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知道你幸福

你怎么知道你幸福

社会学课上,老师问:“你幸福吗?”

在座唯一的中国人——我险些笑出声了。不过,有好几个小伙伴点头说“Yes”(是)。我赶紧变得严肃起来,因为他们可能是真的幸福。

老师又问:“你怎么知道你幸福?”

这下没有人点头了。

是呀,你怎么知道你幸福呢?为此,老师用了一节课来讲解什么是“科学方法”。其中第一步便是将“幸福”这个抽象的概念变成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定义”(operational definition)。因此,首先要摒弃所谓幸福是由邻居的富裕程度决定的主观感受,找到决定幸福的“成分”,比如住房、收入、工作、家庭、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政治权利、人的自由发展等一些幸福指标以及指数,并由此确定幸福的标准和等级,然后才能以此进行统计调查,来确定自己或一个群体是否幸福及幸福程度。更进一步,可以据此找到自己幸福或不幸福的来源。

更为完美的例子来自印度经济学者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对贫困与饥荒的考察。1943年,森的家乡印度孟加拉邦发生了一场大饥荒,有300万人在此次大饥荒中丧命。是由于粮食总供应量不足造成这场大饥荒吗?在对四场饥荒的统计数字进行考察之后,森发现,粮食供给不足引起饥荒的观点——FAD(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观点——无论“多么玄妙深奥,它对饥荒的解释都显得十分勉强和模棱两可”。因为在1943年,孟加拉邦的人均粮食供给量不是下降,而是增加了,整体经济环境也是繁荣的。在《贫困与饥荒——论权利与剥夺》(Poverty and FaminesAn Essay on Entitlement and Deprivation)中,森还考察了另外三场饥荒:埃塞俄比亚饥荒、萨赫勒地区的饥荒和孟加拉国的饥荒。他发现,“无论是在经济繁荣期还是经济衰退期,饥荒都有可能发生”。为什么会如此呢?“为什么一些人啼饥号寒,而另一些人却脑满肠肥?”通过对灾民职业性别以及社会地位进行统计分析,森发现,这些人群是因为没有获得享用食品的“权利”而饿死的。也就是说,造成他们死亡的不是“粮食贫困”,而是“权利贫困”。他们的交换权利在饥荒中受到严重损害甚至剥夺,从而直接导致他们付出最惨重的代价——死亡。对于自己童年时期的这场饥荒,森本人都不禁坦言:“唉,要不是由于阶级的划分使我们蒙受恩惠,那我也在劫难逃。”在森的经济理论中,饥荒只是其贫困理论的极端例子,同理类推可知是什么造成贫困。当然,被称为“经济学良心”的阿马蒂亚·森,首先把贫困变成一个“可操作的定义”——重新对“贫困”进行了定义,并找到了识别“贫困”的衡量标准。

就在明白“可操作定义”那一瞬间,我突然意识到统计学的力量与美。

作为一名文科生,我看到数字就犯怵,并总是将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Benjamin Disraeli)在19世纪说的一句话当作真理:“世上有三种谎言:谎言、可恶的谎言和统计数字。”难道不是这样吗?为此,我一直对数据和统计学保持着文科生的骄傲与无知。谁知若干年后,我竟然要求上一门统计学的课,其中最基本的一个要求是能看懂并制作直方图、多方形、散点图、箱型图、茎叶图、饼图、概率图、残差图,以及没有零的坐标图。这让我不胜其烦。虽然这门功课我得了A,但我对它的总结是美国记者富兰克林·P. 琼斯的一句话:“统计数据不能用来支持任何东西,除开统计者本身。”难道不是这样吗?

实际当然不是这样。在某种程度上,科学的统计不仅能让我们对所处的世界有更具体可感的认识,还能纠正一些错误的感知,从中找到问题的真正根源。英文单词统计学“statistics”来源于拉丁词“status”[意思是“国家”(state)]。早期的统计学意思就是编辑数字或图表来描述国家的各个方面。1662年,英国经济学家约翰·葛兰特(John Graunt)的著作《对死亡率表的自然与政治观察》(Natural and Political Observations Made upon the Bills of Mortality)出版,里面有当时伦敦人口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的统计资料,葛兰特也因此被认为是首位人类统计学专家。自此,统计学才逐渐大显身手,尤其在伦敦。1854年,伦敦内科医生约翰·斯诺(John Snow)通过绘制伦敦霍乱死亡病例分布图,终于发现霍乱的传播途径和污染源——布劳德大街(现布劳维克大街)上的公用抽水机。由此,他确定霍乱是因严重的水污染病菌传播的,而不是当时人们所普遍认为的空气传播。让统计学变得更具说服力的是另一位英国人——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小姐。世人多把其生日5月12日作为护士节来纪念她,殊不知她还是一位统计学的先驱。1854年10月21日,南丁格尔和38名女护士来到克里米亚半岛。在对堆积如山的军事档案进行统计之后,她发现,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死在战场上的士兵不多,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护理而导致的感染。为此,她别出心裁地制作出圆形图,让不懂得阅读统计报告的国会议员也能一眼看明白其统计结果,以此来说服英国政府,提高军队的医疗条件。若干年后,她用同样的统计方法,对印度农村生活做了全面的卫生统计研究,成功地改善了印度的公共卫生服务。1873年,南丁格尔报道:“卫生改革10年后,在印度的士兵死亡率已经从每千名69人降低至18人。”

在社会学课堂,一个近乎完美的代表是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Emile Durkheim)1897年出版的《自杀论》(Suicide)。今天,这本书的结论是否正确似乎已不那么重要,让人赞叹的是其研究方法,那就是涂尔干对当时人口统计数据的应用,用一种更为科学的方法去解释自杀的原因,将自杀的个人行为与社会因素联系起来。尽管这本书的数据依然存在一些缺陷,但作为实证主义的开山之作,它几乎成为社会学研究的入门教材。是的,数据有可能会骗人,统计方法有时会出错,如1936年《文学文摘》的民意调查便错成一个大笑话,但除此之外,我们还能找到一个更为科学的方法吗?在99%的程度上,我依然服膺于安·兰德的那句话:“理性是人类的最高智慧。”

因此,几乎同时,我的社会学、环境学和地理学的老师,在课堂上让我们观看瑞典卡罗琳学院国际卫生学教授、当代统计大师汉斯·罗斯林的两个TED(技术、娱乐、设计)演讲——《用前所未有的方法阐释数据》和《让数据改变心智》,并郑重介绍了他的基金会Gapminder所开发的Trendalyzer软件。这几乎完全颠覆了我对枯燥数据的印象。罗斯林利用其开发的软件,将数据变成动态的可视图形。当观察这些动态数据时,可以轻易发现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是非常可疑的。比如说什么是“第三世界国家”?如果仅仅用“家庭规模”和“婴儿死亡率”作为标准,那么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这几十年间早已随着时间而悄悄改变。那么,什么是第三世界国家呢?又该如何确认和识别第三世界国家呢?这不是罗斯林需要解决的问题,但他用数据进行了一场大脑革命:我们该如何描述我们的世界呢?

什么是幸福呢?我又该如何知道我的幸福呢?过去许久,我依然会常常想起这两个问题。它们犹如一道闪电,让混沌的我突然看到另一种思维的力量与美。我想,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更美的东西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