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

序二

何镇邦

1988年秋,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联合举办的首届文学创作研究生班在京开学,我和我的朋友童庆炳教授作为这个班的总导师着实兴奋了一阵,也忙活了一阵。我们一起起草给国家教委的报批报告,一起进行招生,一起设计课程,一起延聘讲课的教师和辅导创作的导师,当然,也都亲自为这个班的研究生讲课。童庆炳教授担任的是“创作美学”这门学位课的讲授任务,他从1988年秋起开始认真备课,直至1990年春开始上课,每周四节,共十六次,即十六讲,成为一门既有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又能联系创作实践,尤其是学生们创作实践的课。这门课很受学生的欢迎。记得每次上课,简直就是研究生班的节日。童庆炳教授把它看作节日,着装整齐(常常是穿上西服,结好领带,以示郑重),教态亲切,内容丰富,论述精辟,把一门精深奥秘的理论课讲得生动活泼,花团锦簇;学生们也对此课特别认真,出勤率高自不待言,那种聚精会神听课的态度也是别的课少见的。我有时也旁听这门课,发现老童果然能讲出华彩来。他不仅有相当多的新观点,诸如文学观念五十元,关于文学的审美场以及文学作品中的“元语言”等,而且每一讲都结合主要理论观点分析一位学生的作品,诸如分析过刘震云的中篇小说《新兵连》和毕淑敏的中篇小说《昆仑殇》等,且分析得很透辟。这样的课,怎能不吸引人呢?它不仅吸引了这个班的四十多位学生,也吸引了我,整整十年的岁月过去了,我一回忆起当年老童在鲁迅文学院教室里为首届文学创作研究生班讲授“创作美学”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据老童讲,“创作美学”这门课,在他为首届文学创作研究生班讲授之后,又为北京师范大学校内研究生班以及别的研究生班先后讲过十遍,每次讲课,他都对讲稿进行修改和充实,于是形成了读者们看到的这么一部理论体系完整,颇多创见,深入浅出的专著。对于这部专著,我可以说既有先听之快,又有先睹之快,于是当老童嘱我为它写点什么置于卷首时,不仅感到责无旁贷,简直可以说有点自动请缨了。

照我看来,这部理论专著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色。

首先,它有着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严密的结构。全书共十六章,从文学的观念和基本特征到文学创作过程的若干有待阐释的奥秘,从文学的语言到文学对象的内涵的整体性和心理场效应,从作家的童年经验、原型经验到审悲经验、审丑经验,从作家的艺术知觉力、艺术情感力到艺术想象力,作者都把它们放在一种新的缜密的理论架构中加以论述。从这部书的结构可以看出,作者是把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审美论、创作论和作家学三者联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创作美学”。这种结构,就表明作者的理论整合能力以及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理论风范。

其次,这部专著具有可贵的理论开创性。它不仅继承和融合了前辈美学家的理论,而且提出不少新的创见。比如,关于文学观念五十元的创见。作者在归纳对于文学属性论述的基础上,深入考察了20世纪世界文学发展和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发展的状况,运用系统论的方法,把文学归纳为三级性质和五十种观念。这种对文学观念新的阐释既具有理论开创性的意义,又具有指导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实践的重要意义。我在评论实践中,多次运用童庆炳教授关于文学观念新的观点来考察中国90年代文学发展的态势,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

再次,熔中外古今于一炉的理论思维。打开这部专著,当你阅读每一章节的时候,都会发现,童庆炳教授是位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学者,他对每一命题的论述,都摘引外国文论尤其是20世纪西方文论和中国古典文论中各种精辟的论点,然后再推论出自己的新观点。在这儿,老童并不是在显示自己广博的学识,而是把自己的论断建立在比较可靠的学术基础和美学遗产上,是善于把中外古今的文艺理论熔于一炉。以此书第三章为例,在此章里,作者不仅引述西方文论,具体点说,也就是西方文艺心理学中“格式塔质”关于“审美场”以及“异质同构”的理论,同时又对中国古典文论中关于“气”“神”“韵”“境”“味”的理论加以综合阐释,并把它与“格式塔质”的理论相互对应和交融,从而对作为文学艺术特征的“审美场”做出深入而独到的阐述。应该说,这样的理论阐述极为不易,而且是值得称道的。

最后,理论的明晰性和简洁性,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文风乃是这部专著最鲜明而且最可宝贵的特点。我向来认为,好的理论是能把复杂的问题说得简单明了,是可以用来指导实践的,与实际紧密联系的;反之,刻意把简单的问题说成复杂,故弄玄虚,下决心不让人读懂更说不上指导实践活动的理论,就是不可取的理论。当下,不少标榜新潮、先锋的理论大都是下决心不让读懂的,也是故意把一些原本简单的问题说成复杂的。在文艺理论界尚夸饰、尚新潮、尚浮华的情况下,童庆炳教授这部理论专著的问世具有重要意义,它的理论思维的明晰性和简洁性,它的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的文风,犹如一股清风,一泓清泉,具有对读者滋润心田,对理论界匡正时弊的作用。这一点是我感到最可宝贵的。

20世纪80年代初,在香山别墅举办的首届茅盾文学奖读书班上,我同童庆炳教授相识。当时我们都还年轻,又欣逢盛世,意气风发,在香山昭庙琉璃塔的钟声中一起读书,一起切磋,度过一段很值得回首的日子。自此以来,将近二十年间,我们的友谊历久弥新,一起创办过研究生班,一起主编文体学丛书,一起出席过各种学术会议,也一起探讨过各种学术问题。迄今我们同臻老境,友谊仍随岁月流逝而加深。二十年来,我一直视老童为兄长,从他的治学之风和广博的学养中学到为人之道和治学之方;而当我看到他一部部专著问世,一套套丛书编成,一批批弟子活跃于学界和文坛,都为他感到高兴。而这一部渗透他十年心血,蕴含着他毕生学术精华的专著的问世,尤其值得高兴,值得祝贺。

愿老童学术青春永葆,学术成果不断奉献于世人。

2000年4月10日于北京蓬莱苑别墅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