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子嗣甚多,生有四个儿子和四个女儿。

祖父虽身逢乱世,好赌成性,但也不算不学无术,而且他思想开明,敢接受新鲜事物,不吝钱财送儿女们到私塾读书。

民国中期,村里办起了洋学堂,他又把孩子送去接受现代教育,这在当时可谓标准的书香门第。叔伯们习文学武,知书识礼,方圆百里妇孺皆知。

几年的阉猪生涯,削减了祖父的公子哥习气,拉近了他与普通劳动者的距离,对人情世故有了更深的体会。他乐善好施,经常周济乡邻,在四乡口碑甚好。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四子四女先后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因是大户人家,且口碑好,求婚者络绎不绝。

当年的婚嫁迎娶,场面非常热闹。特别是娶媳妇,更是风光体面。彩旗摇曳,鼓乐齐鸣,披红挂绿,宾客盈门。新娘头顶盖头,穿金戴银,涂脂抹粉,打扮得漂漂亮亮;新郎梳头净面,身穿中式长袍,收拾得利利索索。

按民俗,出嫁前,姑娘都是要哭的,不哭是要让父母心酸、婆家猜疑、乡亲笑话的。据老人讲,如果不哭,至少有两大过错:一是不孝,父母养你这么大,要出嫁了,一点也不伤心,没有感情;二是不贞,不哭就是高兴,就是不知道难为情,巴不得自己早点进丈夫家门享受男欢女爱。结婚要哭,哭还有这么多说道,可见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歧视和束缚是多么严重。

我的四个姑姑出嫁时一个比一个哭得厉害,把我祖父祖母和亲友们弄得眼圈红红的。天知道这些眼泪里有多少是真情实感,又有多少是逢场作戏。有的甚至干打雷不下雨,搂着祖母干嚎半天愣是不见一滴泪,祖母的衣服倒是被弄得皱巴巴湿乎乎的,多半是口水。

结婚本来就是人生一大喜事,为何非要惺惺作态哭上一场呢?虚伪!

哭到一定时候,父母、亲友们觉得情绪酝酿得差不多了,婆家和乡邻不会有什么异议了,便会来苦苦相劝,说些“大喜的日子应当高兴才对”“女婿人品好、公爹公婆讲理,不会受苦”之类的宽慰话,相互表演完毕,接下来便是出闺了。

按浙南的风俗,新郎那边迎亲的队伍来到女方家附近时,一定要放鞭炮,以示人已到了。女方家放鞭炮作回应,表示欢迎。然后大门紧闭,留一条缝,由新娘的弟弟或哥哥负责把守。新郎要想进门,须隔着门缝把一笔钱塞给舅子,叫“开门缝”。

如果女方家对女婿相貌人品、花费用度不甚满意,而且舅子年岁又小,便常常以小孩不懂事瞎要钱为掩饰,狠狠敲女婿一笔。丈母娘事先跟儿子交代好了底价,令其不达数目誓不开门。女婿来了,又要装得疼爱女婿,在门外面大声训斥儿子不懂事,姐夫来了还不赶紧开门,否则姐夫不高兴了。一面打墙两面光,里外里装好人。在这种情况下,索要的数额远远超过商定的数额,有的新郎常常因为阮囊羞涩而四处求借。

据我了解,这种进门之前先要钱的习俗流传很广,东西南北都有,只不过在形式和叫法上有些差异。我认为这是必然的,因为过去一个家庭子女众多,父母想方设法帮助女儿女婿从男方的大家庭中多拿些钱财,以便孩子今后的小家庭生活得好些。在许多地方,男方的彩礼女方家一分不动,放在姑娘的嫁妆里带回婆家去。

做父母的真是用心良苦。一切准备完毕,便由新郎将新娘从床上抱起来,送进花轿里去,一路吹吹打打到男方家,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后共入洞房,一个家庭便正式诞生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