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不必在多,知心就好
文/血酬
有时候说起谁,就会有人说:“那是我朋友。”
开始的时候,还有点仰慕他。后来想想也没啥,有那么多厉害的朋友,还不是和我做同事?
如果安慰一下自己,可以说,我和这个人中间就隔着一个同事的距离。
很多名人只能当个谈资,并没有什么实质的用处。人家过人家的日子,我过我的。中国和俄罗斯还接壤呢,又不是一个国家。
我朋友很少。
一是因为自己本来就不喜欢也不擅长经营人脉,另外也是被所谓的朋友伤得多了形成的自我防卫。
我爸妈结婚的时候,我爷爷家是右派分子,我姥爷家是贫下中农。我妈妈的陪嫁不多,据说有两块银圆,是我姥姥给压箱底的。
有一次说起,我妈妈还叹了口气。我问她咋了,她说:“你呀,把咱家的银圆给别人了。”
我说:“没有吧。”
后来回忆了一下,模模糊糊地记起是怎么回事了。
从小在村里长大,村里有五六个孩子都在一起玩,去河里抓虾,去海边拾贝壳,都很开心。我算是里面岁数小的,大概七八岁的样子,最大的有十五六岁的。
因为都是邻里,还算是熟人,小孩子在一起也没有什么避讳。
忘记了是谁拿了一块银圆问我们,谁家里还有这样的东西。我举手说我家里有两块,然后他就让我拿出来给大家看看。
我也没多想,傻愣愣地就回家去了,从箱子里摸出来,乐颠颠地去给小伙伴们现了。
后来转的手多了,我也没注意,就让人给掉了包。
至今我家里还有两个青铜的银圆,我放在身边,偶尔玩玩,也当个纪念。
儿时的伙伴,早记不住了那个人,也没有了联系。
坑人的,不是朋友。
如果没有利益诱惑,每个人都能和平相处。真正凸显人心的是利益相争的时候,朋友可以为你两肋插刀。
我见过因为岗位提升而招致朋友反目成仇的,还不止一例。
双方都向我抱怨,被晋升的那位满腹牢骚,说自从两个人争岗之后,朋友就没得做了,这家伙老整事儿,还打小报告,说各种坏话。
没被晋升的那位牢骚就更多,定有黑幕,他肯定不能罢休。
事情闹开了,整个公司都知道了,影响很不好,这两位同学兼同事最后公开决裂,至今见面都是横眉冷目。
一次,我遇到了他俩的主管,就顺嘴问了这事。主管看起来也是莫名惊诧。她很不开心地说:“我本来是想两个都晋升,一个留在本部门,另一个推荐去分公司。发生这样的事,我就得再考虑考虑了。”
我说:“你应该很了解这个情况啊!”
她有些脸红,说:“他们俩打小报告我本来想不碍事,但没想到已经水火不容了。”
后来,这两个人,我都逐渐疏远了,现在也没有成为朋友。
我怕了。
人在利益面前红了眼,会做很多不好的事,这些可能当事人没注意,但旁边的人肯定看到了。没人愿意看到自己的朋友是这个样子。
职场上的朋友,常因各种忌讳而失去。
曾有人给我讲过一件事,当时他很激愤。
他说自己调到别的部门,原来负责的部门来了个新领导,于是就掀起了一场批判他的运动。本来被他视作朋友的下属,却给新领导献媚,在客户面前对他大加抨击,说新领导如何如何的好,他如何如何的坏。反倒是客户听不下去了,当场驳斥了这个下属,并且把事情和他讲了。
他很痛心,满脸悲切地和我说:“再也不交这种朋友了,不,以后不和任何下属做朋友。”
我笑笑,说:“你至少还有客户仗义执言呢。”
他叹口气,说:“没想到啊,居然是只有一面之缘的人帮我出的头。”
见到他的失落,我给他讲了几件自己经历过的事情。
听完,他惊愕地说:“你的人缘这么好,也能遇到这种事?”
我说:“我哪里有什么好人缘,我也不会刻意地去结交他人,就是对别人好一点,愿意牺牲一点自己的利益罢了。而在他人看来,你对他十件事好,他不一定记得,但你一件事对他不好,他就记着了。”
所以,不必太伤心。
他听我讲完,顿觉释怀很多。作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他给自己的朋友圈分了一个级,按照SABC一个个地归类。
我看不惯他的归类,笑笑便走了。但想必他是真明白了,你给予的多少与别人对你的伤害是成正比的。
职场上,你只能决定自己怎样对别人,不能决定别人怎样对你。
所以,无愧无心,善自珍重就好。
我的社交圈很窄,几乎都和工作直接相关。一天二十四个小时,有小一半时间要和同事度过,不能不考虑和同事之间的关系。
同事,就是同事,大家一起工作而已。如果是个自来熟,应该会很受伤,除非他不在意这个。
我见过这样的自来熟,刚入职就好像和每个人都是好朋友。打听各种消息,然后在各种人之间流通信息。我是不喜欢这个类型的人的,因为他们常常会做出这样的表情:“我和你相处这么久,这种事你怎么能瞒我,你不信任我,你应该帮我啊,你有这样的义务。”
“因为你是我的朋友?”我常常回以这样的表情。
朋友这个词,涵盖面太大,可以很轻,也可以很重。
我的微博名叫血酬和他的朋友们,QQ空间和微信公众号也是同样的名字。对我来说,工作上的朋友很简单,标签上有句话写得明白:因为网络文学,我们成为朋友。
在这个意义上,朋友其实就是志同道合,同为网络文学添砖加瓦的就是朋友。
至于更深的意义,可能我认为就是兄弟了。
能做兄弟的,至少得有十年的经历吧。一起经过风雨,过过事。
一个人的兄弟总不会太多,屈指可数。
人心都有一杆秤,即便都是朋友,也有轻重。轻的点头之交,重的托妻献子。
还有一个女同事,哭着和我诉说她的朋友:“我把她当朋友,才借钱给她的,没想到现在不但钱要不回来,还被她背后说坏话。”
这就是职场上的闺蜜吧。两个人好得跟什么一样,恨不得男朋友都要分享,每天晒在一起的“恩爱照”,最后就因为一两千块钱而撕破了脸。
很多人把结交朋友的数量当成了自己的一种实力的象征。朋友就像一个个砝码,有不同的重量,也成了可交换的资源,想着能给自己带来什么。
但这样的朋友,你愿意交吗?
十多年前,我第一次踏入职场的时候,心里也是忐忑不安的。想同事们是否好相处,会不会有同事对我表示好感,如果要一起吃饭我是拒绝呢,还是答应呢?
但是,入职以后,你会发现,没人关注你。
如果现在的我回到那时候,我会告诉自己:“你想多了,兄弟。”
职场是个社交圈,但没你想得那么私人化。
人来人往,你唯一能赢得尊重的,就是做好你的工作。不是你有钱,你又不会分给别人;也不是你漂亮,你又不会嫁给每一个喜欢你的人。
这是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关系。
做好你的工作,然后友善地与每一个人淡淡地接触。
谨守着职场礼节,请客吃饭有来有往,聚会想参加的就参加,不想参加的就不要参加。
我有一个制片人朋友,他喜欢喝酒,我不喜欢。每次他有酒局,或者是喝到半场想起了我,就打电话给我。
我说不去了,他就说:“上次你不来,这次又不来,不给面子啊!”
我就笑笑,谢绝,然后继续做自己的事。
久而久之,他就不会再找我喝酒了,但有什么事,该合作还合作。
无非,你就是不喝酒而已,又不是连工作都不做了。
朋友的定义,其实古人早已经给了,君子和而不同。
如果你觉得朋友让你做的这事让你特委屈、特难受,那就别忍别受了。那不是朋友,是敌人。
朋友不会勉强你做什么事,敌人才会。
我最下不来台的时候,还是一个职场菜鸟。一个认识不久的朋友,让我帮他做一件事,这事本来就上不了台面,所以我就露出了为难的表情。那朋友就不高兴了,问我还当不当他是朋友了。
我想了一下,说:“这个事我确实不能帮,有违我的原则。”
他当时就翻脸了,说:“我请你吃的饭就当喂狗了。”
我把面条端起来,倒到他面前,然后一句话没说就走了。后来,我们再也没有联系。
我从来不后悔失去这样一个“朋友”,现在想想,他也未必是真当我是朋友。
这些年的朋友,毕竟是失去得少,得到得多。现在手机号码簿上也有六百多个联系方式,QQ上近两千人,收到的名片有一尺高,但真正算得上朋友的,可能也不算太多吧。
一个人的幸福,只有自己最懂,所以我很喜欢一个朋友的签名:朋友不必在多,知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