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

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

[南朝齐]谢 脁

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骛

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旅思倦摇摇,孤游昔已屡

既欢怀禄情,复协沦州趣

嚣尘自兹隔,赏心于此遇

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


【注释】

①宣城:在今安徽省宣城县。新林浦:在南京西南。板桥:浦名,在新林浦南。《水经注》有载,是从南京登舟西南行的必经之地。这首诗是诗人离建康出任宣城太守,乘舟向西南行途中所作。

②“江路”二句:乘船遂江西南行,故称江路。永,长。归流:《尚书大传》:“大水小水,东流归海。”骛(wù):奔驰。二句意为舟行缓慢,江路行程很长,而江水向后迅疾奔流,归向大海。

③“天际”二句:这是历来传诵的名句。天际归舟,云中江树,都是远景,一“识”一“辨”,既写出诗人凝神远眺之态,又透露了诗人的思路:感情含蓄,心境宁静。全不及情而情自生。归舟:指归向京师的船。江树:江岸山岩云中郁郁苍苍的松树。

④“旅思”二句:诗人厌倦“游宦”生活,已经习惯于孤独的生活了。孤游:孤身在异乡游宦。

⑤“既欢”二句:“怀禄”:怀恋做官食禄。协:符合。沧州:这里指冷僻水滨,隐士的住处,不是指河北省的沧州。出仕宣城,既是做官食禄,解决生计问题,又能享受幽栖清闲的生活。

⑥“嚣尘”二句:喧嚣嘈杂的尘世,这里指京师金陵。赏心:指心中喜爱的生活。

⑦“虽无”二句:《列女传·贤明传》:“陶答子治陶三年,名誉不兴,家富三倍。……其妻独抱儿而泣,姑怒曰:‘何其不祥也!’妇曰:‘妾闻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远害。……今夫子治陶,家富国贫,君不敬,民不戴,败亡之征见矣!’……处期年,答子之家果以盗诛。”这二句借用这个典故,意思是说自己虽无玄豹的资质,但远离危机四伏的京师,可以隐逸避害。

【点评】

诗人离开京都,远赴宣城上任,途中的这首诗,“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二句为世人称道。“归舟”二字,道出他以离京为“归”,说明他不愿在喧嚣的京都、污秽的官场做客,也不愿在上层集团勾心斗角的倾轧中作为牺牲品,所以以离京为“归”,是归回到与自己性情相合的地方。他是一位“游宦”者,长年孤身在外做官,靠俸禄维持生计,多年来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能够远离官场上层争斗和世俗喧嚣的京都,到遥远的幽僻的地方做事,既能过幽居的生活,又避开了灾祸,所以心中有一种欣悦与平和,离京所见的景物,也感到心旷神怡,以疏淡的笔调,描绘出水天一色、云绕江树的美好画图。末尾的“虽无玄豹姿”二句,意思是说,他既没有玄豹的才干能够于国家于世人作出多大贡献,也不像玄豹那样善于隐藏避害,能够远远离开,就是自己最好的出路了。这句话里,又透露出他未尝没有报国济世之志,只是迫于现实条件,不得不隐逸避祸。“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诗人所取的是后者。王夫之《古诗评选》评:“‘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隐然一含情凝眺之人,呼之欲出。以此写景,乃为活景。”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