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研究内容、思路和意义
本书选取21世纪第一个十年间当代美国、英国、爱尔兰作家创作的“后9·11文学”中的经典代表小说为研究小说。其中包括美国作家乔纳森·萨福兰·福尔的《特别响,非常近》(Extremely Loud and Incredibly Close,2005)、洛丽·摩尔的《楼梯口的门》(A Gate at the Stairs,2009)、唐·德里罗的《坠落的人》(Falling Man,2007)、理查德·鲍尔斯的《回声制造者》(The Echo Maker,2006)、杰伊·麦金纳尼的《美好生活》(The Good Life,2006),以及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星期六》(Saturday,2005)和爱尔兰作家约瑟夫·奥尼尔的《地之国》(Netherland,2008)。本书以创伤为中心词,主要研究以上小说中创伤人物的心理机制、创伤小说的叙事手法、创伤与身份、创伤与记忆、创伤与救赎等方面。
基于以上几部有代表性的“后9·11”小说,本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十个章节,分别为第一章的“后9·11文学”及第二章的“后9·11文学”与创伤理论,以及第三章到第九章的创伤视角下的“后9·11”小说的经典作品研究和第十章的结语部分。第一章总体介绍了“9·11”恐怖袭击事件及事件之后的文学创作,探讨“后9·11”小说的价值与意义,介绍21世纪第一个十年间美国、英国、爱尔兰作家创作的经典“后9·11”小说,以及被视为“他者”的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作家视野中的“9·11”事件。第二章从创伤发生学,创伤理论中主要代表人物和观点,创伤心理分析及创伤救赎,创伤叙事等方面阐述理论基础。第三章到第九章均分别围绕某一部具体小说,在小说细读基础上,进行具体的创伤分析:一般首先介绍创伤在这部作品中的体现,继而从创伤记忆与身份、创伤展演与创伤应对、创伤叙事等方面入手具体分析。
第三章是针对《特别响,非常近》中三个主要人物,9岁男孩奥斯卡和他的祖父、祖母各自的创伤展演和创伤应对的解读,抑郁的创伤受害者——祖父托马斯陷在创伤中不能自拔。祖母的梦魇和自杀行为也表明她没能从“抑郁”走向“悲悼”,即从“创伤展演”过渡到“创伤应对”。奥斯卡应对创伤的过程中在两者间摇摆不定,他总是隐藏自己的身体,隐藏自己的愿望,来逃避世界,这是“抑郁”和“创伤展演”的过程。奥斯卡后来能够与他人谈起自己的问题,他在“创伤应对”,走向“悲悼”。此外,本章还分析了该作品作为创伤小说所运用的叙事手法,包括图片叙事、强迫性重复、非线性叙事和互文手法。
第四章主要探讨小说《楼梯口的门》中多维的创伤叙事,其中的隐喻言说预示创伤,并体现了悲情叙事风格;个体的创伤记忆通过自白叙事实现了创伤展演和创伤应对,转为叙事记忆;文史互文指涉下的种族、集体创伤进一步拓展了反思历史的纵向维度。《楼梯口的门》的创伤叙事既有悼歌的凄婉恸人之美,又不失历史批判的深刻反思之悟。
第五章是关于《坠落的人》中的主人公凯斯的创伤与记忆,创伤与身份的关系分析。经历过“9·11”灾难性事件的凯斯为创伤记忆所困,陷入痛苦的深渊,被恐惧和绝望所吞噬。而且,凯斯迷失在“我是谁”的困惑中,生活失去了目的和希望,他对整个世界、对周围的一切都漠然置之。
第六章的《回声制造者》中的主人公马克的替身综合征是“9·11”事件带来的身份危机感,本章以马克遭遇的车祸事件和自杀未遂的两次创伤作为分界点,将他的创伤经历分成三个明显的阶段:车祸事件之前是“马克第一”,自杀未遂之后的马克是“马克第三”,中间的阶段是“马克第二”,本章主要分析马克遭遇创伤之前和之后的创伤本质。
第七章分析了《美好生活》中直面“9·11”袭击的场景的纽约人的心理创伤,同时以此为背景叙述一个创伤中的爱情故事,反映了“9·11”事件以后人们生活发生的变化。本章分析了亲身经历恐怖袭击的主要人物卢克和柯琳的创伤展演和创伤应对,继而分析作品中的创伤叙事手法。
第八章分析了《星期六》中“9·11”事件对于以亨利一家为代表的伦敦人,甚至是对整个西方社会的影响,隐喻性地表达了恐怖主义已经侵入21世纪的人们生活,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们终日被战争、暴力、恐怖事件困扰着,平和的生活中隐藏着不可预测的危机。本章重在分析作品中主要人物的创伤表征与救赎,并论及互文手法在该创伤小说中的体现。
第九章首先分析约瑟夫·奥尼尔的《地之国》中的主要人物汉斯夫妇的创伤和作为“他者”的少数民族裔恰克的创伤,继而分别探讨三个主要人物的创伤救赎之道,最后指出该小说是对于美国的政治无声的批判。
第十章是结语,主要是在以上七部小说的分析基础之上,总结创伤小说中创伤人物塑造、创伤的心理机制、创伤小说的叙事特征。通过对遴选的七部关于“后9·11”小说的创伤分析,深入了解“9·11”事件带给当代美国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恐怖主义危险、种族主义歧视、战争创伤和个体创伤等。
本书旨在对“后9·11”小说进行综合化、细致化的研究和分析、本研究具有以下意义。
首先,就小说介绍和分析而言,本书对有关“9·11文学”小说进行了全面介绍,并遴选代表作从创伤角度进行小说细读,不仅可以宏观把握“后9·11文学”,尤其是“后9·11”小说的整体概貌,而且可以通过小说细读把握这类文学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其次,就研究方法而言,对“9·11”事件相关作品的创伤叙事及其创伤后的心理机制及其复原研究,有助于理解美国当代作家对于“9·11”这一历史事件的反思,探讨人类遭受创伤后的创伤应激障碍。创伤在根本上源于生命本身,基于个体的身体感觉和心灵精神的存在而存在。“后9·11”小说书写创伤情境下的人物的生命遭遇、内心感受、心理流程、情感世界、生存处境等。通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自我生命对创伤的个体体验,真切揭示了人类灾难深重的宿命。创伤叙事源于对生命的热爱,而以抚慰人的悲剧性的生命存在为目的和使命,对于平复或拯救创伤之道的探寻具有人性叩问的终极意义。基于此,从创伤角度研究这类作品正是源于对生命本身的热爱和尊重。灾难性事件不仅给受害者留下精神创伤,也极大影响了人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在创伤表达及康复疗伤的表现上,文学作品叙事有着历史叙事所不可比拟的方便性和灵活性。尼采说,“生命通过艺术而自救”,文学性创伤叙事能够起到警示、感染、触动、教化和引领作用,因此,创伤理论及其创伤叙事的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也不言自明。
最后,就本研究的现实启迪意义而言,21世纪的“9·11”事件发生后的新千年,人类生存的社会变得异常复杂多变。人们对社会产生了信任危机,心里充满了焦虑和恐惧,人与他人的冲突和困惑日益强烈,人对自我的迷失和反思也不断加剧。受到“9·11”事件的影响和困扰的人们的生活被打乱,身份被质疑,信仰被颠覆,承受着婚姻危机、爱情失败、梦想破灭等种种打击,身体疲惫不堪,精神也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之中,人们的道德价值判断发生了变化,人性也在发生着裂变。人们应该深刻反思恐怖袭击给人类心灵和社会造成的影响和后果,并且能够将恐怖袭击事件置于广阔而深远的历史与伦理空间,探寻“后9·11”小说对人类、社会、世界的精神气质的影响,赋予宏大历史事件以理性思考和人文关怀,并深刻理解和体会个体的生命感觉,调节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 DELILLO D.In the Ruins of the Future: Reflections on Terror and Loss in the Shadow of September[J].Harper’s Magazine,2001(12):39.
- WERSCHING G.Review of Ground Zero Fiction:History,Memory and Representation in the American 9/11 Novel[J].Journal of American Studies:Exclusive Online Reviews,2012(3):58.
- WERSCHING G.Review of Ground Zero Fiction:History,Memory,and Representation in the American 9/11 Novel[J].Journal of American Studies:Exclusive Online Reviews,2012(3):58.
- 阿訇是波斯语,意为老师或学者,是穆斯林对主持清真寺宗教事务人员的称呼。
- 杨靖.“9·11”与美国梦的幻灭:评约瑟夫·奥尼尔的小说《荷兰》[J].外国文学动态,2009(2):14-15.
- 杨靖.“9·11”与美国梦的幻灭:评约瑟夫·奥尼尔的小说《荷兰》[J].外国文学动态,2009(2):14-15.
- 同上.
- 同上.
- KONGRUI.On the Representations and Subversion of Orientalism in The Hundred Secret Senses.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ies,2014(12):45-49.
- 穆哈辛·哈米德.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吴刚,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94.
- 同上,第139页.
- WAHIBA M A.“American Muslim Physicians”Experiences Since 9/11:Cultural Trauma and the Formation of Islamic Identity.Traumatology 2012,1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