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古人说,不读诗词,不足以知春秋历史;不读诗词,不足以品文化精粹;不读诗词,不足以感天地草木之灵;不读诗词,不足以见流彩华章之美。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是我们民族文化遗产中极为珍贵的一部分。早在3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作出了以“诗三百”为代表的优秀诗篇,此后每个历史时期,诗歌创作都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其中不少名篇佳句脍炙人口,传诵至今。

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精粹所在,中国古典文学发端于上古三代,历周秦诗风之初立,孔子删诗书,对《诗经》的确立起了关键的作用,遂有“诗教”之说。后经过汉代的发展,散体大赋渐趋成熟,流彩华章,大汉气象,可知辞赋文章亦皆能吟春秋。迄汉末,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的五言诗兴起,堪称五言之冠冕,后世诗人莫不吟仰。之后历魏晋建安文坛与六朝诗人的发挥,中间乐府诗纵贯数百年而不衰。及至唐代,盛世华彩,一时间国人识字解文者无不能读诗写诗,有唐不足三百年,留下来两千多位诗人的近五万首诗作。唐末五代,诗风不衰,转而长短句大兴,到了两宋,一发不可收拾,其词风上一半是山河壮烈,一半是风花雪月,后世人遂约略以豪放和婉约两派,词更被冠上“宋词”之号,凡有井水处,皆有词可咏唱。元代文人无所用其长,转而萃力于元剧之作,其流行之盛况,雅俗共赏,至于塞外古道,市井勾栏,无处不见;达官贵戚,胡汉民氓,悉皆能论。散曲小令虽不及唐诗之绚烂,宋词之流媚,却活泼别致,兼有西风瘦峻之气,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又一枝奇葩。明清两代,诗文辞赋亦多佳作,其中尤以清纳兰性德之词见长,王国维称:“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中国人的每一种心境,似乎都被古诗词吟咏过了。读这些古诗词的时候,自豪之情会油然而生,这就是中国人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这种感情由来已久,人们从先秦的田野牧歌之中采撷快乐与甜美;从两汉辞赋当中感受大汉400年的盛世传奇;从乐府诗中体验先民生活的朴素美好;从魏晋诗文中品味中华风骨;从唐诗中倾听大唐帝国的盛世欢歌;从宋词中体会那份凝结在文字中的美丽与哀愁;从元曲中获得直抵心灵的感悟;从纳兰词中发现大清第一词手的词文之美。今天,随着古典文化风潮的再度兴起,中国人阅读古典诗词的热情亦空前高涨。读诗词更要懂诗词,即好读诗词也要有所选取,最忌滥读。本书按照时间顺序,兼及诗文体裁,收录了历代在思想上和艺术上具有较高成就的古诗词,包括最美不过诗经、独秀芳华属汉赋、乐府诗香醉千古、中华风骨在魏晋、大唐诗情满华章、宋词的美丽与哀愁、最是销魂唱元曲、一生最爱纳兰词等8个篇章,包括了各个时期文学史上著名诗人和词人的优秀作品,是古诗词爱好者的枕边书,可做囊中之宝、案头之珍。

为了帮助读者提高阅读效果,本书还设置了“注释”、“赏析”等栏目,其中,注释将难理解的字句作解释,扫除阅读障碍,方便阅读;赏析则对这些经典名篇的内容与主旨进行传统解析,间或增补一些史实或诗文旧事,有利于读者更深入地领悟传统文化的意蕴。由于古诗词多难字,读者往往不会念或不认识,影响阅读,因此,我们对诗词中出现的一些难字、生僻字进行注音,并对其字形、字意加以解释,减小阅读难度,提升学习兴趣,增进学习的能力,方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把握古诗词。

古典诗词,是穿越千年依然至美的风景;是流传百代依然至纯的感情。它是中华民族永远的情感库藏,是历代中国人灵魂深处的至爱。惬意人生,哪能无诗词相伴?在这个时代,幸好还有古诗词,让我们去追忆曾经的美好……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