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

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早年曾任江州祭酒、刘裕镇军参军等职,四十一岁时任彭泽令,在职八十余日,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遂弃职退隐,终生不复出。死后朋友私谥“靖节”。著有《陶渊明集》。

陶渊明是中国诗歌史上最早最著名的田园诗人,开创了田园诗一派,在诗歌艺术上具有极高的造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散文篇数不多,但与其诗一样,风格萧散冲淡,意境浑融完整,语言简洁淳厚,都写得很好。他的《桃花源记》是我国古代记叙文中的杰作。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注释】

①太元: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年号(376—396)。

②武陵:郡名,治所在今湖南常德。

③落英:初开的花。一说落花。缤纷:繁多貌。

④阡陌:泛指田间小路。南北纵贯者为阡,东西横贯者为陌。

⑤黄发:指老人。人老,发色变黄,故曰黄发。《尔雅·释诂上》:“黄发,寿也。”垂髫(tiáo音条):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这里借指儿童。

⑥要(yāo音腰):通“邀”,约请。

⑦延:邀请。

⑧太守:郡的行政长官。

⑨南阳:郡名,治所在今河南南阳。刘子骥:名骥之,东晋末隐士,好游山泽。

⑩规:规划,谋划。

⑪问津:问路,寻访。津:渡口。

【今译】

晋朝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鱼为生。有一天,他划船沿溪而行,忘记走了多远。忽然遇见一片桃花林,桃林夹着小溪,两岸几百步以内,没有一棵别的树,芳草鲜美,桃花盛开。渔人非常惊讶,继续往前划,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尽头是溪水发源的地方,那里有一座山矗立着。山上有一个小洞口,隐隐约约透出光亮来。渔人便丢下船,从洞口摸进去。开始很狭窄,只能容一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变得十分开阔亮堂。只见土地平坦广阔,房屋整整齐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秀美的池塘以及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纵横交错,鸡鸣狗吠此起彼伏。人们在其中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男女女穿着都和外界的人一样。老人、小孩都快快活活,自得其乐。他们见到渔人,大吃一惊。问他从哪里来,他一五一十地回答了他们。他们便请他到家里,又是摆酒,又是杀鸡来款待他。村里其他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问候和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先辈为了躲避秦朝的暴乱,便带着妻儿与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再也没有出去,于是就和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代,更别提魏和晋了。渔人详详细细地向他们讲述自己听到的事情,他们听了都惊叹感慨。别的一些人家又一个个把渔人请到自己家里,拿出酒食招待他。渔人在那里住了好几天,就告辞离开了。这里的人对他说:“这里的事,就不必对外面的人说了。”

渔人出了山洞,找到自己的船,便沿着来时的路往回走,在经过的地方一一留下了标记。回到郡里,他到太守那里去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即刻派人随他到那儿去,寻找曾经留下的标记,却一个也没找到,再也寻不着原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一位志高行洁的君子,听到了这件事,就高高兴兴地打算前去。但最后也没有去成,不久就病逝了。后来就再也没有前去探寻的人了。

【简评】

此文是《桃花源诗》的序。作者在文中虚构了一幅理想社会的生活图景。文章语言简洁精练,描写细腻生动,极富生活气息。篇末引入当时的真实人物(刘子骥),更增添了故事的真实感,读来仿佛身临其境,令人心驰神往。这个幽美如画的“世外桃源”,已成为中国人民心目中理想王国的代名词。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