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的《倪焕之》

叶圣陶的《倪焕之》

叶圣陶(绍钧)先生从五四时期就开始了文学创作活动,到大革命时期为止,叶先生写下了《隔膜》《火灾》《线下》《城中》等短篇小说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象》等童话集,以及收在《剑鞘》(与俞平伯合著)和《脚步集》中的若干散文。大革命以后,叶先生又写了长篇小说《倪焕之》(《倪焕之》写成于1928年,先在《教育杂志》上连载,于1930年出版单行本)。

由于叶圣陶先生早年曾经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所以在他的早期作品中有很多是取材于教育界,如《潘先生在难中》《校长》《搭班子》《前途》《饭》等短篇小说写的都是小学教师的生活,长篇小说《倪焕之》更是在较广阔的现实基础上描画了一个青年教师的生活和思想的历程。

小说《倪焕之》的内容,主要是写主人公倪焕之,从中学毕业后参加小学教育工作起到逝世为止的半生的生活经历,通过倪焕之半生的生活经历很明确地反映了由辛亥革命到1927年大革命这期间某些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行动进展的过程。

在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表现为几种不同的类型,自辛亥革命至大革命这期间,不同类型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着不同的生活道路:他们之中最坚强的一种,始终站在民主革命斗争的最前列,最后与广大的工农群众相结合,成为一个坚强的无产阶级化的革命战士;另有的,和前者恰恰相反,背叛了人民,投靠了革命的敌人反动统治阶级,成为了反动统治阶级的爪牙。除了以上走着两种不同的生活道路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以外,另外也还有走着第三种不同的生活道路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那就是象倪焕之这样的。倪焕之不同于前二者,他既没有成为一个坚强的革命战士,也没有成为一个反动的人民叛徒,他经历了另外一种的生活道路,那就是:他随着时代潮流的前进,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有了若干的进展,但这进展是极其缓慢的,是绕了许多弯路的,而且最后终因为没有和工农群众结合,没有和革命的主流结合,而“一事无成”地含着满腔的悔恨死去。

倪焕之为什么经历了这样一种生活道路呢?这是由于他的性格所决定的,自然这性格的形成和他的阶级出身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倪焕之的性格有这样一些特点:有理想,有热情,爱国家,爱民族;但是不切实际,眼界狭小,感情也比较脆弱。这是没有经过改造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一种最典型的性格。这样的一种性格,在辛亥革命至大革命那一段动荡的大时代里,必然会随着奔腾的时代的潮流向前进(思想上、行动上),因为有理想,有热情,有爱国家爱民族的赤心;但必然又不是很勇猛地前进,而且必然会走一些弯路,因为不切实际,眼界狭小,感情脆弱,等等,都会成为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

我们就看看倪焕之是循着怎样的一种生活道路向前进,最后又落到怎样一种结局吧。

小说写着,在辛亥革命发生以前,倪焕之已经受到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思潮的影响。那时他在中学读书,偷偷看着宣扬民主革命思想的在“学生界里流行着的一些秘密书报”,听着曾经留学过日本的校长演讲朝鲜、印度的兴亡,演讲“政治的腐败”和“自强的要素”。这一切都使他深深地感动,“种族的仇恨,平民的思想,早就燃着了这个青年的心”,改革社会报效国家的热切的理想最初滋生在倪焕之的单纯的心里。辛亥革命发生时,倪焕之异常兴奋,当“上海光复”的消息传来后,倪焕之欣喜若狂,“这天,焕之放学回家,觉得与往日不同,仿佛有一种新鲜强烈的力量袭进了身体,周布到四肢百骸,急于要发散出来——要做一点事。一面旗帜罢,一颗炸弹罢,一支枪罢,不论什么,只要拿得到,他都愿意接到手就往前冲”。这正表明倪焕之的性格中的积极因素在起着作用,他的理想、热情、爱国的赤心在这里得到了最初的表现。

但是,到辛亥革命刚发生不久,当面临着择业问题的时候,对现实社会抱着天真的不切实际的幻想的倪焕之开始苦闷了,“他开始感觉人生的悲哀”。在他不得已做了小学教员之后,他陷入一种极为深沉的悲哀和苦闷里。他看一切都不顺眼,校长、教员、学生、学校环境、教学方法,无一不使他感到厌烦,他觉得校长象个“老练的侦探”,学生象些小流氓,觉得喊唱教学法比癞叫化子的求乞喊唱都不如,觉得自己“好象美丽贞洁的处女违心地嫁给轻薄儿一般”;他于是独自个到酒店里去喝闷酒,背着父母偷偷地哭泣……这样经过了两三年,加上父亲死,家庭负担加重,倪焕之憔悴了,“两三年前青年蓬勃的气概,至此消失得几乎一丝不剩”。所有这些,不正说明了倪焕之的不切实际和感情脆弱吗?如果倪焕之是一个切实和坚强的青年的话,是不会因做了教育工作就如此悲哀和苦闷的。

但倪焕之毕竟是个有理想有热情的青年,他不会这样长此苦闷消极下去,他会随着时代潮流的前进而前进,他终于对教育改变了态度,对教育慢慢发生了兴趣,而且热爱了它。原因是先受了一个真心爱护学生的同事的影响,又读了一些教育书籍,就仿效着那同事的态度来教功课,对待学生,又常和那同事研讨教育理论上的问题和眼面前的事实,从这里头“得到了好些新鲜的深浓的趣味”,而且“有如多年的夫妇,起初是不相投合,后来真情触发,恋爱到白热的程度,比自始就相好的又自不同了”。这把青年倪焕之的天真、单纯、充满了矛盾的性格实在勾画活了。

等倪焕之和热心教育的小学校长蒋冰如合作以后,对教育就更加热爱了。倪焕之和蒋冰如共同试办新式教育,他们在学校里开办农场、工厂、商店,也建造戏台,布置音乐室,叫学生在学习之外也种地、做工、演戏,目的是为了“学习与实践合一”,为了从根本上培养学生“处理事物应付情势的一种能力”。

倪焕之这时期对教育有着无比的信赖,他认为教育是万能的,教育可以救中国,救世界,“他相信中国总有好起来的一天;就是全世界,也总有一天彼此不以枪炮相见,而以谅解与同情来代替。这自然在各个人懂得了怎样做个正当的人以后。养成正当的人,除了教育还有谁能担当?一切的希望悬于教育。所以他不管别的,只愿对教育尽力”。由于“教育万能”这一认识,他也就疏远了政治,当时的政治事件如袁世凯称帝、欧洲大战等,他都对之漠不关心,辛亥革命以后的混乱局面使他灰了心,“所以近来连报纸也不大高兴看了;谁耐费脑费力去记这班人的升沉成败”。

倪焕之对教育态度的这一变化,也充分显示了他性格的特点。由厌烦教育到热爱教育,这在倪焕之本人说自然是一个进展,这是他的理想、热情促使他寻求的救国之道。但正由于他眼界狭小,缺乏政治远见,所以才寻到了这样的不切实际的教育改良的救国之道,而不是王乐山所寻到的革命斗争的救国之道。这也正说明了倪焕之的生活道路的曲折历程。

很显然,倪焕之所信奉的教育万能、教育救国的理论是不切实际的,这是资产阶级的教育理论,是改良主义的东西。这种理论在现实中必然碰壁,事实上倪焕之也很快地就碰壁了。首先在开辟农场时遇到土豪蒋士镳(蒋老虎)的阻挠,费了很多周折才把问题解决,这说明打倒蒋士镳所代表的封建势力才是最根本的办法,而不是什么革新教育。另外这种新教育本身很快也宣告失败了,学生们很快对农场工作发生了倦怠,演戏这件事很快也发现了黑影,“倦怠与玩忽都来了”。倪焕之这时不能不惋惜:“理想当中十分美满的,实现的时候会打折扣!”更不能不喟叹:“没有法子,社会是这样的一种社会!任你抱定宗旨,不肯放松;社会好象一个无赖的流氓,总要出来兜拦,不让你舒舒服服走直径,却必须去寻那弯曲迂远的小路。”事实上,正是由于倪焕之的“理想”不切实际,所以在实现的时候才打折扣;也正是由于倪焕之找不到真正的“直径”,所以才走了弯曲迂远的小路。而最使倪焕之感到失望的是“第一班用新方法教的学生最近毕业了,也看不出什么特殊的地方”。这一切,不都很明显地宣告了倪焕之所信奉的教育万能、教育救国的理论的破产吗?

五四运动的发生,促使倪焕之的思想前进了一大步。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激发了倪焕之的爱国热情:“近来他的愤激似乎比任何人都利害;他的身躯虽然在南方,他的心灵却飞驰到北京,参加学生的队伍;他们奔走,他们呼号,他们被监禁,受饥饿,他的心灵仿佛都有分。”他非常激动地登台对群众演讲,要大家团结起来对抗帝国主义,他觉得“口说似还不济事,只可惜没有法子掬出一颗心儿给大众看”。他认识到以往忽视政治是不对的,他觉得应该改正以往不爱看报纸不爱关心武人的升沉成败的习性,认识到“武人的升沉成败里头交织着国家民族的命运”。他也认识到以往只看到学校、学生,没看到社会、大众,是眼界太窄狭,他宣布:“从今以后,我们要把社会看得同学校一样重,我们不但教学生,并且要教社会!”这一切都显示了他思想的进展。

倪焕之和老同学王乐山会面之后,在王乐山的正确的批评和指示之下,更加彻底地认清了自己以往的错误。王乐山尖锐地指出倪焕之的试办新教育,是“把一些学生代替了鸟儿花儿”,是“隐逸生涯中一种新鲜玩戏”,指出这是赤手空拳打天下,结果终归徒劳,指出:“社会是一个有组织的东西。……要转移社会,要改造社会,非得有组织地干去不可!”并劝倪焕之丢弃这种教书生涯,到外边出去走走。

以后,倪焕之到了上海。五卅运动时,倪焕之是个积极的参加者,他满眼热泪的向群众演说,高喊“打倒帝国主义”,比在五四运动时还要激动。在上海,他除在一个女子中学教书外,也和王乐山等一起参加了社会活动,这种活动的内容和性质书中未作明确交代,但也可以看出是向军阀斗争的地下革命工作。他还草拟了乡村师范计划,打算从事乡村教育,以便深入到农民群众中去。

1927年大革命失败,反动派在上海实行了疯狂的大屠杀,王乐山被反动派装在麻袋里用乱刀刺死后又丢在河里。倪焕之愤慨,失望,悲哀,终日在酒馆饮酒,醉后痛哭失声,终于患肠炎死去。临死前沉痛地说:“脆弱的能力;浮动的感情,不中用,完全不中用!一个个希望抓到手里,一个个失掉了;……成功,不是我们配受领的奖品;将来自有与我们全然两样的人,让他们领受去吧!”

倪焕之临死前的话正是一个恰当的自我批判,他的感情确是脆弱、浮动的,他认识不到革命的曲折性、艰苦性,革命稍遇挫折,他就失望了,幻灭了。成功确不是他这种人所配领受的,他终于还是失败了。

总之,倪焕之是个有理想、有热情而不切实际、感情脆弱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曾经随着时代的潮流挣扎向前,但所经历的道路是曲折的,前进的速度是迟缓的,而且最后终于还是没和革命的主流结合,在消极失望的情况下含悲死去。在辛亥革命至大革命那阶段,象倪焕之这样的人物在现实中为数是不少的。倪焕之这人物有着广泛的代表性,他身上所体现的历史内容是非常丰富的。相当真实地创造了一个具有历史性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人物,这就是这本小说的主要成功和价值所在。

在解放后出版的新本《倪焕之》中,只到倪焕之在上海参加五卅运动为止,以下大革命失败、倪焕之死等部分由作者删去。这样做大概是为了给读者以乐观,不愿让读者看到倪焕之消极死去。其实,我觉得,将小说原来的结尾保留也是可以的,而且也是有意义的。因为,倪焕之那样的下场适合他的性格特征,而且那样的结尾仍能给人以借鉴,使人明了如何方不致落于倪焕之同样的下场。

倪焕之是本书的主要人物,本书主要就是写倪焕之,我们分析了倪焕之,也就等于分析了全书的主要内容了。

除倪焕之外,其他较重要的人物还有蒋冰如、金佩璋、王乐山等,基本上也都写得成功。

小学校长蒋冰如是个空想的教育救国论者,在这点上,他是和到上海之前的倪焕之相同的,他曾经是倪焕之的支持者,对倪焕之的思想有着影响。蒋冰如是日本留学生,家里拥有大量田产,他当校长并非为饭碗,是为办教育。他确是把办教育看成一种事业,而且看成一种关系国家社会新生的神圣事业,他接受了资产阶级的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是一切的根本,想通过革新教育来革新社会,而且在革新教育这方面也有了实际的行动。自然,比起倪焕之来,蒋冰如的思想行为是更加不彻底的,当发觉革新教育工作不见成效时,他就心灰意冷,出任乡董去了。五卅运动以后,倪焕之的思想有了显著的进展,蒋冰如却更加消沉了。学生们积极参加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动,蒋冰如却担心两个在上海上大学的儿子会发生危险,把两个孩子拖回家去,而且认为这是学生们搁下功课专管政治的事,是不妥当的。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土豪蒋士镳篡夺了革命的果实,成为那小乡镇上的“党国要人”,蒋冰如丧失了乡董的地位,并且险些成为被“打倒”的对象,他就决心去当隐士,打算在野外造个“新村”,隐居起来,得便就给乡人讲讲卫生和治家的道理,认为这样“大概没有人来禁止我的”。象蒋冰如这样的人物,在叶圣陶的早期短篇小说中早就出现过,如《校长》中的叔雅,《搭班子》中的泽如,和蒋冰如就是同一类型的。蒋冰如这人物是有现实性的,他的中途消沉也完全符合他的性格和阶级出身,作者并没有把这人物加以美化。

金佩璋这人物,相当充分地体现了五四前后青年女性知识分子的思想性格特征。金佩璋在青年时代受了当时新思潮的影响,“兴起了独立自存的希望”,“她要做一种事业,她要靠事业自立”,不愿和以往女子一样,出嫁后完全依靠丈夫。这样她就认定了教育事业,去读师范学校。这里显示着时代特征,当时有很多受了新思潮激荡的青年妇女是具有这种“独立自存”的思想的。金佩璋在结婚以前确是个有理想的渴望解放的妇女,但在结婚以后就完全变了,一怀孕就停止了教员职务,趣味、思想、性格都开始朝着与以前相反的方向变更,对学校的事情不再关心,对书本也失掉了兴趣,关心的只是替未出生的婴儿缝小衣服和软底鞋,斤斤计较这些东西的质量同价钱,买了一件便宜东西就十回八回提及。总之是变成了一个非常琐碎和俗气的家庭妇女,完全失去了从前“独立自存”的思想,“自立的企图等等也不再来叩他的心门;几年来常常暗自矜夸的,不知怎么消散得不留踪影了”。她非常凄苦地对丈夫焕之说:“从前往往取笑前班的同学,学的是师范,做的是妻子。现在轮到自己身上来了,我已做了你的妻子,还能做什么别的呢?”

金佩璋在结婚后的变化确是巨大的,这变化显示着一定的历史内容,在当时确有不少妇女走的是金佩璋这样一条道路:结婚前理想很多,结婚后壮志磨尽。这变化也显示着当时的封建势力对要求解放的新女性的束缚,在长期封建统治下养成的妇女的软弱的传统性格,终于把一点要求解放的思想萌芽压得枯萎下去了。金佩璋的这一变化似乎显得突然,但如果和当时的时代背景联系起来考察一下的话,就知道这变化是完全可能的。在这一点上,作者是有意刻画一个空想的妇女解放者的形象的。作者对这样的人物最后也寄予了希望,作者写到金佩璋在丈夫倪焕之死了以后,内心突然萌生了前进的勇气,要“为自己,为社会,为家庭”出去做一点事。

作者对金佩璋的创造是成功的,关于她的很多片断,如在家庭和学校中的生活,和倪焕之恋爱时的心理等,都写得非常真实和生动,这人物的血肉是丰满的。

王乐山是个革命者,是当时社会现实中的先进人物,这样的人物在作者的笔下出现,说明作者对革命和革命者的向往,也显示出作者的思想较前期有了进展。可惜王乐山这人物写得有些概念化,他的思想、信仰,他所从事的革命活动,都写得不明确。所以如此的原因,大概是:一则由于作者对这样的人物不熟悉,难以写的很具体;二则由于在1928年白色恐怖时期,作者为作品有出版机会,在这些方面不得不含糊其词。

其他人物,如体育教师陆三复、国文教师徐佑甫、土豪蒋士镳、金佩璋的哥哥金树柏等,都写得真实而有个性。

总之,小说《倪焕之》在人物创造方面是成功的。

在语言、风格方面,小说《倪焕之》的较突出的优点是语言的整饬朴实和描写的细致入微。

语言的整饬朴实,是叶圣陶作品的一贯的优点,不管他的短篇小说,还是他的散文和童话,在语言方面都具有这个特色。所谓整饬,就是说在语言的锤炼方面做得好,就是语法结构严密,用词准确精炼。所谓朴实,就是不堆砌词藻,不涂脂抹粉,能用一个形容词把事物表现出来,就不用两个,这和精炼也有着关系,这个语言方面的特色,贯穿在整部小说之中,无须我们特别举例子。

本书有很多章节是描写得细致入微的,特别写到人物的心理活动时更具有这优点。我们且举第七节金佩璋初次见过倪焕之后的心理活动为例:

这一天她在田间遇见冰如、焕之谈了一阵,仿佛心头粘住了一些什么。这感觉当然不是忧愁烦闷,可是也并非喜悦快适之类,只轻轻地,麻麻地,一种激动袭着她,简直忘不了。在蒋家吃过午饭,又尝了新鲜的粽子,回家时已是下午四点。不意识地告诉嫂嫂道:“刚才看见了哥哥昨天去接来的倪先生。”

待说了却觉这可不说。嫂嫂虽毫不注意地答应着,她自己的脸禁不住红了。便回到楼上房里,坐下来结红绒绳的围巾。手指非常灵活的扭动着;视线下垂,但并不看针指。她把路上的谈话一一回想起来;自己说的,别人说的,连一个语词都不让漏掉。又特别把自己的话仔细衡量;好象有些说得不很妥当的,衡量过可又没有。既而想到那个青年的风度:眼光流利而庄重,眉毛浓黑而文雅,口鼻的部分优秀而不见柔弱,……那种温和亲切的声调,那种昂一昂头顾盼自如的姿态……

“我怎么想起这些来了!”仿佛做了什么不道德事似地,一阵羞愧包围住她,便紧紧把眼睛闭起。直到差不多心里没有想了,才再张开来。……一会儿,心头又这么一闪,很有诱惑力地,“如果有那—天呵!——”

这里把一个开始坠入情网的少女的心理刻画得多么细致入微,又多么真实动人。读了这段文字,我们不禁赞叹作者对少女心理观察得实在透彻,体会得实在深入。一个第一次经历爱情又受过礼教熏染的年青女孩子,在开始中意了一个人时,她的感情就是这样的:烦闷和喜悦错综复杂地交织在心里,以致难以分辨出究竟是一种什么感觉,只是“心头粘住了一些什么”,“只轻轻地,麻麻地,一种激动袭着她”;心里老想着中意的人,但又觉得不好意思,觉得不应该想。作者把这种隐秘的感情真实细致地刻画出来了。

另外第六节,倪焕之和金佩璋初次会面时双方的心理活动,第十三节金佩璋在看灯会后的春假期间怀念倪焕之时的心境,都写得非常细致入微和真实生动,倪焕之在各时期的思想情况也写得细致。其他描写细致入微的地方,还有很多。

细致入微地刻画出人物的思想感情,是本书的一个较突出的优点,这些部分能深深激动人心,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爱伦堡曾经说过:“但是有一个领域,作家却要比他的同胞和同时代人理解得更透彻些:那就是人的内心世界。……列夫·托尔斯泰所描写的那个社会的成见和条件性,现在是没有了。但是三山纺织厂的女工读到了安娜·卡列尼娜受的苦难会流眼泪。她也懂得一个深情的女子的薄命和母性的力量。旧的历史帮助青年妇女窥见了自己内心深处的隐秘。现代的女性读者之所以阅读托尔斯泰的小说,不仅仅是为了认识死去的社会的风习,也是为了了解活人的感情的复杂性。”(《谈谈作家的工作》)可见真实细致地写出人物的思想感情是非常可贵的,这会使作品保有较长久的生命,会使作品在较久远的年代里保持着对读者的激动力量。如读《安娜·卡列尼娜》一样,我们在读我国优秀古典小说《红楼梦》时,也会为书中主人公的苦难而流泪,主要原因也正是由于我们从“旧的历史”中“窥见了自己内心深处的隐秘”,了解了“活人的感情复杂性”的原故。

此外,在描写自然风景这方面,本书也有着特色。首先一个特色是自然风景与人物心情交相溶合,自然风景通过人物内心的感觉表现出来,写风景的同时也写人对风景的感受。如第四节倪焕之初和蒋冰如会面的晚上听到风声的一段描写:

风从田野上吹来,挟着无数的管乐器似的,呜呜,嘘嘘,嘶嘶,间以宏放无比的一声声的哗……。这样更见得夜的寂静。似乎凡动的东西都僵伏了,凡有口的东西都封闭了;似乎立足在大海里块然的一座顽石上。如果在前几年,焕之一定要温那哀愁的功课了,因为这正是感伤的境界。但是今晚他从另一方面去想,以为这地方这样安静,夜里看书作事倒是很适合的。

这里风声象“挟着无数的管乐器似的”,是通过人物感觉写出来,而且也写出了人物听到风声后内心的感受。第十八节倪焕之在寒假接母亲来校乘船时情景,以及第二十二节倪焕之乘船去上海时情景,也都是风景与人物心情交相溶合。这样的写法是好的,这样不但写了自然风景,也写了人物的思想感情,而这样写出来的自然风景是富有生命的,容易感人的。

在描写自然风景方面的另一个特色,是细致,这也和人物的心理部分等一样。如第十四节倪焕之所经营的农场中的景致:

……玉蜀黍从叶苞里透出来仿佛神仙故事里的小妖怪,露着红红的头发。毛豆夹是一簇一簇地藏在叶底下,被着一层黄毛。棉花已开着黄花,有如翩翩的蝶翅;将来果实绽裂,雪白的棉絮就呈显出来了。……靠右两棵高柳下的一区种着玩赏的花草。白的,红的,深红的波斯菊仿佛春天草原上成群乱舞的蝴蝶,随着风势高起又低下。茑萝爬上短短的竹篱,点点的小红花象一颗颗星,又象一滴滴血。……篱外五尺见方一块地排着各色凤仙同老少年;花叶娇嫩的颜色组织成文,象异域传来的锦毯。这旁边,排列着一百来支菊秧,都是三张瓦片围一堆泥,插一支菊秧,这到将来,将有一番不输于春色的烂漫景象呢。

这景致是写得极为细致的,也极为逼真的。叶圣陶先生原是一位写景的能手,他在五四时期所写的散文和童话中,有着更多的细致逼真的景致的描绘。在五四时期那一辈老作家中,擅长写景的能手不在少数,叶圣陶之外,还有谢冰心、朱自清等,他们象风景画家一样,都曾描画出美妙的大自然的画幅。我们还有必要向那一辈老作家学习如何细致逼真地描画自然风景的本领,在作品中必要的场合,我们应该为读者打开大自然的瑰丽的宝藏,唤起读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周围环境和对生活的美感。

至于谈到本书的缺点,我觉得后半部写倪焕之到上海以后的情况太简单,五卅运动、大革命运动,以及王乐山、倪焕之等所从事的革命活动,都写得不具体,没得到应有的表现,比起前半部所写的倪焕之的教育生活来是抽象得多了。另外,全书大部分篇章都写得真切而细致,不过也有流入繁琐的地方。全书故事的进展也比较迟缓,有些地方读起来略有沉闷之感。

总之,长篇小说《倪焕之》创造了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人物,写出了这人物的思想行动进展的历程,指出了这人物的缺点,并给予了批判,也多少暗示出了正确的前进道路。它的积极意义是很大的。本书对现实问题挖掘得比作者前期作品深刻,人物刻画得很真实,很多片段写得真切动人。

《倪焕之》是叶圣陶先生的代表作品,也是五四以后现实主义小说中优秀作品之一。在左联成立以前那阶段,《倪焕之》是长篇小说中最杰出的作品。茅盾先生在1929年会推崇《倪焕之》为“扛鼎”之作(《读倪焕之》),这估价是并不过分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