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耳——女人的另一半

卷耳——女人的另一半

【原文】

采采卷耳(1),

不盈顷筐(2)。

嗟我怀人(3),

寘彼周行(4)。

陟彼崔嵬(5),

我马虺 (6)。

我姑酌彼金罍(7),

维以不永怀(8)。

陟彼高冈,

我马玄黄(9)。

我姑酌彼兕觥(10),

维以不永伤(11)。

陟彼砠(12)矣,

我马瘏(13)矣。

我仆痡(14)矣,

云何吁(15)矣!

【注释】

(1)采采:采了又采。卷耳:野菜名,又叫苍耳。

(2)盈:满。顷筐:浅而容易装满的竹筐。

(3)嗟:叹息。怀:想,想念。

(4)寘真加宝盖(zhì):放置。周行(hàng):大道。

(5)陟(zhì):登上。崔嵬(wèi):山势高低不平。

(6)虺 (huǐ tuí):疲乏而生病。

(7)姑:姑且。金罍(léi):青铜酒杯。

(8)维:语气助词,无实义。永怀:长久思念。

(9)玄黄:马因病而改变颜色。

(10)兕觥(sì gōng):犀牛角做成的酒杯。

(11)永伤:长久思念。

(12)砠(jū):有土的石山。

(13)瘏(tú):马疲劳而生病。

(14)痡(pū):人生病而不能走路。

(15)云:语气助词,没有实义。何:多么。吁(xū):忧愁。

【译文】

采了又采卷耳菜,

采来采去筐未满。

叹息牵挂远行人,

竹筐放在大路旁。

登上高高石山顶,

我的马儿已疲倦。

我且斟满铜酒杯,

让我不再长相思。

登上高高山冈间,

我的马儿步难行。

我且斟满牛角杯,

但愿从此远忧伤。

登上高高山冈呀,

我的马儿难行呀。

我的仆人病倒呀,

多么令人愁困呀。

【赏析】

征夫怨妇,是中国古代女性生活世界中常常出现的主题,同时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景观。和西方文学中崇尚个人奋斗的英雄相比,中国古代诗人对由男女有别、男女分工而造成的两性差异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男子汉,大丈夫!男人总要有所成就,才能与“大丈夫”的名号相称。孔夫子所言“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即是专对男子汉的激励之辞。疆场很容易成为立功之地,长期在外征战的汉子,被称为“征夫”。他们既有勇猛豪放、无所畏惧的大丈夫气概,也有儿女情长、英雄气短柔和的一面,这也是人之常情。

按照中国社会传统的观点,女子无才便是德。女人缠绵悱恻的情意令诗人和刚毅的汉子无法不为之动心。在那种“以夫为纲”的年代,一个已经出嫁成为人妻的女子,全部情感与希冀的依托,都系于夫君一人身上。丈夫出征在外,在家中守侯的女子不仅要孝敬公婆,养育儿女,操持家务,连本该由丈夫所做的那份也义无反顾地承担。内心的幽怨、苦楚、情思、想象,除了自己之外,更与谁人诉呢?怀人便是描绘“怨妇”情怀的永恒主题,其本身也成为历代诗人吟咏的好题材。《卷耳》就是表现这一主题的佳作。其绝妙之处尤为体现在不同一般诗歌的篇章结构上。

而由于自古以来对这首诗的翻译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有的版本认为诗中的叙事者,并不是妇人,而是出外远行的男子,所以让诗中写景的部份,更像是由某人亲眼看到、亲口叙述出来般地历历在目。这让我们在欣赏它的同时,有更多可以保留的想象空间。

《卷耳》全篇共四章,第一章是以思念征夫的妇女的口吻来写的;后三章则以思家心切、征途劳顿的男子口吻而写。犹如一场两性互诉心声的独白戏剧,男女主人公在同一场景、同一时段抒发情感。诗人明智地省去“女曰”、“士曰”一类的提示词,戏剧效果表现得更为强烈,男女主人公“思怀”的内心感受交融合一。诗文的第一章出现这样一幅图景:妇人采集卷耳,因为满心只想着远行的丈夫,因而心不在焉,劳动了好一阵子都没能装满一筐。诗文以一位极普通的妇人对在出外征战的丈夫的单方面的思念,勾勒出一幅男女双方可能互相思念的画面来。我们并不能确定,到底不在场的丈夫,会不会像妇人所想象的那样,正在因为马仆劳病而忧烦不已,但是我们却几乎可以确定,那远行的人,的的确确,也正在思念着家乡。女子的独白呼唤着远行的男子,“不盈顷筐”的卷耳被弃在“周行”——通向遥远征途的大路旁。随着女子的呼唤,备尝征途艰险的男子满怀愁绪,缓缓而现;对应着“周行”,他正行进在崔嵬的山间。前两章的句式结构也因此呈现出明显的对比和反差。第三章是对第二章的复沓,带有变化的复沓是《诗经》中最常见的章法结构特征,这种复沓可视为一种合唱或重唱,强有力地增加了抒情的效果,开拓补充了意境,鲜明地再现了乐曲的主旋律。第四章从内容分析仍是男子口吻,但与二、三章相差很大。人们一般把这类在《诗经》中经常运用的手法称为单行章断,比如《召南•采蘩》、《行露》、《周南•葛覃》、《汉广》、《汝坟》等诗中都运用了此手法。

全诗使用直述的写法,是《国风》中惯有的朴实风格。《诗经》中的《国风》,字字句句,质朴纯然,没有那些华丽辞藻的堆积,不必受前代文学家风格的羁绊。情感流露自然专注,完全有别于后世文人的刻意仿古之作,丝毫不做作。虽然诗句古朴,而要表述的内容却丰富多彩:青年男女之间的单纯恋情,恩爱夫妻之间的牵挂与思念;多情男女的打情骂俏,失势王侯的叹息抒怀;弃妇的悲哀,为生计烦恼的劳苦大众,不一而足,但都是出于人们对生活需求的真实感受与渴望,也是人们最直接的情感表露。唐朝号称诗歌的黄金时期。那一时代的作品,字句凝练、言简意赅,不管是从诗的意境上看,还是深入内里研究其内涵,唐诗的外表与内修都相互兼顾,表里如一。比起《国风》的纯朴直露,读起来就别有一番风味。但若论诗句的古朴敦实与情感真挚,唐诗就略逊一筹了。《国风》的纯然,与其产生的特定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诗句中纯然一派的自然风格,可不是后世刻意为之,就能够抓住的。

妇人的思夫之情、将心比心地想象夫君也会以同样的心思念着自己,单纯真挚的情意流露在字里行间,但是情意的表达却内敛而含蓄。而作者细腻丰富的想象力,在诗中更是表露无遗。描写、感情、想象三者兼备的好作品,除了《卷耳》,大概很难在其它地方找得到了。《卷耳》中妇人对于丈夫的思念,虽有别于《关雎》未婚男子对倾心的对象的思慕,但情爱的表达也同样的婉转而真挚。

《诗经》中的植物

《诗经》的创作距今至少已有3000多年。孔夫子有言:“不学诗,无以言。”这里的“诗”指的就是《诗经》,可知这中国首部诗歌文学总集对古代读书人的重要意义。那么作为现代人,为什么也要阅读古言的《诗经》呢?人们之所以看重这部历史久远的文学总集,除了欣赏古人文学艺术的创作之外,更重要的是想从中获取古人的智慧。何况历代经典很多都是从《诗经》中吸取精华,创造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典故、成语,如“投桃报李”、“甘棠遗爱”等。因而要想读懂经典,就一定要了解《诗经》。

《诗经》中收录了135种植物,要读懂诗的含义,必然要多识草木之名。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采采芣苡,薄言采之”等。“蒹葭”实际上就是芦苇,“芣苡”就是车前草,都是现代常见的植物,但因为时代变迁,使用的名称也发生了变化,使得人们无法得知诗句中植物名称所指为何物,这在体会诗的意境时必然会出现一些盲点。

《诗经》中写到的植物种类及其丰富。像《豳风•七月》中就出现了20种植物。“桑”是其中引用最为频繁的植物。在此,我们收录了其中上百种植物,依照该植物在《诗经》中的顺序,将其分为衣用、食用、药用、杂草、花草五大类。并标注难读之音,列出所有《诗经》中使用到主题植物的篇章名。简单扼要的文字说明主题植物的特性。在了解这些植物不同的意象所指之后,读者就更能实实在在地领悟到古时人民结合了生活、自然与艺术的智慧。

衣用

1.葛,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紫红色,茎可做绳,纤维可织葛布。

《国风•周南•葛覃》

《国风•周南•樛木》

《国风•邶风•旄丘》

《国风•王风•葛藟》

《国风•王风•采葛》

《国风•齐风•南山》

《国风•魏风•葛屦》

《国风•唐风•葛生》

《小雅•小旻之什•大东》

《大雅•文王之什•旱麓》

2.藟,葛类。

《国风•周南•樛木》

《国风•王风•葛藟》

《大雅•文王之什•旱麓》

3.茹藘,茜草,可染红色。

《国风•郑风•东门之墠》

《国风•郑风•出其东门》

4.绿,又名王芻,可染绿色。

《国风•卫风•淇奥》

《小雅•都人士之什•采绿》

5.蓝,可染蓝色。

《小雅•都人士之什•采绿》

食用

6.卷耳,又名苍耳,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枣核形,上有钩刺,名“苍耳子”,可做药用,嫩苗可食。

《国风•周南•卷耳》

7.蕨,初生无叶,可食。

《国风•召南•草虫》

《小雅•小旻之什•四月》

8.薇,巢菜,即野豌豆苗。

《国风•召南•草虫》

《小雅•鹿鸣之什•采薇》

《小雅•小旻之什•四月》

9.葑,蔓菁菜,芜菁。叶、根可食。

《国风•邶风•谷风》

《国风•鄘风•桑中》

《国风•唐风•采苓》

10.菲,萝卜之类。

《国风•邶风•谷风》

11.荼,苦菜,苣荬菜,一年生草本。诗辑云:经有三荼,一曰苦菜;二曰委叶(良耜);三曰英荼(出其东门)。

《国风•邶风•谷风》

《国风•郑风•出其东门》

《国风•豳风•七月》

《国风•豳风•鸱枭》

《大雅•文王之什•绵》

《大雅•荡之什•桑柔》

《周颂•闵予小子之什•良耜》

12.苦,苦菜,苦荬菜,多年生草本。

《国风•唐风•采苓》

13.芑,一种苦菜,茎青白色,断叶有白汁出。

《小雅•彤弓之什•采芑》

14.荠,1-2年生草本,开白色小花。

《国风•邶风•谷风》

15.莫,酸模,又名羊蹄菜。

《国风•魏风•汾沮洳》

16.蓫,羊蹄菜。

《小雅•祈父之什•我行其野》

17.葍,一种多年生的蔓草,又名小旋花。地下茎可食。

《小雅•祈父之什•我行其野》

18.荍,锦葵。草本植物,夏季开紫色或白色花。

《国风•陈风•东门之枌》

19.堇,堇葵。

《大雅•文王之什•绵》

药用

20.堇,一说乌头,附子。

《大雅•文王之什•绵》

21.芣苡,车前子。

《国风•周南•芣苡》

22.苓,甘草,一说苍耳,一说黄药,一说地黄。

《国风•邶风•简兮》

《国风•唐风•采苓》

23.蝱,贝母草。

《国风•鄘风•载驰》

24.蓷,益母草。

《国风•王风•中谷有蓷》

25.藚泽泻草。

《国风•魏风•汾沮洳》

26.葽,远志。

《国风•豳风•七月》

27.谖草,萱草,忘忧草。

《国风•卫风•伯兮》

28.蔹,白蔹,攀缘性草本植物,根可入药。

《国风•唐风•葛生》

杂草

29.艾,多年生草本,被密茸毛。

《国风•王风•采葛》

《鲁颂•閟宫》

30.蒿,青蒿。

《小雅•鹿鸣之什•鹿鸣》

《小雅•小旻之什•蓼莪》

31.苹,皤蒿,俗名艾蒿。

《小雅•鹿鸣之什•鹿鸣》

32.芩,蒿类植物。

《小雅•鹿鸣之什•鹿鸣》

33.蒌,蒌蒿,嫩时可食,老则为薪。

《国风•周南•汉广》

34.萧,蒿的一种,即青蒿。有香气,古时用于祭祀。

《国风•王风•采葛》

《国风•曹风•下泉》

《小雅•白华之什•蓼萧》

《小雅•北山之什•小明》

《大雅•生民之什•生民》

35.莪,莪蒿。

《小雅•彤弓之什•菁菁者莪》

《小雅•小旻之什•蓼莪》

36.蔚,牡蒿。花如胡麻花,紫赤;实象角,锐而长。

《小雅•小旻之什•蓼莪》

37.茨,蒺藜。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有刺。

《国风•鄘风•墙有茨》

《小雅•北山之什•楚茨》

《小雅•北山之什•甫田》

《小雅•北山之什•瞻彼洛矣》

38.臺,莎草。

《小雅•白华之什•南山有臺》

《小雅•都人士之什•都人士》

39.莱,藜,亦称灰菜,嫩叶可食。

《小雅•白华之什•南山有臺》

《小雅•祈父之什•十月之交》

40.蓬,蓬草。

《国风•召南•驺虞》

《国风•卫风•伯兮》

41.唐,菟丝子,寄生蔓草,秋初开小花,子实入药。

《国风•鄘风•桑中》

42.女萝,寄生植物,一说即菟丝子。

《小雅•桑扈之什•頍弁》

43.莠,杂草,狗尾草。

《国风•齐风•甫田》

《小雅•北山之什•大田》

44.稂,童粱,田间害草。

《国风•曹风•下泉》

《小雅•北山之什•大田》

45.蓍,筮草。

《国风•曹风•下泉》

46.茅,茅草。

《国风•召南•野有死麇》

《国风•豳风•七月》

《小雅•都人士之什•白华》

47.荑,白茅,初生之茅。

《国风•邶风•静女》

《国风•卫风•硕人》

48.菅,菅草,茅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细长,可做索。

《国风•陈风•东门之池》

《小雅•都人士之什•白华》

49.竹,萹蓄。

《国风•卫风•淇奥》

花草

50.芄兰,野生植物,草本,蔓生,实如羊角。

《国风•卫风•芄兰》

51.蕑,一种兰草,又名大泽兰,与山兰有别。

《国风•郑风•溱洧》

52.苕,凌霄花,一说翘摇,一说苇花。

《国风•陈风•防有鹊巢》

《小雅•都人士之什•苕之华》

53.鷊,绶草,十样锦。

《国风•陈风•防有鹊巢》

54.勺药,一说与今之芍药不同,一种香草。

《国风•郑风•溱洧》

55.郁金,原文黄流,酿酒时合郁金之香,色黄如金。

《大雅•文王之什•旱麓》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