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画

四画

不耻下问

【天天悦读】

春秋时期的卫国有个人叫孔圉(yǔ),勤奋好学,而且很谦虚。他死了以后,卫国的国君为了表扬他,并让后人学习他的好学精神,就赐给他一个“文”的称号,所以,后来人们就尊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有个学生叫子贡,也是卫国人。他认为孔圉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称他为“孔文子”,似乎是有点评价过高了。他想来想去,觉得不能理解,就去向孔子请教。

子贡说:“孔圉的学问及才华虽然很高,但是比他更杰出的人还很多,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凭什么要赐给他‘文’的称号?”

孔子听了微笑回答:“孔圉非常勤奋好学,脑筋聪明又灵活,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对方地位或学问不如他,他都会大方而谦虚地请教,一点都不因此感到丢脸,这就是他难得的地方,因此赐给他‘文公’的称号并不会不恰当。”

子贡听孔子这样一说,顿时心服口服了。

后人根据上面的故事总结出“不耻下问”的成语。

——《论语·公冶长》

【求解驿站】

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求教。不耻,不以为耻辱;下问,降低身份请教别人。

【活学活用】

当干部的要~,到下面去虚心听取意见,了解群众的实际问题。

【妙语点拨】

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向孔文子一样,谦虚地向人请教。尤其是当成绩不如你的人某方面强过你时,你更要勇于向他们请教,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千万不能不懂装懂,或存在优越心理,觉得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有失身份。如果你不问,不仅会给你的学习带来压力,也会使你的学习成绩渐渐落后,甚至掉队。

【近义】

虚怀若谷、移樽就教

【反义】

夜郎自大

不得要领

【天天悦读】

汉武帝即位的时候,从北方匈奴投降过来的人都说,匈奴打败了月氏,拿月氏王的头颅骨做成大酒杯,月氏人被赶跑,对匈奴怀着强烈的仇恨。他们想攻打匈奴,但得不到别国的援助。

当时,武帝正想消灭匈奴,听了这话,想和月氏友好往来。但要到月氏去,必须经过匈奴的领地,武帝于是招募能出使月氏的人。担任郎官不久的张骞应募出使,被武帝批准。

不幸的是,张骞取道匈奴的时候,还是被抓住,押送到单于那里。单于把张骞扣留下来,并且对他说:“月氏在我们的西北,你们汉人怎么能出使到那里去?如果我们要出使到越国去,你们能让我们去吗?”

就这样,张骞被匈奴扣留了十多年。匈奴给了他妻室,使他有了儿子,但张骞始终保留了汉朝交给他的使节。

后来,匈奴放松了对张骞的监视。于是,他与随从们一起逃走,朝月氏方向前进。他们走了几十天,来到了大宛国。大宛国的国王听说汉朝十分富足,想和汉朝往来,只是一直未能如愿;见到汉朝使节张骞后非常高兴,问他打算到哪里去。张骞回答说:“我奉汉朝之命出使去月氏,被匈奴人封锁了交通,如今从匈奴逃到这里。希望大王能派人给我带路,送我到月氏去。如果能到那里,将来回到汉朝,汉朝将赠送给你们无数财物。”

大宛的国王听从张骞的话,为他派出向导和翻译,一直送到了康居国。康居国又派人送他到了月氏。原来,月氏遭到匈奴人的攻击,国王被杀,大部分人西迁到了这里,称为大周氏。现在国人已立被杀国王的儿子为国王,统治着早先就存在的大夏国而定居了下来。那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没有外来的侵略,他们只想太平无事,快乐逍遥,又觉得和汉朝的距离很远,不再有向匈奴报复的心愿了。

史料记载:“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即张骞从大月氏到大夏,始终不能得到月氏对和汉联手击打匈奴之事的明确态度。他在那里留住了一年多,就动身回国了。

——《史记·大宛列传》

【求解驿站】

常用来形容说话、写文章抓不住要点或关键。要,同“腰”,衣腰;领,衣领;要领,古人称上衣下裳,提上衣时拿着衣领,提下裳时拿着贴腰部分。比喻人的意旨,这里引申为态度。

【活学活用】

他口若悬河地说了半天,却~,以致众人听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妙语点拨】

月氏的国王被匈奴杀害后,人们西迁至大夏国,并在这里安居乐业,尽享生活之乐。奉汉武帝之命出使月氏的张骞,对大汉王朝一片忠心,任凭岁月流转,依然心怀使命,劝说月氏能与汉联手击打匈奴,报仇雪恨。奈何月氏只想珍惜眼前的太平,快乐的生活,令张骞大失所望,怏怏而归。事实上,冤冤相报何时了,倘若月氏的“胸无大志,不仁不孝”能换取百姓的怡然自得,较之于发起一场场令生灵涂炭的战争,不是更好吗?

【近义】

背本趋末

【反义】

提纲挈领

不遗余力

【天天悦读】

公元前260年,秦王派大将白起,在赵国的长平一举击败了由赵括率领的40万赵军。秦王乘机要挟赵王,要赵国割让六座城池给秦国,作为讲和的条件。

赵王连忙召来大将楼昌和上卿虞卿商量对策:“长平一战,我们吃了败仗,我想带领全部人马与秦军决一死战,你们看怎样?”

“这样做没用,还是派亲信使臣去讲和为好。”楼昌说。

虞卿不同意楼昌的主张,问赵王说:“大王,这次秦国究竟是想消灭我们赵国军队呢,还是打一打就回去?”

赵王说:“秦国这次出动了全部军事力量,不遗余力地来攻打我们,当然是打算消灭我们啊。”

“那么,我们应该带着贵重的礼物到楚国、魏国去。他们贪图财物,一定会接待我们。这样,秦国以为我们在实行‘合纵’的策略,就会恐慌,就会同我们讲和。”

可是赵王不听虞卿的劝告,还是派了使者去秦国求和。

虞卿听说此事,就对赵王说:“这次求和肯定不会成功,因为秦王和相国范雎一定要把赵国求和的事情宣扬开来,让各国都知道。楚国和魏国以为赵、秦讲和了,就不会再来援助赵国。秦国看到无人来救赵,那么也就不再需要与赵国讲和了。”

果然不出虞卿所料,赵国求和不但没有成功,都城邯郸又被秦军围困。最后,赵王只得亲自去秦国,订立了对赵国十分不利的和约,遭到天下人的耻笑。

——《战国策·赵策三》

【求解驿站】

用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遗,保留;余力,剩余的力量。

【活学活用】

那位得道高僧,为众生阐明佛理,~。

【妙语点拨】

当强大的秦国出兵攻打赵国时,虞卿凭借一双慧眼,看清了个中利害,先后两次向赵王献出锦囊妙计。就算是求和也要讲求策略,不能盲目满足强秦的无理要求。赵王拥有如此睿智的贤臣相辅,实乃一幸事。可惜,赵王有眼无珠,昏庸至极,虞卿空有一番谋材大略,却无用武之地。最终,赵王割地求和,定下丧权辱国的条约,遭受天下人耻笑,尝到了自己酿造而成的苦果。事已至此,恐怕他也在追悔当初自己没有接纳良言吧!

【近义】

全力以赴、倾巢而出

【反义】

敷衍了事

不名一钱

【天天悦读】

西汉时期,汉文帝有个宠臣名叫邓通。其实,他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才能,受宠是因为他只要能让汉文帝高兴,什么事都愿意干。

有一天,皇宫里来了一位算命先生,汉文帝就让他给邓通算上一命。那位算命先生仔细观察了邓通一会儿,就说:“以后他会穷得饿死。”汉文帝听了,觉得好笑,说:“这怎么可能呢?我可以让他很富,他怎么会受穷饿死呢?一定是算错了!”算命先生说:“我算的是这样,是否应验,只有等到以后才会知道。”

当时,因为邓通深得汉文帝喜爱,得到很多的赏赐,已有很多的钱财。后来汉文帝又下命令把蜀郡严道(今四川荥经)的一座铜山赐给邓通,允许邓通自己私人铸钱,邓通更是发了大财,简直是富得流油。他铸的“邓氏钱”在全国流通。普天之下,可以说除了皇帝,没有人比他更富有了。

汉文帝曾经生疮化脓,邓通就用嘴多次为汉文帝吸出脓疮里的脓液。太子入宫来问汉文帝的病情,文帝就让太子也为自己吸脓,太子不敢不吸,但脸色很难看。后来,太子知道了邓通常为汉文帝吸脓的事,非常惭愧,由此对邓通怨恨得要死。心想,等我当了皇帝,一定要好好收拾他。

汉文帝死后,太子即位当了皇帝,他就是汉景帝。景帝很快就免去了邓通的官职。邓通赋闲在家没多久,就有人告状说他违规把铜偷运到外界铸钱,官吏一拷问,果有其事,就这样定案了。于是,景帝便把邓通的所有财产充公。邓通的家产全都没有了,还欠了很多债。景帝的姐姐赐给邓通一些钱,官吏也一律没收了,连头上一根簪子都不剩。最后,邓通真的穷得没有一文钱,寄食在别人家里,一直到死去。

——《史记·佞幸列传》

【求解驿站】

连一个钱也没有。形容人贫穷到了极点。名,占有。

【活学活用】

他沉迷于豪赌,终于有天,成了~的穷光蛋。

【妙语点拨】

其实邓通的罪过不外乎就是无功受禄,意外得宠于汉文帝。邓通给自己的恩人汉文帝吸疮的行为,不仅不是拿人格做交易,反而算是知恩图报。错就错在邓通生活在那种生杀予夺大权独揽于一人的皇帝时代,才使得邓通遭太子嫉恨。对邓通有知遇之恩的文帝一死,他就成为案板上的鱼肉,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词?”专权之下的臣民,好比覆巢之卵,随时都会有破灭的可能。至于对算命先生之预言,大可一笑而过。

【反义】

腰缠万贯、富甲一方

【过义】囊中羞涩、家徒四壁、身无分文

不翼而飞

【天天悦读】

《管子·戒》:“不翼而飞者声也,无根而固者情也,无方而富者生也。”故事如下:

齐桓公想就自己出游的事征求管仲的意见,便问道:“我这次出游,想要东起芝罘,南至琅邪。司马提出意见说,也要像先王的出游一样。这是什么意思呢?”管仲回答说:“先王的出游,春天外出,调查农事上经营有困难的,叫做‘游’;秋天外出,补助居民中生活有不足的,叫做‘夕’。那种人马出行而吃喝老百姓的,叫做‘亡’;尽情游乐而不知道回来的,叫做‘荒’。先王对人民有游、夕的情况,自己却从没有荒、亡的行为。”桓公退后拜谢说:“这是宝贵的法度。”接着,管仲又告诫桓公说:“没有羽翼而能飞的是语言,没有根底而能巩固的是感情,没有地位而能尊贵的是心性。您也应该巩固感情,谨慎言语,以严守尊贵的心性。这就叫道的发扬。”桓公再次拜谢管仲,认为他说的非常对。

不翼而飞,也写成毋翼而飞。《战国策·秦策三》:“众口所移,毋翼而飞。”故事如下:

战国时期,秦国国君派大将王稽率领军队攻打赵国国都邯郸,连续围攻十七个月,没能攻下邯郸。当时,有个叫庄的人劝说王稽:“将军,你为什么不犒赏你的官兵,借以鼓舞士气,提高兵士的斗志呢?”王稽说道:“我只知道执行秦王的命令,而其他任何人的意见、情绪,我都不加考虑。”庄又劝道:“您是主管全军的大将,这样独断专行,轻视你的士兵,你的部下早晚会对你不满的。我听说‘三人成虎,十夫揉椎,众口所移,毋翼而飞(如果三个人都谎报发现老虎,就能使人信以为真;如果有十个人合力揉一个木椎,就能把这个木椎揉弯;如果人们众口一词,要求改变不合理的现状,这样的呼声,不用有翅膀也能很快飞到各处去)’。”王稽还是不接受劝告。最终,王稽的部下叛乱,秦王震怒,处死了王稽。

——《管子·戒》

【求解驿站】

没有翅膀就飞走了。形容(消息、诗文、言论等),不诗宣传就迅速传播开来,也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也作“无翼而飞”。翼,翅膀;不翼,没有翅膀。

【活学活用】

我的钱包落在办公桌上,第二天来到单位,发现居然~了!

【妙语点拨】

人言可畏,在于其是非难辨,曲直难分。可畏的人言,多见于捕风捉影、飞短流长。可畏的人言,虽然没有刀光剑影的过程,却有着杀人不见血的结果。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明明知道人言可畏,却仍然有意或无意或人云亦云地与可畏的人言为伍。还有些人曾经为人言所害,对恶毒的人言痛恨得咬牙切齿,在解脱之后,却又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进入到坑害他人甚至于杀人的人言行列。这无异于“明知河豚有毒,却要拼死吃河豚”的行为!

【近义】

不胫而走

【反义】

秘而不宣

不贪为宝

【天天悦读】

春秋时期,宋国有个人在山上开凿石料的时候,发现了一块宝玉。他非常高兴,便兜着它回家,请一个玉工来加以鉴别,玉工仔细看了后,赞不绝口地说:“这块玉好极了,没有一点毛病,是个宝贝啊。不过你得小心,别在人家面前展露,免得被人家偷去!”

其实,这个人请玉工来家,已经引起了邻居的注意。原来,平时极少有人去他家,这回玉工突然来,有人便不时进来张望。宋人心里不安,怕有个闪失空喜欢一场,于是,赶紧把宝玉秘密藏好。

尽管如此,他还是担心宝玉会被盗走。如果把它卖掉,又怕不知它的真正价值,给别人占了便宜。他考虑来考虑去,最后决定把它赠送给一个有身份的人,这样多少还能留下些人情。过了几天,他见没人发现,便带了宝玉悄悄地前往都城。

到了都城,他去见掌管工程的大臣子罕,献上了宝玉。子罕不解地问:“你把如此贵重的宝物送给我,大概是要我帮你办什么事吧?不过,我是从来不接受别人赠送的礼物的。”

宋人慌忙摇头说:“我没什么事要您帮我办。据玉工鉴定,这块宝玉是稀有之物,所以我要献给您。”

子罕再次拒绝说:“我决不能收下这宝玉。因为收下了,你和我都丧失了宝。”

宋人听不懂子罕这话的意思,只是呆呆地望着他。只听子罕继续说道:“我以不贪为宝,而你以玉为宝。你把玉给了我,当然丧失了宝;但我收下了你的玉,也就丧失了不贪这个宝。这样,双方都丧失了宝。”

宋人见子罕说了这通不收宝玉的道理,也无可奈何,只得实告说:“小民留下宝玉不得安宁,所以特地到都城来献给您。”

子罕沉思了一会儿,叫宋人暂时留下。接着,命一位玉工为这块宝玉雕琢,把它送到市场上去卖掉,把钱交给宋人,然后派人护送他回家。

——《左传·襄公十五年》

【求解驿站】

表示以不贪财为可贵、崇高。也表示廉洁奉公。

【活学活用】

~才是真君子,那种见财眼开、贪恋身外之物的人不可深交。

【妙语点拨】

这个故事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子罕巧妙地拒绝“行贿”;二是子罕设身处地地“助民”,完美地证实了子罕既能做到机谨清廉,又深怀爱民为民之心。不贪为宝,是立身处世、从政为民的金科玉律。子罕一句“不贪为宝”的朴实言语,深含为人、当官的道理。子罕身为当政者,非但不贪,反而化弊为利,替民众造福,也给自己留下了好声誉,可谓是值得敬佩的高明人士了。

【近义】

廉洁奉公

【反义】

贪得无厌、欲壑难填

不欺暗室

【天天悦读】

春秋时期,有一个叫遽伯玉的人,是卫国的大臣,也是卫国有名的贤人,他为人十分正派,很得卫灵公的欣赏与信赖。

有一天晚上,他乘马车经过王宫门口。按照当时的礼节,臣子乘车经过王宫门口时应该敬礼示意后再离开。但到了晚上宫门已经关闭,又没有人看见,臣子不行礼也是可以的。但遽伯玉认为既然定了这个礼节,就不管是什么时间,有没有人看见,自己都应该遵守。所以,他到了宫门口以后,就停车下来恭恭敬敬地向王宫行表情达敬意,然后再上车继续前行。

这时,正好卫灵公还没有睡,他正在宫里和夫人南子说话。他听见宫外有马行驶的声音,知道马车是从东往西走的,到了宫门口还停了一会儿。

他就问南子说:“这是谁呀?怎么会在宫门口停下呢?”

南子说:“坐车的人肯定是遽伯玉,他乘车从东边往西边去了。”

卫灵公觉得奇怪,就问:“你怎么知道那一定是遽伯玉呢?”

南子说:“遽伯玉是有名的忠臣、贤人,他光明正大、表里如一,他不会在公开场合故意表现自己来博取名声,也不会在没人知道的情况下做不该做的事。他最遵守礼节,就是没人看见,他也决不会忽略自己应尽的礼数。刚才一定是他坐车经过宫门,下车行了礼以后才离开。”

卫灵公听了还是不怎么相信,就派人暗中去查这件事,结果还真是这样。他心中暗暗佩服南子的判断力,却故意同她开玩笑,骗她说:“我派人查过了,昨晚的确是有人坐车经过王宫,在宫门外停车行了礼,但这人却不是遽伯玉。”

南子听了,非常高兴,马上倒了一杯酒,向卫灵公表示祝贺。卫灵公觉得有点莫名其妙,说:“你昨晚说那人是遽伯玉,我告诉你说是另外的人,你猜错了,为什么还要向我祝贺呢?”

南子说:“原先我还以为卫国只有遽伯玉一个贤人,现在才知道我们卫国还有一个和他一样的贤人,这说明您至少有两个贤臣,难道还不值得祝贺吗?”

卫灵公听了,很佩服南子的远见卓识,就接过酒喝了,笑着把真相告诉了南子,并说:“第二个贤臣倒是还没有找到,可你却是我的贤妻子啊!”从此,他对南子也更加敬重了。

——《卫灵夫人》

【求解驿站】

即使在无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欺心的事。形容心地光明坦荡。

【活学活用】

他为人坦荡,是个值得深交的真君子。

【妙语点拨】

遽伯玉的“不欺暗室”,其实也就是“慎独”。慎独是一种情操,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自律,更是一种坦荡。所谓“慎独”,即人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景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这是进行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评定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关键性环节。遽伯玉经过宫门下车行礼便是一种慎独。事实上,这也正是卫灵公与夫人以之为贤者的重要原因。

【近义】

暗室不欺

【反义】

暗室欺心

不合时宜

【天天悦读】

汉哀帝刘欣是汉成帝的养子。成帝死后,十九岁的刘欣于绥和二年甲寅(公元前7年)四月即位称帝,翌年改年号为“建平”,此即历史上的又一著名昏君汉哀帝。

即位初期,面对汉朝中道衰落的局面,哀帝很想有一番作为。他为此曾躬行节俭,勤于政事,又启用龚胜、鲍寅、孙宝等有识之士,颁布限田令、限奴婢令等法令,试图抑制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然而哀帝生不逢时,当时汉家王朝根基已动,无论何人也无力回天。哀帝的革新政策也因受到大贵族官僚的反对而失败,而长于权术的祖母傅太后的干政,使哀帝办起事来力不从心,结果导致权力外移,朝风日坏。

建平二年六月,哀帝的母亲丁太后得病去世。担任“黄门待诏”的顾问夏贺良向汉哀帝上奏说:“汉朝的历法已经衰落,应当重新接受天命。成帝当时没有顺应天命,所以他没有亲生儿子。现在,皇上您生病的时间已很长了,天下又多次发生变异,这些都是上天的警告。皇上只有马上改变年号,才可以延年益寿,生养皇子,平息灾祸。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而不照着做,各种灾祸都会发生,人民就要遭受灾难。”

哀帝听了夏贺良的一番话,也盼自己身体健康,就在建平二年六月甲子日,即丁太后死后的第四天,发布诏书,大赦天下,改建平二年为太初元年,改帝号为“陈圣刘太平皇帝”,把计时的漏上的刻度从一百度改为一百二十度。

改变年号以后,哀帝还是照样生病。夏贺良等人想趁机干预朝政,遭到朝中大臣的反对。哀帝也因夏贺良的话没有应验,派人对他们的所作所为作了调查,知道他们实际上是一伙骗子,于是在八月间又下诏书,说道:“黄门待诏夏贺良等建议改变年号和帝号,说增加漏的刻度可以使国家永远安定,我误听了他们的话,希望给天下带来安定,但是没有应验。夏贺良等说的做的,都违经背古,不合时宜。六月甲子日的诏书,除了大赦一项之外,全部废除。”

这次改元不到两个月就结束了。夏贺良等人因妖言惑众,被处以死刑。

——《汉书·哀帝记》

【求解驿站】

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时宜,当时的需要或时尚。

【活学活用】

你说的那本书是二十年前编辑的,如今已经~了。

【妙语点拨】

据史料记载,汉哀帝少年时非但不是好声色者,还是个熟读经书、文辞博敏的有才之君。故事中,汉哀帝在废除诏书时,仍然对“大赦天下”一项予以保留,也不难看出,他也是爱民之君。然而,后来汉哀帝却由一个颇有朝气的年轻有为之君,彻底堕落为一个在声色犬马之中求刺激的昏君。究其原因,他即位之始遭遇的失败和挫折是重要因素之一。这启示我们,要勇敢面对人生路上的坎坷,不能稍遇挫折就心灰意冷、自甘堕落。

【近义】

不合时尚、不识时务

【反义】

因时制宜

不堪回首

【天天悦读】

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是为宋太祖。当时,周围还有好几个政权。为了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赵匡胤先后攻灭了南平、后蜀、南汉等国,接着又把攻击的目标对准南唐。

这时统治南唐的是李后主李煜。此人在政治、军事上昏庸无能,但在文学艺术方面很有才能,诗词、音乐、书画等无所不能。他从小深宫里长大,骄奢萎靡,因此他的作品也大都描写宫廷生活的情景。

李煜的妻子周后娥黄,容貌出众,擅长书画歌舞,但不幸早逝。后来,李煜又与娥黄的妹妹小周后相爱,在花前月下饮酒作乐,把国家大事抛在脑后。

宋朝的威胁越来越严重,但李煜迷恋于歌舞升平的生活,只想求得眼前的安逸,并不作抵御的准备,而一味向宋朝屈服。宋朝在哪里作战胜利或者有什么喜庆活动,他就赶紧命人向宋朝进贡财宝。后来,又主动向宋朝上表,希望取消南唐国号,作为宋朝的附庸。

公元974年秋,宋太祖赵匡胤两次派使者通知他到开封朝见。李煜怕赵匡胤杀他,称病不去。于是赵匡胤以此为借口,派十万大军征伐南唐。

第二年初,宋军抵达长江北岸,南唐都城金陵危急。但李煜以为宋军无法渡过长江,整天在宫内和一群和尚道士谈经论法。

一天,李煜偶尔外出登城,见城外都是宋军的旗帜,才急忙去召援军,但为时已晚。挨到这年冬天,宋军消灭了南唐最后一支援军,终于攻破金陵。李煜被迫投降,被押到开封去。

李煜穿戴着白衣纱帽,战战兢兢地接受赵匡胤的召见。赵匡胤没有杀他,侮辱性地封他为违命侯,把他安置在城里。他名义上是侯,实际上过着囚犯一样的生活。

李煜是个多愁善感的人,降宋后的痛苦生活,自然使他抑郁不堪。不久赵匡胤去世,他的弟弟赵匡义即位,世称宋太宗。太宗取消了李煜违命侯的封号,封他为陇西郡公。但是,太宗比太祖更为猜忌。一次,李煜懊悔当时不该杀了两个忠臣,太宗得知后非常恼怒。

又有一天,李煜作了首名为《虞美人》的词。词中这样写道:“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意思是说,过去美好的一切不能再回顾,回顾了只能使人更感到痛苦。后来,这首词传到太宗耳朵里,太宗对他至今还在恋念故国非常愤恨。后来,又有一些怀恋故国的词作传到太宗那里,太宗终于忍不住,派人将他毒死了。

——《虞美人》

【求解驿站】

不能忍受回顾的痛苦。多指因回忆过去不好或不愉快的事而痛苦,因而不忍心回顾。常用来表示对巨大的人事变迁的感慨。不堪,不忍;回首,回头,引申为回顾、回忆。

【活学活用】

十多年颠沛流离的生活,令他~。

【妙语点拨】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仅凭一词,即可看出李煜是个很多愁、很多情、也很多才的人。可惜的是,身在帝王之家。史学家评南唐后主李煜,一面赞他的词一面批评他的亡国之政。而李煜词的背后所展现的一生虽是命运执导的一生,却也是他不断叛变的一生。在中国的政治史上少了一个叫李煜的皇帝或许对历史没什么,但很难想象,中国的文学史上少了一个叫李煜的词人,将会是怎样。

【近义】

痛定思痛

【反义】

回味无穷

不可多得

【天天悦读】

东汉末年,有个名叫祢衡的著名文学家。他博学多才,善于论辩,写文章又快又好,只是相当自傲,好与人争斗。当时的名士孔融非常欣赏他,认为他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物,特地写了荐表,把他推荐给了汉献帝。

在荐表中,孔融盛赞祢衡有惊人的才学和记忆力,只见过一次,就能背诵;只听到一次就能记住。像祢衡这样的奇才,是不可多得的。

汉献帝什么都要听命于独揽朝廷大权的曹操,便把荐表交给了他,由他去做主。曹操决定召见祢衡,但祢衡瞧不起曹操,自称得了狂病,不肯前往。后来总算去了,但在言语之间得罪了曹操。

曹操心里冒火,便让祢衡当鼓吏,在自己大宴宾客的时候让他击鼓,借以当众侮辱。不料祢衡竟利用当这个当差的机会,击一阵鼓骂一阵曹操。结果,受辱的反倒是曹操。

曹操本想杀了祢衡,但又怕留下害贤的坏名声,便派他去荆州劝说刘表来降,实际上是企图借刘表之手杀他。

不料,刘表仰慕祢衡之名已久,把他奉为上宾,并把他当作高级顾问,每次议事或发布文告,都要征求他的意见,他不表态便不作决定。

但是,祢衡在刘表那里的时间也不长。日子一久,他傲慢地对待刘表,使刘表无法忍受。于是,刘表把他派到江夏太守黄祖那里做类似秘书的官。

黄祖知道祢衡的文名很高,让他起草文稿。不论是什么文稿,祢衡总是一挥而成,而且总是写得非常得体,符合黄祖的要求。为此,黄祖很器重他。

黄祖的儿子黄射也是当官的。他对祢衡的文才同样非常欣赏,常常邀祢衡游山玩水。一次,两人参观了东汉文学家蔡邕写的一块碑文,都觉得文笔很好,书法也很漂亮,大为赞美。

回家后,黄射懊悔当时没有把碑文抄下来,以便细细回味。祢衡知道了他的心思后,说:“不妨事,我虽然只看了一遍,但还能记住。且让我写出来。”祢衡说罢,居然凭着记忆把碑文全部默写了出来!事后,黄射派人去核对,竟一字不差。众人知道了,都夸祢衡是不可多得的大才子。

一次,黄射欢宴宾客,有人在宴会上献给他一只鹦鹉。黄射非常喜爱,当场请祢衡作一篇关于鹦鹉的赋。祢衡略加思索,便举笔疾书,不一会儿把赋写毕。这就是他的代表作《鹦鹉赋》。

尽管祢衡的才学很高,记忆力惊人,但他狂妄自傲丝毫没有收敛。一天,黄祖在船上宴客,他出言不逊。黄祖数说了他几句,他竟当众大骂黄祖。黄祖在盛怒之下,命人将他拉上岸去处死。当时祢衡才二十五岁。

——《荐祢衡表》

【求解驿站】

形容非常稀少,非常难得。除指人外,有时也指物。

【活学活用】

他是一位~的实力派演员。

【妙语点拨】

要说起来,祢衡还是颇具天资和才学的,若非如此,想必当初孔融也不敢在曹操面前妄加举荐,上表天子。可惜的是,这位不可多得的文学奇才,既想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又孤傲清高,看谁都不顺眼,与人交往更不注意口德,以致数次易主,树敌太多,最终做了黄祖的刀下之鬼。从某种意义上说,祢衡是死于自己的傲慢,而非死于忠义。更通俗地说,祢衡的死是死于自己的自命不凡、恃才傲物,正如曹操总结:腐儒舌剑、反自杀矣。

【近义】

屈指可数

【反义】

比比皆是、多如牛毛、不乏其人

不拘一格

【天天悦读】

龚自珍是我国清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1792年,他出生于浙江仁和(在今杭州)一个封建官僚家庭。他从小就喜欢读书,特别爱学写诗。14岁时,他就能写诗,18岁时会填词,20岁就成了当时著名的诗人。他写的诗,想象力很丰富,语言也瑰丽多姿,具有浪漫主义风格。他在诗中揭露了清王朝统治的黑暗和腐败,主张改革,支持禁烟派,反对外国的侵略,反对当政者的妥协,充满着爱国热情。

龚自珍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在清朝政府里做了20年左右的官。由于他不满官场中的腐败和黑暗,一直受到排挤和打击。1839年,在他48岁时,就毅然辞官回老家。在回家乡的旅途中,他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不禁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即兴写下了一首又一首诗。

一天,龚自珍路过镇江,只见街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一打听,原来当地在赛神。人们抬着玉皇、风神、雷神等天神在虔诚地祭拜。这时,有人认出了龚自珍。一听当代文豪也在这里,一位道士马上挤上前来,恳请龚自珍为天神写篇祭文。龚自珍一挥而就写下了《己亥杂诗》这首诗,全诗共四句: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诗中九州是整个中国的代称。诗的大意说,中国要有生气,要凭借疾风迅雷般的社会变革,现在人们都不敢说话,沉闷得令人可悲。我奉劝天公重新振作起来,不要拘泥于常规,把有用的人才降到人间来吧。

后来,人们把“不拘一格降人才”精简成“不拘一格”这则成语,用来比喻不拘泥于一种规格、办法。此外,诗里还引申出“万马齐喑”这则成语,比喻空气沉闷的局面。

——《己亥杂诗》

【求解驿站】

指不限定于一种规格和方式。不拘,不拘泥,不限制;格,规格,标准。

【活学活用】

大学生毕业后创业要~,把菜卖好也是创业。

【妙语点拨】

身为领导者与决策者,可以“不拘一格降人才”。但如果自诩思路与众不同,破格起用新人而超出制度、法律法规容许的自由裁量范围,就是在忤逆民意。“不拘一个降人才”的范围必须在既有选拔制度及其法律法规的有限弹性中。虽然现有体制下,官吏不是民众直接决定任免,但仍有赖于民意,并应将其贯彻到选拔制度、法律法规中。游离于这些,所破格起用的新人即便真是人才,那也只是上级眼中的人才,而非民众眼中的人才。

【近义】

别具一格

【反义】

千篇一律

不远千里

【天天悦读】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这段话讲的是,梁惠王见了孟子,热情地说:“先生,您不以千里为远来到我们魏国,一定是给我的国家带来利益了吧?”

孟子回答说:“大王您何必一开口就讲利?有仁义就行了。如果君王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国家,大夫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封地,士和老百姓说怎样有利于自身,这样上上下下都追随私利,那么就危险了。”

接着孟子说道:“在能出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谋杀他们国君的必定是能出动一千辆兵车的大夫之家;在能出动一千辆兵车的二等国家,谋杀他们国君的,必定是能出一百辆的大夫之家。大国的大夫能从万辆兵车的国家中获得兵车千辆,二等国家的大夫能从千辆兵车的国家中获得兵车百辆。这些大夫的产业不能说不多了,但是,他们永远不会满足。所以您不能再宣扬私利了。”

梁惠王听了很受触动,焦急地问:“那先生以为该怎么办呢?”

孟子说:“从来没有讲仁义的人会遗弃他的双亲,也没有讲仁义的人会不尊重他的君主。所以,大王,您只要讲仁义就够了,何必再讲利呢?”

——《孟子·梁惠王上》

【求解驿站】

不以千里为远。指不怕长途跋涉的辛劳。不远,不以为远。

【活学活用】

小廖同学为了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去边疆考察。

【妙语点拨】

孟子见梁惠王。梁惠王问以利,孟子辩以义。当然,孟子并非排斥利益,而是劝导魏君:不要以利益为倡导、“以利为名”,否则国内从风,大夫、士、庶人皆“后义而先利”,其结果是君弑国危。孟子尽管是在游说梁惠王,实则真正关注的乃是“天下之人唯利是求,不复知有仁义”。在这一点上,孟子对梁惠王过于注重“利益”是很不以为然的。

不敢越雷池一步

【天天悦读】

东晋时期,世族权贵之间不断发生战争。其中,晋明帝皇后的哥哥庾亮,在晋成帝即位后担任中书令,职掌中央大权,受到晋成帝的赏识。凡是朝廷大事,晋成帝都要听取他的意见。对此,镇守历阳的苏峻将军十分不满:我沙场屡建战功,庾亮凭什么青云直上!当时西部边境很不安宁,庾亮推荐大臣温峤(qiáo)到江州任刺史。

不久,庾亮接到密报:历阳太守苏峻企图谋反。庾亮没有马上采取果断行动,而是想骗苏峻到都城建康来做大司马。大臣们都认为这个方法不妥,温峤也写信劝阻,但庾亮不听。

苏峻接到朝廷的通知后,敏感地觉察到朝廷已对自己生疑,于是索性发兵进攻都城。温峤得知这个消息,一方面请求庾亮允许他率兵从小路进入建康保卫京都,一方面号召将士们做好各种准备。

不料,庾亮对苏峻的反叛力量估计不足,认为温峤那里的防务非常重要,不希望他率兵来护卫都城。他写信给温峤说:“我对西域敌人的担心,超过了对历阳叛兵的担心,你必须留在原地,不要越过雷池一步。”

雷池,在今安徽省望江县东南。它是雷水自今湖北省黄梅县流到安徽省望江县东南积水而成的一个池。庾亮的意思是不要越过雷池到京城来。

由于庾亮低估了苏峻反叛的力量,温峤在江州按兵不动,结果苏峻进攻建康时没有受到大军的阻挡。尽管庾亮率军迎战,建康还是陷入了苏峻之手。

庾亮赶紧去投奔温峤。温峤并不责怪他,而是请他守卫白石营垒,自己加紧操练水军,准备歼灭叛军。

苏峻的一万士兵很快抵达白石,与仅有两千人马的庾亮展开血战。庾亮身先士卒,奋勇杀敌,击退了叛军。后来,庾亮、温峤等人终于杀掉苏峻,平定了叛乱。

——《报温峤书》

【求解驿站】

原意是坐镇防地,别越过雷池到京城去。后用来表示做事不敢超越一定的界限和范围。越,跨过。

【活学活用】

我想来想去,还是~。

【妙语点拨】

庾亮权势浩大,遭到苏峻嫉妒,拥兵自重的苏峻谋反。消息传到驻守在雷池附近的温峤都督那里。听说庾亮受围,立刻发兵救援。不料,庾亮却让温峤坐镇防地,不要越过雷池去京都。结果,叛军占领了京都建康。如果当初庾亮不一意孤行,而是认真听取他人的建议,恐怕早就干掉苏峻这个逆贼了!这启示我们:“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人即使再有能力,也应该集思广益,不能自以为是。

【近义】

画地为牢、故步自封

【反义】

推陈出新、标新立异

不为五斗米折腰

【天天悦读】

陶渊明,又名陶潜,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也是我国最早的田园诗人。他所以能创作出许多以自然景物和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与他的经历和处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公元405年秋天,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督邮,品位很低,却有些权势,在太守面前说话好歹就凭他那张嘴。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一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派人去叫县令陶渊明来拜见他。

陶渊明得到消息,虽然心里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只得马上动身。不料被一个手下拦住,手下说:“参见这位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他会在郡太守面前说你坏话的。”

一向正直清高的陶渊明再也忍不住了,他长叹一声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意思是说:“我宁肯饿死,也不能因为五斗米的官饷,向这样差劲的人折腰。”说罢,他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离开了只当了八十多天的县令职位,从此再也没有做过官。

从官场退隐后的陶渊明,在自己的家乡种田,过起了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在田园生活中,他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写下了许多优美的田园诗歌。他写农家人生活的悠然自得:“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他写自己劳动的感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也写农人劳作的甘苦:“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

然而,田园生活既是美好的,也是艰辛的,不劳作就没有收获,遇到天灾人祸,即使劳作也是一无所获。晚年的陶渊明生活贫困,特别是一场大火把他的全部家当烧毁后,全家人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到63岁时,陶渊明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人世。

陶渊明的最大成就,在于他以自己的亲身体验为基础,以自己卓越的诗歌才华,极大地丰富了农事和田园题材的创作。以前诗中罕见的桑、麻、鸡、狗等普通事物,一经他写入诗中,无不生趣盎然,而他描写大自然的亲切,亦常常激起人们的无限向往。

政坛中少了一位官员,却让文坛上多了一位文学家。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刚直不阿、不附势趋炎的写照。后来,人们也常把那些在生活中,不愿意牺牲自己的气节去换取某种物质利益的行为,说成是“不为五斗米折腰”。

——《晋书·陶潜传》

【求解驿站】

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五斗米,指微薄的俸禄;折腰,下拜,弯腰行礼。

【活学活用】

做人要有自己的骨气,~,才算是真正的人。

【妙语点拨】

自古以来,多数文人有傲气,或有骨气,而陶渊明则是兼有傲气和骨气的文人。他的名言:“不为五斗米折腰”被中国知识分子千百年来津津乐道,视为中国文人不事权贵的典范。然而,我们稍加分析,即可得知,他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非不愿向权贵折腰,只是不愿意向他所瞧不起的“乡里小儿”折腰罢了。

【近义】

堂堂正正

不学无术

【天天悦读】

霍光是西汉名将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弟弟。有一次,霍去病打败匈奴后得胜回家探亲,回长安时把霍光也带进了京城,被汉武帝封为郎中。

霍光为人乖巧,处事小心。每次上朝前,他都站在殿门外那一小块地上,甚至每次立足的地连一尺一寸都不超越。他跟随武帝二十八年,从未出过一次差错,所以深得武帝信任。

武帝临终前,封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要他与桑弘羊一起辅佐八岁的汉昭帝。昭帝去世后,霍光又迎立昌邑王刘贺为帝。不久又迎立刘询为帝。就这样,霍光掌握了国家的军政重权,成为当时朝廷内外权势显赫的人物。他前后执政二十年,推行减轻民众负担的政策,有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为西汉王朝立下了不小的功勋。

霍光虽然对维护刘氏王朝作出过贡献,但他不学无术,不明事理,居功自傲,大权独揽。大臣们有公事,先得请示霍光,然后才能奏明皇上。每次上朝,连皇帝都要对他很恭敬。这样,使许多人对霍光产生了怨恨之心。

刘询继承皇位以后,立许妃做皇后。霍光的妻子霍显,是个贪图富贵的女人,她想把自己的小女儿成君嫁给刘询做皇后,就趁许娘娘有病的机会,买通女医淳于衍,毒死了即将临产的许后。此事霍光事先一点也不知道,等事情出来了,霍显才告诉他。霍光非常惊惧,指责妻子不该办这种事情。他也想去告发,但又不忍心妻子被治罪,前思后想,还是把这件伤天害理的事情隐瞒下来了。

霍光死后,有人向宣帝告发此案,宣帝派人去调查处理。霍光的妻子听说了,与家人、亲信商量对策,决定召集族人策划谋反,不想走漏了风声,宣帝派兵将霍家包围,满门抄斩,株连九族。

——《汉书·霍光传赞》

【求解驿站】

原指不读书不学习,没有好办法。现形容既无学问,又无本事。学,学识,学问;术,技艺,本事。

【活学活用】

你整天吊儿郎当,~,如何能干成大事?

【妙语点拨】

皇帝刘询即位后不久,霍光的妻子想把小女儿嫁给刘询做皇后,但刘询已经立许氏为皇后。霍光妻子怀恨在心,买通女医毒死皇后。正因为霍光不学无术,不明大义,缺乏深谋远虑,所以他死后不久,霍家便遭遇了灭族之灾。试想,如果位高权重的霍光,知书达理,深明大义,好好教诲妻女,霍家怎能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呢!

【近义】

目不识丁、胸无点墨

【反义】

博古通今、博学多才

不可同日而语

【天天悦读】

战国中后期,各诸侯之间战争不断,从而出现了“合纵”和“连横”的政治活动。弱国联合进攻强国,称为“合纵”;随着强国去进攻其他弱国,称为“连横”。当时有个纵横家,名叫苏秦。他先到秦国游说秦惠王,结果没有成功。于是,他又到赵国游说。赵国的相国不喜欢苏秦,他又没有成功。后来到燕国,才得到一些资助。接着,他第二次来到赵国,这一回,赵国的国君赵肃侯亲自接待了他。

他向赵肃侯分析了赵国和各国的关系:“如果赵国与齐、秦两国为敌,那么百姓就得不到安宁;如果依靠齐国去攻打秦国,百姓还是得不到安宁。现在,如果大王与秦国和好,那么秦国一定要利用这种优势去削弱韩国和魏国;如果和齐国友好,那么齐国也一定会利用这种优势去削弱楚国和魏国。魏、韩两国弱了,就要割地,也就会使楚国削弱。这样,大王就会孤立无援。”

赵肃侯年纪比较轻,见苏秦说得头头是道,不住地点头称是。接着,苏秦又分析了赵国的实力和面临的形势:“其实,山东境内所建立的国家,没有一个比赵国强大的。赵国的疆土纵横千里,军队几十万人,战车、战马数以万计,粮食可支用好几年。西、南、东三面有山有水,北面有弱小的燕国,也不值得害怕。现在各国中秦国最嫉恨赵国,但为什么它又不敢来攻打赵国呢?原来是它害怕韩、魏两国在后边暗算它。既然如此,韩、魏可算是赵国南边的屏障了。但秦国要是攻打韩、魏两国,那倒是很方便的,它们必然会向秦国屈服。如果秦国解除了韩、魏暗算的顾虑,那么战祸必然会降临到赵国。这也是我替大王忧虑的原因。”

赵肃侯听到这里,心里非常害怕,急着问苏秦应该怎么办。于是苏秦说道:“我私下考察过天下的地图,发现各诸侯国的土地合起来五倍于秦国,估计各诸侯国的士兵数量十倍于秦国。如果六国结成一个整体,同心协力向西攻打秦国,就一定能打败它。如今反而侍奉秦国,向秦国称臣。打败别人和被别人打败,让别人向自己称臣和自己向别人称臣,怎么可以放在同一时间里来谈论呢?”

接着,苏秦又讲了一些如何具体合纵的方法和策略。赵肃侯听完说:“我还年轻,即位时间又短,不曾听到过使国家长治久安的策略,如今您有意使天下得以生存,各诸侯国得以安宁,我愿意诚恳地接受您的建议。”

于是,赵肃侯给了苏秦很多赏赐,用来让他游说各诸侯国加入合纵联盟。

后来,人们根据苏秦所言:“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引申出“不可同日而语”的成语。

——《战国策·赵策二》

【求解驿站】

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形容两者差距很大,不能相提并论。

【活学活用】

我们现在的生活和改革开放初期相比,~。

【妙语点拨】

通过苏秦对赵肃侯一番长篇大论,不难看出,苏秦长于摸清各国的形势(齐秦二强心怀兼并六国之志;而弱国之间,则彼此明争暗斗,不难被各个击破),想以连六国之力来削弱强国,求得发展。苏秦的主张颇带扶燕弱齐的色彩。毕竟,在苏秦时运最低落的时候,是燕国国君慧眼识人,苏秦也是报知遇之恩。后来,苏秦与燕谋齐的活动败露,齐处之以车裂之刑。他的人性虽不敢恭维,但一生忠于一主,也难能可贵。

【反义】

相提并论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天天悦读】

公元73年,东汉明帝的高级侍从官窦固奉命征伐匈奴,四十一岁的班超被任命为假司马。在这次征战中,班超立了战功深受窦固赏识。不久,窦固派他和军中的高级参谋郭恂一起出使西域。

班超带了三十六名勇士,首先来到鄯(shàn)善国。国王开始对他们很尊敬,礼节也很周到,但不几天忽然变得冷淡起来。班超与手下判断认为,这必定是北方匈奴的使者来了,国王态度摇摆不定,吃不准服从哪一方的缘故。于是把接待他们的胡人叫来,诈骗说:“匈奴使者来了几天,此刻在哪里?”

那胡人很惶恐,招认了实际情况,证明班超的判断是正确的。班超把胡人禁闭起来,然后把三十六名勇士全部集合起来喝酒,喝得畅快的时候,班超激怒大家说:

“你们和我都在这极远的地方,想立大功以求得富贵。现在匈奴使者来到这里才几天,国王对我们的礼节和敬意就终止了。如果他逮捕我们,把我们送给匈奴,那我们连尸骨都会被豺狼吃掉。你们看,这事怎么办?”

他的下属表示了同一个意愿:“现在处于危急关头,不管死活都听从您的命令。”

班超下决心说:“好,不进入老虎洞,不能提到小老虎。眼前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趁着黑夜,用火攻击匈奴派来的人。他们不知道我们有多少人,一定非常震惊,这样就可以把他们全部消灭。消灭了这些敌人,国王就会吓破胆,我们大功告成,事业也建立了。”

大家同意班超的行动计划,但又提出这件事要和郭恂商量一下。班超发怒说:“是凶是吉决定于今天。郭恂是个文弱而又庸俗的官员,听到这件事必定害怕,会泄露我们的计谋,这样我们就会白白送命,当不成好汉。”

大家都同意班超的看法。当天夜里正刮大风,班超带领勇士们悄悄来到匈奴使者的驻地。他布置十个勇士拿着鼓,藏在匈奴使者的房舍后,并跟他们约定,见火烧起来就打起鼓大喊大叫。其余的勇士都拿着武器,埋伏在大门两侧。

一会儿,班超顺着风势把火烧起来,顷刻之间战鼓齐鸣,杀声四起。匈奴人惊慌失措,乱成一团。班超亲手杀死三个敌人,勇士们杀了匈奴使者和随从三十多人,还有一百多人被烧死。

第二天,班超把这件事告诉郭恂,郭恂听了大惊失色。班超马上对他说,你虽然没有参加行动,但我哪里会独占功劳呢?郭恂听了这话很高兴。

接着,班超去见鄯善国王,并把匈奴的头颅给他看。国王吓得不知如何是好。班超对他作了解释,并且加以抚慰。这样,国王终于决定靠向汉朝一边,并且把自己的儿子送到汉朝去做人质。

——《后汉书·班超传》

【求解驿站】

不进老虎洞,怎么能捉到小老虎?原指不亲历危险的境地,就不能获得成功。现也比喻不亲历艰苦实践,就不能认识事物或取得重大成功。焉,怎么。

【活学活用】

我们不深入到大山深处,就很难找到名贵的药材,所谓~。

【妙语点拨】

如果从认识论的角度讲,“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说的是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不入虎穴(实践),就不能得虎子(正确认识)。所以,主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是教人们做事要深入实际,深入第一线,亲自去体会,这样才能得到可靠的第一手材料。如果从具体的工作方法来讲,有的事情即使“不入虎穴”,或未必一定要深入“虎穴”,照样也可得到“虎子”。这种情况下,还非入“虎穴”不可,就不仅是多此一举,还会产生消极影响。

不伦不类

【天天悦读】

《红楼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薛蟠从江南带了两大箱东西,送给母亲薛姨妈和妹妹薛宝钗。一箱是绸缎绫罗、洋货等家常应用之物,另一箱是笔、墨、纸、砚和各种小工艺品。薛姨妈将箱子里的东西取出,一份一份地打点清楚,叫人送给贾母、王夫人等处。

宝钗回到房中,将那些玩意儿一件一件过了目,除了自己留用之外,一份一份配合恰当,分送给贾府的姊妹们,就是贾环那里,她也没有忘记。林黛玉的和别人不同,而且又加厚一倍。一一打点完毕,叫人送往各处。

赵姨娘见宝钗送了贾环如此东西,心里很喜欢,想道:“怪不得别人都说宝丫头好,会做人,很大方。如今看起来,果然!她哥哥能带多少东西来?她挨门送,一处也不遗漏,也不露出谁薄谁厚。连我这样没时运的,她都想到了。要是那林黛玉,她对我们娘儿们正眼也不瞧,哪里还肯送我们东西?”

赵姨娘一面想,一面摆弄那些东西。忽然,她又想起宝钗是王夫人的亲戚,为何不到王夫人那里去卖个好呢?于是她拿了东西走进王夫人的房中,站在旁边,赔笑说道:“这是宝姑娘才送给环哥的,难为宝姑娘这么年轻的人,想得这么周到,真是大户人家的姑娘呢,多大方,怎么不叫人敬奉呢?怪不得老太太和太太成天夸她、疼她。我也不敢自主就收起来,特地拿来给太太瞧瞧,太太也喜欢喜欢。”

王夫人听了,早知道赵姨娘的来意。又见她说得不伦不类,但又不便不理她,就说:“你只管收了去拿给环哥玩罢。”赵姨娘来时很高兴,谁知抹了一鼻子灰,心中生气,又不敢露出来,只得讪讪地走了。

——《红楼梦》第六十七回

【求解驿站】

既不像这一类,也不像那一类。形容不正派或不规范,也指将互不相关的事物拿来作比拟。伦,类。

【活学活用】

你写得这篇文章似文言不像文言,似白话不像白话,弄得不古不今,~。

【妙语点拨】

赵姨娘想趁机讨好王夫人,却没想到自己的心思被精明的王夫人看了个透,结果弄巧成拙。看来,赵姨娘拍马屁的功夫仍有待于进一步学习。要想使对方乐得心花怒放,马屁就得拍得不露痕迹,拍得天衣无缝。平日里学习些马屁经,可使你八面玲珑,左右逢源。如果你现在仍处在苦干无法窜升的低级阶层,不妨尝试一下拍马之术。拍马,一种富有人生境界的学问。世态炎凉,奈它如何?大拍马,大成功;小拍马,小成功;不拍马,难成功。

【近义】

不三不四、僧非俗非、非驴非马

不寒而栗

【天天悦读】

西汉武帝的时候,有个名叫义纵的人。他姐姐义拘是个医生。她因医好了皇太后的病,皇太后很宠爱她,义纵也因此得到汉武帝的重用。他先在上党郡一个县中任县令,后又升为长安县令。他在任职期间,能够依法办事,不讲情面,也不怕得罪有权势的人,当地的治安有了很大的改变。汉武帝认为他很有才干,就调任他为河内郡都尉,后又升为南阳太守。

当时,南阳城里居住着一个管理关税的都尉叫宁成。这人很残暴,利用手中的权力横行霸道,百姓们都很害怕他,甚至连进关、出关的官员都不敢得罪他。人们都说,让宁成做官,好比是把一群羊交给狼管理。宁成听说义纵要来南阳任太守,有些不安。等义纵上任那天,便带领全家老小恭恭敬敬地站在路边迎接义纵。义纵知道宁成这样做的目的,对他不理不睬。一上任,义纵就派人调查宁成的家族,凡是查到有罪的,一概杀掉,最后,宁成也被判了罪。这一来,当地有名的富豪孔氏、暴氏因为也有劣迹,吓得逃离了南阳。

后来,汉武帝又调义纵任定襄(在今内蒙古)太守。当时,这个地方的治安很混乱。义纵一到定襄,就将监狱中二百多个重罪轻判的犯人重新判处死刑,同时将二百多个私自来监狱探望这些犯人的家属抓了起来,说他们想要为犯人开脱罪行,也一起判处死刑。史料记载:“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意思是说,那天,一下子就杀了四百多人。尽管那天天气不冷,然而,住在这个地区的人们听到这个消息后都吓得发抖。

——《史记·酷吏列传》

【求解驿站】

指天不寒冷而发抖,形容非常害怕、恐惧。栗,发抖、战栗。

【活学活用】

他一想到两个月后将被枪决,就会~。

【妙语点拨】

义纵尽管执法严峻,但也存在肆意残杀的问题,这也正是大史学家司马迁之所以把义纵归入酷吏类的关键所在。义纵为官多年,在汉武帝的支持下,也曾枉杀了很多无辜百姓,理应受到谴责,但他却因惨酷而卓有成效地沉重打击了豪强地主的嚣张气焰,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封建秩序,维护了封建国家的根本利益。故司马迁充分肯定了他作为“酷吏”的政绩,并给予他“虽惨酷,斯称其位”的美誉。

【近义】

毛骨悚然、提心吊胆、胆颤心惊

【反义】

无所畏惧

不可救药

【天天悦读】

西周王朝到了后期,奴隶主贵族日益腐朽,不断搜刮钱财,发动战争,压迫百姓和奴隶。周厉王即位后,对百姓和奴隶的剥削和压迫更重。他贪财好利,独占山林川泽,不许百姓打猎、砍柴、捕鱼,还派人监视他们的言行。谁议论他,他就把谁杀死。人民忍无可忍,到处都有人起来反抗,周王朝的统治越来越不稳固。

眼看周王朝政权摇摇欲坠,关心国家的大臣都很痛心。忠心耿耿的老臣凡伯,极力劝谏周厉王改变暴虐的政治,勤修德政,挽救国家。可是周厉王却把这番话当成耳旁风,一些权臣也嘲笑凡伯,说他昏庸无能,不识时务。凡伯非常气愤,挥笔写了一首长诗,表达自己焦急的心情。这首诗很长,其中有一节是这样写的:“天上正在逞威肆虐,不要这样盲目快乐。我这老夫一片诚意,小子们却是骄傲自得。我进谏的并非老昏之言,你们反倒拿来取笑戏谑。你们的气焰炽盛如火,真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

这首诗的内容,是劝说周厉王和那些权臣千万别把忧患当作儿戏,应趁它还没有到来的时候尽力防止它。若是忧患越积越多,就像病重一样无法治愈了。

果然不出凡伯所料,公元前842年发生暴动,平民和奴隶们拿起武器,冲进王宫,周厉王仓皇逃走。西周从此衰落下去,出现了分崩离析的局面。

——《诗经·大雅·板》

【求解驿站】

病重到已无法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药,用药治疗。

【活学活用】

他如此顽劣,屡教不改,真是~。

【妙语点拨】

周厉王在位期间,重用奸佞,不听贤臣周公、召公、凡伯等人劝阻,实行残暴的“专利”政策,奴役百姓,不让他们有丝毫的言论自由,以至于行人来往,只能以目光、眼神来示意。于是周朝国势更加衰落,朝政更加腐败。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于是聚众起义,冲进王宫,试图杀掉厉王,史称“国人暴动”。周厉王下场凄惨,完全是咎由自取。

【近义】

病入膏肓、无可救药

【反义】

药到病除

不知所云

【天天悦读】

公元225年,诸葛亮亲率大军南征孟获,他七次俘虏孟获,又七次释放,孟获终于心悦诚服地归顺蜀汉。

南方平定以后,解除了后顾之忧,诸葛亮决定出师伐魏。临行前,他给刘禅写了一份《出师表》,提出东汉后期上层统治集团任人唯亲而致倾颓的历史教训,规劝刘禅要“亲贤臣,远小人;严明赏罚,虚心纳谏。”最后,诸葛亮写道“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表达他恳切、激动的心情。

一切都安排妥当之后,诸葛亮便亲率浩浩荡荡的大军,向汉中前线进发。后主刘禅率领百官一直把他们送出成都城外十里远。

——《前出师表》

【求解驿站】

不知道说的是什么。形容感情激动,语无伦次,也指说话颠三倒四。云,说。

【活学活用】

她的发言逻辑性太差,让人听了~。

【妙语点拨】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心让人深感敬佩,但是敬佩归敬佩,诸葛亮是否有必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呢?当诸葛亮自以为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得报答先主刘备的知遇之恩时,却也把蜀汉推向了不复之地,导致了三国后期的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境地。诸葛亮的事必躬亲,亲力亲为,无形中断了蜀国培养后备人才的路子,也使很多将领的才能得不到发挥和施展,不能不叫人叹息。

【近义】

语无伦次

【反义】

有条不紊、提纲挈领

不求甚解

【天天悦读】

东晋时期,有一个名叫陶渊明的人,是我国最早的田园诗人。他所开创的田园诗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他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年幼时,家庭衰微,九岁丧父,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

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陶渊明不想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于是,授印去职。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结束。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最后赋《归去来兮辞》,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匿生活。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由于家乡浔阳一带水旱灾害连年不断,所以,他靠着微薄的田产,维持着一家老小的生活,日子过得非常艰难。即使如此,陶渊明也不羡慕荣华富贵,而是喜爱清静闲散的田园生活。他一面耕田,一面读书写诗,不仅不觉得苦,反而觉得十分逍遥自在。

大概二十八岁那年,陶渊明为自己写了一篇文章,取名《五柳先生传》。文章的开头是这样的——

先生不知道是何等样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他的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因而就以“五柳”作为自己的号了。先生喜爱闲静,不多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很喜欢读书,但对所读的书不执于字句的解释;每当对书中的意义有一些体会的时候,便高兴得忘了吃饭。生性爱喝酒,可是因为家里贫穷,不能常得到酒喝。亲戚朋友知道我这个情况,所以时常备了酒邀我去喝。而我呢,到那里去总是把他们备的酒喝光。

——《五柳先生传》

【求解驿站】

原意是读书只领会精神,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多下工夫。现在则指学习不认真,不会深刻理解或不深入了解情况,只想懂个大概。

【活学活用】

对待学习应采取认真的态度,那种~的学习方法是不可取的。

【妙语点拨】

陶渊明性格的本质特征是追求心灵的最大自由和心态的闲适优雅,仕宦生活不符合他崇尚自然的本性。陶渊明生活在一个崇尚自由、盛行玄学之风的时代,政治上的篡夺和杀伐使一意寻求避祸全身的士人极易形成隐逸的品格。陶渊明隐逸性情的形成,应当说与东晋士族文人这种普遍企羡隐逸,追求精神自由的风尚不无关系。

【近义】

囫囵吞枣、浅尝辄止

【反义】

穷源竟委、寻根究底

不自量力

【天天悦读】

春秋时期,在如今河南境内有两个诸侯国,一个是郑国,一个是息国。

公元前712年,息国向郑国发动了战争。

两个诸侯国虽然都很小,但息国的人力与物力比郑国要少得多,军力也要弱得多。战争自然以息国的失败而告终。

事后,一些有见识的人分析出,息国就要灭亡了。他们分析的根据是:息国一不考虑自己的德行如何,二不估量自己的力量是否能取胜,三不同亲近的国家疏通好关系,四不把自己向郑国进攻的道理讲清楚,五不明辨失败的罪过和责任是谁。

犯了这五条错误,还要出师征伐别国,结果遭到失败,这不是非常自然的吗?

果然,不久息国被楚国攻灭。

——《左传·隐公十一年》

【求解驿站】

表示不正确地估计自己的力量,或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

【活学活用】

小海对这个任务很感兴趣,有心主动接过来,又怕别人笑他~。

【妙语点拨】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懂得量力而行。不自量力,只会事倍功半,甚至失败到万劫不复的地步。

【近义】

螳臂当车、蚍蜉撼树

【反义】

量力而行

比肩继踵

【天天悦读】

春秋后期,楚国雄踞南方,成为南方最强大的诸侯国,因此有许多比较弱小的诸侯国前来结盟。齐国与楚国相隔不远,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齐国也与楚国结了盟。但是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每次都想显摆一下自己的大国风范,借机为难各国来楚的使节。

有一次,齐王派大夫晏婴出使楚国。晏婴这人可不一般,他在齐国身居要职,而且口才极好。以前出使楚国的时候,楚王就企图羞辱晏尽,结果反被他机智地驳回了。所以楚王一听说这次还是他来出使楚国,早就做好了准备,想趁机侮辱晏婴,一来报上次的仇,二来也显显楚国的威风。他知道晏婴身材矮小,就特意令人在城门的旁边开了一个小门,好让晏婴来的时候从小门进来,以此来羞辱晏婴。当晏婴到来之后,侍卫便让他从小门进去。晏婴拒绝从小门进入,很严肃地说:“只有出使狗国的人,才会从狗洞中爬进爬出。我今天是奉命出使楚国,难道也要从这狗洞中进去吗?”接待他的人顿时没了话说,只好改道。按照相应的礼节接待晏婴,眼睁睁看着晏婴从大门正中昂首阔步地进了城。

晏婴去拜见楚王,楚王因为在城门那里羞辱晏婴而没有得逞,早就憋了一肚子气,见晏婴前来朝拜,就故意轻蔑地看了看他,问道:“齐国大概没有多少人吧?”

晏婴听了,马上回敬道:“我们齐国仅都城临溯(今山东临淄)就有居民七八千户,人人展开衣袖就可以遮住太阳,个个挥一把汗就像下雨一样,街上人多得肩擦着肩,脚挨着脚。您怎么能说齐国无人呢?”

楚王听罢,进一步用挑衅的口吻说道:“既然齐国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总是派遣像你这般矮小的人来出使我们楚国呢?”

晏婴对楚王的无礼早有准备,不卑不亢地回答说:“大王有所不知,齐国使者,各有各的出使对象。有才贤明的人就被派去出使访问贤德圣明的君主,无能丑陋的人就被派去出使访问无能鄙俗的国君。晏婴我是齐国最丑陋无能的人,所以才被派来出使楚国。”

一席话说得楚王无言以对。本来他是想趁机羞辱晏婴一番的,没想到,几个回合下来却是自讨没趣,从此楚王再也不敢小看晏婴和齐国了。

后来,人们根据晏婴所言:“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引申出“比肩继踵”这个成语。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求解驿站】

肩膀靠着肩膀,脚尖碰着脚根。形容人多拥挤。比肩,肩膀挨着肩膀;继踵,脚尖碰着脚后跟。

【活学活用】

国庆放假三天,那家商场是~,热闹无比。

【妙语点拨】

傲慢自大的楚王仗着国盛势强,小看齐国,加上晏婴几次让自己这个一国之君颜面扫地,便借晏婴之貌,以偏概全,嘲笑齐国无人。对此,晏婴义正言辞地指出齐国临淄“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说明齐国人口众多,不是小国。不仅如此,还借题发挥,用贬低自己的方式,一方面,反唇相讥地羞辱了楚国一番。最终,楚王再次品尝到了侮辱他人导致的苦果。另一方面,也成功捍卫了齐国的国格,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近义】

摩肩接踵、水泄不通、人山人海

【反义】

门可罗雀

中饱私囊

【天天悦读】

赵简子,即赵鞅。春秋末年,他执掌晋国朝政大权后,勤政爱民,体谅百姓疾苦,希望能把国家治理得更好,但是他却不善于约束手下官员。

有一年,国家财政吃紧,赵简子派税官去征收赋税,这可是个大捞一把的好机会。临行前,税官还是假惺惺地问赵简子:“请您指示一下,这次收税的税率是多少?”赵简子回答道:“不轻不重最好。税收重了,国家富了,但老百姓穷了;税收轻了,老百姓富了,但国家穷了。你们如果没有私心,这件事就可以做得很好。”

这时,有个叫薄疑的人对赵简子说:“依我看,您的国家实际上是中饱。”

赵简子还以为簿疑说自已的国家很富呢,十分高兴,还故意问簿疑是什么意思。薄疑直截了当地说:“您的国家上面国库是空的,下面百姓是穷的,而中间那些贪官污吏都富了。”赵简子听了这话十分吃惊。后来,赵简子大力整顿吏治,礼贤下士,选贤任能,为赵氏立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求解驿站】

指侵吞经手的钱财,使自己得利。中饱,从中得利。

【活学活用】

贪官污吏,并不拿出救济款发放给受灾的老百姓,~。

【妙语点拨】

藏富于民,一直是儒家理想治国的终极目标,所谓“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政府通过“让利”行为,一方面能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增强民心凝聚力。赵简子虽然关心百姓疾苦,但他所言“不轻不重最好”却不是上上策。究竟何谓轻?何谓重?赵简子并没有给出一个具体的量化标准,无形中为收税官中饱私囊提供了有利条件。这启示我们,量化与监督是反腐倡廉的重要手段。

【成语接龙】中饱私囊→囊中取物→物美价廉→廉洁奉公→公私分明→明目张胆→胆大包天→天诛地灭→灭绝人性→性命攸关→关怀备至→至高无上→上下一心→心平气和→和和气气→气急败坏

长驱直入

【天天悦读】

公元219年,曹操为夺取战略要地荆州,与刘备在这一带激战。刘备的大将关羽用重兵围住了襄阳,曹操的堂弟曹仁固守襄阳毗邻的樊城,处境相当困难。

同年七月,曹操派虎威将军于禁率军增援曹仁。不久,樊城这一带连降大雨,汉水泛滥,关羽乘机引水去淹曹军,结果于禁全军覆没,被迫投降。

由于洪水冲进樊城,曹仁处境危急。一些部将劝他放弃樊城,乘船退走。但有人极力反对,说是水势不可能一直这样大,过些时日会退去,还是紧守为好。曹仁觉得有理,决定紧守樊城。

不久,曹操又派大将徐晃率军去樊城解围。徐晃老谋深算,并不直接率兵到樊城,而在稍远之处驻扎下来,然后派人用暗箭把信射入樊城,与曹仁取得联系。正好曹操还在组织其他兵马增援,得知徐晃的行动非常赞同,要他等待各路兵马到齐,一并进军樊城。

当时,刘备一部分军队驻在离樊城不太远的偃城。徐晃带领一些军队来到偃城郊外,故意挖掘陷坑,似乎要截断偃城军队的退路。驻军中计,匆匆撤离偃城。于是徐晃很轻松地攻取了这座城池。

这时,曹操派遣来的十二路兵马已经赶到。于是徐晃和这些兵马会合起来,打算和曹仁内外夹击关羽。

关羽在围头和四冢两处地方驻有军队。徐晃表面上装出要进攻围头的样子,实际上亲率大军进攻四冢。等关羽发现徐晃主攻的方向时,为时已晚。急忙赶往四冢的五千兵马,被徐晃轻而易举地击败。接着徐晃率领部下,一直冲进了关羽对曹仁的包围圈中。关羽的将士不敌败走,襄阳、樊城终于解围。

徐晃的捷报传到曹操那里,曹操立即写了慰劳令,派人送到前方。令中写道:“吾用兵三十余年,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长驱直入敌围者也。”意思是说,我用兵三十多年,所知古代善于用兵的人中,没有一个人能像你那样长距离不停顿地策马快跑,一直往前,冲入敌人的包围圈中。

——《劳徐晃令》

【求解驿站】

(军队)以不可阻挡的威势顺利前进。驱,快跑;长驱,策马向很远的目的地前进;直入,不停顿地一直向前。

【活学活用】

中国人民解放军正是从这条大道上~,解放了那座城市。

【妙语点拨】

魏蜀之战中,关羽水淹曹军,曹操麾下的将军于禁被迫投降。后曹操启用徐晃为将,解围樊城。使用声东击西之计,击败关羽军队,扭转乾坤,转败为胜。曹操甚为佩服徐晃的军事才能,及时写下慰劳令,对徐晃进行表彰。由此不难看出,曹操除了是唯才是举的管理者、才华横溢的大学问家外,还懂点心理学,知晓赞扬的力量。

【近义】

势如破竹、直捣黄龙

【反义】

退避三舍、裹足不前

车水马龙

【天天悦读】

东汉名将马援的小女儿马氏,由于父母早亡,很小的时候就操办家中的事情,把家务料理得井然有序,亲朋们都称赞她是个能干的人。

十三岁那年,马氏被选进宫内。她先是侍奉汉光武帝的皇后,很受宠爱。光武帝去世后,太子刘庄即位,就是汉明帝,马氏被封为贵人。由于她一直没有生育,便收养了贾氏的一个儿子,取名刘炟。公元60年,由于皇太后对她非常宠爱,她被立为明帝的皇后。

马氏当了皇后,生活还是非常俭朴。她常穿粗布衣服,裙子也不镶边。一些嫔妃朝见她时,还以为她穿了特别好的料子制成的衣服。走到近前,才知道是极普通的衣料,从此对她更尊敬了。

马皇后知书识礼,时常认真地阅读《春秋》《楚辞》等著作。有一次,明帝故意把大臣的奏章给她看,并问她应如何处理,她看后当场提出中肯的意见。但她并不因此而干预朝政,此后再也不主动去谈论朝廷的事。

明帝死后,刘炟即位,这就是汉章帝。马皇后被尊为皇太后。不久,章帝根据一些大臣的建议,打算对皇太后的弟兄封爵。马太后遵照已去世的光武帝有关后妃家族不得封侯的规定,明确地反对这样做,因此这件事没有办。

第二年夏天,发生了大旱灾。一些大臣又上奏说,今年所以大旱,是因为去年不封外戚的缘故。他们再次要求分封马氏舅父。

马太后还是不同意,并且为此专门发了诏书,诏书上说:“凡是提出要对外戚封爵的人,都是想献媚于我,都是要从中取得好处。天大旱跟封爵有什么关系?要记住前朝的教训,宠贵外戚会招来倾覆大祸。先帝不让外戚担任重要的职务,防备的就是这个。今后,怎能再让马氏走老路呢?”

诏书上还说:“马家的舅父,个个都很富贵。我身为太后,还是食不求甘,穿着简朴,左右宫妃也尽量俭朴。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下边做个榜样,让外亲见了好自我反省。可是,他们不反躬自责,反而嘲笑我太俭省。前几天我路过娘家住地濯龙园的门前,见从外面到舅舅家拜候、请安的,车子像流水那样不停地驶去,马匹往来不绝,犹如一条游龙,招摇得很。他们家的佣人,穿得整整齐齐,衣服绿色,领子和袖子非常白;看看我们的车上,比他们差远了。我当时竭力控制自己,没有责备他们。他们只知道自己享乐,根本不为国家忧愁,我怎么能同意给他们加官进爵呢?”

——《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

【求解驿站】

车络绎不绝,有如流水,马首尾相接,好像游龙。形容沿途车马很多,成群结队,繁华热闹的场面。

【活学活用】

北京的长安街~,好不热闹。

【妙语点拨】

马皇后知书达理,品行高尚,她自己不能生育,就对贾妃所生的皇子刘炟关爱备至、精心抚育。她崇尚节俭,平易近人,贵为皇后却常常穿着普通的粗布衣服。她在政务方面表现出的学识和才干让明帝也深为叹服。尤为可贵的是,马皇后非常识大体、顾大局,不徇私情。马皇后表现出的一切,在尔虞我诈的后宫之中,实在很难得。

【近义】

门庭若市、络绎不绝

【反义】

门可罗雀、门庭冷落

车载斗量

【天天悦读】

三国时期,蜀主刘备称帝,出兵伐吴。吴主孙权派中大夫赵咨出使魏国,向魏文帝曹丕求援。

曹丕轻视东吴,接见赵咨时态度傲慢地问道:“吴王是什么样的国君?吴国怕不怕我们魏国?”

赵咨听了这种带有侮辱性的问话,心中很气愤。他作为吴国的使者,当然不能有失国家的尊严,便很有分寸地回答道:“吴王是位有雄才大略的人,重用鲁肃证明了他的聪慧,选拔吕蒙证明了他的明智,俘虏于禁而不杀证明了他的仁义,取荆州而兵不血刃证明了他的睿智,据三州虎视四方证明了他的雄才大略,向陛下称臣证明了他很懂得策略。至于说到怕不怕,尽管大国有征伐的武力,小国也自有抵御的良策,何况我们吴国有雄兵百万,据江汉天险,何必惧怕人家?”

一番从容的对答,使曹丕十分叹服,不得不改用比较恭敬的口气问:“像先生这样有才能的人,东吴有多少?”

赵咨答道:“聪明特达者八九十人,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意思是说,聪明而有突出才能的,不下八、九十人,像我这样的,那简直是用车装,用斗量,数也数不清!

听到如此得体的外交辞令,魏国朝廷上下都对赵咨肃然起敬。曹丕也连声称赞赵咨:“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先生当之无愧。”

赵咨回到东吴,孙权嘉奖他不辱使命,封他为骑都尉,对他更加赏识重用。

——《三国志·吴志·吴主孙权传》

【求解驿站】

用车装,用斗量。形容数量很多。

【活学活用】

粮店今年购进的大米~。

【妙语点拨】

面对曹丕的傲慢与刁难,赵咨不卑不亢,用机智的外交辞令,不失君子风范地捍卫了本国尊严。这一切令曹丕和魏人肃然起敬,转问赵咨:吴国有多少这样有才能的人?赵咨故意贬低自己,抬升本国民众的整体才能,无怪乎曹丕和孙权都对其赞赏有加。

【近义】

不可胜数、不计其数、汗牛充栋

【反义】

凤毛麟角、屈指可数

从容不迫

【天天悦读】

战国时期,宋国有两位大哲学家——庄子和惠子(即惠施),他们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一天,风和日丽,庄子和惠子两人兴冲冲地来到河边散步。两人边走边聊,非常愉快,不知不觉就走到一座桥上,顿时被眼前清澈河水中的鱼儿吸引住了。

两人出神的在桥上观赏了很久,忽然庄子脱口而出:“啊,看,这水中的鱼儿是多么从容自在啊!它们看起来是多么快乐呀!”

惠子一向喜欢辩论,立即表示反对:“你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儿现在很快乐呢?”

庄子也不甘示弱,反驳道:“你又不是我,又怎么能断定我不知道它们现在很快乐呢?”

惠子很快地回答道:“照你所说的,我不是你,当然不能知道你是喜还是忧。同样,你不是鱼,当然也不知道鱼儿是快乐还是不快乐。”

庄子不慌不忙地说:“我们还是从头讲起。刚才你问我是怎么知道鱼儿是快乐的,这就说明你知道我了解鱼儿是快乐的才问我。现在我告诉你,我完全是从自己的感受中体会到的。我和你站在这桥上观赏鱼儿,悠闲自在,好不快乐。再看看这鱼儿,它们在水中自由自在地嬉戏,从容不迫地观望着我俩,当然也应该感到十分的快乐。”

——《庄子·秋水》

【求解驿站】

形容临事不慌不忙,镇定沉着。从容,不慌不忙,镇静;不迫,不急促。

【活学活用】

面对劲敌,他依然~地冷静面对。

【妙语点拨】

惠子的回答是不可知论,庄子的回答是可知论。由此可知,庄子的思想是积极的,惠子的思想是消极的,神秘的。庄子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是反面的回答,其实也已经给出了正面的回答,当庄子看到鱼儿“出游从容”,所以,他认为鱼儿是快乐的。如果在菜市场看到正在被宰杀的鱼儿,它们使尽浑身的力气在扑腾滚翻,我们也会认为这时的鱼儿是痛苦恐惧的,因为趋生避死的本能,鱼儿与人类是一样的。

【近义】

处之泰然、不慌不忙

【反义】

惊慌失措、手足无措

开诚布公

【天天悦读】

“开诚布公”是人们把“开诚心,布公道”简为成语“开诚布公”,用来比喻诚意待人,坦白无私。该成语来源于《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评》:“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

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诸葛亮非常受皇帝刘备的重用,并且对他的为人极为放心。刘备临终前,将自己的儿子刘禅托付给他,希望他帮助刘禅治理天下,还诚恳地表示,你能辅佐他就辅佐他,如果他不好好听你话,作出一些危害国家的事情来,你就取而代之。

刘备死后,待人处事公正合理的诸葛亮竭尽全力帮助平庸的后主刘禅治理国家。有人劝他进爵称王,他严词拒绝,并认为自已受先帝委托,已经担任了这么高的官职,如今讨伐曹魏没见什么成效,却要加官进爵,这样做是不义的。

马谡(sù)是诸葛亮非常看重的一位将军,在攻打曹魏时当前锋。因为违反节制,失守街亭,诸葛亮严守军令状规定,忍痛杀了他。马谡临刑前上书诸葛亮,说自己虽然死去,在九泉之下也没有什么怨恨。诸葛亮自已也为失守街亭等承担责任,请求后主批准他由丞相降为右将军。他还特地下令,要下属批评他的缺点和错误。这在当时是罕见的。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死于军中。他一生清贫,并无什么产业留给后代。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评》

【求解驿站】

指坦白无私、诚恳公正地亮出自己的见解。开诚,敞开胸怀,表示诚意;布公,公正无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活学活用】

既然你这么有诚意,我们就~地谈谈吧。

【妙语点拨】

诸葛亮未出茅庐便作隆中对;初出茅庐便舌战群雄,说服东吴,怒激周瑜联刘抗曹,赤壁之战显战功;守荆州、攻成都,七擒七纵孟获,尽显足智多谋;无论是借东风还是使用空城计,无论是草船借箭还是火烧赤壁,他都运筹帷幄,谈笑间使敌军丢盔弃甲。他“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一生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即便有斩杀猛将马谡与失守街亭的瑕疵,仍无愧于蜀汉之开国英杰的美称。

【近义】

待人以诚、坦诚相见

【反义】

钩心斗角、尔虞我诈

开卷有益

【天天悦读】

宋朝初年,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宋太宗赵光义命十四个文臣编撰一部规模宏大的分类百科全书——《太平总类》。这部书收集摘录了一千六百多种古籍的重要内容,分类归成五十五门,全书共一千卷,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参考书。

这部书是宋太平兴国年间编成的,故定名为《太平总类》。对于这么一部巨著,宋太宗规定自己每天至少要看两三卷,一年内全部看完,于是后来改名为《太平御览》。当宋太宗下定决心花精力翻阅这部巨著时,曾有人觉得皇帝每天要处理那么多国家大事,还要去读这么部大书,实在是太辛苦了,就去劝告他少看些,也不一定每天都得看,以免过度劳神,对龙体健康不利。可是,宋太宗却回答说:“我很喜欢读书,从书中常常能得到乐趣,多看些书,总会有益处,更何况我并不觉得劳神。”

就这样,宋太宗仍然坚持每天阅读三卷,有时因国事忙耽搁了,他也要抽空补上,并常对左右的人说:“只要打开书本,总会有好处的。”

宋太宗由于每天阅读三卷《太平御览》,学问十分渊博,处理起国家大事如鱼得水,非常得心应手。当时的大臣们见皇帝如此勤奋读书,也纷纷努力读书,所以当时十分盛行读书的风气,连平常不读书的宰相,也孜孜不倦的阅读《论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称。

后来,“开卷有益”便成了成语,形容只要打开书本读书,总有益处。

——《渑水燕谈录》

【求解驿站】

打开书来看,就会有收获。开卷,打开书本;益,益处,收获。

【活学活用】

~的观点是正确的,老师时常教导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

【妙语点拨】

理想的书籍是打开智慧大门的一把金钥匙。尤其是在当今这个知识经济时代,读书仍是我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现实生活中,总是听到人们“开卷有益,读书有益”的谆谆教诲。但是,仔细一推敲,这种说法也不完全正确。如果一个人对每一本书都感到兴趣,那“开卷有益”也就未必有益了。多读书的同时,做到读好书,才能实现“开卷有益”。

【近义】

开卷有得

【反义】

读书无用

从善如流

【天天悦读】

春秋时期,诸侯林立,其中郑国是个小国,夹在楚、晋两个大国之间。郑悼公时,郑国同北方以晋国为首的其他各国签订了盟约。结盟的第二年,南方的楚国就来攻伐郑国。晋国便派栾书为将军,率领大军,前去援助郑国,两军在绕角(今河南鲁山县东南)相遇。楚军不敢同晋军对敌,便撤退而回。但晋军并不撤走,还准备趁机侵入楚国的蔡地(今河南上蔡县一带)。楚国获知这个消息,就立刻调动近申、息二地的精锐部队,准备迎击。

这时,晋将赵同、赵括仗着兵力优势,欲挥军南下,占领蔡地,因此催请栾书赶紧下令进攻。就在栾书准备下令的时候,中军佐知庄子、上军佐范文子和中军将韩献子三人却提出了不同意见。他们一致认为:“我们当初出兵是为了援救郑国,反对侵略,是正义之师。现在进犯的楚军既然已经撤退,我们如果借此攻打蔡地,这样我们就要承担不义的罪名。而且,楚国现在派来的两支精锐部队,我们这一仗也不一定能打胜。而且不管打胜还是打败都对我们晋国不利,若打赢了这一仗,别人会说以晋国的大军,去打楚国两个小地方的部队,不是白白浪费兵力吗?如果失败了,晋国便会名誉扫地,还有何面目去见晋王和晋国的百姓?所以和楚国的这一仗不能打。”栾书仔细考虑了他们三人的意见,觉得他们讲得很有道理,便取消了攻蔡的念头,撤军回晋。

过了两年,晋国又派栾书领兵去攻打蔡国,这一次晋军大获全胜,还抓获了楚国的大夫申骊。栾书本打算继续进攻楚国本土,知庄子、范文子等人劝告他先进攻沈国再说,栾书分析了具体情况后认为有道理,于是,再次改变了作战计划。随后,晋军进攻沈国,把沈国的国君揖初都抓来了,因为这次晋军准备充分,楚国对晋军也无可奈何。人们认为,晋军这次能取得这么大的胜利,就是因为栾书上次听从了知庄子、范文子和韩献子等人的良言。

其实呢,在晋军第一次准备南侵攻蔡的时候,绝大多数将士都表示同意,而栾书却听从了少数人的意见。有个将士就问栾书:“圣人都听从多数人的意见,所以能成大事。现在我们六军将佐十二人,除将军以外的十一人中,只有三人不主张攻蔡。您为什么不听从多数而采纳了少数人的意见呢?”

栾书说:“他们三人的意见都很正确,正确的意见,就是真正代表多数人的意见。我听从他们的正确意见,难道不对吗?”

——《左传·成公八年》

【求解驿站】

听从高明、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就像水从高处流下来一样顺畅。形容乐于接受别人提出的正确意见。从,听从;善,指高明、正确的意见和建议。

【活学活用】

为人正派的老宋,才华横溢,~,他一定会把厂子经营得很好的。

【妙语点拨】

在现实生活中,“少数服从多数”是我们经常遵循的一项准则。然而,有时候真理又会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所以,这就需要决策者有理智的头脑和足够的远见,虚心听取别人的批评和建议,不要被阿谀奉承者蒙蔽,要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毕竟,决策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英明的决策者往往能够让绝大多数人从决策中获益,而不是受损。

【近义】

从谏如流、从善若流

【反义】

独断专行、刚愎自用

水滴石穿

【天天悦读】

宋朝时期,张乖崖在崇阳(今属湖北)当县令,为官清正廉洁。当时,经常发生一些军卒侮辱将帅、小吏侵犯长官的事情。张乖崖认为这是一种反常的事,下决心要整治这种现象。

一天,他在衙门周围巡行。突然,他看见一个小吏从府库中慌慌张张地走出来。张乖崖觉得奇怪,就把小吏喊到跟前问话,结果发现他头巾下藏着一文钱。那个小吏支吾了半天,才承认是从府军中偷来的。

张乖崖把那个小吏带回大堂,让人用杖刑猛打他。那小吏不服气:“一文钱算得了什么!你也只能打我,不能杀我!”张乖崖大怒,在判决书上写道:“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意思是说,假如每天偷一个铜钱,一千天就是一千个铜钱。同样,如果用绳子锯木头,时间长了,木头会被锯断。水滴时常滴在石头上,石头也会被滴穿。为了惩罚这种行为,张乖崖当堂斩了这个小吏。

——《鹤林玉露》

【求解驿站】

原意是说缺点、错误虽小,但积累起来,也会造成很大的危害。现在常从积极方面来使用,比喻只要有恒心,坚持不懈,事情总会成功。

【活学活用】

没有大众努力,没有~的功夫,新的风气和作风是树不起来的。

【妙语点拨】

刘备临终前给其子刘禅的遗诏中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劝勉刘禅要进德修业,有所作为。这启示我们,好事要从小事做起,积小成大,也可成大事;坏事也要从小事开始防范,否则积少成多,也会坏大事。所以,不要因为好事小而不做,更不能因为不好的事小而去做。小善积多了就成为利天下的大善,而小恶积多了则“足以乱国家”。张乖崖判决偷钱小吏死刑的原因,也正在于此。

【近义】

磨杵成针、绳锯木断

【反义】

虎头蛇尾

水到渠成

【天天悦读】

北宋时期,有一个叫苏轼的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当时著名的古文学家,世称“三苏”。苏轼幼年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自己又刻苦学习,青年时期就具有广博的历史文化知识,显露出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公元1057年考进士时,欧阳修见他的文章连称:“快哉!快哉!”这一年,二十一岁的苏轼高中进士。

“自古雄才多磨难”,苏轼也不例外。当年王安石主持变法,苏轼站在对立面,几次向神宗皇帝进言,极力陈述新法的各种弊端。苏轼的言论自然引起王安石的不满,王安石通过亲信网罗罪状,上书弹劾苏轼。苏轼感到在都城举步维艰,就请求到外地做官。公元1079年4月,苏轼到达湖州,到任不久,一场灾祸便从天而降。同年七月,御史台(旧称乌台)派人将苏轼逮捕,押送汴京(今河南开封),罪名是作诗诽谤朝廷。苏轼在狱中被关押了一百多天,受审十余次,惨遭折磨。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团练副使。这就是宋朝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

苏轼被贬官到黄州的一段时期,不但在精神上感到十分寂寞,在生活上也是穷困潦倒,捉襟见肘。当时,朝廷给他的薪金已经用完了,苏家人口又不少,他只得想方设法节约开支。他规定每日的开支不得超过一百五十枚钱,每月初一,他会拿出四千五百枚钱,分为三十份,装在小袋里,挂在屋梁上。每天早晨,他用一根平时取画、挂画的长叉从梁上挑下一袋,然后就把长叉收藏好。当天用不完的钱,则用大竹筒另外收藏,做招待客人之用。当大袋子里攒了不少钱时,就再做别的安排。就这样,苏轼和家人度过了人生中最为惨淡的四年。

苏轼在给好友秦观写信时,曾说:“平时过日子,一点一点地节省,等积多时再做安排,自然会水到渠成,没必要做预先的计划。”在如此落魄之际,苏轼仍然能够做到泰然自若,实在非常人所及。这正是: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答秦太虚书》

【求解驿站】

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水道。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渠,水道。

【活学活用】

依我看,这种事不可操之过急。俗话说:瓜熟蒂落,~嘛!

【妙语点拨】

“水到渠成”的故事启示我们,为人处事都会有一个过程,对此,我们不仅不能拔苖助长,还必须顺应规律。唯有如此,做事才有成功的可能。

【近义】

顺理成章、瓜熟蒂落

【反义】

功败垂成

分庭抗礼

【天天悦读】

一天,孔子和弟子们在树林里休息。弟子们读书,孔子独自弹琴。一曲未了,一条船停在附近的河岸边,一位须眉皆白的老渔夫走上河岸,坐在河岸的另一头,侧耳恭听孔子的弹奏。

孔子弹完了一支曲子后,渔夫招手叫孔子的弟子子贡、子路到他跟前,并且问道:“这位弹琴的老人是谁呀?”

子路高声说道:“他就是我们的先生,鲁国的君子孔子呀!”

子贡补充说:“他,就是以忠信、仁义闻名于各国的孔圣人。”

渔夫微微一笑,说:“恐怕是危忘真性,偏行仁爱呀。”话音刚落,便转身向河岸走去。子贡急忙把渔夫说的话报告孔子。孔子听后马上放下琴,猛然站起身,惊喜地说:“这位是圣人呀,快去追他!”

孔子快步赶到河边,渔夫正要划船离岸,孔子尊敬地向他拜了两拜,说:“我从小读书求学,到现在已经六十九岁了,还没有听说过高深的教导,怎么敢不虚心地请求您帮助呢?”

渔夫也不客气,走下船对孔子说:“所谓真,就是精诚所至,不精不诚,就不能动人。所以,强哭者虽悲而不哀,强怒者虽严而不威,强亲者虽笑而不和。真正的悲没有声音感到哀,真正的怒没有发出来而显得威,真正的亲不笑而感到和蔼。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所以真是非常可贵的。从此用于人间的情理,事奉亲人则慈孝,事奉君主则忠贞,饮酒则欢乐,处丧则悲哀。”

孔子边听边点头。最后,孔子卑谦地对渔夫说:“遇见先生真是件幸事。我愿意做您的学生,得到您的教授。请告诉我您住在哪里好吗?”

渔夫没有告诉他住在哪里,而是跳上小船,独自划船走了。这时,颜渊已把车子拉过来,子路把上车拉的带子递给孔子,但孔子全不在意,两眼直直地望着渔夫的船影,一直到看不见船的影子,才怏怏不乐地上车离去。

子路对孔子异于平常的表现很是不理解,便好奇地追问:“我为您驾车已经很久了,还没见过像渔夫这样傲慢的人。就是天子和诸侯见到您,也是相对得礼,平等相待,您还带有点自尊的神色呢!但今天,那个渔夫撑着船篙,漫不经心地站着,而您却弯腰弓背,先拜后说话,是不是有点太过分了呢?我们几个弟子都对您这举动觉得奇怪:对一个卑微的渔夫怎么能够这样恭敬呢?”

孔子听了子路的话很不高兴,扶着车木,叹口气说:“唉,子路,你真是难以教化。你那鄙拙之心至今未改!你靠近一点,我告诉你:遇到年长的不敬是失礼,遇到贤人不尊是不仁,不仁不爱是造祸的根本。今天这位渔夫是懂得道理的贤人,我怎么能对他不恭敬呢?”

后来,人们从子路“万乖之主,千乖之君,见天子未尝不分庭伉礼,夫子犹有倨傲之容”这句话中,引申出“分庭抗礼”这个成语。

——《庄子·渔父》

【求解驿站】

表示宾客与主人分别站在庭院两旁,相对行礼,以示平等对待。后来比喻地位平等,不相上下,或比喻互相对立。抗,原作“伉”,对等、相当的意思。

【活学活用】

“山寨”手机发展迅猛,大有和正规品牌~的趋势。

【妙语点拨】

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人要想进步,要想鹤立鸡群,就得像孔子学习,有不耻下问的精神。遇到不懂的地方,如果对方在行,哪怕其地位、年龄都低于自己,也要放下尊严,虚心向其请教。唯有如此,才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眼界。那些放不下架子、不懂装懂的人,犹如井底之蛙,永远只能看到头顶的那片小天。这种人最终只会贻笑大方,成为天下人饭后的谈资。

【近义】

平起平坐、平分秋色

【反义】

甘拜下风

分道扬镳

【天天悦读】

南北朝时期,北魏有一个名叫元齐的人,他很有才能,屡建功勋。皇帝非常器重他,封他为河间公。

元齐有一个儿子叫元志。他聪明过人,学富五车,是个有才华但又很骄傲的年轻人,孝文帝很赏识他,任命他为洛阳令。

不久以后,孝文帝采纳了御史中尉李彪的建议,从山西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搬迁到洛阳建都。这样一来,洛阳令成了“京兆尹”。

在洛阳,元志仗着自己的才能,对朝廷中某些学问不是很高的达官贵人,很是轻视。

有一次,元志出外游玩,正巧李彪的马车从对面飞快地驶来。照理,元志官职比李彪小,应该给李彪让路,但他一向看不起李彪,偏不让路。李彪见他这样目中无人,当众责问元志:“我是御史中尉,官职比你大多了,你为什么不给我让路?”

元志听完李彪的话后,不以为然地说:“我是洛阳的地方官,你在我眼中,不过是洛阳的一个住户,哪里有地方官给住户让路的道理呢?”

他们两个互不相让,争吵起来了。于是他们来到孝文帝那里评理。李彪说,他是“御史中尉”,洛阳的一个地方官怎敢同他对抗,居然不肯让道。元志说,他是国都所在地的长官,住在洛阳的人都编在他主管的户籍里,他怎可同普通的地方官一样向一个御史中尉让道呢?

孝文帝听了他们的争论,觉得他们各有各的道理,不能训斥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便笑着说:“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意思是说,洛阳是我的京城。我听了,感到你们各有各的道理。我认为你们可以分开走,各走各的,不就行了吗?

——《北史·魏诸宗室·河间公齐传》

【求解驿站】

分路前进,比喻因志趣、目标不同,而各奔前程,各干各的事。扬镳,举鞭驱马前进。

【活学活用】

这对无话不谈的好朋友,由于爱上了同一个女孩,最终~。

【妙语点拨】

元志与李彪路上不期而遇,互相指责对方没有礼让自己。为这场“争端”做判官的孝文帝了解事情原委后,也难定是非,认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只好让二人分道扬镳。事实上,即便是“得理”,如果彼此之间能“礼让三分”的话,相信我们的交通必定更加畅通,社会关系也更加和谐。

【近义】

各奔前程、风流云散

【反义】

志同道合、并驾齐驱

风吹草动

【天天悦读】

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平王,昏庸荒淫,迷恋女人竟然到了把自己的儿媳妇都霸占的地步。大臣伍奢坚决反对,于是平王恼羞成怒,把他抓了起来,还要他写信叫在外地的两个儿子回来,准备一起杀掉。

伍奢的大儿子伍尚,约会弟弟伍员(即伍子胥)听从父亲的指示,同赴郢都(楚国的都城,在今湖北省江陵北)。伍员是个有见识的武将,他估计此去凶多吉少,劝哥哥不要上当。伍尚不听,结果到了郢都,和父亲一起被平王杀害了。

楚平王为了斩草除根,派兵四处追捕伍员,在各个关口都画了图像,悬赏捉拿。伍员乔装改扮,投奔吴国。

路上,伍员昼伏夜行,历尽辛苦,走了十多天,才接近昭关。昭关地势险要,官兵把守很严,伍员无法通过。

伍奢的朋友东皋公,很同情伍员的遭遇。他把伍员请到家里,准备帮他出关。一连住了七天,还是没有找到出关的机会。伍员非常焦急,一夜间头发、胡子全变白。东皋公见此情景,忽然想出一个主意,就说:“你的头发、胡子已经变白,守关兵士很难辨认。我的朋友皇甫讷,相貌和你相似,让他照你的样子装扮,如果他在关口被捉,你可乘机出关。”于是按照这个办法,伍员混出关口。

伍员匆忙赶路,来到一条江边,他怕追兵赶到,就躲藏在芦苇之中。过了一会儿,见到一只渔船,他急忙喊道:“渔父,快来渡我!”伍员上了渔船,渔翁见他举止行为不是一般人,就问他到底是谁,伍员以实情相告,渔翁非常惊讶。到了对岸,渔翁让他稍等一会儿,给他找点吃的。伍员等了一会儿,不见渔翁回来,心中生疑,怕人来捉,又躲到芦苇深处。

渔翁取来饭菜,不见伍员,便喊道:“芦中人,出来吧,我不会出卖你!”伍员走出来饱餐一顿,然后解下祖传佩剑相送。渔翁向他表示,楚王高价悬赏捉拿伍员,自己都不贪图,怎能接受宝剑呢?伍员问渔翁姓名,渔翁不图报答,也没有告诉他。伍员嘱咐渔翁,如有追兵到来,请勿泄露。渔翁见伍员有疑心,便投江而死,以此消除伍员的疑虑。伍员见此情景,十分悲伤,他只好继续逃亡。后来伍员得势,打回楚国,终于报了杀父之仇。

——《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

【求解驿站】

微风一吹,草就晃动。比喻轻微的动静或变故。

【活学活用】

敌人吃了败仗以后,成了惊弓之鸟,一遇~,就惊慌失措。

【妙语点拨】

伍子胥的父亲伍奢得罪于楚平王,惨遭灭族之祸。伍子胥无奈之下只身出逃。过昭关时一夜之间急白头,幸遇贵人相助,成功过关;渡江之际,又幸遇渔翁,成功渡江。伍子胥于危难之际,屡次逢人救助,真是福大命大。渡江渔翁为消除伍子胥的疑虑,不惜投江自杀,此举真是叫人感慨万千。正是由于一系列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及时伸出援手,才使得伍子胥成功投奔吴国,后率军攻破楚国,开棺鞭笞楚平王尸骨以报仇血恨。

【反义】

风平浪静

风马牛不相及

【天天悦读】

春秋初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大力进行改革,使齐国一跃成为春秋初期较强大的诸侯国家。齐桓公还打着“尊王攘夷”,拥护周天子的旗号,大会诸侯,成为“春秋五霸”的第一个霸主,声威大震,中原的诸侯没有不屈从他的。但南方楚国的国力也在不断增强,楚成王不但不服齐桓公,还要与他抗衡。

公元前656年,齐桓公想显示一下自己的声威,就率领齐、鲁、宋、陈等八个诸侯国的军队去攻打蔡国。蔡侯只好连夜逃往楚国,请求楚国出兵援助。齐桓公看到蔡侯逃往楚国,于是率领军队长驱直入向楚国进发。

楚成王派使臣到齐国军营中来,对齐桓公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这意思是说,您住在北海,我住在南海,相隔这么远,就是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的境内。不料,您居然来到我的国土,这是为什么呢?

管仲立马替齐桓公回答说:“从前召康公(周成王时最高的公卿)吩咐我们先君姜太公(即姜子牙)说:五侯九伯,你都可以讨伐,以辅佐周王朝,并且赏赐给我先君领土:东到大海,西到黄河,南到穆陵,北到无棣。你长期不向周天子进贡楚国的特产,我们要向你们征求;再有,周昭王巡行南方时,被淹死在汉水,我们要向你们问罪。”楚国使臣说:“不进贡特产,确实是我们的失职。至于周昭王淹死的事情,楚国是不能负责的。如果您要问罪,请您自己到汉水边去问吧!”

管仲一时之间,哑口无言。齐桓公见楚国不屈从自己,接着就派大军来到召陵。楚国在强大的联军面前,只得派大夫请求议和。齐桓公得知楚国早已有所准备,如果用武力讨伐楚国,势必会落个两败俱伤,只好同楚国讲和,双方言归于好,各自撤军。

后来,人们将楚国使臣所说的“风马牛不相及”引申为成语。

——《左传·僖公四年》

【求解驿站】

指两地相隔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另种说法,兽类雌雄相诱叫“风”,马和牛不同类,不致相诱。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

【活学活用】

这两件事本质完全不一样,简直是~。

【妙语点拨】

齐国与楚国本相隔万里,风马牛不相及,但齐国出兵攻打楚国,找出各种冠冕堂皇的借口,借以隐藏称霸的真正动机。周昭王昏庸无道,当他第二次渡汉水时,当地百姓痛恨他,便为他造了艘大船。船是用胶粘成的。当船行至江中时,胶遇水分解,船也散架了,周昭王以及陪同官员纷纷落水而死。不难看出,大失民心是周昭王丧命的关键因素,管仲却将周昭王之死归到楚国头上,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近义】

驴唇不对马嘴

【反义】

唇齿相依、息息相关

韦编三绝

【天天悦读】

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他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系宋国贵族,多才多艺,学识渊博。

孔子曾说过他的学问都是通过刻苦钻研得来的。孔子幼年丧父,家境贫寒,没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只能通过自学来获得知识。他从十五岁开始发愤读书,因为没有人教,在学习上碰到难题就多方请教。他请教过做官的人,也请教过普通老百姓,请教过白发苍苍的老人,也请教过头上梳着小辫儿的儿童。孔子虚心好学,学无常师,三十岁时便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学者。

那时还没有纸张,制作书籍的材料主要是竹子。一般是把竹子削成一片一片的竹签,刮去上面的青皮,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刻字,称为“竹简”。竹简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写成一部书要许多竹简,书的内容全部写上去以后,要用牢固的牛皮绳子把这些竹片按顺序编联起来,就可以阅读了,这样的过程就叫做“韦编”。由于一片竹简只能写很少的字,所以如果一部书的字数很多的话,那就需要几十斤甚至上百斤的竹片。像《易经》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联起来的,因此相当沉重。

孔子到了晚年才开始学《易经》。《易经》是很难读懂的一部古书,孔子下了很大的功夫,才把它全部读了一遍,还只是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接着,他又读了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然后,他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比较透彻的理解。此后,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同时也为了给弟子们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易经》,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联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好几次,不得不换上新的再读。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地说:“假如我能多活几年,我就可以理解些《易经》的文字与内容了。”

孔子一生中还编著了不少书籍,其中有《诗》《书》等几部书,还有根据鲁国的历史材料编成的史书《春秋》。这对古代文化的保存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史记·孔子世家》

【求解驿站】

编连竹简的牛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刻苦治学。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

【活学活用】

我们提倡~的勤学精神,更提倡学以致用,有所创新。

【妙语点拨】

孔子读《易经》,韦编三绝的故事启示我们:一学习要勤奋;二学习要用心,和知识交朋友;三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是重复。重复帮助记忆,重复是记忆之母,重复才能加深理解,真正掌握知识。有句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孔子之所以成为中国最杰出、最有名的学者,成为享誉全球的儒家学派创始人,便得益于此。如果没有韦编三绝的精神,恐怕孔子难有此成就。

【近义】

悬梁刺骨、孜孜不倦、废寝忘食

【反义】

不学无术、一曝十寒

开门揖盗

【天天悦读】

东汉末年,有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叫孙权,字仲谋。他年轻时,继承了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创下的基业,盘踞在江东一带。孙权的哥哥孙策也是一位军事奇才,孙权十五岁时,孙策就平定了东吴各郡,成为东吴之主。孙策胸怀大志,以富庶的东吴作为根据地,囤积粮草,训练军队,时刻以平定天下为己任。

吴郡太守许贡见到孙策在江东的势力日渐强大,便写信给汉献帝,信中说:“孙策是骁勇的英雄之士,就像古时候的项籍一样,皇上应该将他召回京师做官,控制使用,他是不敢不听的;要是让他久驻东吴,日后必生祸患。”不料,此表被孙策的密探获得。孙策看过奏表,心中大怒,当面斥责许贡,并下令将其杀害。许贡手下有许多门客,他们对许贡的死愤愤不平,决定除掉孙策。其中有三个门客潜藏在民间,寻机为许贡报仇。

公元200年四月,孙策出去打猎。他骑的是上等的精骏之马,驰驱逐鹿,跟从的人绝对赶不上。正当他快如疾风般地奔驰时,突然从草丛中跃出三人,弯弓搭箭,向他射来。事情发生得过于突然,孙策来不及躲避,面颊中箭。这时,后面的扈从骑兵已经赶到,将这三个人杀死。孙策被抬回府中后,伤势不断加重,而且心中又气又急,箭疮迸裂。孙策知道自己活不久了,将长史张昭等人都召唤到床前说:“我死后,请你们好好扶助我的弟弟孙权!”嘱托完后事,孙策将印绶授给孙权。不久,含恨而终,年仅二十六岁。

孙策死时,孙权才15岁,他见哥哥去世了,万分悲痛。大臣们都劝他不要过分悲伤,可他还是天天啼哭。大臣们见劝说无效,都非常着急。张昭劝孙权说:“公子啊,这难道是哭的时候吗?当初周公建立了法度,可是武王的弟弟伯禽就没有遵守,而是立即出征平定戎人作乱。伯禽并不是想违背父兄的法度,形势逼迫他不得不那么做啊!何况如今奸贼(指曹操)正与咱们竞争,到处是坏人。如果你只顾悲啼,顾及礼法而不去考虑国事……”

孙权听到这里,停止了哭泣,请张昭说下去。张昭继续说:“这好比开门揖盗,必将自取其祸。”孙权马上更换了衣服,去视察军营,以安定军心。东吴见到有了新主,人心稳定,后来与蜀、魏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三国志·吴志·孙权传》

【求解驿站】

开门请强盗进来。比喻引进坏人,招来祸患。揖,打拱,表示欢迎。

【活学活用】

晚清政府曾一味接受西方列强的霸王条款与所谓的国际援助,实际上是~。

【妙语点拨】

敞开大门,作着揖,请强盗进来。这种做法无异于“引狼入室”,荒唐愚蠢至极。有人也曾把“开门揖盗”当作一种诱敌深入的战术,以“开门”作诱饵,麻痹并引诱敌人或对手上钩。待其上钩后,便“关门打狗”,将其一举消灭。仔细推想之,亦不无道理。只是,这一做法必须十二分的小心谨慎才行。否则,极容易弄巧成拙,后患无穷。

【近义】

自讨苦吃、引狼入室

五十步笑百步

【天天悦读】

战国中期,有个国君叫梁惠王。为了扩大疆域,聚敛财富,他想出了许多办法,还把百姓赶到战场上,为他打仗。

有一天,他问孟子:“我对于国家,总算尽心了吧!河内年成不好,我就把河内的灾民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调到河内来。河东荒年的时候,我也同样想方设法地救灾。看看邻国的君王还没有像我这样做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没有大量逃跑,我国的百姓也没有明显增加,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我就拿打仗作比方吧。战场上,战鼓一响,双方的士兵就刀对刀、枪对枪地打起来。厮杀结果,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弃盔丢甲,飞奔逃命。假如一个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贪生怕死’,这种做法对吗?”

梁惠王马上回答说:“当然不对!他只不过没有逃到一百步罢了,但同样也是逃跑啊!”

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这与五十步同样道理。怎么能够希望您的百姓会比邻国的多呢?”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看事情要看本质,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五十步笑百步”这句成语就是从这则寓言中提炼出来的。

——《孟子·梁惠王上》

【求解驿站】

败逃五十步的人讥笑败逃一百步的人。比喻缺点或错误性质相同,只有情节或重或轻的区别。

【活学活用】

你不要总是嘲笑他,其实你俩是~,半斤八两。

【妙语点拨】

士兵逃了五十步和逃了一百步,尽管在数量上有所区别,但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逃跑。孟子之所以暗讽梁惠王的做法与“五十步”士兵的做法一样,是因为梁惠王尽管给了百姓小恩小惠,但他发动战争,欺压黎民,在压榨百姓这方面,跟其他诸侯国的统治者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该故事启发我们,看事情要看本质,不要为表面现象所迷惑。

【近义】

半斤八两

【反义】

天壤之别、截然不同

毛遂自荐

【天天悦读】

战国时期,秦军在长平一线,大胜赵军。秦军主将白起,领兵乘胜追击,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大敌当前,赵国形势万分危急。平原君赵胜奉赵王之命,去楚国求兵解围。平原君把门客召集起来,想挑选20个文武全才一起去。他挑了又挑,选了又选,最后还缺一个人。

这时,有一个叫毛遂的人,走上前来说:“希望先生就以毛遂凑足人数出发吧!”平原君说:“先生来到赵胜门下到现在几年了?”毛遂说:“到现在三年了。”平原君说:“贤能的士人处在世界上,好比锥子处在囊中,它的尖梢立即就要显现出来。现在,处在赵胜的门下已经三年了,左右的人们对你没有称道,赵胜也没有听到赞语,这是因为先生没有什么才能的缘故。所以先生不能一道前往,先生请留下!”毛遂说:“我不过今天才请求进到囊中罢了。如果我早就处在囊中的话,就会像禾穗的尖芒那样,整个锋芒都会挺露出来,不单单仅是尖梢露出来而已。”平原君终于被说服,同意毛遂一道前往。那十九个门客则互相用目光示意嘲笑毛遂。

到了楚国,楚王只接见平原君一个人。两人坐在殿上,从早晨谈到中午,还没有结果。毛遂大步跨上台阶,远远地大声叫起来:“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简单而又明白,为何议而不决?”楚王非常恼火,问平原君:“此人是谁?”平原君答道:“此人名叫毛遂,乃是我的门客!”楚王喝道:“赶快下去!我和你主人说话,你来干吗?”毛遂见楚王发怒,不但不退下,反而又走上几个台阶。他手按宝剑,说:“如今十步之内,大王性命在我手中!”楚王见毛遂那么勇敢,没有再呵斥他,就听毛遂讲话。毛遂就把出兵援赵有利楚国的道理,作了非常精辟的分析。毛遂的一番话,说得楚王心悦诚服,答应马上出兵。不几天,楚、魏等国联合出兵援赵。秦军撤退了。平原君回赵后,待毛遂为上宾。他很感叹地说:“毛先生一到,楚王就不敢小看赵国了。”

成语“毛遂自荐”由此而来。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求解驿站】

比喻不经别人介绍,自我推荐担任某一项工作。

【活学活用】

潘硕同学想当班长,~,班主任居然同意了。

【妙语点拨】

一位平时默默无闻的门客,三年苦于怀才不遇,却在关键时刻勇敢地推销自己,以其超人的胆识与智慧,成功促使楚、赵合纵,并留下了“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美誉。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要懂得抓住表现自己的机会,善于推销自己。不要因为担心会招来他人的嘲笑或拒绝而羞于自我推荐,也不要总是等着别人去推荐。当你缺乏自荐的勇气时,不妨想想毛遂以一张厚脸皮说服平原君的情景,想想毛遂自荐获得成功后的喜悦与作为。

【近义】

自告奋勇

【反义】

自惭形秽

为虎作伥

【天天悦读】

唐穆宗长庆年间,传说有个处士马拯,听说衡山祝融峰上住着一个伏虎长老。他带了一个童仆,上山去拜访那位长老。

他登上祝融峰,来到一座佛寺,看见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和尚。老和尚非常热情,坚决要马拯留下来吃饭,可是厨房里的油和盐刚巧用完了。马拯就叫童仆下山去买油盐。老和尚陪送他走出寺门。马拯独自一人站在寺边观赏山景。这时,从山下又来了一个叫马沼的隐士。两人互通姓名之后,马沼说他在半山腰看见一只猛虎在吃人。

马拯赶紧问了那人的年龄、容貌、衣着,惊叫道:“那是我的童仆!”马沼又说:“奇怪的是,那猛虎吃了人后,忽然变成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和尚。”不一会,老和尚回来了,马沼凑到马拯耳边,悄悄地说:“正是这个老和尚。”

天晚了,老和尚想请他们住僧房,两人却推说更喜欢住在斋堂里。到了斋堂后,两人把门紧紧闩上,仔细留意着外面的动静。半夜里,有只老虎几次来撞门,两人都使劲全身力气顶住了,门始终没有被撞开。两人决心要除掉这只吃人的老虎,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第二天一早,两人谎称后院一口井里传出怪声,把老和尚骗到井边。当老和尚凑到井口看时,马沼抓住时机,一用力,把他推下井。老和尚一落水,立刻现出老虎的原形。为了斩草除根,两人赶紧搬来大石头,扔向井里,把老虎活活砸死了。

除掉老虎后,两人下山,不料,迷了路。幸亏遇见一个猎人。这个猎人让他们在搭建在树上的窝棚里过夜。半夜里,两人突然被树下的嘈杂声吵醒。借着月光定睛一瞧,居然有几十个人,吵着要替老虎报仇。猎人赶紧为他们答疑解惑:“这些人都是被老虎吃掉了,可死后却替老虎开道,成了伥鬼。”马拯听完这番话后,骂道:“你们这些伥鬼,死在老虎嘴里,还要为它痛哭、报仇!”

古代传说,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后变成伥鬼,还要为老虎效力。“为虎作伥”由此而来。

——《渔樵闲话》

【求解驿站】

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鬼,又去引诱别人来让老虎吃,这种鬼叫作“伥”。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为,替,给。

【活学活用】

为着要得虎子而身入虎穴,决不是身入虎穴去~。(郭沫若《〈闻一多全集〉序》)

【妙语点拨】

故事中的老虎不仅生性残暴,而且足智多谋,是一只懂点“人类心理学”的老虎。它在与人斗争的过程中,非常讲究战略战术,这一点从它化身为须发皆白的老和尚即可看出。毕竟,在世人眼中,老年人一般易给人慈祥的感觉,加之又是整天推崇仁义道德的和尚,如此一来,更容易让人对其失去防备之心,方便它下虎口。再有,它与人斗争时,还实行“各个击破”,计划将马拯和童仆逐个消灭。真是狡猾无比!不过,终究没有战胜万灵之长的人类,死于非命,也算是为那些死于虎口的人们报了仇。

【近义】

为虎添翼、助纣为虐

公而忘私

【天天悦读】

春秋时期,晋国有个大夫,名叫祁黄羊,品德高尚,是晋平公的得力谋臣。晋平公要决定什么大事,都要同他商议。

有一天,晋平公把祁黄羊招进宫,问他说:“南阳县还缺个县令谁可以去担当这个职务?”祁黄羊想了想说:“解虎去比较合适。”

解虎与祁黄羊之间有矛盾,这晋平公也知道的。他听到祁黄羊举荐解虎,有点出乎意料,不解地问:“解虎不是与你有仇吗?你怎么推荐他去当县令?”祁黄羊说:“您问的是谁可以去当南阳县令,又不是问谁是我的仇人。”

晋平公赞许地点了点头,说:“好吧!”于是就派解虎去当南阳县令。解虎到了南阳,把南阳治理得很好,老百姓都很拥戴他。

过了一段时间,晋平公又问祁黄羊说:“现在还缺少一个军尉,你看谁能够胜任?”祁黄羊回答说:“祁午可以担任这个职务。”

晋平公听了,又吃了一惊。原来祁午是祁黄羊的儿子。当时,推荐自己的亲属当官是很忌讳的事情,因为很容易招来闲话。晋平公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就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推荐他去当军尉,就不怕别人说你徇私情?”祁黄羊说:“你问的是谁可以当军尉,又不是问谁是我的儿子。我是谁胜任这个职务就推荐谁,不管他和我有没有关系,怕什么闲话呢?”

晋平公很赞赏他的坦荡,就说:“那好,就派祁午去吧!”就又任用了祁午,祁午果真非常称职。

后来,孔子听了这件事,就感慨地说:“祁黄羊的话说得太好了!举荐人才不回避跟自己有仇的人,也不回避自己的亲生儿子,真是公而忘私啊!”

——《吕氏春秋·孟春纪·去私》

【求解驿站】

为了公事而不考虑自己的私利。形容一心为公。

【活学活用】

我们要学习雷锋同志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妙语点拨】

祁黄羊推荐人才完全以一个人的才与德为标准,而不管对方是与自己敌对交恶的人,或是有血缘之亲的儿子,诚如孔子所言:公而忘私。而他推荐的人也都很称职,更是证明了他眼光之犀利。

【近义】

公而无私、大公无私

【反义】

私而忘公、损公肥私

天衣无缝

【天天悦读】

传说古时候有个叫郭翰的读书人,他能诗善画,性格诙谐,喜欢开玩笑。

盛夏的一个夜晚,他在树下乘凉,但见长天如碧,白云舒卷,明月高挂,清风徐来,满院飘香。这时,一位如花似玉的姑娘从半空中飘然而至,落在了他的面前。郭翰心想,这准是天上的仙女。一问果然不错,他是牛郎的妻子织女,织布织累了,到人间来解解闷。

郭翰问:“你从天上来,能谈谈天上的事情吗?”

仙女问:“你想知道什么?”

郭翰说:“我什么都想知道。”

仙女说:“这可难了,你让我从哪说起呀?”

郭翰说:“人们都说仙人聪明,你就随便说说吧。”

仙女说:“天上四季如春,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绿树常青,花开不谢。枝头百鸟合鸣,水中游鱼可见。没有疾病,没有战争,没有赋税,总之,人间的一切苦难天上都没有。”

郭翰说:“天上那么好,你为什么还跑到人间来呢?”

仙女说:“亏你还是个读书人。你们的前辈庄周老先生不是说过‘在栽满兰花的屋子里呆久了,也闻不到香味’的话么。在天上呆久了,难免有些寂寞,偶尔到人间玩玩。”

郭翰又问:“听说有一种药,人吃了可以长生不老,你知道哪有吗?”

仙女说:“这种药人间没有,天上到处都是。”

郭翰说:“既然天上多得很,你该带点下来,让人们尝尝有多好呀。”

仙女说:“带是带不下来。天上的东西,带到人间就失去了灵气。不然早让秦始皇、汉武帝吃了。”

郭翰说:“你口口声声说来自天上,用什么证明你不是说谎话哄人呢?”

仙女让郭翰看她的衣服。郭翰仔细看,只见那身衣裳色彩斑斓,闪烁不定。最令人叫绝的是,整套衣裳浑然一体,竟看不到一丝线缝。郭翰诧异极了!

仙女说:“天衣无缝,你连这个都不懂,还称什么才子,我看你是十足的大傻瓜。”

郭翰听完哈哈大笑,再一瞧,仙女不见了。

郭翰第二天把夜里的奇遇告诉了左邻右舍,人们不禁个个称奇。

——《灵怪录·郭翰》

【求解驿站】

神仙的衣裳连一点缝也没有。比喻事物浑然天成、严密完备,找不出什么破绽。

【活学活用】

这幅画原已破损,经过宋师傅的修补,简直是~,一点补过的痕迹都看不出来。

【妙语点拨】

通过营造一个读书人偶遇仙女的奇事,传达出衣裳可以编织得浑然一体,丝毫看不出线缝的痕迹,体现了古人追求完美的理想与情怀。所谓完美主义,是指对事物要求尽善尽美,愿意付出很大的精力去把它做到天衣无缝的地步。可见,完美主义并不是坏东西,对于某些人和职业甚至还是很必要的,比如音乐、美术、服装设计等。当然,在当今这个处理事情越来越多的时代,有效地避免完美主义的不利影响也很重要。

【近义】

完美无缺、浑然一体

【反义】

漏洞百出

同舟共济

【天天悦读】

《孙子》记载:“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连年交战,两国的百姓也都将对方视为仇人。有一天,碰巧吴国人和越国人共乘一艘船渡河。船刚开的时候,他们在船上互相瞪着对方,一副要打架的样子。但是当船行至河中央的时候,突然遇到了大风雨,渡船随时都有被惊涛骇浪吞没的危险。在巨大的风浪面前,在这生死攸关的紧要关头,为了保住性命,他们忘记了国家之间的仇恨,纷纷互相救助,就像一家人一样。由于他们齐心协力,才逃过这场天灾,使渡船平安地到达了河的对岸。

这便是成语“同舟共济”的由来。又作“风雨同舟”。

——《孙子·九地》

【求解驿站】

在狂风暴雨中同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比喻在困难的时候团结互助,同心协力,共度难关。舟,船;济,渡,过河。

【活学活用】

这对老夫妻已~几十年,彼此已深深了解。

【妙语点拨】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遇到困难时,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助。瘸子路上偶遇瞎子,只见瞎子正期待着有人来带他行走。瘸子告诉瞎子自己也是一个有困难的人,也不能独自行走。瘸子提议瞎子背着自己。这样,瞎子坚实的腿脚就是他的腿脚;而他明亮的眼睛也就成了瞎子的眼睛了。于是,瘸子趴在瞎子的背上,二人步调一致,获得了一人不能实现的效果。帮助了别人,也就是帮助了自己。不要总想着让别人来帮助你,自己却没有任何付出。

【近义】

风雨同舟、患难与共

【反义】

过河拆桥、反目成仇

太公钓鱼

【天天悦读】

公元前十一世纪时,八十老人姜尚曾任商朝下大夫,因见纣王荒淫无道,便弃官逃往西岐,本想自投西伯姬昌,又怕被人耻笑,所以暂时隐居在渭水河边的小村庄里,以待时机。

一天,他正在渭河边钓鱼解闷,有一樵夫武吉担柴路过,见他居然用直钩钓鱼,还离着水面三尺远,鱼钩上也没挂香饵,便好奇地问长者贵姓。

姜尚答道:“姓姜名尚,字子牙,号正熊。”

武吉叹了口气说:“真是有志不在年高,无谋空言百岁。像你这样愚拙的人,还自号正熊,实不相称!”

姜尚微微一笑:“老夫钓鱼是假,待机进取是真。然而要钓王与侯,宁在直中取,不可曲中求!”

武吉说道:“你哪像王侯,倒像活猴。”

说完这话,他就担起柴担进城去了。

不料,武吉进城失手打死了守门的军士招来杀身大祸,巧逢西伯姬昌路过,得知武吉是个孝子,家中有老母无人奉养,便赠予黄金十两,命他回去安顿好老母再来领罪。老母绝望,便带武吉来向姜尚求教解救之法。姜尚教他如此这般。从此,武吉只在乡中干活,不再进城。

光阴似箭,不觉又是一个春天。一日,西伯来到渭河边踏青打猎。忽然,听到有人唱道:“凤非乏兮麟非无,但嗟治世有污。龙兴云出虎生风,世人慢惜寻贤路……”姬昌命人将歌者找来,见是武吉,大喝道:“你怎敢欺我,不来领罪,反在此唱歌?”武吉便照实说了,并说这歌也是姜尚所作,姬昌认为姜尚必是贤者,便当即赦免了武吉的死罪,命他带路来河边寻访姜尚。姜尚为试姬昌的诚心,未加理睬便避入芦苇丛中。姬昌求贤心切,三日后,又封武吉为武德将军,再次带路,亲率百官一同再访姜尚,封为太公。

姜尚(姜太公)辅佐文王,随武王伐纣,最终建立了周朝。

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太公钓鱼”的成语,常常与“愿者上钩”连用。

——《史记·齐太公世家》

【求解驿站】

太公,指周初的姜尚,即姜子牙。后用来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活学活用】

李波一向很矜持,凡事总抱着“~,愿者上钩”的态度,不喜欢主动出击。

【妙语点拨】

从姜尚后来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的政绩看,他其实是一个有学问、有大志的人,却因生不逢时,长期未遇明主,无法施展才华,所以一度隐居在渭水之边。当知道周文王的德行后,姜尚不顾自己已年过花甲,毅然离开故土,来西周寻找实现抱负的机会,并通过用直钩钓鱼的方式来引人注目。可见,姜尚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被动地等待着周文王的发现,而是一位胸怀大志,并积极采取行动以实现其目标的难得人才。

【成语接龙】太公钓鱼→鱼龙混杂→杂七杂八→八拜之交→交头接耳→耳鬓斯磨→磨砖成镜→镜花水月→月旦春秋→秋高气爽→爽然若失→失惊打怪→怪诞不经→经久不息→息事宁人→人言啧啧→啧有烦言→言必有中→中庸之道→道路以目→目瞪口呆

以貌取人

【天天悦读】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他一生收了很多学生,据说有三千多。那么是不是每个学生他都没看错呢?

说到有没有看错学生时,孔子自己也承认自己犯过这方面的错误。有一个很会说话的学生和一个长得很丑的学生,都曾经被孔子看错过。

那个很会说话的学生名叫宰予,擅长言谈,因此,孔子觉得他什么都好。其实,这个人既不孝敬父母,也没有仁德,而且十分懒惰,白天睡大觉,“朽木不可雕”。有一天,宰予甚至对孔子说:“父母去世了,守孝三年,时间太长了。如果三年不学习,学习过的东西,也是会忘记的。”孔子听了很生气地说:“宰予呀,你真是太不孝顺了。你三岁的时候还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难道守孝三年太长了吗?”

后来,宰予参与作乱,被杀死。于是,孔子发现他自己看错了宰予。

孔子另有一个弟子叫澹台灭明(字子羽),长得体态不雅,相貌丑陋,孔子开始认为他资质低下,不会成才,而且还认为他的品德很差。然而,出乎孔子的意料,澹台灭明从师学习后,回去就致力于修身实践,处事光明正大,从来不去巴结公卿大夫。后来,澹台灭明到南方去讲学时,人们对他的评价很高,追随他的学生有三百人。他的声誉传遍四方。

因此,孔子感叹地说:“我只凭说话判断人,在宰予身上我发现自己错了;以貌取人,在澹台灭明身上我又错了。”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求解驿站】

根据人的外貌衣着来判断、衡量其品质能力的高下。以,根据,凭据;貌,外貌;取,衡量、判断。

【活学活用】

选拔人才应该以人品、能力为取舍依据,不应~。

【妙语点拨】

古人云:“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然而,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却习惯凭外貌来看人(内心、性格、人品),并对此深信不疑。简而言之,即以貌取人。毋庸置疑,影响人最大的是环境,什么样的环境产生什么样的观念,观念又会产生行动,行动则养成习惯。习惯久了自然就会在眼神或笑容言行等方面表现出来。从这种意义上讲,以貌取人有道理。但以貌取人绝不是硬道理。孔子以貌取澹台灭明,不就证实了这一点吗?

【近义】

以名取士

【反义】

量才录用

不胫而走

【天天悦读】

东汉末年,有一个叫盛孝章的名士。他曾任吴郡太守,后因病辞官在家隐居。孙策平定东吴后,对当时的名士深为忌恨,盛孝章曾因此外出避祸。孙策死后,孙权继续对其进行迫害。孔融与盛孝章是知交好友,知道他处境危急,所以特地写了一封信,向当时任司空兼车骑将军的曹操求助。在给曹操的信中,孔融叙述了盛孝章的艰险处境,并引用历史上重用贤才的故事来打动曹操,辞意恳切。

孔融在信中这样说:光阴不能停留,像流水一样消逝,很快就到了五十岁的年龄。您是刚满五十,而我却已经超过两岁了。国内的老朋友差不多都要死光了,只有会稽的盛孝章还活着。他受到东吴孙氏政权的迫害,妻子儿女都已死去,只留下他孤单无助的一个人,处境非常危险,心情十分痛苦。假使忧愁可以损害人的健康,孝章恐怕不能长寿了。

《春秋公羊传》里说:“诸侯之间有相互并吞的,齐桓公没有加以救援,自己感到是一种羞耻。”盛孝章确实是当今男子中的豪杰,天下一些善于言谈议论的人,常要依靠他来宣扬自己的名声,而他本人若不能避免被囚禁、生命朝不保夕的命运,那么孔子就不应该谈论朋友好坏的问题,也无怪朱穆要写他的《绝交论》了。您如果能赶快派遣一个使者,再带上一封短信,就可以把盛孝章招来,而交友之道也可以发扬光大了。

现在的年轻人喜欢说前辈的坏话,或许有人会对孝章加以讥讽评论,但总的说来,孝章是一个为天下人所欣赏和赞美的人。燕君购买骏马的尸骨,不是要它在道路上奔驰,而是通过它来招致千里马。我想您正在拯救和恢复汉朝王室,使将要覆灭的政权重新安定下来。天下要安定,关键在于得到贤才。珠玉不生脚,却能够到人的身边来,就是因为有人喜欢它们,贤士们生了脚却不来,是君王不求贤的缘故。燕昭王筑了黄金台来尊崇郭隗,郭隗虽然是一个才能不高的人,但却得到了厚待,终究能传播明主的诚心,所以乐毅从魏国前去,剧辛从赵国前去,邹衍从齐国前去。假如当初郭隗处于困苦危急之中,昭王不去帮助他,正像落水将要淹死的时候不去援救他,那么其他贤士也都将远走高飞,没有肯到北方燕国来的人了。上面所说的一些事情,本来就是您所熟悉的,而我还是要再说一下,无非是想请您对交友之道加以重视罢了,实在不能详尽地表达我的意思。

曹操接到信后,马上请盛孝章担任都尉,但任命的文书还没到,盛孝章就已被孙权杀害。

——《与曹操论盛孝章书》

【求解驿站】

没有腿却能跑得很快。后形容事物不待推行,就到处流传。胫,小腿。

【活学活用】

他考上北京大学的消息~,不到半天,全村子的人都知道了。

【妙语点拨】

孔融在给曹操这个诗人兼政治家的信中,“醉翁之意不在酒”,明里谈论燕昭王和郭隗,实际上却是谈论曹操和盛孝章。孔融很巧妙地把自己要救盛孝章的事情,转换成了曹操有必要救盛孝章,并使曹操相信这很天经地义。读到此书,一向求贤若渴的曹操,果然去救盛孝章,可惜迟了一步。从这个角度看,孔融无疑是高明的。这封书信也完成了自我。至于盛孝章的遇害尽管令人遗憾,却是另一回事。

【近义】

不翼而飞

【反义】

秘而不宣

以身试法

【天天悦读】

西汉时期,高阳出了一位廉洁奉公的官员,叫王尊。王尊从小失去父亲,由他的伯父抚养成人。伯父家里比较贫穷,王尊每天都要给别人放羊,以此贴补家用。王尊平时最爱读书,放羊时总要带些书阅读。他自学史籍,从书中学到许多刑律知识,渐渐地,他对书上提到的那些秉公执法的官吏十分崇敬,希望自己将来也成为这样的人。

一天,王尊央求伯父为他在郡的监狱里谋一份差使,这时王尊才十三岁。伯父听后惊讶地说:“你还是个孩子啊,又不懂刑律,怎么能到监狱去做事呢?”王茸说:“孩儿已从书中学到很多,以后再跟狱长多学学,不就行了吗?”伯父经不住王尊一再央求,便备了礼托人找监狱长说情,监狱长便把王尊当听差留在身旁使唤。这份不起眼的差使,王茸一干就是几年。在这期间,他系统地学习了朝廷颁布的各类刑律,对大汉的律法了如指掌。

有一次,王尊随监狱长去太守府办事,太守每有问题,王尊都对答如流,没有丝毫的差错。太守见他才思不凡,便把他留在府中做文书方面的事。又过了几年,王尊辞去了太守府的职务,潜心研读儒家经典。

多年后,王尊再次踏入仕途。由于他执法严正,被逐步提升,当上了县令,后来又升为安定郡太守。当时,安定郡官场十分混乱,一些官员利用权势作威作福、欺压百性。王尊一到那里,立即整顿吏治,晓示属县所有官吏忠于职守,以身作则,并告诫下属法津无情,不要用自己的身体去尝试法律。郡里有个属官心狠手辣,他搜刮了大量民脂民膏,百姓对他很是愤恨。孰料,贴出告示后仍不见其改侮,于是王尊把他捉拿归案,抄出赃银百万。这贪官入狱后,没几天就一病身亡。接着,王尊又惩办了一批罪行严重而又不思悔改的豪强。这样一来,安定郡太平起来。

王尊嫉恶如仇,执法如山,受到了百性的尊敬和爱戴。

——《汉书·王尊传》

【求解驿站】

拿身家性命去尝试法律。

【活学活用】

为了降低合开的宾馆的经营成本,他俩不惜~,以偷电来减少每月的费用。

【妙语点拨】

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却可以通过行动转变自己的命运。家境贫寒的王尊,人穷志不穷,最终自学成才,官居太守,由贫入富。然而,事业如沐春风的王尊并没有受到钱权侵蚀而自甘堕落,他依然保持着廉洁奉公的高贵品质。他重拳整顿吏治,晓示属县所有官吏“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面对公然挑衅律法的官员,他刚正不阿,执法如山,将其捉拿归案。说他是西汉的“黑包公”,一点都不为过。

【近义】

违法乱纪、作奸犯科

【反义】

以身作则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