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作家生平

第一节 作家生平

伊万·布宁于1870年10月22日(俄历10月10日)出身于沃罗涅什一个破落的地主家庭。布宁家族是一个古老的贵族世家,其先祖西梅翁·本科夫斯基(Симеон Бунковский)于15世纪从波兰迁居俄罗斯。布宁家族是一个支系众多、人才辈出的大族,用布宁自己的话说就是为俄罗斯贡献了“不少重要人物,他们中既有国务活动家,又有艺术家,其中有两位19世纪初的诗人更是大名鼎鼎——安娜·布宁娜(Анна Петровна Бунина,1774—1829)与瓦西里·茹科夫斯基(Василий Андреевич Жуковский,1782—1852),后者是一位俄国文学巨匠,阿法纳西·布宁(Афанасий Иванович Бунин,1716—1791)与土耳其女俘萨尔哈(Сальха)的儿子”[1],每每言及于此,布宁的自豪之情都溢于言表。

布宁家族祖上曾广有资财,但传至作家的父亲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布宁(Алексей Николаевич Бунин, 1827—1906)手中就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几处田产了。阿列克谢·布宁是一位典型的外省庄园贵族,他脾气暴躁、易于冲动,喜欢打猎,喜爱弹着吉他吟唱古老的俄国浪漫曲。后来他因沉迷于酗酒与赌博而将祖产与妻子的陪嫁挥霍一空。在布宁的眼中,“父亲个性极强,体魄异常健壮,寿命很长……他就学的时间不长……他忍受不了课堂教育,但凡是可以到手的书他都读,而且读得兴致勃勃。他的思维是活跃的,形象化的,他讨厌逻辑,讲话时的用语惊人地生动有力;他的性格冲动、果断、外向和慷慨,不知困难为何物”[2]。作家本人似乎就承袭了父亲的这些性格特点与禀赋。

作家的母亲柳德米拉·亚历山德罗夫娜·丘巴罗娃(Людмила Александровна Чубарова, 1835—1910)的个性则与丈夫形成鲜明的对比。她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性情温顺、多愁善感,喜欢朗诵茹科夫斯基和普希金的诗歌。她先后生下了九个孩子,却只有四个长大成人。在所有的孩子中,她最疼爱的就是幼子伊万。她常常给爱子讲故事、唱歌,这些故事和民歌让幼小的布宁初次领会了俄语之美。

布宁人生最初的三年是在沃罗涅什度过的。1874年,由于作家的父亲嗜赌贪杯,不善经营,他们家的经济状况每况愈下,全家人被迫迁居到奥廖尔省叶列茨县的布蒂尔基庄园。那是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四周是“无边寂寥的乡野”,在夏日一望无际的农田和“冬日漫山遍野的积雪中”,作家度过了“整个童年,充满忧郁的、独特的、的童年”[3]。童年作为生命的初始阶段,作家在这一时期获得的由各种感受、印象、记忆、知识、意志构成的童年经验不仅是作家审美心理结构形成的最初动因,也对作家日后个性气质、感知方式、情感方式、思维方式乃至创作风格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对生命的本真体验、对生活的感性把握和对周围环境的诗意理解,成为布宁日后创作的宝贵源泉,而其创作中体现出的“对大自然语言的认知、对色彩细致入微的感知、对生与死及两者对立的敏锐感受、高超的外在表现力和对世界的高度审美化”[4]等特征无一不是童年的馈赠。

由于父亲的疏懒和家境等原因,布宁没能接受正规的贵族家庭教育。他的启蒙老师罗马什科夫(Николай Осипович Ромашков)是一名首席贵族的儿子,曾四处流浪,后因喜爱布宁一家而落脚于此。布宁喜爱自己这位博览群书、见多识广,但性格却有些古怪孤僻的老师。罗马什科夫在绘画、音乐和文学方面都有很高的天赋,他教布宁画水彩画,带他阅读《奥德赛》《堂吉诃德》和《鲁滨孙漂流记》等文学作品。在他的影响下,布宁不仅梦想长大后成为一名画家,甚至还开始以月夜、山谷、精灵为题材写作诗歌。此外,年幼的布宁还显露出过人的表演天分,能够惟妙惟肖地模仿亲朋好友。正是凭借这一才能,布宁日后成为自己作品最优秀的朗诵者。

1881年,布宁考上了叶列茨中学,被父亲安排在小市民比亚金家中寄宿。如果说布宁家中推崇的是茹科夫斯基、普希金(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Пушкин,1799—1837)、莱蒙托夫(Михаил Юрьевич Лермонтов,1814—1841)、波隆斯基(Яков Петрович Полонский,1819—1898)等贵族诗人的话,那么在比亚金家中他却常常被要求朗诵尼基京(Иван Саввич Никитин,1824—1861)、科尔佐夫(Алексей Васильевич Кольцо,1809—1842)等被房东称为“兄弟”和“老乡”的诗人的作品。不可否认,这种生活、心理与审美氛围的转换,对少年布宁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也培养起了其对尼基京等来自“民间”的作家的浓厚兴趣。同样出生于沃罗涅什的诗人尼基京成为青年布宁的模仿对象,布宁在《纪念强者》(1894)一文中称其为“一个拥有强健精神与体魄的人”,并将其归入“创造俄国文学宝库、打造俄国文学清新、朴素之中伟大的艺术性、朴素而强有力的语言、完美的现实主义的伟大作家之列”。布宁深情地写道:“俄国文学的所有天才代表都是那些与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土地血肉相连并从中获得强大力量的人。尼基京就是这样从中获取生活与创作力量的。”[5]

布宁就读的叶列茨中学只是一所毫无过人之处的普通外省县立中学,该校留给他的印象远远算不上愉快。学校严厉刻板的管教令布宁难以忍受,他最终于1885年选择了退学回家。此时,布宁一家已经迁居到奥泽尔基庄园。这座漂亮的庄园是布宁外婆的遗产,久违的乡间生活令布宁很快就振奋起来,重又焕发出青春活力。其时,布宁的长兄尤利·阿列克谢耶维奇·布宁(Юлий Алексеевич Бунин,1857—1921)正因为参加革命活动而被遣送回家监视居住。尤利比布宁大13岁,他性格温和、知识渊博,曾以优秀的成绩考入莫斯科大学,却因参加地下小组被学校开除。尤利长兄如父般地关爱幼弟,不仅教布宁全部中学课程和外语,还经常与其谈论文学,培养其高雅的文学趣味。“他对弟弟影响很大,并且这种影响从童年时代即已开始。伊万·阿列克谢耶维奇·布宁的成长在很多方面都要归功于这位受过良好教育、珍视和理解文学事业的兄长。”[6]尤利自中学时代起就与民粹主义运动十分接近,而后更是因为加入组织而被捕入狱,而他的这一思想倾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年时代的布宁。

辍学在家的布宁勤奋地读书和写作,他不仅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还模仿普希金和莱蒙托夫写作。1887年5月,他在彼得堡的《祖国报》上发表了处女作《在纳德松的墓上》。这标志着布宁自此正式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1889年,布宁受邀到《奥廖尔信使报》担任编辑工作,并在此结识了初恋女友瓦尔瓦拉·弗拉基米洛夫娜·帕申科(Ваpваpа Владимиpовна Пащенко),但这段纯真的恋情终因对方父母的反对无果而终。1891年,布宁以《奥廖尔信使报》副刊的形式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诗集——《伊·阿·布宁:1887—1891年诗集》。从总体上说,布宁这一时期的创作乏善可陈,只有短篇小说《费多谢耶夫娜》(1891)显示出了布宁的创作潜能。

翌年,布宁来到波尔塔瓦投奔兄长尤利,并在此后做了两年的狂热信徒。关于这段经历,他在《托尔斯泰的解脱》一书中这样回忆道,“后来我强烈渴望去过一种大自然中纯洁、健康、‘善良’的生活,靠自己的劳动生活,穿朴素的衣服,但主要还是出于对艺术家托尔斯泰的迷恋,我成了托尔斯泰主义的信徒”,但很快他就发现那些是“一群令人厌恶的人”[7]。在托尔斯泰本人屡次来信告诫下,布宁最终与托尔斯泰主义分道扬镳。1894年,他在《俄罗斯财富》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散文体作品《乡村素描》(后来更名为《塔妮卡》),引起了民粹派文学批评家米哈伊洛夫斯基的注意,后者更预言布宁日后一定会成为一名“大作家”。

19世纪90年代上半期的布宁仿佛置身于俄国文学主流之外,他并没有选择屠格涅夫、列夫·托尔斯泰、涅克拉索夫等作为自己的模仿对象;而是更加倾心于两个彼此毫无关联的边缘流派,对其创作产生影响的一方面是纯艺术派的贵族抒情诗人费特(Афанасий Афанасьевич Фет,1820—1892)、迈科夫(Аполлон Николаевич Майков,1917—1897)、波隆斯基、阿·康·托尔斯泰(Алексей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 Толстой,1817—1875),另一方面则是革命民主派或民粹派的尼基京、舍甫琴科(Шевченко Тарас Григорьевич,1814—1861)、乌斯宾斯基(Глеб Иванович Успенский,1843—1902)、列维托夫(Александр Иванович Левитов,1835—1877)等人。

1895年,布宁先后来到彼得堡和莫斯科,结识了契诃夫、勃留索夫(Валерий Яковлевич Брюсов,1873—1924)、巴尔蒙特(Константин Дмитриевич Бальмонт,1867—1942)、柯罗连科(Владимир Галактионович Короленко,1853—1921)、库普林(Александр Иванович Куприн,1870—1938)、米哈伊洛夫斯基(Николай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 Михайловский,1842—1904)等文坛名宿,从此开始专门从事文学创作和翻译事业。19世纪90年代中期,布宁终于确立了自己的风格,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与同时代的勃留索夫、勃洛克等象征派诗人及库普林、什梅廖夫等人笔下的城市书写不同,布宁将目光停留在了自己成长于其间的乡村、庄园、农舍、田野和森林,这一切似乎都成了“沉睡的古罗斯”的象征。布宁在自己“如诗般富于音乐性的小说中”,以非凡的艺术功力将“田野的呼吸、气味与色彩、大自然图景”[8]细致入微地一一呈现。

1897年,布宁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天涯海角》问世,受到文学界的一致好评。1898年,他同安娜·尼古拉耶夫娜·察克尼(Анна Николаевна Цакни, 1879—1963)结婚,但婚后的生活却并不尽如人意,他们的儿子尼古拉在4岁时因病夭折。虽然这段时期他的个人生活是“悲剧性(трагичность)”的,但其创作却日趋成熟,不仅出版了《露天下》(1898)、《诗与短篇小说》(1900)、《落叶》(1901)等多部作品集和短篇小说《安东诺夫卡苹果》(1900),更于1903年凭借《落叶》和对美国诗人朗费罗的《海华沙之歌》(1896)的翻译荣膺俄国科学院颁发的普希金奖。上述这些艺术成就同时也标志着布宁创作生涯的“过渡时期”的终结,布宁开始以一个成熟艺术家的姿态崛起于文坛。但值得注意的是,《安东诺夫卡苹果》虽然与诗集《落叶》几乎是同时问世的,但后者作为布宁的第一本诗集,成功奠定了布宁一流诗人的地位,并且在此后的十年间,俄国读者都倾向于将其视为诗人,而非小说家。布宁本人对此倒并不介怀,甚至还常常表示自己有意无视诗歌与散文之间的界限,因为在他看来,无论是诗歌还是散文都应该具有“音乐性、韵律性、情感性”与“质朴无华”[9]的特点。

1906年,布宁在莫斯科结识了当时俄国国家杜马主席的侄女维拉·尼古拉耶夫娜·穆罗姆采娃(Веpа Николаевна Муpомцева, 1881—1961)并与其结为终身伴侣。1909年,布宁再次荣获普希金奖,并当选为俄国科学院荣誉院士。至十月革命前,随着中篇小说《乡村》(1910)、《苏霍多尔》(1911),以及短篇小说《从旧金山来的先生》(1915)、《轻盈的气息》(1916)等多篇佳作的问世,布宁一流作家的地位最终得以确立。

1920年,布宁偕妻子穆罗姆采娃经由奥德萨乘船前往君士坦丁堡,此后又先后在索非亚、贝尔格莱德、柏林等地侨居,最后选择了在法国南部的小城格拉斯定居。去国离乡的布宁在对故国的无限怀念中,黯然神伤地感叹着与“新世界”的隔膜,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属于旧世界的,属于冈察洛夫、托尔斯泰,莫斯科、彼得堡的那个世界的;只有在那里才有诗歌,而在新世界他是无论如何也‘捕捉’不到这些的”[10]

侨居法国期间,布宁完成了中篇小说《米佳的爱情》(1924)、长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生活》(1927—1933)、爱情小说集《林荫幽径》(1938—1940)等的创作。1933年,布宁因“以严谨的技艺发展了俄国经典小说的传统”而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俄国作家。瑞典皇家科学院的颁奖辞不仅对布宁的代表作进行了独到的分析,还对其创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俄国文学史上,伊万·布宁的地位及其重要性早已获得一致公认。他遵循19世纪这一光辉时代的伟大传统,重视对传统的发展与延续。他凭借独特而敏锐的观察力,富于表现力地描绘了现实生活。对艺术的执着并没有让布宁陷入对华丽辞藻的盲目追求,相反他抵御了这种诱惑。尽管从本质上讲,他是一位抒情诗人,但他从未刻意美化其所见之物,而是最为真实地将这些事物展现在人们面前。他赋予了朴实的语言以特殊的魅力,即使是译作也常常令人感受到字里行间所散发出来的醉人气息,这一点为其同胞所公认。布宁的这一才能是其卓越而隐秘的天赋,也为其文学作品铭刻上了杰作的印迹。[11]

1940年,德国入侵法国,布宁的生活陷于困顿之中。虽然贫病交加,衣食无着,他却严词拒绝了当局的威逼利诱。他不仅热切关注着苏德战争的形势,为祖国的每一个胜利欢呼雀跃,还冒着生命危险帮助那些受到法西斯迫害的人们,把自己的家变成了他们的避难所,体现了一位人道主义者和爱国主义者的高风亮节。

1953年11月8日,长期卧病的布宁在家中与世长辞,享年83岁。他被安葬于巴黎市郊的圣-热涅维耶夫-德-布阿公墓。

创作于1952年的《夜》一诗是布宁留给世人的最后一篇作品,萦绕在布宁心头的、死亡将至的忧伤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思乡情愫,久久地回荡在这曲深情绝唱之中。

冰冷的夜,朔风

(它尚未停息)。

我凭窗远眺

光秃秃的山峦、丘陵闪着光。

金光宁静地

洒向床前。

月下无人,

只有我和上帝。

只有他知道我的

死亡的忧伤,

我将它避人深藏……

寒冷,闪光,朔风。[12]


[1]Бунин И А.Из предисловия к французскому изданию 《Господина из Сан-Франциско》//Собрание сочинений.в 9 т.Т.9.М.: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1967.Т.9.С.266.

[2]Смирнова Л А.Иван Алексеевич Бунин:Жизнь и творчество.М.:Просвещение, 1991.C.6.

[3]蒲宁:《蒲宁文集》,第1卷,安徽文艺出版社,2005,第354页。

[4]Михайлов О Н.И.А.Бунин:Очерк творчества.М.:Наука, 1967.С.11.

[5]Бунин И А.Памяти сильного человека//Полтавские губернские ведомости.21 сен.1894 г.№ 72.

[6]Телешов Н Д.Записки писателя.М.:Советский писатель, 1950.С.41.

[7]Бунин И А.Освобождение Толстого.PARIS:YMCA-PRESS, 1937.С.82-83.

[8]Михайлов О Н.И.А.Бунин:Очерк творчества.М.:Наука, 1967.С.33.

[9]Мальцев Ю В.Иван Бунин:1870—1953.М.:Посев, 1994.(http://podelise.ru/docs/index-25367455-1.html?page=4)

[10]Иван Алексеевич Бунин.Биография.(http://bunin.niv.ru/bunin/bio/biografiya-1.htm)

[11]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1933.Ivan Bunin.Presentation Speech.(http://www.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literature/laureates/1933/press.html)

[12]Бунин И.А.Ночь.(http://bunin.niv.ru/bunin/stihi/399.htm)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