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富裕农民的精神世界——“葡萄大王”孙培杰素描

一个富裕农民的精神世界——“葡萄大王”孙培杰素描

漫卷我们古老神州大地的改革春潮,在短短几年内,使千百万农民摆脱了物质上的贫困;与此同时,他们的精神世界也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变革。一些带有现代色彩的观念正在他们头脑中逐渐生发。这种观念的更新,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无疑有着重要意义。

——题记

1986年6月23日下午,中国科协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2000多位科技英豪汇集一堂。主席台上,端坐着一位个头不高、貌不出众的中年男子,他就是名闻遐迩的山东省莱西县红旗村葡萄种植专业户孙培杰。今天,他作为特邀代表出席这次科技群英会,并登上了主席台。此时的他,虽然有些紧张、局促,但脸上依然掩饰不住激动、兴奋的神色。眼前的一切恍若梦幻,但代表们阵阵雷鸣般的掌声,一次次提醒他——这是现实。

那是在三年前的初春,孙培杰的眼前也有这样一个现实:几天来,同邻居丁云民的争执使他寝食不安。

40多岁的丁云民,家中上有老母,下有五个孩子。“大锅饭”时倚仗自己是烈属,每天熬天混日,照样可拿工分。然而,一实行责任制,“大锅饭”吃不成了,丁云民就像一下子断了生路。因此,对责任制怨气冲天,整天在村里骂大街。他本能地把村里第一个“双万元户”孙培杰当作责任制的化身,一见到他,丁云民骂街的嗓门就要升高八度。为这,孙培杰也不相让,非争个脸红脖子粗不可,就差没动手了。

这一天,孙培杰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想:我和丁云民前世无怨,近日无仇,怎么会吵得这么不可开交呢?看来还是对党的现行政策认识不一样。自己怎么会对责任制感情这么深呢?往事如画,历历在目:

自己曾经有过许多梦想,上农中时,搞过红麻和加拿大杨的嫁接,想成为中国的米丘林;当了村里的技术员后,想让外地引进的葡萄新品种——巨峰葡萄在家乡扎根,成为乡亲们的“摇钱树”。但在那“阶级斗争为纲”的岁月里,村里因为种植葡萄而经常受到上级批评,自己种在院里的一些葡萄也被当“资本主义尾巴”割掉了。这样,美好的梦想终归还是梦想。社会现实所能允许自己想象的,似乎仅是有朝一日能还上那1000元欠债,再就是过年能让孩子吃上顿白面饺子……

“忽如一夜春风来。”1982年,家乡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党的富民政策,使自己被长期禁锢、束缚的智慧和能量得到释放,正是在责任田里,他才获得了实现自己梦想的天地和机会……

孙培杰转而又想,丁云民为什么对责任制抱抵触情绪?这主要是由于多年的“大锅饭”养成的惰性,而没能走上党指引的致富路,没有尝到责任制的甜头。自己的责任,就是用行动和事实来宣传党的政策,把已掌握的致富经验传授出去,帮助像丁云民那样的人,走上党指引的共同富裕的道路。

这天,孙培杰找到丁云民,说:“老哥,我这个人口拙舌笨,你又是个犟子头,咱们干脆别打口仗了,你想不想致富吧?”“发财的事谁不愿干?可也得有门路、有本钱。”丁云民爱搭不理地说。“那好,只要你愿干,别的就甭管了。”

孙培杰从丁家回去,马上给他买来搭葡萄架用的石柱、铁丝,又无偿供给苗木,帮他建起了葡萄园。这以后,该施肥的时候给他送来化肥,该喷药的时候农药就到,前前后后共投资3000多元。至于对丁家的技术指导,孙培杰更是加倍用心。就像经过神奇魔杖的指点,这一年,丁云民家的巨峰葡萄苗长得特好,当年收入12000元。

长期闭锁在小农经济天地里的中国农民,自古相信“绣出鸳鸯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与人”和“各家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之类的古训。已经走进致富大门的孙培杰,却成为这千年遗训的叛逆。促使他冲出小农经济自私、狭隘、保守的小天地的,是他从自己成长的特定社会政治环境中,从自己的亲身阅历中,学会了从党的政策的角度,从全局的高度,用政治眼光来观察问题并做出决断。(可不能小看这全局观念、“政治眼光”,它不仅对农民的一些陈旧观念是一次伟大变革,而且对他们今后参与和从事更大、更有意义的社会、经济活动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种素质。——编者)

就这样,孙培杰夫妇通过每十天办一次学习班;低价或赊给苗木;进行资金上的扶持等方式,在村里村外带起了38个葡萄专业户,当年户均收入8000元。第二年,孙培杰又组织起村里27个先富户,开展了和贫困户“一帮一结对子”活动,使全村68户人家都走上了靠巨峰葡萄致富的路。当年,全村收入突破百万元,成为全县首富。

孙培杰靠巨峰葡萄发家,并带领全村群众致富的事迹经报纸、广播传播,名扬四方。一时间,来自山南海北的信件平均每天不下百封;登门求教、求援、谈生意的踏破门坎……孙培杰理解大家渴望致富的心情,所以尽量做到每信必复,凡来求教求援的也尽量给予满意的回复。

这时,有人找到孙培杰说:“老孙,趁这个时机,你何不把手里的技术变成一笔买卖?”

“把技术变成买卖。”当时,这对许多人,包括孙培杰本人的观念又是一个深刻的触动。孙培杰想,自己是农民,按照传统观念,那就应是“面朝黄土背朝天”“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要脱离土地,搞有偿技术服务,靠动动脑、“耍耍”嘴、指手画脚得利,怎能行?

但是,另一种现实也不容孙培杰不作考虑:每天回复这么多来信,接待这么多来访,即使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更主要的是,长此下去,自己也会坐吃山空。而如果实行有偿技术服务呢?无疑会让自己的技术发挥更大作用,自己也可以受益。(现实存在和要求是人的观念变革的原动力。——编者)

恰好这时(1985年元月),孙培杰出席了全国农村科普工作表彰大会。从北京回到济南,省委领导接见了他,鼓励他把“致富经”送到我省的贫困地区,并指出可以采取有偿技术服务和联营的形式。孙培杰想,看来,那种认为农民只该“玩土坷垃”的观念真该改一改了,靠出卖科技赚钱,不应只是发明家、工程师的事,农民也可以干嘛。(这种对科学技术的充分尊重和信赖以及讲求效益观念的产生,对农民来说,又是一个观念上的飞跃,这对他们从事商品生产意义重大。——编者)

孙培杰仿佛一下子有了主见。第二天,他没有顾得上回家,便直奔鲁西北地区,在平原、平邑、东平、邹平四县各选了一个联营点,和当地农民签订了包苗木质量、包技术指导、包销路、包效益的“四包”合同。接着,孙培杰又发展了一批联系点和联系户,使巨峰葡萄遍布全省各县。

孙培杰尝试着搞起了技术咨询服务。他和妻子一道把十多年来的葡萄管理经验编印成定期教材,按时对联营点、联系点(户)进行函授指导,在葡萄生产的关键时刻,他们便亲临现场指导。这并不是一件轻松的活。去年一年,孙培杰的家可以说是拴在车轱辘上了,夫妇俩轮换着,往往一出去就是一个月,一口气跑几千里、30多个点。每到一地,常常还未等站稳脚,人们就围上来,问这问那,拉着到各自的地里察看。当地群众对自己如火的热情和他们对科学技术的渴求,使孙培杰倍受感染,他认定自己走的路是正确的。

但有人却不这么看。几千年的传统观念潜藏在一些人意识的深处,对孙培杰的做法他们就是认为不地道,看不顺眼。所以,每当孙培杰一出家门,像“孙培杰坑诓拐骗给逮起来了”“孙培杰赚了昧心钱吓得跑香港了”之类的谣言就跟着飞扬开来。(这类事情至今在各地还时有发生,已成为商品经济发展的一大阻力。这正说明,人的观念的更新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也说明了这项工程的艰巨和重要。——编者)为此,孙培杰感到委屈,感到苦恼,有时他真想一甩手不干了,守着几万元存款在家享清福。

但当他冷静下来后,又慢慢想开了:那些造自己谣的人,除了个别别有用心外,恐怕大部分还是老脑筋在作怪。自己在开始时不是心里也不踏实吗。就像刚实行责任制时那样,只要自己坚信,按社会需要提供服务,获取报酬没有错,并坚定不移地做下去,等到出了成果,这些人慢慢会理解我的。

孙培杰摆脱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忍受着个人的委屈、烦恼,一点也没放松对外技术指导,到秋后,各联营点、联系点频传捷报。4个联营点,总收入115万元,加上其他联系点(户)的收入,总社会效益可达五六百万元。平邑县林瑞庄这个仅有23户人家的小山村,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靠贷款和救济过日子,现在靠种植巨峰葡萄种苗,一年收入30万元,为沂蒙山区靠科技致富树立了样板。

这鼓舞人心的事实,对孙培杰自身的观念又带来一次解放。他花6万多元买了一辆进口轿车,并筹备在家中安装电话,以便更好地开展技术咨询服务。

我是在孙培杰新盖的三层楼的家中对他进行采访的。从外表看,孙培杰活脱脱是一个“正牌”农民的形象。但跟他长时间地交谈后,发现这位腰缠万贯的富翁的精神世界也是那么丰富多彩。在这个精神的万花筒里,有我们民族传统的求“人和”和知恩图报的道德观;有在共产党长期教育下所产生的共产主义觉悟;有追求科学知识、接受新事物的强烈欲望;也有一定的商品经济意识……我进而发现,支配他行为的,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哪一种觉悟和思想,而应是这种种观念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正因为这样,孙培杰的思想行为也常常处在矛盾之中。

我问他:“你现在的事业已初具规模了,每天又忙得不可开交,干嘛不聘请几个人来帮你发展壮大现有的事业呢?”他听后一愣,摇摇头道:“咱现在是党员了,雇人的事……行吗?”我接着又说:“看到你花10万元盖的这么漂亮的楼房,我可是又高兴,又替你担心。你是不是想建个安乐窝,就此偃旗息鼓呢?”这话可能对他触动挺深,他沉思片刻道:“说实话,有一段时间,我感到累了,真想停下来喘口气。也有人劝我见好就收,说像我现在存这么多钱,光吃利息下一辈都够了。”他语音厚重,缓缓道:“但有一件事,促使我深思。我前年带的徒弟,寿光县的张本敬,回去后联合一些人,一下子搞了个250亩的葡萄园艺场。去年收入30万元,今年据说还能拿二三十万元。这样在经济实力上恐怕已超过我了。而且他雄心还很大……这事我琢磨了好长一段时间,像张本敬这样的人,在我带的徒弟中虽然是出类拔萃的,但其他人也不可小看,在我的联系户中,去年一年就出了300个‘万元户’。这些人都憋着劲要超过我这个老师呢!可以说,我现在已进入开放的市场,这里竞争激烈,不进则退。如果我满足于现状,很快就会被落得老远。”(“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这句用来形容和描画农民易于满足陶醉于他们的“理想国”中的老话,看来现在也不大适用了。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农民,已开始具有了竞争意识和不断进取的精神。这种意识和精神又将促使他们向商品经济的深海大洋里去搏击、畅游。——编者)

孙培杰长长舒了一口气,然后微微一笑,话语中明显增加了自信:“不过我也有自己的优势。我已经作过预测,照现在这个势头,再过三年,巨峰葡萄苗的市场就可以达到饱和。所以我从现在起就引进了品质更优良的黑奥林、先锋、乍娜等葡萄新品种。还准备建一个大的温室,进行葡萄栽培试验。”他指指院门外说:“那里已经动工的,是正在建一个风力发电站,我正准备搞葡萄储藏保鲜试验呢。”“对,这就叫走一步,看十步,步步出奇制胜。这样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这话可能说到他心里去了,他愈发显得兴奋、活跃起来:“今天和你交个底吧,最近我已经和曲阜市有关单位达成协议,准备和那里联营建葡萄酒厂、罐头厂、饮料厂。我准备秋后把分散在各联营点两年的分红集起来,约摸有40万元吧,投到这些厂子上。咱们农民不能光卖原料,也要参加更大的市场竞争!”“嗬,这么多钱投出去,可要担很大风险哪!”我不禁咋舌。“竞争,本身就意味着要担风险,不担风险,事业就不会有大的发展。”(好一个冒险精神!说实话,这种精神,在我们的企业领导人中又有多少人真正具有呢?看来,农民又在向我们的企业家提出挑战了。——编者)如果不是当面,我真不敢相信自己是在同一个几年前还在为还上欠债和求得温饱生活而奔波操心的人交谈呢。

当我在孙培杰家中采访期间,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的人正在这里筹备拍摄以孙培杰为主人公的纪录片,片名——《中国新型农民的典型》。我想,这个评价,孙培杰是当之无愧的。是啊,从孙培杰这个典型身上,从他随着我们时代的改革步伐所经历的观念变革中(虽然有时这变革是缓慢的、痛苦的、新旧交错的),我们不是可以展望到千千万万农民今后的成长、发展趋势和中国新农村的未来吗?

(《大众日报》1986年9月30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