的人打发走,对聂政说:“我有一个仇家,为了躲避仇家我才周游各国。这次到了齐国,听说您是一个很讲义气的人,所以赠送百金,让您做为日常生活费用。能够交到您这样的朋友,我很高兴,不敢有其他的奢求。”聂政回答说:“我之所以放弃理想,甘愿在这个小地方以屠狗为生,是因为这样可以养活老母亲。母亲在世,我是不敢拿自己生命去冒险的。”后来严仲子又多次送给聂政厚礼,而聂政始终不肯收。虽然如此,严仲子仍一直对他礼遇有加,总是尽了礼数之后才走。

几年后,聂母去世。为母亲服过丧之后,聂政对他姐姐说道:“唉!我聂政只是一个市井之徒,整天操刀卖肉而已。而人家严仲子是诸侯的卿相,不远千里与我结交。他为贺母亲大寿送上那么重的贺礼,我虽然没有接受,但严仲子知道我心里是领情的。贤德的人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义气而相信穷乡僻壤之人,那么我聂政也不愿辜负人家的这份情意。前几年,严仲子要我帮他除掉仇家,但因为母亲在,我不能答应他。如今母亲已经尽享天年,我也应该为知己做些事了。”

聂政向西一直走到濮阳,见到严仲子,对他说:“以前我没有答应您的要求,是因为要奉养母亲;现在母亲已享天年而终,您要报仇的对象是谁,请告诉我!”严仲子说道:“我的仇人是辅国的丞相侠累,侠累是辅国哀侯的叔叔。他们家里的人很多,而且居住的地方守卫很严。我想派人去行刺他,始终不行。既然您现在愿为我办这件事,那我就派上一些车骑及随从,作为您的助手吧!”聂政说:“辅国与卫国,这两个地方离得不是很远,现在去杀辅国的丞相,而这丞相又是辅国国君的叔叔,所以做这件事不能人多。这么多人同去,万一被抓一个,泄露了机密,辅国的所有人都会成为您的仇人,那您不是也完了吗?”聂政坚决不要车骑随从,孤身一人去刺杀侠累了。聂政到达辅国时,天上出现了奇怪的现象:白色的长虹穿日而过。人们都认为要出什么大事了。这时辅国丞相侠累正在府上,有很多武士保护他。聂政来到他的府邸,一句话也不说,拿着剑长驱直入,直上台阶刺杀侠累,他的举动把旁边守卫的人吓坏了,这些人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乱作一团。聂政就趁着他们大呼小叫、混乱不堪的时候一剑刺死了侠累,又杀了几十个人,然而围上来抓他的人越来越多,他一看不可能全身而退,就毁了自己的面容,剖腹自杀了。

为了查出是谁那么大胆指使刺客杀了辅国丞相,辅国人就把聂政的尸身暴露在集市上,然后贴出告示说,如果有谁能说出刺客的身世背景、来龙去脉,就赏赐千金。

聂政的姐姐聂荣听说了这个消息。就对邻居说:“这个人一定是我的兄弟。”然后聂荣就赶到辅国曝尸之处,一看死者果然是自己的兄弟,伏尸大哭说:“这是我兄弟聂政啊!”悬赏的人对她说:“这个人就是刺杀我们辅国承相的人。我们君主悬赏千金要追查这个人的情况。夫人您难道不知道吗?为什么还敢来认你的兄弟呢?”聂荣说:“我已经知道悬赏的事,可是,我兄弟聂政之所以放弃自己的理想,藏匿在市井屠夫间,是因为我们的母亲还活着,我还未出嫁。现在母亲安享天年,我也已嫁人,我的兄弟已经没有什么可牵挂的了,便为知己报仇,从容赴死。现在兄弟考虑我还在人世,所以自毁面目以防人家认出他是谁!我兄弟这样为我着想,我为什么要害怕被牵连,湮没了我兄弟侠义之名呢?”

聂荣抚尸陈说兄弟往事的壮举震惊了辅国看热闹的人,他们都被这两姐弟的侠义精神感动了,后来聂荣因悲伤过度死在了聂政的身旁。

——《战国策·魏策四》

【求解驿站】

白色的长虹穿日而过。古人迷信,认为这种异常的天象是将有不平常事件发生的征兆。虹,这里指的是“晕”,即日光通过云层中的冰晶时,经折射而形成的光圈;贯,穿。

【活学活用】

~英雄死,如此河山失霸才。

【妙语点拨】

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聂政待母亲归西之后,甘愿从一个市井屠夫转身为一个忠肝义胆的刺客,以报严仲子的知遇、赏识之恩。他义薄云天,为了避免亲朋好友受到牵连,不惜毁容剖腹。这样的大义感动了上天,以致出现白虹贯日的奇观。或许,聂政这个刺客,应该称为“侠客”更恰当。尽管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聂政的“知己”只不过是在用小恩小惠收买他这个亡命之徒,而聂政仅仅是严仲子这个“知己”手中的复仇工具。

【成语接龙】白虹贯日→日短心长→长谈阔论→论长说短→短寿促命→命词遣意→意前笔后→后会无期→期颐之寿→寿陵失步→步步为营→营营苟苟→苟且偷安→安常守故→故剑情深→深情底理→理之当然→然糠自照→照猫画虎→虎体熊腰→腰缠万贯

白面书生

【天天悦读】

南北朝时期,有一个叫沈庆之的宋朝人。他字弘先,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武康镇)人,是当时著名的军事将领。沈庆之从小就非常会打仗,常常打胜仗回来,后来他被封为“建武将军”,专门负责防守边疆。

有一天,文帝想要向北边扩展领土,沈庆之知道文帝这个想法后,便极力阻止文帝:“大王,这件事万万不可,您还记得以前几位将军向北边扩展领土失败的事吧!大王……”

沈庆之不停地劝文帝,文帝觉得很烦,就对沈庆之说:“我不想听了,我叫别人来跟你说!”于是,文帝找了左右两个文官来和沈庆之争辩。

沈庆之无奈地对文帝说:“治国譬如治家,耕当问奴,织当访婢。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济!”这段话的意思是:“大王,治理国家就像治理家一样,要讨论耕田的事就要找每天去耕田的奴夫,要问织布的事就要找织布的婢女。现在大王要去攻打其他的国家,却去找两个从来没打过仗的‘白面书生’来商量,这仗怎么可能会打成功呢?”文帝听了大笑,但并没有采纳沈庆之的谏言。这位皇帝佬儿还狠狠地放话出来:“你不要再说了,我决定的事是不会再改变了!”

文帝当然没有采纳沈庆之的意见。最终打了个大败仗回来!

后来,大家就用沈庆之说的“白面书生”用来形容年轻没有经验的读书人,只知道书本上的知识,不晓得实际应付事情的方法。

——《宋书·沈庆之传》

【求解驿站】

形容年纪轻、知识浅薄、阅历不深的读书人。也泛指相貌姣好、白净的年轻读书人。

【活学活用】

别看他文绉绉的一副~模样,与犯罪分子较量时可是勇猛非凡。

【妙语点拨】

文帝刚愎自用、一意孤行,即便是沈庆之这个当臣子的如何口进良言,如何情真意切,如何运用类比对自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也充耳不闻。最终,战事落得个惨败而归的下场。看吧,这就是自以为是注定的悲情结局。这启示我们,人际交往中,如果遇到异于自己的观点或意见时,需要理性地对待之,分辨之。“偏听则暗,全听则明”,我们的耳朵需要倾听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

【近义】

文弱书生

【反义】

识途老马

目不识丁

【天天悦读】

《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

唐宪宗时,幽州节度使张弘靖,部下有两个“从事”,一个叫韦雍,一个叫张宗厚。两人仗势欺人,横行霸道,品性非常粗暴恶劣。他们常吃喝玩乐,直到深夜才散,还要让侍卫人员大队兵马,前呼后拥地护送他们回家,灯笼火把照得满街通亮,闹得鸡犬不宁。他们一不高兴,就拿士兵和百姓当出气筒,随意打骂,耀武扬威,无法无天。

有一次,他们喝醉了酒,又对士兵大骂起来:“现在天下太平无事,又不打仗,你们这些饭桶,有什么屁用!能拉得两石的弓,还不如识一‘丁’字……”这话明摆着是侮辱士兵,讥笑他们没有文化,只有些粗力气,任人指挥打仗卖命,平时貌似什么用处也没有。士兵们听了这些话,非常气愤,背地议论纷纷,恨之入骨。

恰巧这时又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张弘靖收到一笔犒赏士兵的经费,他从中贪污,并私分了一部分。士兵们知道后,都怒发冲冠,更加不能容忍,于是一起造反,把韦雍、张宗厚都杀了,还把张弘靖抓住,关了起来。此外,也把他的住处团团包围。因为全体士兵和下级官吏齐心一致,获得了当地老百姓的全力支持,上级衙门和朝廷没有办法,只好把张弘靖降职调走,这才息事宁人。

“目不识丁”这句成语,由此产生。由于“丁”字是很简单、很容易认识的一个字,如果连“丁”字也不认识,当然是文化水平极低的了。所以,不识字的文盲,往往被称为“目不识丁”,或“丁字不识”“不识丁字”“不识一丁”。

此外,令有一说,“目不识丁”之典,出自《晋书·苻坚传》。太元七年(公元382年),苻坚宴群臣于前殿,奏乐赋诗。秦州别驾姜平子所献诗中有一“丁”字,但下面的竖钩写成竖,成了“丅”字。苻坚不认识,问是何字,姜平子回答说:“臣丁至刚,不可以屈,且曲下者不正之物,未足献也。”苻坚听了非常高兴,将姜平子擢为上第。其实姜平子将“丁”字写错了,他自作聪明所写的“丅”字,乃是古“下”字。姜平子不知此为古字,苻坚本一粗人,当然也不知为“下”字,所以还褒奖了姜平子一番。

【求解驿站】

形容连一个字也不认识。丁,表示最简单的字。

【活学活用】

鲁老太太原来~,经过两年学习已经可以读报纸了,真是不简单啊。

【妙语点拨】

唐朝高官张弘靖,出身名门,养尊处优,娇必生恶。张弘靖脾气急躁,刚愎自用,还目中无人,收受贿赂而又胆大妄为,最终激起民愤,落得个被降职的下场。这从反面告诉我们,为人处事要正直刚正、虚怀若谷,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友谊,并获得支持。此外,我们要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学富五车,以免贻笑大方,或被人戏耍却不自知。

【近义】

胸无点墨

【反义】

学富五车、满腹经纶、识文断字

生吞活剥

【天天悦读】

唐朝时期,河北枣强县有一个叫张怀庆的武官,喜欢附庸风雅,文学水平却比较低。为了追求虚名,他常常弄虚作假,把别人的好诗句改头换面后说成是自己的“创作”。

有一次,张怀庆看了李义府的诗后,觉得很好,就在每句诗前添了两个字,让原诗该头换脸,变成一首七绝充当自己的作品:“生情镂月成歌扇,出意裁云作舞衣。照镜自怜回雪影,时来好取洛川归。”

除了偷李义府,张怀庆还特别喜欢抄袭另外两位名士张昌龄和郭正一,玩的也是和五绝变七绝类似的小把戏。张怀庆剽窃他人诗作的行径,实在只能用“简单粗暴”来形容。曾有人编了两句话讽刺他,道是“活剥张昌龄,生吞郭正一”。这事最早记在唐人刘肃写的《大唐新语·谐谑》里,不过刘肃记下的那两句话是“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到了宋代计有功编《唐诗纪事》,却认为被“活剥”的应该是张昌龄。

张昌龄是唐初诗人,年轻时就以文辞出名,考中进士后,考功员外郎王师旦却不肯给他官做。唐太宗一向惜才,就问到底是什么原因,王师旦解释说:“张昌龄文风浮靡,华而不实,不是好苗子。如果任用了他,年轻人就难免因羡慕而效仿,如此一来,我怕会影响全国的风气啊!”唐太宗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没有再追究下去。后来翠微宫建成,张昌龄借机献上《翠微宫颂》,唐太宗非常欣赏,赞叹他是个写文章的好手,于是下令提拔他,让他专门替自己写诏书。而被“生吞”的郭正一,也是当时以文词闻名的朝中要人。此人妙笔生花,文思泉涌,在唐高宗时候曾得到重用,当时的诏书和朝廷文告,多半出自他的手笔。

——《大唐新语·谐谑》

【求解驿站】

比喻机械地套用别人的言论、文辞、经验、方法,也形容囫囵吞枣、食而不化。

【活学活用】

我们绝不可~地搬用他人的经验,而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妙语点拨】

张怀庆凭借着“生吞活剥”的卑劣手段,居然“千古留名”了,可惜留的是不雅之名。记得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说:“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据孔乙己看来,读书人的事只算得“窃”。然而,放眼当下,有部分作家不仅连“剽窃”“抄袭”都不肯承认,他们还美其名曰为“借鉴”“吸收”“引用”。相比于“生吞活剥”的张怀庆,这些人“抄袭”的手法高明很多。当一个国家在文坛上盛行抄袭之风时,便是其文化走下坡路之际。

【近义】

食古不化、囫囵吞枣

【反义】

融会贯通

东山再起

【天天悦读】

东晋时期,有一个叫谢安的人。他出身士族,少年时候就很聪明,不仅学识很高,而且擅长书法,写得一手好字,跟王羲之是好朋友,经常在会稽东山游览山水,吟诗谈文。他在当时的士大夫阶层中名望很大,大家都认为他是个挺有才干的人。但是他宁愿隐居在东山,不愿做官。有人推举他做官,他上任一个多月,就不想干了。

后来,征西大将军、明帝司马绍的女婿桓温请谢安做司马。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谢安只好答应,这时,他已经四十多岁了。在谢安将要出任的那天,朝廷的官员们都前来送行。这时有位中丞名叫高菘,同他开玩笑说:“你过去高卧东山,屡次违背朝廷旨意,不肯出来做官,想不到今天到底出来了!”(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谢安听了这话,感到很羞愧。

东山再起的典故就从这里诞生了,这个四字成语就是从高菘说的这句话中总结出来的。

谢安到了桓温幕府,桓温很高兴,两个人交谈了一整天,言语间甚是投机。谢安后来官至宰相。桓温死后,他接替桓温掌握了东晋的军政大权。

公元383年8月,苻坚亲自带领87万大军从长安出发。向南的大路上,烟尘滚滚,步兵、骑兵,再加上车辆、马匹、辎重,队伍浩浩荡荡,差不多拉了千把里长。过了一个月,苻坚主力到达项城(在今河南沈丘南),益州的水军也沿江顺流东下,黄河北边来的人马也到了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从东到西一万多里长的战线上,前秦水陆两路进军,向江南逼近。这个消息传到建康,晋孝武帝和京城的文武官员都着了慌。晋朝军民都不愿让江南陷落在前秦手里,大家都盼望宰相谢安拿主意。

谢安运筹帷幄,以弟谢石为大都督,侄谢玄为前先锋,子谢琰为大将,率兵八万,破前秦八十万大军于淝水,使东晋政权转危为安。此时,谢安正在与客人下棋,他接过谢玄派人送来的捷报,平静地看完后,未说什么话,缓缓地转向棋盘,与客人继续下棋。客人憋不住了,问战场上胜负如何?谢安答:“孩子们已把敌人杀得大败。”说话时神色沉静,举止与平日一样从容。

——《晋书·谢安传》

【求解驿站】

这个成语原用来比喻辞官隐退后再度任职。而现在多用来比喻失败后,恢复力量再干或者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的情况。指的是东晋的谢安重新出山做官的故事。因为谢安久居东山(当然不是海南的东山岭),所以称为“东山再起”。

【活学活用】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刘翔因伤退赛后透露心迹:我一定会~。

【妙语点拨】

谢安才华横溢、洁身自好、淡泊名利,足以让那些追名逐利、趋炎附势之徒汗颜,也足以让那些为了一官半职,就将人格尊严弃之不顾,低三下气地吮痈舐痔者汗颜。再有,四十岁东山再起的谢安,在关系东晋生死存亡的淝水之战事宜上,运筹帷幄,以少胜多,使东晋政权转危为安,却淡然自若,足以使那些遇到芝麻小事便咋咋呼呼、翻江倒海的“精英们”汗颜!古为今用,重读谢安、学习谢安,无论是对育人励志,还是对鞭挞当前趋炎附势、好大喜功、追名逐利的流弊,都是大有益处的。

【近义】

重整旗鼓、卷土重来、死灰复燃

【反义】

一蹶不振

四面楚歌

【天天悦读】

公元前202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如今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陕西的秦始皇兵马俑就是秦王朝留下的遗迹。另一处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也是在秦王朝初具规模的。

由于秦朝统治者好大喜功,尤其是秦始皇为自己修建豪华的皇宫和陵墓,宫廷的花销巨大,所以对百姓的剥削十分残酷,全国各地接连不断地爆发农民起义。结果,秦王朝仅仅统治了15年,便灭亡了。秦朝灭亡后,主要有两支势力争夺新的国家统治权,一支由项羽率领,一支是由刘邦率领。

项羽是来自楚地的一名将军,性格刚烈、高傲,英勇善战。刘邦在秦朝被消灭前是一名低级官僚,性格有些狡诈,但是知人善任。在反对秦王朝的战争中,两人曾结拜为兄弟,互相声援。秦朝灭亡后,两人逐渐反目成仇了。

最初项羽占绝对优势。他自封为“西楚霸王”,相当于皇帝的角儿,项羽封刘邦为“汉王”,只相当于诸侯王。刘邦为了保存自己的力量,表面上承认项羽的统治地位,暗地里却招揽人才,发展军事力量。渐渐地,刘邦与项羽势均力敌了。

后来,项羽和刘邦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但胃口渐大的刘邦在张良和陈平的规劝下,改变了“分而治之”的思维,认为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于是,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前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经过一番激烈的交战,刘邦的军队把项羽和他的军队紧紧包围在垓下(在今安徽境内)。此时,项羽虽已处于劣势,但仍有十万军队,刘邦也不能一下把项羽消灭。

一天夜里,被包围的项羽和他的士兵听见四周响起熟悉的歌声。仔细一听,竟然是自己家乡楚地的民歌。歌声是从刘邦的军营里传来的。项羽和他的士兵非常吃惊,以为刘邦早已攻下他们的家乡,抓来了许多家乡的亲人当俘虏,而这熟悉的歌声也引起了士兵们的思乡之情。一时项羽军中军心大乱,士兵们纷纷趁夜色逃亡,十万人逃得只剩下几百人。

原来啊,这是刘邦使的计谋。刘邦组织自己军队的士兵唱那些感伤的楚地民歌,正是为了扰乱项羽军队的稳定。在这种处境下,项羽丧失了斗志,便在营帐里面喝酒,还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泪,在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过了一会儿,项羽骑上马,带着仅剩的八百名骑兵,决定从南突围,边逃边打。项羽行到乌江畔,只余下28人,他自感无颜见江东父老,便自刎而死。刘邦独揽天下。

由于这个故事里面有项羽听见四周唱起楚歌,感觉吃惊,接着又兵败自杀的情节,所以后来人们便用“四面楚歌”来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以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

——《史记·项羽本纪》

【求解驿站】

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困境。

【活学活用】

老韩在办公室里的处境,虽不能说已到~的地步,但也够疙疙瘩瘩不顺畅的。

【妙语点拨】

项羽身为一介武夫,当然不可能认识到导致自己兵败的根本原因。在垓下,项羽只带着28名骑兵败退时,认为是命运在捉弄他,这一点可以从他三番五次述说“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的语句中即可看出。为了证明他善于打仗,他还三次打败了步步紧追的汉军,斩杀汉将,砍倒了汉旗,以便让他的部下突出重围,项羽的英雄气概溢于言表。当他意识到英雄已尽末路,是人力所不能挽回的天意要消灭他时,他便拒绝了亭长请他东渡乌江的建议,饮恨而亡。相较于有些狡诈的刘邦,项羽虽性格刚烈,却不失英雄本色。

【近义】

腹背受敌、十面埋伏

出奇制胜

【天天悦读】

战国时期,有两个著名的将领,分别叫乐毅和田单。两个人各侍其主,都很会布阵打仗。

有一次,两人碰巧在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这个地方打仗。田单带领的是齐国的军队,乐毅带领的是燕国的军队。乐毅将田单牢牢地困在城中,为了减少伤亡,所以没有攻打。田单也没有半点放松,为了鼓舞士气,他和士兵们同吃同睡。

三年时间过去了,田单快要支持不住了。正在这时,燕国的国王去世了,新国王即位。于是田单灵机一动,想了一个转败为胜的好办法。

田单先让人去燕国散布谣言,说乐毅的坏话,新国王听到传言后不问青红皂白,很快就把乐毅的将领之职撤了。乐毅知道撤职后凶多吉少,就动身逃到赵国去了。

田单见第一个目的已经达到,便再次派人到燕军中去散布谣言说:“即墨人最怕被别人挖祖坟。祖坟一挖,他们就会军心大乱。”田单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看出燕军现在的将领是个无能的小人。果然不出所料,听到这样说,燕军的新将领真的派人去挖即墨人的祖坟。结果即墨的军民非常气愤,非跟燕军拼命不可。如此一来,燕军打仗的士气,一下子就提高了很多。

田单看到打仗的时机已经成熟,便假装向燕军投降的样子。燕军的新将领居然真的以为是挖祖坟有效,高兴地疏于防范。受降时,田单命令士兵们在牛角上绑上刀子,在牛尾上绑上鞭炮,用彩色的绸缎包住牛的全身。当齐军走到燕军的附近时,田单下令点燃鞭炮,牛听到鞭炮声,吓得六神无主,发疯似地冲向燕军。燕军见此势态,四处逃跑。

就这样,燕军很快被打败了。

——《孙子·势篇》

【求解驿站】

用奇兵、巧计战胜对方。比喻用奇妙的、出人意料的办法或策略取胜。

【活学活用】

从那几件事情可以看出,韩信是一位~、善于用兵的军事统帅人才。

【妙语点拨】

田单听闻燕王去世的消息后,顿生灵感,运用计谋,一步步将燕军引入自己设下的圈套,从而让齐军转危为安,最终取得了战争胜利。相比之下,新即位的燕王与取乐毅而代之的新将军,则属于“不动大脑,贸然听信谗言”的愚昧之人,是扶不起的刘阿斗。燕军最后败北,亦在意料之中。燕军放走军事奇才乐毅,最后战场失利,实乃咎由自取。

【成语接龙】出奇制胜→胜利在望→望洋兴叹→叹为观止→止戈散马→马马虎虎→虎步龙行→行若无事→事与愿违→违天逆理→理屈词穷→穷山恶水

出尔反尔

【天天悦读】

战国时期,有七个较为强大的诸侯国,史称“战国七雄”。但是你可不要以为,当时就只是存在这七个诸侯国,其实呢,在这七个大国之外,还有许多的小国存在。发生战争也并不是只在大国之间,小的诸侯国之间也发生各种战事。

这不,有一次,邹国和鲁国就发生了战争。由于邹国比鲁国还要弱小一些,尽管邹穆公率领邹国的军民去抵抗,最终邹国还是吃了败仗。邹穆公的官吏共死了33个人,而参加战斗的老百姓则一个也没有死。在战斗的时候,他们像在旁边看热闹一样,根本懒得冲锋杀敌。邹穆公很不开心,于是,他就找了一个人发泄,可巧,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后来被中国人称为亚圣的孟子。

邹穆公问孟子道:“在这场战争中,我手下的官吏被杀死了33个,可是老百姓却没有一个为他们去拼命的,他们眼看长官被杀,而不去营救,真是可恨极了!要是杀了这些人吧,他们人太多,杀也杀不完;要是不杀吧,我又难消心中之恨。我该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说话可是直来直去的,孟子说:“这不怪老百姓啊,这要怪您自己。”

邹穆公瞪大了眼睛,可以看出他吃惊不小。但是孟子没有理他,继续说:“记得有一年闹灾荒,年老体弱的百姓饿死在山沟荒野之中,壮年人外出逃荒的有千人之多,流落到哪个国家的都有。而大王的粮仓还是满满的,国库也很充足,管钱粮的官员并不把这严重的灾情报告给您。这可不是一般的怠慢,这简直就是不把老百姓的生死放在眼里啊。您想啊,当初您这样对待他们,今天他们也以同样的怠慢来对待您,您又有什么可报怨的呢?”

邹穆公咬了咬嘴唇,没有说话。

孟子又继续说:“曾子有句言,您听说过吗?”邹穆公摇了摇头。

孟子接着说道:“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要警惕呀!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如何对待你。现在邹国发生的事,不就是曾子这句名言的最好注释吗?如今百姓有了一个报复的机会,就要用同样的手段来对待那些长官了。”

“那要怎么办呢?”邹穆公觉得孟子说的话还有点道理,便谦逊地问。

孟子告诉邹穆公说:“这不难办,您可以实行仁政啊,实行了仁政,老百姓都感激您,也会爱护他们的长官,并且愿意为国家冲锋杀敌了。”

——《孟子·梁惠王下》

【求解驿站】

原意是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怎样对待你。现多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前后自相矛盾。尔,你;反,通“返”,回。

【活学活用】

张兵决定与李健绝交,是因为张兵觉得李健这个人经常~。

【妙语点拨】

孟子谏邹穆公的过程中,引用曾子“出尔反尔”的名言,对邹穆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邹穆公领悟了“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的深刻道理。邹穆公身为一国之主,尤能听得进孟子的批评和建议,但现实中某些官员,容忍不了一丝百姓的抱怨之声,更别提批评了!这些人真该好好反思一下。再有,与人相处时,我们要平衡好自己,努力做好自己,这样不仅能把自己赢回来,也会让别人懂得该怎样尊重自己和他人。

【近义】

言而无信

【反义】

说一不二、言行一致、一言九鼎

出人头地

【天天悦读】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他的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都是北宋有名的文学家,被人们合称为“三苏”,而且都一起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中。

苏轼小时候,天资聪颖,由于书读得多,字也认得多,再加上文章写得好,因而受到人们的称赞。在一片赞扬声中,苏轼不免有些飘飘然。

有一天,便在自己书房门上手书一联,以显示自己的才华,联文是:读尽人间书,识遍天下字。对联贴出之后,有一位老者专程来到苏家,向苏轼“求教”,请苏轼认一认他带来的书,书上全是写着周朝时史籀创制的字。苏轼开始满不在乎,非常得意,可是接过书一看,书上的字一个也不认识,这对骄傲自满的苏轼是当头一棒,他顿时面红耳赤,只好向老者道歉。老者也没说什么,便含笑而去。苏轼这时才感到自己太骄傲了,于是将书房门前对联的上下联前各添了两个字,使思想境界为之升华,一幅具有远大抱负的对联展现在人们的眼前:“立志读尽天下书,发愤识遍天下字。”

此后,苏轼发奋读书。二十岁的时候,已学得博古通今,便和弟弟苏辙一起参加了京城的考试。当年的主考官是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对当时文坛崇尚诡怪奇涩的文风很是反感,一律不加录取。当他看到一篇《刑赏忠厚论》时,十分高兴,便准备取为第一。由于试卷是密封的,欧阳修并不知道那文章是谁写的。他想了想,觉得能写出这样的文章的人,除了他的弟子曾巩之外,可能不会有别人了。为了避嫌,欧阳修就把苏轼的卷子判为第二。等到发榜公布的时候,欧阳修才知道写那篇好文章的人不是曾巩,而是个叫苏轼的年轻人,心里便有些过意不去。

欧阳修得知《刑赏忠厚论》不是他的弟子曾巩写的,而是初出茅庐的苏轼所写,心里觉得有点对不住苏轼,竟让他屈居第二。再看到苏轼以后送来的文章,篇篇才学横溢,更是赞叹不已。于是写信给当时声望颇高的梅尧臣说:“苏轼的文章实在是好,我应当让路,使他高出我一头。”成语“出人头地”就是由此而来的。当时听说此事的人都不以为然,认为欧阳修夸大了苏轼的才学,等以后他们看到了苏轼的文章以后才信服。

后来,苏轼得到欧阳修等文坛名流的指点,文章越来越好,后来果然出人头地,和欧阳修等人被后人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宋史·苏轼传》

【求解驿站】

原意是让这个人高出一头。后形容超过一般人或高人一等。

【活学活用】

在学习上,既不想下苦功,又想~,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妙语点拨】

欧阳修表彰苏轼“出人头地”的言语,既表明了自己谦虚、爱才的心境,同时又形象地表达出年轻的苏轼那不同凡响的才华。当初苏轼取得一点成绩后,开始骄傲自满。幸运的是,一位老爷爷及时让苏轼醒悟过来,使苏轼意识到学问是无穷无尽的,对待知识,应该永不满足,终于成为大文豪。这正印证了那句老话:“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近义】

高人一等、崭露头角

【反义】

相形见绌、庸庸碌碌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天天悦读】

战国时期,魏国的东阳地方向国家交售的钱粮布帛比往年多出10倍,为此,满朝廷的大臣一齐向魏文侯表示祝贺。魏文侯对这件事并不乐观。他在思考:东阳这个地方土地没有增加,人口也还是原来那么多,怎么一下子比往年多交10倍的钱粮布帛呢?即使是丰收了,可是向国家上交也是有比例的呀。他分析这必定是各级官员向下面老百姓加重征收得来的。这件事使他想起了一年前他遇到的一件事。

一年前,魏文侯外出巡游。一天,他在路上见到一个人将羊皮统子反穿在身上,皮统子的毛向内,皮朝外,那人还在背上背着一篓喂牲口的草。魏文侯感到很奇怪,便上前问那人道:“你为什么要反穿着羊皮衣,把皮板露在外面来背东西呢?”那人回答说:“我很爱惜这件皮衣,我担心把毛露在外面搞坏了,特别是背东西时,我怕毛被磨掉了。”魏文侯听了,很认真地对那人说:“你知道吗?其实皮板更重要,如果皮板磨破了,毛就没有依附的地方了,那你想舍皮保毛不是一个错误的想法吗?”那人依然执迷不悟地背着草走了。

如今,官吏们大肆征收老百姓的钱粮布帛而不顾老百姓的死活,这跟那个反穿皮衣的人的行为不是一样的吗?

于是,魏文侯将朝廷大臣们召集起来,对他们讲了那个反穿皮衣的人的故事,并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老百姓不得安宁,国君的地位也难以巩固。希望你们记住这个道理,不要被一点小利蒙蔽了眼光,看不到事情的实质。”众大臣深受启发。

——《左传·僖公十四年》

【求解驿站】

皮没有了,毛长到哪里去呢?比喻人或事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就无法存在。存,存留;焉,哪里;何处;附,附着。

【活学活用】

倘若朕的江山不保,你们不是也跟着家破人亡?~。(姚雪垠《李自成》)

【妙语点拨】

当东阳地方向魏文侯交售的钱粮布帛比往年多出10倍时,百官争相恭喜魏文侯。但魏文侯不以为喜,反而忧心忡忡。经过一番缜密地分析后,料想必是下级官员重重盘剥百姓的结果。于是,召集官吏于一堂,用一个反穿皮衣的农夫背柴的故事启发众臣:民是国家赖以存在之依据,必须保护好百姓的利益,不能好大喜功,为了得到国君赞扬,而置百姓利益于不顾。有民,才有官,才有国君。如果本末颠倒,那将是得不偿失的。

【近义】

相辅相成、皮之不存,毛将安附

叶公好龙

【天天悦读】

春秋的时候,楚国叶县有一个名叫沈储梁的县令,大家都叫他叶公。

叶公非常喜欢有关龙的东西,不管是装饰品、梁柱、门窗、酒壶、酒杯、碗盘、衣服,上面都有龙的图案,连他家里的房檐屋栋上也雕刻着龙的花纹图案,大家走进叶公的家还以为走进了龙宫,到处都可以看到龙的图案!“我最喜欢的就是龙!”叶公得意地对大家说。

有一天,叶公爱龙成癖的事被天上真的龙知道了,真龙说:“难得有人这么喜欢龙,我得去他家里拜访拜访呀!”

真龙就从天上飞来叶公的家,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进了大厅,大喊说:“叶公在家吗?”

叶公一看到真正的龙,吓得转身就跑,好像掉了魂似的,脸色骤变,简直不能控制自己。边跑边大叫:“哇!怪物呀!”

真龙觉得很奇怪,说:“你怎么说我是怪物呢?我是你最喜欢的龙呀!”

叶公害怕得直发抖,说:“我喜欢的是像龙的假龙,不是真的龙呀,救命呀。”

叶公话没说完,就连忙往外逃走了!留下真龙一脸懊恼地说:“哼,叶公说喜欢龙这件事是假的,他根本是怕龙嘛!害我还特意飞来拜访他!”

——《新序·杂事》

【求解驿站】

比喻自称表面上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正爱好,甚至害怕。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

【活学活用】

现在的一些年轻人看着别人过圣诞节,自己也跟着过圣诞,还说自己非常喜欢,但如果真让他说圣诞是怎么回事时,他却一脸茫然,这跟~有什么两样啊!

【妙语点拨】

这个故事,用很生动的比喻,辛辣地讽刺了叶公式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们只唱高调、不务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要丢弃理论脱离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树立实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风。

出言不逊

【天天悦读】

三国时期,有个名叫张郃(hé)的人,早先是袁绍手下的一员战将。

有一次,袁绍与曹操在官渡(今河南省中牟东北)大战。袁绍派大将淳于琼督运粮草,囤积在鸟巢。曹操获悉这一情况后,便派兵赶往鸟巢袭击淳于琼。

张郃劝谏袁绍说:“曹操兵士虽然比我军少,但都是精兵,万一淳于琼守不住鸟巢,就糟了,我认为应该派重兵支援鸟巢。”

袁绍的另一名大将郭图说:“张郃说的不是好计策。我看应该先袭击曹操的大本营,这样,曹操一定会回去救援,鸟巢之围便不解自破了。”

张郃听了郭图的意见,不以为然地说:“曹操兵营易守难攻,不可能很快攻下,如果淳于琼被擒,我们断了粮草,就输定了。”

袁绍觉得自己的兵力远胜于曹操,于是采取郭图的军事策略,只派遣小部队支援淳于琼,而用重兵攻打曹操的大本营,曹操严密防守,袁绍一时半会很难将曹操的大本营攻破。

曹操袭击鸟巢成功,用大火烧了袁绍屯在鸟巢的粮草,这一来,袁绍的军心动摇,不战自败。

郭图知道这次失败是由于自己的计策不当造成的,便采取恶人先告状的办法,向袁绍诬告说:“张郃对吃了败仗竟然幸灾乐祸,说话也很傲慢无礼。”

张郃知道后,生怕袁绍迁怒于他,于是投奔曹操。他对曹操说:“郭图对袁绍说我幸灾乐祸,出言不逊,我只能来投奔您了。”

曹操说:“你来投奔我,就像韩信投奔刘邦一样正确。”

后来,张郃成为曹操手下一名得力的战将,立下了不少战功。

——《三国志·魏书·张郃传》

【求解驿站】

形容说话傲慢无礼。出言,话说出口来;逊,谦让。

【活学活用】

这个人经常~,所以人缘很差,大家都懒得与他交往。

【妙语点拨】

袁绍自感兵力远胜于曹操,无论是对下属的不同建议,还是对当时的战争形势,都缺乏客观地分析,最终导致战场失利。后又缺乏辨别能力,听信小人郭图的一面之词,使张郃有性命之忧,转而投奔曹操。曹操爱惜人才,将张郃此举比作韩信投奔刘邦,曹操敢于用人的魄力可见一斑。相比之下,袁绍是那么的渺小。事实上,袁绍的种种性格缺陷注定了他只能在三国的历史中演绎一个跳梁小丑的角色。

【近义】

出口伤人

【反义】

彬彬有礼

出类拔萃

【天天悦读】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学生。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教育家。他继承了孔子的儒家学说,他非常崇拜孔子,在他的心目中,孔子是个超人的天才,是个圣人。

有一天,孟子的学生公孙丑问孟子:“老师,你已经是一位圣人了吗?”

孟子说:“连孔夫子都不敢称自己是圣人,我又算得了什么呢?”

公孙丑列举了伯夷、伊尹等以贤德著称的人问孟子,他们是否和孔子一样。

孟子回答说:“自有人类以来,没有人比得上孔子的。”

公孙丑接着又问:“那么,他们和孔子有什么不同呢?”

孟子借用了孔子的学生有若的一句话说:“凡是同类的都可以相比较。麒麟和走兽,凤凰和飞鸟,泰山和小土堆,河海和小水洼,它们都是同类。但前者又都远远超越了它的同类。圣人和老百姓也是同类,都是人,但圣人是远远地超出那一类的。自有人类以来,没有人比孔子更伟大了。孔子是出于其类,拔乎其萃。”

——《孟子·公孙丑上》

【求解驿站】

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超出那一类,高出那一群。形容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出,超过;类,同类;拔,超出;萃,草丛生的样子。

【活学活用】

王凯的硬笔书法,在同学中~。

【妙语点拨】

无论是孟子还是有若,都忽视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道理。有道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没有哪个人是绝对至尊的。做人不能甘于平庸,而应努力成为一个出类拔萃之人,敢于挑战至尊,挑战权威。唯有如此,一个人才能拥有舒适的生活,尽享人生之乐。历史与社会的车轮也才能在这种不断地超越中滚滚向前。

【近义】

鹤立鸡群、超群绝伦

【反义】

滥竽充数

厉兵秣马

【天天悦读】

春秋时期,秦国派杞子、逢孙、杨孙三人领军驻守郑国,却美其名曰为:帮助郑国守卫其国都。公元628年,杞子秘密报告秦穆公,说他已“掌其北门之管”,即掌握了郑国国都北门的钥匙,如果秦国进攻郑国,他将做秦国内应,协助秦国攻郑。

秦穆公接到杞子的密报后,觉得机不可失,顾不得听取大夫蹇叔的劝阻,便立即派孟明、西乞术、白乙丙三位将军率兵进攻郑国。

蹇叔的儿子也随部队出征,蹇叔哭泣着对自己的儿子说:“你们一定会在淆这个地方遭军队抵御,到时我来帮你收尸。”

秦军经过长途跋涉后,终于来到离郑国不远的淆国,刚好被郑国在这里做生意的商人弦高碰到。弦高一面派人向郑穆公报告,一面到秦军中慌称自己是代表郑国前来慰问秦军的。弦高说:“我们君王知道你们要来,特派我送来一批牲畜来犒劳你们。”

弦高的这一举动,引起了袭郑秦军的怀疑。秦国将领怀疑郑国已做好了作战的准备,所以对继续进军犹豫不决。

郑穆公接到了弦高的密报后,急忙派人到都城的北门查看,果然看见杞子的军队“束载、厉兵、秣马矣”,即人人扎束停当,兵器磨得雪亮,马喂得饱饱的,完全处于一种作为内应的作战状态。对此,郑穆公派皇子向杞子说:“很抱歉,恕未能好好款待各位。你们的孟明就要来了,你们跟他走吧!”

杞子等人见事情已经败露,便分别逃往齐国和宋国去了。孟明得知此消息后,也不情愿地下令撤军。

成语“厉兵秣马”便来自于典故中“束载、厉兵、秣马矣”。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求解驿站】

磨好兵器,喂饱战马。形容做好战斗准备。厉,同砺,磨;兵,兵器;秣,喂牲口。

【活学活用】

孙权克仗先烈,雄据江东,举贤任能,~,以伺中国之变。(陈亮《酌古论·吕蒙》)

【妙语点拨】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中华民族优秀品质在弦高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弦高只是郑国一个以买卖为生的普通商人,但当他听说秦国要攻打自己的国家时,毫不犹豫地冒着破产和被识破而杀头的双重危险,把自己用来做生意的牲畜送给秦军,还委婉地透露给秦军一个信息:我们郑国已经知道你们来了,已经做好准备了。弦高之所以如此做,是想拖延秦军进攻的步伐。与此同时,他又派人飞快地回国报告,让郑国迅猛备战。这是一个多么机智、勇敢,又值得敬仰的儒商啊。

【近义】

严阵以待、枕戈待旦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天天悦读】

南北朝时期,公元550年,东魏的政治大权被当朝的丞相独揽,这个丞相就是高洋。高洋一人统揽着东魏所有的政事,并且有篡权夺位之心。当时的魏孝静帝(元善见)只是一个“居其位,不谋其政”的皇帝。后来高洋逼迫魏孝静帝退位,将皇位转让给他。高洋就这样运用卑鄙的手段建立起了一个新的王朝。这个王朝就是北齐,高洋做了北齐的文宣帝。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防止东魏死灰复燃,东山再起,高洋大灭东魏元氏政权的势力,对东魏的皇族斩尽杀绝,几乎不留活口,以此来免除后患。

高洋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手段极其残忍。他首先杀死的就是魏孝静帝和他的三个儿子。他用毒酒将他们毒死。之后,高洋还是觉得留有隐患,就下令把元氏宗室近亲44家逮捕下狱。前后共处死七百多人,就连婴儿也不放过。将元氏宗亲杀害后,高洋还叫人将尸体抛到漳河里去喂鱼。

高洋的行为很快就传播开来。传到了元氏的远房宗族那里,远房宗族非常恐慌,生怕什么时候高洋的屠刀会砍到头上来。他们赶紧聚集起来商量对策。有个名叫元景安的县令说,眼下要保命的唯一办法,是请求高洋准许他们脱离元氏,改姓高氏。元景安的堂弟元景皓听到这话后,坚决反对这种做法,他非常气愤地说:“怎么能用抛弃本宗、改为他姓的办法来保命呢?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我宁愿死而保持气节,不愿为了活命而忍受屈辱。”胆小怕事的元景安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卑鄙地把景皓的话禀告给了高洋。高洋随即逮捕了景皓,并将他处死。元景安因告密有功,高洋赐他姓高,并且升官发财了。

但是,好景不长,残酷的屠杀不能挽救北齐摇摇欲坠的政权。元景皓被杀不久,高洋因病死去。过了十几年,北齐王朝也灭亡了。而元景皓那“宁可玉碎,不能瓦全”的正义行为,却一直受到后世人们的称颂。

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把元景皓的“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简化引申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个成语。

——《北齐书·元景安传》

【求解驿站】

做玉器被打碎,不做陶器得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而死,决不苟且偷生。

【活学活用】

~,无耻苟活,生不如死。(刘绍棠《花街》)

【妙语点拨】

元景皓不畏强权,为了气节和尊严,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精神非常值得称颂。他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度。在他眼中,尊严的价值大于生命的价值!中国还有句古语:“士可杀,不可辱”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一个拥有强权的人并不一定能够称为“英雄”,但是一个“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正义之士却可以。

【近义】

宁死不屈

【反义】

苟且偷生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天天悦读】

战国时期,整个中原大地狼烟四起,战事不断。众诸侯都想兼并其他的国家,称雄天下。这些诸侯国里实力最强的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史称“战国七雄”。七雄中,秦国在西,自秦孝公即位后任用商鞅为相,实行变法,国力日渐强盛,成为最强大的诸侯国。

随着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秦国的野心也不断膨胀,已经不满足仅仅占领邻国的几个城池这样的小胜利了,其目的是要兼并六国,称霸天下。其他六国分布在秦国的东面。他们看清秦国的野心后,就以楚国为首,南北联合,西向抗秦,战略上称为合纵。秦孝公的儿子惠王当政以后,采纳宰相张仪的“连横”外交政策,四处游说,破坏六国的合纵政策。

当时有个极力主张诸侯国联合抗秦的辩士名叫苏秦,他得知韩王准备接受秦国的条件,投靠秦国,就马上动身去游说韩王:

“我一直认为韩国是个实力雄厚的国家。因为韩国地理条件优越,东南西北都可以凭借天然的山川地势做屏障,易守难攻。韩国又有几十万英勇善战的精兵良将,锐利的武器,装备有天下第一的强弓劲弩。此外,韩国还有您这样一位贤德爱民的圣主,如果与另外六国争雄,是完全可以立于不败之地的,您为什么要向秦国低头呢?大王您要知道,韩国一旦和秦国结盟,就要屈服于秦国,以秦国贪得无厌的个性,他们一定会提出各种无理要求,还会要求您把韩国的要地宜阳、成皋划给他。大王您今年给了他这些地方,明年他还会有新的要求,韩国的土地是有限的,但秦国的贪欲却是无止境的。那时,大王就只能将自己的国家拱手让给垂涎已久的秦国了,这不是要被天下人耻笑吗?”

“俗话说:‘宁为鸡口,不为牛后。’如果现在大王屈膝向秦称臣。那与甘居牛后又有什么区别呢?以大王的贤能,再加上韩国的精兵良将,而落得个牛后之名,就连我都替大王感到羞耻啊!”

苏秦的上述言论提醒了韩王,韩王激愤地拔剑而起,仰天大喊道:“韩国宁可做一个独立的小国,也绝不当秦国这个大国的附庸。哪怕是战死,也绝不屈服于秦国!”

就这样,张仪策划的秦国连横策略在苏秦的口舌之下宣告破产了。

后来,人们根据史料记载的苏秦所言:“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乎?”引申出成语“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战国策·韩策一》

【求解驿站】

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受人支配。牛后,牛的肛门。

【活学活用】

数据显示,除了水电、能源、银行、保险等行业,中小企业在台湾各行各业所占的比例都超过95%。有人用“~”来概括台湾人这种独立的精神。

【妙语点拨】

苏秦用“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游说对强秦有臣服之心的韩王,宁可做小小的一国之主,也不要跟在强秦后面惟命是从。韩王听后觉得很有道理,这是因为韩王考虑到做“鸡首”的相对自由度更大,而且“鸡首”比“牛后”做出成绩的机会多得多。一旦成绩显著,“鸡首”就可能变成“牛头”,而“牛后”想变“牛头”却是难乎其难。道理就是如此简单。所以,韩王最后下定决心与各诸侯国王合纵抗击强秦这个“牛头”。

对牛弹琴

【天天悦读】

战国时期,有个音乐家叫公明仪。这个人能作曲也能演奏,七弦琴弹得非常好,弹的曲子优美动听,很多人都喜欢听他弹琴,人们也很敬重他。

公明仪不但在室内弹琴,遇上好天气,还喜欢带琴到郊外弹奏。

这不就有一天,他在窗下弹琴,悦耳的琴声引来了许多的鸟儿和蜜蜂。这时,他透过窗户,远远地望见有一头黄牛正在草地上低头吃草,公明仪一时来了兴致,便抱着琴去郊外。春风徐徐地吹着,垂柳轻轻地动着。公明仪兴致更足,一走到老黄牛的跟前,便迅速摆上琴,拨动琴弦,给牛弹起了最高雅的乐曲《清角之操》来。然而,这只吃草的老黄牛却无动于衷,仍然一个劲地低头吃着草。

公明仪心想:“老黄牛没什么反应,可能跟这曲子比较高雅有关,我换个曲调,弹弹小曲再试试看。”一曲终结,只见老黄牛仍然毫无反应,继续悠闲地吃草。

公明仪拿出自己的全部本领后,老黄牛也只是偶尔甩甩尾巴,赶着牛虻,低头闷不吱声地吃草。最后,老黄牛居然还慢悠悠地离开了。

公明仪见老黄牛始终无动于衷,很是失望。人们对他说:“不是你弹的曲子不好听,是你弹的曲子不对牛的耳朵啊!”

最后,公明仪无奈地抱琴回家了,叹息道:“对牛弹琴,一窍不通。”

——《理惑论》

【求解驿站】

常用来比喻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白费口舌(主要讥笑听话的人听不出所以然)。有时也比喻说话时不看对象(主要讥讽说话的人),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

【活学活用】

你对这个罪大恶极、屡教不改的人讲道理,简直是~。

【妙语点拨】

这则寓言说明,牛听不懂高雅的音乐,告诫人们,教育要看对象,要因材施教。不分对象,乱教一气,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白费唇舌,毫无收效。不过呢,现代科学发现,对奶牛弹琴,飨以美妙的音乐,有助于提高奶牛的自然免疫力,增加牛奶的产量。

【近义】

问道于盲

打草惊蛇

【天天悦读】

南唐时期,有一个名叫王鲁的人。他在当涂县做县令期间,贪得无厌,财迷心窍,见钱眼开,只要是有钱、有利可图,他就可以不顾是非曲直,颠倒黑白,做了许多坏事。

有道是“上梁不正下梁歪”。这王鲁属下的那些大小官吏,见领导贪赃枉法,便也一个个明目张胆地干起坏事来,他们变着法子敲诈勒索、贪污受贿,巧立名目地搜刮民脂民膏,以致当涂县官吏的十之八九都是贪官。所以,当涂县的老百姓是苦不堪言,从心里恨透了这些狗官,总希望能有个机会好好惩罚惩罚他们,以泄心中怨气。

一次,赶上朝廷派官员下来巡察地方官员的情况,当涂县老百姓一阵窃喜,寻思着机会终于来了。于是,大家联名写了个状子,控告县衙里的主簿等人营私舞弊、贪污受贿的种种违法犯罪行为。

状子首先递送到了县令王鲁手中。王鲁把状子从头到尾只是粗略看了一遍,这一看不打紧,却把这个王鲁县令吓得浑身上下直打哆嗦。原来啊,老百姓在状子中所列举的种种犯罪事实,全都和王鲁自己曾经干过的坏事相似,而且其中还有许多坏事都和他有所牵连。状子虽是告主簿几个人的,但王鲁觉得就跟告自己一样。他越想越害怕,直冒冷汗,心想:“如果老百姓再继续控告下去,马上就会控告到我头上了,如此一来,朝廷知道了实情,查清了我在当涂县的行径,我就要大祸临头了!”

王鲁想到这里,不由自主地用颤抖的手拿笔在案卷上写下了他此刻内心的真实感受:“汝虽打草,吾已惊蛇。”意思就是说你们这样做,目的是为了打地上的草,但我就像是躲在草里面的蛇一样,可是被大大吓了一跳!写完这几个大字后,他手一松,瘫坐在椅子上,笔也掉到地上去了。

后来,大家就根据王鲁所写的八个字“汝虽打草,吾已惊蛇”,引申为成语“打草惊蛇”。

——《南唐近事》

【求解驿站】

打在草上,却惊动了藏在草丛中的蛇。原比喻惩治甲,以警告乙。后常常用来比喻做事不密而惊动对方,使对方有了警觉,预为防范。惊,惊动。

【活学活用】

队长告诫队员不要性子太急,如果走漏了风声,~,就会坏了大事。

【妙语点拨】

王鲁在当涂县任上期间,利欲熏心,做尽贪赃枉法之事。当地百姓慑于权威,敢怒不敢言,只好紧抓朝廷官员巡察地方官员的机会,向上递状子,希望能好好惩罚惩罚王鲁。事实证明,百姓也确实达到了目的。王鲁审阅过一纸诉讼,被吓得心惊肉跳,不知如何是好。由此可见,那些干了坏事的人常常是做贼心虚,当真正的惩罚还未到来之前,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他们也会吓破胆。

【近义】

敲山震虎

【反义】

引蛇出洞

尔虞我诈

【天天悦读】

春秋中期,楚国在中原称霸,楚庄王根本不把邻近的小国放在眼里。

有一次,他派大夫申舟出使齐国,指示他经过宋国的时候,不必要向它借路。申舟估计到这样一来,必定会触怒宋国,说不定因此而被杀死。但楚庄王坚持要他这样做,并向他保证,如果他被宋国杀死,自己将出兵讨伐宋国,为他报仇。申舟没有办法,只好将儿子申犀(xi)托付给楚庄王,然后出发。

果然不出申舟所料,他经过宋国时,由于没有借路而被宋国抓住。宋国的执政大夫华元了解情况后,对楚庄王如此无礼非常气愤,对宋文公说:“经过我们宋国而不通知我们,这是把宋国当作属国看待。当属国等于亡国。如果杀掉楚国使者,楚国来讨伐我们,也不过是亡国。与其如此,倒不如把楚使杀掉!”宋文公采纳了华元的建议,下令将申舟杀害。

申舟遇害的消息传到楚国,楚庄王气得鞋子来不及穿,宝剑也没时间挂,就下令讨伐宋国。然而,宋国虽小,要火速攻灭它也并非易事。楚庄王从公元前595年秋出兵,一直围攻到次年夏天,还是没有把宋国的都城打下来。楚庄王的锐气大大低落,决定解围回国。

申舟的儿子申犀得知后,在楚庄王马前叩头说:“我父亲当时明知要死,可是不敢违抗您的命令。现在,您倒丢开从前说的话了。”楚庄王听了,无法回答。这时,在边上为楚庄王驾车的大夫申叔时献计道:“可以在这里让士兵盖房舍、种田,装作要长期留下。这样,宋国就会因害怕而投降。”楚庄王采纳了申叔时的计策并加以实施。宋国人见了果然害怕。华元鼓励守城军民宁愿战死、饿死,也决不投降。

一天深夜,华元悄悄地混进楚军营地,潜入到楚军主帅子反营帐里,并登上他的卧榻,把他叫起来说:“我们君王叫我把宋国现在的困苦状况告诉您:粮草早已吃光,大家已经交换死去的孩子当饭吃。柴草也早已烧光了,大家用拆散的尸骨当柴烧。虽然如此,但你们想以此迫使我们订立丧权辱国的城下之盟,那么我们宁肯灭亡也不会接受。如果你们能退兵三十里,那么您怎么吩咐,我就怎么办!”

子反听了这番话很害怕,当场先和华元私下约定,然后再禀告楚庄王。楚庄王本来就想撤军,听了自然同意。第二天,楚庄王下令楚军退兵三十里。于是,宋国同楚国恢复了和平。华元到楚营中去订立了盟约,并作为人质到楚国去。盟约上写着:“我无尔诈,尔无我虞。”意思是说:“我不欺骗你,你也不必防备我!”

后人由此故事引申出成语“尔虞我诈”。

——《左传·宣公十五年》

【求解驿站】

我骗你,你骗我,表示彼此互相欺骗。尔,你;虞、诈,均为欺骗的意思。

【活学活用】

资本家彼此之间~,是由资本主义的本质决定的。

【妙语点拨】

楚庄王欲问鼎中原,为攻打宋国找借口,于是,派大夫申舟出使齐国,命令他经过宋国时故意不向宋通报。申舟遵命行事,宋国则认为此举有蔑视本国之嫌疑,便将申舟杀害。楚庄王闻讯,出兵伐宋。宋军殊死抵抗,故久攻不下。楚庄王心生退兵之意,却顾忌自己承担食言之责。后采纳申叔时的计谋,佯装与宋国进行持久战,迷惑宋国。宋大帅见状,信以为真,便潜入楚军主帅的营帐,佯称本国将誓死抵抗到底,反过来又忽悠了楚军一把。就这样,最终两国议和。春秋争霸时期,诸侯国之间勾心斗角,玩弄花招,由此可见一斑!

【近义】

钩心斗角、尔诈我虞

【反义】

推心置腹、坦诚相见

必恭必敬

【天天悦读】

西周的最后一个国君是周幽王姬官涅。此人昏庸暴虐,政治腐败。

公元前779年,褒国进献了一个姓姒(sì)的美女,叫褒姒。周幽王对她万般宠爱。褒姒一向不爱笑,幽王用音乐歌舞、美味佳肴都不能让她笑。有人献计点燃报警的烽火台,招来各路诸侯兵马,使他们上当,让褒姒笑一笑,幽王欣然同意。他带褒姒到行宫游玩,晚上传令点燃烽烟,各地诸侯见到烽烟,以为是盗寇侵扰京城,纷纷率领兵马赶来相救。到了一看,只见幽王在喝酒取乐。幽王派人对他们说:“没有什么盗寇,让你们辛苦了!”

诸侯受骗,匆匆地来,匆匆地去。褒姒看了不由大笑,幽王也很开心。

褒姒生了个儿子叫伯服,幽王废掉申后,立褒姒为王后;废掉申后生的太子宜臼(jiù),立伯服为太子。

宜臼遭到废黜,住在外祖父申侯家里。他对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满怀忧愁,心中十分痛苦,写了一首题目叫做《小弁》的诗,抒发自己的心情。诗的第三节说:“看见屋边的桑树和梓树,一定要必恭敬止。我尊敬的是自己的父亲,我依恋的是自己的母亲。谁人不是父母的骨肉,谁人不是父母所生?上天生了我,可我的好日子到何处找寻?”

由于幽王昏聩无道,诸侯纷纷叛离。公元前771年,宜臼的外祖父申侯联合犬戎的军队进攻镐京。幽王下令点燃烽烟,但是诸侯受过骗,以为又是幽王一时兴起,逗褒姒开心,所以都没有派出救兵。犬戎的军队攻下镐城,杀了幽王,掳走了褒姒。

“必恭敬止”后来演化为“必恭必敬”,也有写作“毕恭毕敬”的。

——《诗经·小雅·小弁》

【求解驿站】

形容态度极为恭敬,也形容十分端庄和有礼貌。形容态度神情十分恭敬谦逊。必,一定,十分;恭,有礼貌;敬,尊敬。

【活学活用】

他很严肃,大家对他从来都是~的。

【妙语点拨】

昏聩无道的周幽王,沉溺于女色,忽视朝政。为了博红颜一笑,不惜烽火戏诸侯,最终落得个国破人亡的下场,实属咎由自取。如果他勤于朝政,没有三番五次地动用烽火,败坏一国之君的威信,西周王朝又怎么会毁在他手中?他又怎么会成为末代之君?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千万不要拿别人的利益当作自己讨好其他人的砝码,否则最终吃亏的是自己。

【近义】

恭而敬之、彬彬有礼

【反义】

出言不逊、傲慢无礼

发蒙振落

【天天悦读】

西汉时期,掌管封爵事务的主爵都尉汲黯,是位忠正耿直的大臣。他不考虑个人安危,经常向年轻的汉武帝直言进谏。汲黯为政,以民为本,同情民众的疾苦。一次河内失火,武帝派他去视察,他到河南,见正遭水灾,饥民塞路,父子相食,饿死沟壑者不计其数,汲黯不畏矫制之罪,便以皇帝使臣的名义,持节开仓放粮赈济贫民,人民大悦。

后来,有个名叫董仲舒的读书人向汉武帝提出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意思是,将诸子百家的学说作为邪说,予以禁止,独尊孔子及其儒家经典,以通过文化上的统治,达到政治上的统一。后来武帝采纳这个建议,到处表示要以仁义治天下。

汲黯觉得武帝言行不一。有一次,他当着许多儒生的面批评武帝说:“陛下内心的欲望很多,嘴上却说要以仁义治天下。这哪里像古代圣贤唐尧、虞舜的样子呢?”武帝听了无言以答,脸色很难看地离去。

有人对汲黯说,你这样当面得罪皇帝,迟早会出事的,汲黯不以为然地说:“皇帝设置百官,难道是为了让他们光说好话,而使皇帝陷入不义的泥潭里去吗?”

不久,淮南王刘安准备反叛。他对公孙弘并不放在眼里,反而很惧怕汲黯。为此,特地告诫手下人千万不要在汲黯那里露了马脚。他说,汲黯此人爱好直言进谏,能为节义而死,很难迷惑他。至于丞相公孙弘,对付他就像揭开蒙盖在眼睛上的障碍,振落树上的枯叶那样容易。淮南王刘安评述丞相公孙弘的话,史料这样记载:“至如说丞相弘,如发蒙振落耳。”这便是成语“发蒙振落”的来由。

汲黯为官清正,廉洁奉公,死后家中没有什么多余的财产,在封建官吏“浊多清少”的环境中他可谓一佼佼者。然而他多次直谏,廷争抗颜,又与权臣公孙弘、张汤不能相容,为此,公孙弘、张汤恨之入骨,常在武帝面前说他的坏话,武帝听多了坏话后,就慢慢地疏远了汲黯,后来还将他贬职,出任淮阳太守,最后死在任中。

——《史记·汲郑列传》

【求解驿站】

把蒙在物体上的东西揭掉,把将要落的树叶摘下来。比喻事情很容易做到。蒙,遮盖,指物品上的罩物;振,摇动。

【活学活用】

那件事对小红来说,难如登天;但对精通计算机技术的小赵,则~。

【妙语点拨】

敢于直言进谏的汲黯,不畏权势,以至于准备反叛的淮南王刘安都忌讳他的刚正不阿。可惜的是,汉武帝不分忠奸良莠,没能施予汲黯这个人才以更长时间的用武之地。至于为何敢犯龙颜进谏的汲黯没有像魏征那样,一直红到现在,估计还是坏在他信奉“无为而治”的黄老之术,有悖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所以虽然他当年有过不俗政绩,以民为本,却依然被打入了历史的冷宫,无法与魏征比肩。

【近义】

唾手可得

【反义】

海底捞针

好大喜功

【天天悦读】

李世民跟随父亲李渊趁隋末之乱起兵,南征北战,打了无数胜仗,为平定内乱,建立李唐王朝,立下了大功。后来,李世民继承了李渊的王位,成为唐代的第二代君王。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有所作为的开明君主,作为一位文武兼备,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军事家,取得了辉煌成就,使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了巅峰状态,“贞观之治”闻名四海。

然而,作为一言九鼎的封建帝王,李世民也无法摆脱他的历史局限性。“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李世民也具有很多封建帝王无法摆脱的缺点。《新唐书》的作者把李世民比作是古代周武王那样的圣明君王,但也指出他“好大喜功,勤兵于远”。

贞观六年,群臣提议李世民行封禅之礼,魏征对此持反对意见。李世民便气呼呼地逼问魏征:“朕功不高耶?”“德未厚耶?”“年谷未登耶?”“华夏未安耶?”“远夷未慕耶?”魏征承认李世民在这些方面确实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同时指出还不足够。从两人的一问一答中可以看出,李世民此时已经产生了自满情绪,对已取得的胜利和成功沾沾自喜。

李世民不足的暴露,主要集中在贞观十年以后。

贞观十一年,魏征指出他已有“意渐深刻”“法无定科,任情以轻重”的情况。张亮、张蕴古与卢祖尚等人就是在这种喜怒任刑的情况下,被轻罪重判而处死的,连李世民本人也对其中的几件事追悔不已。所以,有人指出,贞观后期,李世民经常以言代法,破坏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法制,这等于是自乱其法。

贞观十三年,魏征奏上了他那篇著名的《十渐疏》,对李世民展开了全面的批评。尽管李世民以“从谏如流”的美名家喻户晓,但在这方面他并非完人,有时候纳谏也不算是心甘情愿。有一次,如果不是皇后的提醒,他还差点杀了直言的魏征呢。

贞观十九年,好大喜功的李世民拒绝褚遂良、张亮、李大亮等大臣的谏言,一心兴师东征高丽,结果惨败而归。这场战争劳民伤财,削弱了唐朝国力。在班师回朝的路上,李世民闷闷不乐地叹息说:“魏征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事实上,当时尽管魏征已经离世,但朝中并不缺乏犯颜苦谏的大臣,只是李世民追求个人功业的欲望迷乱了自己的心罢了。

尽管远征高丽以败北收场,然而,李世民并没有从中汲取足够的教训,而是刚愎自用,执拗不回,顽固地还要准备再一次发动东征高丽的战争,在以后几年中大练水师,制造战船。

就这样,李世民为了扩张唐朝的势力,沿着政治上的下坡路滑行,而且越滑越远,直至生命的终点。

——《新唐书·太宗纪赞》

【求解驿站】

原指封建帝王喜好扩大疆土,炫耀武功。后指不管条件是否许可,一心想做大事,立大功。或指铺张、浮夯,爱出风头。好,爱好,喜欢;功,功绩,成就。

【活学活用】

孔刚这个人一向是~,不切实际,所以工作中常常出问题。

【妙语点拨】

李世民几乎是战无不胜的常胜将军,却因为好大喜功,一心想扬威异域,居然以一次败仗结束了自己的戎马生涯,不能不说是一个莫大的讽刺。这启示我们,一个人长期身居要职,在听到讴歌与颂扬声的同时,要学会理性对待,俭朴自持并谦虚地听取逆耳的忠言。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李世民虽然有好大喜功的缺点,但是,相对于历史上的封建统治者而言,李世民依然是佼佼者,依然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近义】

好高骛远、沽名钓誉、急功好利

【反义】

实事求是、脚踏实地

功亏一篑

【天天悦读】

公元前11世纪,姬发——周文王的次子,因其兄伯邑考被商纣王残杀,得以即位。姬发死后谥号“武”,世称周武王——继承其父周文王遗志,推翻商朝统治,成为西周王朝的开国之君。姬发继任后,继续积极准备灭商,任命姜尚为军师,负责军事;任命其弟周公旦为辅佐,负责政务;任命召公、毕公等人为助手。

商军和周军在牧野激战之后,商军全线溃退,纣王逃回殷都自焚于鹿台。周武王灭掉商朝,建立了周王朝。四面八方的小诸侯国当然要来朝贺,并且带来许多地方特产和珍贵礼物。当时,有个西戎国,地处偏远,也派来了使臣,并送来了一只名狗作为礼物。这是一只西戎特有的狗,身高四尺,尾大毛丰,很是珍奇,周武王很喜欢,就高兴地收下了。

担任太保的召公,惟恐周武王玩物丧志。一天,他面见周武王,对他说:“现在,西方都归附你,无论远近国家,都把自己的好东西贡献给你,这固然是你的圣德。但是,玩赏之物是不分贵贱的,关键是人的德行。没有德,物也不值钱;有德,物才显得珍贵。一个贤明的君主不应该沉湎于声色之中。一个人如果把人当作玩物加以戏弄,就会失掉德行;如果把珍奇之物当作宝贝,每天玩赏,就会丧失志气。犬马之类的畜牲不是本地所产,不该豢养它;珍禽异兽对人的衣食住行没有什么用途,也不必饲养它;别国的珍宝没有什么实用价值,也不要稀罕它。四方贡献的东西,最好是分封赏赐给同姓的国家,用来表示信诚之意。”

召公见周武王认真地听着,于是继续说道:“一个圣明的君主应当为群臣作出榜样与表率,要随时随地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看它是否合乎规范,千万不要忽视一些细小的行为。因为良好的品德是由小德一点点积累起来的,这好像是筑起一座百尺高的土山,土要一筐一筐地堆积。当堆得差不多的时候,只要再加上一筐,就大功告成了。可是这最后一筐土没有堆上去,这座百尺高的土山也就没有完成,岂不是太令人惋惜了吗?千万不能功亏一篑。您是一个贤明的君主,可不能犯这种错误啊!否则,就要追悔莫及……”

周武王听了召公的劝谏后,觉得非常有道理,从此更加专心治理朝政。在这样一个贤明君主的领导下,满朝文武也都尽心尽职地报效国家。

——《尚书·旅獒》

【求解驿站】

原指筑九仞高的土山,因差最后一筐土而不能完成。后用以比喻做事情只差最后一点努力而未能完成。

【活学活用】

魏教授的实验已进入最后阶段,但由于一个助手的小小失误,最终~。

【妙语点拨】

召公担心武王觉得自己建立了周朝就以为事业已成功,从此骄傲自满,迷恋豪华享受,就劝周武王不要贪图享乐、勿玩物丧志。周武王认真听取臣子谏言,励精图治,不愧为一代明君。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有周武王这种果断处事的能力以及虚心听取他人建议的博大胸怀。唯有如此,前进的步伐才能走得更稳健、更潇洒,人生的轨迹才会更美丽。

【近义】

功败垂成、前功尽弃

东施效颦

【天天悦读】

西施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是春秋时期越国人,她的一举一动都十分吸引人,只可惜她的健康状况不太好,有心痛的毛病。

有一次,她在河边洗完衣服准备回家,就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因为胸口疼痛,所以她就用手捂住胸口,皱着眉头。虽然她的样子非常不舒服,但是见到的村民们却都在称赞,说她这样比平时更加漂亮了。

同村有位名叫东施的女孩,因为她的容貌丑陋,她听说村里的人都称赞西施用手捂住胸口、皱着眉头的样子很漂亮,于是,也学着西施的样子捂住胸口,皱着眉头,在人们面前慢慢地移动,以为这样就有人称赞她。她本来就长得不美丽,再加上刻意地模仿西施心痛时的动作,样子怪怪的,反而让村里的人更加厌恶了。

村里一些人看到她走来了,赶紧关上大门。还有些人则是急忙拉妻儿躲得远远的,他们比以前更加瞧不起东施了!

成语“东施效颦”便由此演绎而来。

——《庄子·天运》

【求解驿站】

比喻不知道他人好在哪里,自己又没有条件而胡乱模仿。效,模仿;颦,皱眉头。

【活学活用】

你不从客观实际出发,却像~那样,必然导致适得其反的结果。

【妙语点拨】

丑女人东施只知道西施皱眉的样子很美,却不知道她为什么很美,一门心思地认定西施之美与皱眉捂胸的行为有关,从而简单模仿她心痛时的样子,结果被大家讥笑,视之为瘟神,唯恐避之不及。这个故事启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寻找适合自己的形象,盲目模仿别人的做法是愚蠢的,也是行不通的。

【近义】

邯郸学步、照猫画虎

【反义】

平淡无奇、独辟蹊径、标新立异

对症下药

【天天悦读】

东汉末年,有一位杰出的医学家名叫华佗。他的医术极为高明,尤其精于医道和用药,人们都争着找他看病。华佗被人们誉为“神医”,主要是由于他能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仔细诊断,找出病根,然后对症下药。

有一次,两个病人找他看病,一个叫李延,一个叫倪寻。他们都得了头痛发热病,病一发作,头就疼得厉害,而且发高烧。

华佗仔细地询问了他们的病情,细致地摸了摸脉,然后又认真地观察了一番,最后给他们各开了一张药方。两人拿到药方,高高兴兴地抓药去了。

出门不久,他们把药方对照着看了看,觉得很奇怪:两人的症状十分相似,都是一种病,怎么药方大不相同呢?李延的药方上开的是发汗药,而倪寻的药方上开的则是泻药。于是两人便嘀咕起来:会不会是大夫开错了药方呢?

两人又急忙回来找华佗。华佗清楚了他们提出的疑问后,笑了笑说:“你们放心吧,药方一定没有错的!”华佗又耐心地对他们解释说:“吃药要看具体情况,你们的症状虽然相同,但是病因却不一样。倪寻的病是由于内部伤食引起的,而李延的病则是由于身体受风寒造成的。病因不同,用的药自然就不相同了呀!”“原来如此!”听了华佗的解释,两人都笑了。他们一再感谢华佗,并安心地服了药。

很快,两个人的病都好了。他们赶紧登门拜谢,对华佗一揖在地,异口同声地赞道:“先生您是神医,果然名不虚传啊!”

——《朱子语类》

【求解驿站】

原指医生针对病症开方用药。现在常用来比喻针对具体情况、问题,制定具体的解决办法。

【活学活用】

杨大夫有多年临床经验,根据不同的病情,~,济世救人。

【妙语点拨】

华佗诊断出两个病人虽然都是头疼发热,但病因却大相径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开出不同的药方。病人抓药服食后,身体恢复健康。这启示我们,解决任何问题都应该事先做好调查研究,找出原因,对症下药。唯有如此,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否则,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获。

【近义】

有的放矢

【反义】

膝痒搔背

东窗事发

【天天悦读】

秦桧是南宋时臭名昭著的大奸臣。他老奸巨滑,心狠手辣,谁要是和他有不同意见,他就捏造一个罪名,轻则将其逮捕下狱,重则杀头处死。被他陷害的忠臣良将数不胜数。抗金英雄岳飞就是他用“莫须有”的罪名害死的。

北宋末年逐渐衰落。北方的金兀术趁机向中原大举进攻,侵占了宋朝不少地盘。在这民族危难之际,岳飞率领岳家军对金兵进行了顽强地抵抗。岳飞英勇善战,连打胜仗,有一次差点活捉金兀术。可是秦桧却不同意抗金,而主张议和。他抓住宋高宗懦弱胆小、优柔寡断的弱点,竭力宣扬议和的好处。宋高宗同意了,可是许多大臣和将领都不同意,岳飞就多次上书,要求罢和议抗金兵。秦桧想要议和,就要把岳飞除掉。可是岳飞在老百姓中威望很高,手中又有兵权,使秦桧难以下手。

有一天,秦桧坐在东窗下,正为无法除掉岳飞而愁容满面。夫人王氏走进来,对他说:“这有何难,你找几个罪名安在岳飞头上不就行了。”秦桧说:“罪名不难找,难找的是告发岳飞的人,这个人一定要是岳飞的部下,才能使天下的人信服。”王氏想了想,说:“我听说岳飞手下的都统王贵,在一次战斗中胆小怕死,岳飞想把他斩首示众,后经众将求情,岳飞才免他一死。他肯定怀恨在心,你何不让他告发呢?”秦桧一听,不禁大喜,称赞道:“还是夫人高见啊。”接下来,两人又将陷害岳飞的各个细节密谋了一番。

秦桧派人找到王贵,要他诬告岳飞“谋反”,王贵不干。秦桧一伙就严刑拷打,并以杀他全家相威胁,王贵只好屈从了。

秦桧终于把岳飞陷害了。

后来,秦桧因病不治身亡。他死后七天,王氏请来道士为他做道场,超度他的亡灵。道士恨秦桧杀死了忠良,就装模作样做了一会儿法事,然后对王氏说:“我看见了秦桧,他正在地狱里受苦,阎王小鬼正在拷问他。”道士接着说:“秦大人对我说,‘麻烦你告诉我的夫人,东窗事发了。’”

——《钱塘遗事·东窗事发》

【求解驿站】

在东窗下密议的事败露了。后多用来形容阴谋败露。

【活学活用】

林彪集团曾密谋杀害毛主席,~后,只好仓惶出逃,结果坠机而死。

【妙语点拨】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纸是包不住火的。那些为非作歹的恶人,只能逞能一时,却逞能不了一世。等人尽皆知后,他们终究会遭到唾弃。然而,深究宋史,岳飞带兵,把南宋皇家的军队带成了“岳家军”,并在战场上多次建功,收复失地,威风八面。纵使岳飞无反叛割据之心,但却有条件来反叛割据。在赵构心中,对岳飞真的是喜忧参半,又爱又恨。倘若没有赵构这个主子在背后撑腰,想必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加害岳飞也并非易事。

【近义】

露出马脚、走漏风声

【反义】

秘而不宣

百感交集

【天天悦读】

卫玠,字叔宝,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卫玠出身于名门世家。祖父卫瓘乃是西晋权臣,还因为曾斩杀邓艾,在《三国演义》里亮过相。卫玠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就已经出落的秀美动人。这个小少爷坐着敞棚车到洛阳市区闲逛的时候,看见他的人都感叹这孩子真是“玉人”,都招呼亲朋好友来夹道观摩,据《晋史》说:“观之者倾都。”成人以后,更是饱受夸奖,有人说他像玉一样圆润,又有人说跟他走在一起,仿佛身边有一颗明珠,把自己映衬得像个猪头。

晋怀帝时,美男子卫玠任太子洗马(太子的侍从官)。他精读《易经》《老子》,说话往往是非常深刻的。由于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加上持续十六年之久的“八王之乱”,国家和人民处于深重灾难之中。北方的匈奴贵族刘裕又乘机起兵入侵。晋怀帝永嘉三年(公元309年),匈奴军队两次长驱直入,一直打到西晋都城洛阳,但都被西晋军队击退。

面对动荡不安的时局,卫玠决心把家迁往南方。他的哥哥在朝廷担任官职,母亲不忍心和他分离,卫玠劝她要以家庭大计为重,终于说服母亲同意南迁。永嘉四年,卫玠告别哥哥,离开洛阳,带着母亲和妻子一起南下。他哥哥不肯走,后来死在匈奴人手上。

卫玠一向体弱多病,一路上长途跋涉,餐风饮露,经受了千辛万苦。在将要渡长江的时候,他的神情容貌都显得憔悴不堪。他对左右的人说:“见到这白茫茫的江水,心里不由得百感交集。只要是一个有感情的人,又有谁能排遣这万千的思绪和感慨呢!”

由于社会动荡,卫玠南迁也没有能够安居乐业。过江不久,妻乐氏经不住旅途疲惫,不幸亡故。他辗转到达建康(今江苏南京)。卫玠舌头痒痒,一遇机会,定要冒两句,听众个个惊叹。清谈高手王澄(小名平子)佩服得五体投地。人称“卫玠谈道,平子绝倒。”可惜的是,身子单薄多病的卫玠于永嘉六年(公元312年)溘然长逝,年龄还未满三十岁。

——《世说新语·言语》

【求解驿站】

无数感想交融汇集在一起,形容心情复杂,感慨无比。百,形容多;感,感想,情感;交集,指不同的感想同时发生。

【活学活用】

阔别40多年的夫妻在故乡重逢,~,禁不住泪流满面。

【妙语点拨】

卫玠能说会道,脑瓜也聪明得很,能看准形势,亦能懂得保身避祸。可惜身子太弱,一切白搭。卫玠一生,政治作为平平,也没对中国文艺或科技的发展做出过什么贡献,军事方面更是外行人。然而就是这么个凡人,居然在《晋书》上有传记,传记里还不厌其烦地强调两点:一是俊美,二是会嚼舌头。可见“美男子”已经成为当时的一种文化现象。

【近义】

感慨万千

【反义】

无动于衷

百川归海

【天天悦读】

西汉的思想家、文学家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袭父封为淮南王。他爱好读书鼓琴,才思敏捷,曾召集宾客和懂得天文、医学、历算、占卜等数千人,共同编写了一部数十万字的书《鸿烈》,也称《淮南子》。

《淮南子》中有一篇《氾论训》,讲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些情况,它的基本观点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文章中写道:“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这篇文章曾提到以下内容:

我们的祖先早先住在山洞里和水旁边,衣着非常简陋,生活十分艰苦。后来出了几个圣人,他们带领人们建造房屋,这样人们才从山洞里走出来,住进了可以躲避风雨寒暑的房子。圣人又教人们制造农具和兵器,用来耕作和捕杀猛兽,使人们的生活比过去有了保障。后来,圣人又制礼作乐,订出各种各样的规矩,使人们有了礼节和约束。由此可见,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人们不是老是用一个方式生活。所以对古时候的制度,如果不再适合使用,就应该废除;而对于现在适合使用的,就应该发扬。以上的一切都说明,像千百条来自不同源头的江河,但最后都会归流入大海一样,各人做的事不同,但都是为了求得更好地治理社会,过更美好的生活。

——《淮南子·氾论训》

【求解驿站】

所有江河最终都流入大海。比喻众望所归或大势所趋。也比喻许多事物由分散而汇集到一处。百川,泛指大小江河。

【活学活用】

台湾和大陆人民向往统一的心愿,如~,岂是一些跳梁小丑所能阻挡得了的。

【妙语点拨】

《氾论训》宣扬了“与时俱进”的主旨。如果我们对新变化熟视无睹,总是用一个方式生活,坚持用老眼光看人,这实际上反映了一个人的思想意识问题,反映了一个人的事业心和胆识问题。

在为人处事过程中,我们应该与时俱进,以便进一步优化人才成长环境,促进国家与社会的进步。对于那些不可救药的落伍者,除了批评外,还要痛打“落水狗”,防止这种人危害国家和社会。

【近义】

大势所趋、众望所归、殊途同归

【反义】

分道扬镳

外强中干

【天天悦读】

春秋时期,晋献公死后,晋公子夷吾结束逃亡生活,回到晋国继承王位当上了国君。

在夷吾的逃亡生涯中,曾经答应过秦穆公,若是有一天自己能够有机会回国当上国君,就把五座城镇割让给秦国,当作救命之恩。可是,当上国君之后的夷吾并没有实现诺言。

后来秦国发生饥荒,晋惠公也没有伸出援手帮助秦国,秦穆公为此怀恨在心。

后来,秦穆公发兵攻打晋国,很快就打到晋国的一个城镇。

为了抵抗强大的秦军,晋惠公亲自领兵反抗。他下令拉战车的马,一定要使用郑国赠送的马来驾车。

大臣庆郑劝告惠公说:“自古以来,打仗时都要用本国的好马,因为它土生土长,熟悉道路,听从使唤。用外国的马,不好驾驭,一遇到意外,就会乱踢乱叫。而且这种马外表看起来好像很强壮,实际上并没有什么能耐(原文为“外强中干”)。若遇到意外,进退不得,后悔也晚了,怎么能作战呢?你要是非用它们,肯定会后悔的。”

惠公没有听从庆郑的劝说。

秦晋两国的军队再次交战。震天撼地的喊杀声使郑国的马受惊失控,它们带着战车乱跑一气,很快陷入泥泞之中。

战马更是狂嘶乱叫,拼命挣扎,结果越陷越深,进退不得。晋惠公无计可施,晋军因此大败,他自己也束手就擒,成了秦国的俘虏。

——《左传·僖公十五年》

【求解驿站】

指外表很强大,实际上很虚弱。干,枯竭,空虚。

【活学活用】

他宁可让别人说自己胆小如鼠,也不去充当~的好汉。

【妙语点拨】

晋惠公为郑国的高头大马所迷惑,又固执己见,不听大臣庆郑的劝阻,最终落得兵败被俘的下场。这启示我们,在看待任何事物的时候,不要被其外表蒙蔽了,究其实质才是明智之举。像晋惠公这种不辨是非、出尔反尔的人,下场通常都会很惨。

【近义】

色厉内茬

【反义】

大勇若怯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