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里的她

我眼里的她

当我第一次见到赵薇时,在我眼里她既不活泼也不俏皮,大部分的时间仿佛都处于放空的状态。在我们初期工作的交流里,她最吸引我的,就是她沟通时的语言,我当时觉得她像一个接近诗人的哲学家。

这些日子来,一直为自己监制的一部动画电影而忙碌,也因为接触了,才知道电影是一件迷人又折磨人的工作。唱片圈和电影圈向来有很大比例的人脉重叠,过往的接触,都是片面的音乐制作,跟现在全局地投入,完全不同。因为加入了所以也就比较关心,也彻底地放下纯消费者的角度,将心比心地换位思考电影创作者的立场,我也借此以一个全新的姿态认真地学习。

当自己的角色变了,看到的世界也就跟着不一样了。那些曾经熟悉的朋友,在这时候都有了不一样的色彩。而那些电影圈的朋友,也跟自己所看到的不同,于是年近半百的我也乐于以新人的角度,去重新认识这些曾经熟悉的朋友。

制作动画片的最后三个月,大部分都是声音的工作,纵然我在唱片的工作岗位上工作了很久,这时候还是得战战兢兢地跟许多年轻的前辈讨教“共事”,重新以电影角度认识声音。在这些初次合作的伙伴里面,为了建立共同话题方便熟悉对方,我们就从共同认识的人聊起,无意间发现重复率最高的人是——赵薇。

我认识赵薇比别人都晚,因为在她成名的早期,我已脱离了看电视剧的爱好,于是对她没有“小燕子”的印象,甚至一无所知。这可能是因为除了工作原因以外,我阅读的爱好离小燕子的方向大不同也有关。我从来没有想到在我的工作领域里会跟小燕子合作,然而生命中许多不预期的事会发生,自然有它的原因。

当我第一次见到赵薇时,在我眼里她既不活泼也不俏皮,大部分的时间仿佛都处于放空的状态。在我们初期工作的交流里,她最吸引我的,就是她沟通时的语言,我当时觉得她像一个接近诗人的哲学家。许多事情看似答非所问,却又都是深思熟虑后的响应,这点非常吸引我。而在音乐上,她保持了一张白纸的姿态,任我去开发与寻找。于是我提了一个要求,请她在之后的一两个月里,把心里忽然浮现的言语写下来记成手记。那一天我送给她一本空白的小簿子,一个月后收回时,她已写完了近半本。

了解一个朋友可以从外表,也可以从共同经历的事。而我认识的赵薇,绝大部分都来自这本小簿子。至今我还记得许多她在里头写的那些短短的话语,我也经由她的同意,把其中我喜欢的一些句子节录在专辑文案里。因为那不是别人熟悉的赵薇,却是我觉得赵薇特别迷人的部分。她的思绪极为丰富多层次,也有些飘忽不现实。许多事情在她眼里经常都是具象与抽象之间的辩证,现实与想象之间的游移,我把这样的特质转移到音乐上。在我们合作的两年里完成了两张专辑,她似乎对于唱歌这件事也起了兴趣,仿佛是戏剧表演之外另一个情绪出口。所以那两年我们处得特别愉快,尤其在第二年里双方心情上也比较放松,她开始介绍她的世界给我,经由她认识了一些在北京的朋友。

也许是物以类聚吧!她那些朋友,从某些角度看来都属于较崇尚精神层面生活的人。我也有机会看到她屋里的书架,原来她的性格与阅读有关,都是一些较哲学性、文学性的东西,而非一般浅阅读的书籍。我常好奇地想这可能跟她的人生经历有关,她成名极早,很快在众人面前定义成一种固定的形象。然而这样早来的荣华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往往就是早熟。她心灵上的渴望往往超过同龄人,这也许造成她后来的思想与状态,而这些并非是娱乐传播所擅长描述或窥探得到的。后来她还邀我报名电影学院的导演研究班,她被录取了,我名落孙山。

合约结束后,我们不再有机会见面。这些年她也为人妻、为人母了,电影与音乐作品不曾停止。我们之间只有偶尔的微博私信,对于她近年的变化,也只能从这些作品中窥探一二。我从她的微博里知道她有了较稳定的宗教信仰,偶尔看她与王菲之间孩子气的对话,常逗得我不禁莞尔一笑。最近她的电影作品《爱》,演出接近真实人生的少妇角色,十分称职又深具说服力,我觉得此刻的赵薇才刚刚开始她人生的盛开期,多年前隐藏在她文字里的丰富层次现在都浮现了。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