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中国歌剧学派”尽快形成
韦明
今天,来自全国各地十分熟悉但又久违的新老战友再次欢聚一堂,大家争着握手,激情地拥抱,勾起了无数的往事,在我晚年艺术生涯中又重新点燃起一把火,84岁的老兵又焕发出了青春。
1987年我离开导演工作岗位,当时我给自己一个定位,就是关注全国歌剧事业的发展,为振兴中国歌剧敲锣打鼓、摇旗呐喊,有时候一冲动,就跳出战壕当司号员吹响进军号。
近些年来,各方面情况都不一样了,歌剧看得少了,歌剧座谈会几乎没有了!1996年我出版了《中国歌剧艺术散编》,关于歌剧要说的话基本上都说了,探讨的问题、实践的经验也尽心地做了阐述。既然自己对当今现状知之甚少还不如多听少说。
完全出乎意料的是在论坛开幕式大会上新一届歌研会常务副会长金曼代表的发言,她大胆地提出“建立中国歌剧学派”的新命题。她说:“现在到了必须制订新目标新任务的时刻,这是当代歌剧人的责任和使命,我们要创作独特气质和品格的中国歌剧,推动中国歌剧学派的建立。”
好!真好!她说出了当代中青年歌剧人的心里话,她代表全国歌剧人发出了庄严的宣誓。谁都知道当前中国歌剧形势严峻,原创新剧目越来越少,主创人员流失严重,演出团体生存困难……“歌研会”新的领导班子在种种危难之中,敢于在全国歌剧盛会上勇于面对现实、敢于举起大旗,我钦佩!我赞成!我相信这决不是空泛的口号,而是震撼人心的动员会。
喜逢新中国六十周年大庆,中国在全世界崛起,世界经济文化中心正在向东方转移,这也正是中国歌剧多元化发展中划时代的新起点。“中国歌剧学派”的研究需要深入探讨、不断完善、取得共识。
我向新一届歌剧研究会提出三项建议:
一、加速创建歌剧学院
新中国成立以来已有了音乐学院、戏剧学院,舞蹈更是从零开始新建了舞蹈学院。全国各类艺术学院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顶尖人才,教育效率极高,成绩特别好!唯独歌剧演员长期分散,在少数几个音乐学院或戏剧学院“代培”。不完善的教学体制使大学毕业生大多数难以在舞台上独立完成创造歌剧角色的任务。
中国歌剧当前急需要改变现状,要想从编制、作曲、导演、演员等全方位迅速提高,就必须从最基础的教学体制抓起,否则问题越积越多,差距也越拉越大。我呼吁,我们共同呼吁!尽早尽快做出规划、列入议程、有步骤地通过三年、五年、十年下定决心解歌剧教育问题。
二、尽快举办全国专业歌剧大赛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在整个社会精品文化的氛围中,人才是第一位的。一切表演艺术,话剧、影视、歌剧、歌舞……如果没有闻名遐迩的名角领衔主演,必然缺少号召力、吸引力,失去票房价值。无论什么剧种,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一定要创出“名牌”、推出“明星”、拿出“精品”。
中央电视台从举办声乐大赛开始,相继有京剧、越剧、黄梅戏等不同剧种的大赛,赢得亿万观众的欢迎喝彩,演员与观众直接的互动交流,深入人心。事实证明:这是发现人才、培育人才、塑造“明星”的最佳平台。
很可惜,60年来,歌剧至今没有举办过一次大赛。虽然也有一些演员通过声乐比赛名列前茅而走上歌剧舞台,但歌唱只是歌剧演员表现手段之一,有些声乐比赛获奖的演员也不能运用全面多种的手段创造歌剧舞台的角色形象。因此,歌剧大赛的选材和内容应包括歌剧选曲、咏叹调、核心唱段和歌剧片断。戏曲大赛已经在这方面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我们歌剧已经落后了,千万不要再等待!新一届歌研会领导班子带来了新气象,中国歌剧也一定会获得丰硕成果。
三、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扩大宣传阵地
歌剧界长期以来缺乏与媒体经常性的沟通和交流,报刊只有间断有演出状况的简短报道,近些年来的译编文章更是越来越少。我们不应该责怪年轻文娱记者,最重要的关键应该检讨自己。我们在观念上不重视宣传,没有提供必要的资料,也没有认真组织和邀请专家、学者拿出具有学术价值的编译。我们要实事求是地充分肯定歌剧发展中的光辉成就,更欢迎尖锐地指出阻碍前进的种种问题;我们要推举奋力拼搏、默默奉献的艺术家,也要鼓励活跃在歌剧舞台上的出色新秀。
最后,我还建议歌研会争取自身筹办“歌剧通讯”一类的期刊,互相传递信息、交流经验。
(韦明 总政歌剧团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