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长歌行

02 长歌行

关于乐府的知识,在学习《江南》的时候我们已经讲过,乐府是秦代以来设立的整理、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1]现在我们再来学一首汉乐府诗——《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kūn)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很多人记住的,其实是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是千古名句,也是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称之为“诗眼”的句子。

千百年来,这两句诗一直在劝勉我们:人在年轻的时候,应该珍惜光阴,努力学习,力求事业有成。努力,在古代是“使劲”的意思,常用来形容学习,也可以说成“勉力”“强力”,“勉”和“强”是一个意思,都是指卖力干。古人说“勉强”,也指卖力干,和现在“勉强”的意思略有不同。在日语中,“勉强”至今还是“用功学习”的意思,那是向我们大中华学的。

其实这首诗通篇都很精彩,我们接下来逐句欣赏。

第一句“青青园中葵”,非常简单明白。这也是汉代民歌的特点,汉代的宫廷诗歌,语句大多比较古典陈旧、深奥难懂,至今还有很多难以理解的字词和句子,但民歌又往往特别清楚明白,比明清甚至现代文人写的古体诗都好懂,几乎不需要注释。

但这并不是说汉代民歌就寡淡无味,相反,它们诗意浓厚、耐人寻味。

像这句“青青园中葵”,就写出了汉代农家菜园的色彩感。葵菜是汉代人最常吃的一种菜,号称蔬菜之王。它长在菜园里,青翠欲滴、欣欣向荣。古代的蔬菜品种其实很少,我们现在常吃的小白菜、油菜、菠菜等,那时候都没有。他们一般只有葵菜吃,从《诗经》产生的西周时代就开始吃了,吃到汉代,就已经吃了上千年。《诗经·豳(bīn)风·七月》中就有一句:“七月烹葵及菽(shū)。”就是说七月份,开始烹煮葵菜和豆子。豆子的叶子叫藿,也是那时候的人经常吃的,当然,基本都是普通百姓吃,所以那时候老百姓有个称呼,叫作“藿食者”,贵族叫作“肉食者”。

葵菜这种菜,口感是比较粗糙的。汉代的时候,一般是用来做汤,味道肯定不是那么好。这种菜,从明代开始,已经很少有人吃了。

第二句“朝露待日晞”,意思是说,葵菜的叶子早上洒满了露珠,等太阳出来之后,露珠就消失了,也就是晒干了。晞,就是“干”的意思,也有“晒”的意思。“晞”本来是表示“晒”这个词的方言写法,在汉代,陕西、山西一带的人,把晒东西称为晒;山东、北京一带的人,把晒称为晞。在那时,它们的读音比较近。但现在我们都说“晒”,如果说“晞”,就显得很高雅,写诗歌、写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的时候可以用;但平时就不要说了,因为说了别人也听不懂。

第三句“阳春布德泽”,是说春天的太阳,给大地和人间布施了无限的恩德和光泽。德,就是恩德。泽,本来是指水的润泽。我们都知道万物生长靠太阳,没有太阳,就没有光,也没有风雨。而植物的生长,缺了光和雨露是万万不行的,所以古人也把阳光雨露合起来称为“泽”。这句诗是在称颂春天太阳的伟大,它惊醒那蛰伏了一冬的大地,万物开始茁壮生长。所以第四句会说“万物生光辉”,植物有了阳光和雨露,就会枝叶挺拔,饱含水分;没有阳光雨露,就会枯萎,像干瘪的烟叶。

第五句“常恐秋节至”,笔锋一转,开始披露人们内心的忧虑。目前的春光虽然美好,万物光辉灿烂,但一想到秋天终究会到来,又不由得内心惶惶。秋节,就是秋季。“节”字最初的意思是竹节,似乎古代人认为,四季气候的分明,就像竹节一样清晰,所以把“季”和“节”当一回事。

第六句“焜黄华叶衰”。“华”就是“花”,古代的“花”字,都写作“华”。我们看到很多书都会把“焜黄”解释为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但这个解释放在句子当中,是不大合适的,因为这么一来,就得把“焜黄华叶衰”解释为“草木凋落枯黄样子的花和叶衰老了”,这像什么话?显然是讲不通的。其实“焜黄”应该为“焜煌”,中国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里面说:“焜,煌也。”就是熠熠生辉的样子,这样的解释,放在句子里就好理解了,诗句是说“熠熠生辉的花朵和叶子,也日渐衰落了”。

第七句“百川东到海”,指无数条河流向东流,一直流到大海。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比较大的河流,比如长江、黄河、淮河,都是自西向东流的。第八句是个问句,“何时复西归”,也就是说,什么时候能够向西归来?当然这是不可能的。而作者之所以这么问,是在叹息春光难以久久停留,终究要走向秋天,就像河水东流一样,不可复返。

这首诗非常有名,很多古诗选本都会选录。尤其最后两句警句,常用来作为对年轻人的告诫,告诫他们千万不要浪费光阴,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提升自己;这样的话,等到将来衰老之后,才不会后悔白活了一生。从这首诗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汉代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生机勃勃的精神状况。但它又不是纯粹的说教,而是通过对花草在阳春时节的美好描写,联想到将要失去这些景况的忧虑,顺理成章说出最后两句警句。语言直白与意味隽永相结合,那些美好的古诗大多如此。


[1]见01《江南》。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