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由对“中国文学史”书写问题的学术反思可知,“作品链”文学史观与本土文化遮蔽两个问题格外引人关注。把“文学史”描述为“作品链”,忽略了文学文本背后鲜活丰富的文化活动过程。“中国文学史”是在西方文学观基础上建构的一套学术话语,由此造成中国文化本土性的遮蔽。这两方面的观念偏见,影响到对水浒叙事文化意义的全方位认识。

自宋以降,水浒故事逐渐演变为“经典”(《水浒传》)与“民间”两套既分且合的叙事系统。水浒故事是一种活态叙述,本身具有不断衍生发展的内在活力,但在传统的“中国文学史”上,小说《水浒传》凭借“思想深度”与“文本完善”而被大书特书;民间水浒叙事则因“艺术粗糙”而被有意忽略。文学史形态的“知识”,遮蔽了对水浒叙事文化丰富性的认识,其突出表征是以文本固化的《水浒传》笼统地涵盖水浒叙事,其他的水浒叙事或被视为《水浒传》成书的题材渊源,或被视为《水浒传》的审美接受。可见,文学史知识描绘的水浒叙事“地图”有很大缺陷。本书重绘水浒文学“地图”的目的,是纠文学史知识之偏;此幅文学地图的描绘,依据“大文学”观念,打破传统的纯文学观(以文学文本为中心)的拘囿,以水浒故事为纲,意在挖掘多元艺术形态的水浒叙事所包蕴的本土文化活动经验。

基于“经典”与“民间”这两套水浒故事系统既分且合的发展演变特点,本书以“经典”与“民间”作为爬梳剔抉水浒叙事的两条基本线索,在论述思路上做到总分结合:总———凸显水浒叙事作为一个文化原型所深具的民族审美文化精神;分———呈现两个故事系统所表达的文化趣味的异质性。

具体内容如下:

绪论部分通过反思中国文学史关于“水浒”文学书写的弊端,引出本书的写作依据与意义。

第一章探讨水浒故事的经典化书写———经典水浒叙事及其阐释。首先探讨中国小说经典形成的文化图景;然后以金圣叹的批评为中心,探讨《水浒传》的经典化过程;最后讨论“以西律中”批评观与《水浒传》的现代阐释问题。

第二章以武松故事为例,探讨民间水浒叙事的艺术文化特质。首先概述民间水浒故事系统的发展状况,继而以扬州评话“王派水浒”、“高派”山东快书中的武松故事与《水浒传》的武松故事作对比,通过具体的文本比较,透析民间水浒叙事所蕴含的审美文化趣味,指出融凝地方文化的民间水浒叙事具有强大的文化亲和力。民间水浒叙事的艺术活力,主要体现为文化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交流互动等与经典艺术迥异的文化特质。

第三章探讨水浒叙事所蕴含的侠义精神。侠义精神与水浒叙事渊源有自,也是水浒故事的基本文化内涵。《水浒传》自成书以来,其思想主题的阐释众说纷纭,但这些观点仅抓住侠义精神的某一侧面去演绎论证,似是而非。作为一个民间文化想象的符号,李逵的形象在不同时间、地区的故事叙述中发生了很大变异,但侠义精神仍是其基本的文化内核。作为一种民族审美文化,水浒故事中的侠义精神能够在跨时代的文化语境中焕发出新的艺术活力。

第四章讨论水浒故事衍生叙述的文化活动意义。水浒故事叙述不断衍生发展,构筑了一个具有民族文化趣味的大水浒叙事空间。这个水浒文化空间不断延展,水浒叙事由此超越固化的文学文本,走向非文本的文化叙事。作为一种隐性叙述活动,非文本的水浒文化凝聚的是一代代乡民关于水浒故事的集体记忆和情感想象。从深层次的文化意义而言,非文本的水浒文化活动意味着传统文化的血液已脱离原初的固化文本,渗透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体验中,这在某种程度上可视为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当代语境中的水浒叙事文化活动距离古代的水浒故事更加遥远,但其民族文化认同的符号意义宛然犹存。

结语部分概述水浒叙事在“经典”与“民间”层面上的文化意蕴。

卢永和

2014年9月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