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青年谱

柳青年谱

1916年 出生

7月2日 农历六月初三,午夜,出生于陕西省吴堡县张家山寺沟村一户富裕农民家里。姓刘,名蕴华,小名成福,字东园。

“柳青”,是刘蕴华1935年秋发表散文《待车》时开始使用的笔名。

祖父刘生义,壮年时上山放羊被突发洪水淹死。

父亲刘仲喜是一个会经营的农民。1948年死于陕北战后的饥荒。

母亲马氏先后生过八个儿子,两个女儿。柳青排行为七。马氏在1931年死于肺结核。

长兄刘绍华,字春园,由杜斌丞资助,1924年考入北京大学,1931年毕业,1926年加入共产党,毕业后在东北教书时失掉党的关系。二兄刘协华,农民。三兄刘树华,农民。四兄三岁时因本村寨子被土匪攻陷中流弹夭折。大弟刘润华,农民。二弟刘毓华和三弟刘锦华,在柳青影响下,先后分别入边区学校读书,后参加了革命工作。有两个姐姐,都是农村家庭妇女。

据柳青回忆:“出生时,家庭是贫农。后来,由于大量种植鸦片烟,迅速变成中农。至三十年代,上升为富农,我记得有一年(1930)雇过三个长工。1935年,陕北土地革命中,多余土地被征收,又成为中农,直至今春(1956年。引者)参加高级社为止。”(柳青《自传》,见蒙万夫等编《柳青写作生涯》,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1页)

因时世动乱,家道衰落,兄弟又多,成福出生不久,父亲决定把他送邻村呼姓地主为子;后因族人非议,呼家来抱成福时父亲反悔。

1924年 八岁

成福进本村龙岩寺私塾读书,正式起名刘蕴华。发蒙老师张鸿儒,为榆林旧制中学生,教授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的《新学制教科书》国文和修身二科。

同年,大哥刘绍华由榆林中学半工半读毕业,成绩优异,由校长杜斌丞资助考入北京大学。

1925年 九岁

私塾老师易为马学禄,为清末秀才。前半年仍教国文和修身,后半年加授《孟子》。

1926年 十岁

私塾老师易为高凤歧,为新毕业的榆林中学学生,改授新出的小学教科书,分国语、常识、算术、图画、唱歌、体操等。

1927年 十一岁

进入离寺沟村三十里地的葭县(今佳县)螅镇完全小学读书。这所小学有七八个教师,其中有几个是从北京等地回来的大学生,深受“五四”运动影响,提倡民主科学的新思想,有的还是秘密的共产党员,在本地发展党组织,甚至在课堂上宣传革命。课程设置虽有“四书五经”等旧学,但以新学为主,有国文、算学、英语、修身、生理卫生和理科。

后半年,大哥刘绍华回家,在新创办的米脂三民二中任教。

1928年 十二岁

春 随大哥刘绍华到米脂县城,到米脂县东街小学读书。因功课甚差,仍读高级小学一年级。

5月 经叔父刘义维介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9年 十三岁

因大哥刘绍华离开米脂,仍回螅镇小学上学,读高小二年级。共青团籍带入该校。

1930年 十四岁

上半年 螅镇小学上学,读高小三年级。

柳青(前排左一)在陕西省绥德第四师范学校

夏 考入绥德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在第十三班,只读了一个学期。在此期间,他阅读了蒋光慈的小说《少年漂泊者》、郭沫若的自传《反正前后》、德国作家雷马克的小说《西线无战事》以及《共产党宣言》等书籍,并经常上街讲演、张贴标语、游行。

12月 绥德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因由李子洲、杨明轩创办,有革命传统,至此时弄得很“红”。寒假前夕,因闹学潮,绥德省立第四师范学校被当局勒令解散,学生限期由军队遣送出城。他回到家乡寺沟村。

1931年 十五岁

上半年 家庭因遭祸一贫如洗,无钱求学,想当小学教师也未成,遂在家闲住,父母不准他出门。偶尔务农,但不甘心务农。

夏 大哥刘绍华来信,说他大学毕业了,在吉林宁安县省立四中教书,有了收入,让蕴华即刻起身,到榆林去考省立第六中学。

8月 到榆林。因为原来功课不好,加上半年荒废,所以经过两次入学考试,都未通过。随后,学校因为开一班人数太多,开两班又不足,又招考了第三次,才勉强考取“试读生”。

榆林第六中学的党团组织在上半年被破坏,被捕六十余人。不敢乱找关系,与组织的共青团关系断绝。

因在榆林中学经常旷课,贪看课外文艺书籍,期末考试功课门门不及格,为全班最后一名。

本年 母亲马氏去世。

1932年 十六岁

春 返校补考,得第一名。读初一第二学期。

秋 初二第一学期,调到快班。大哥来信让他学好英文,并寄来一套四册纳氏文法和一本英汉词典。开始刻苦学习英文。

冬 大哥刘绍华从东北回陕西,在西安高中任教。

1933年 十七岁

上半年 榆林中学读初二第二学期。

暑假 未回家,留校补习英文和数学。

下半年 读初三第一学期。英文教员赵曼青先生,也是刘绍华的老师,对蕴华特别关心,倾心辅导。

寒假 回家,咯血过半月之久,肺结核病大作。

1934年 十八岁

上半年 榆林中学读初中最后一个学期。卧病,读高尔基的《母亲》,法捷耶夫的《毁灭》等。因为中学课程的底子好,虽然一学期基本上没有上课,也通过了毕业考试。

1932年11月,柳青(中排右一)在陕西省榆林六中

英文提高很快,有了阅读一般英文书籍的能力。从上海邮购开明版的全套英汉对照小说,其中有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集,德国作家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斯托姆的《茵梦湖》,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艾丽西娅日记》等。

读英语文学作品,有《卖火柴的小女孩》《鲁滨孙漂流记》《天方夜谭》《泰西五十轶事》等。大量英语文学作品的阅读,引起他对文学的兴趣。

在榆林省立第六中学,英文教员赵曼青对柳青的英文学习和初期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有过帮助。柳青说,他同赵曼青“个人感情极好”。

夏 临近考试,写信给大哥刘绍华,告诉他即将毕业和生病情况。刘绍华来信要他到西安继续求学。

7月初 与同学董学源一起,经太原、石家庄、郑州到西安。住西安高中教师院内大哥房子外间。

8月 每天到医院打针,先后打了一百多针,止住了肺结核的发展。

9月 以第一名成绩考入西安高中。课外常读英文《字林西报》,想当翻译。星期天常去省立图书馆,看美国《亚细亚》杂志和英国的《左翼评论》等。大量阅读使他对文学的兴趣又超过英文。

入学第一学期,向西安地方报纸的副刊投稿。

1935年 十九岁

4—6月 国民党实行全国第一次学生军训。豫、陕两省高一年级学生一千多人集中开封,编三个大队,十二个中队集训。刘蕴华编入第二中队。军训开始不到三周,肺病发作,开始咯血。被隔绝,住医务所治疗,看小说和文学刊物,也偷偷投稿。

暑假 回到西安。一边休养,一边习作诗和散文。国文教员郝子俊指导他的习作和鉴赏。

秋天 由于是上海《立报》的长期订户,是《文学》《译文》《大众生活》的热心读者,知识领域扩大,视野开阔,开始向外投稿。上海《创作月刊》通知他的短诗《香客》拟用于该刊第四期,但该刊出至第三期被迫停刊,原稿退回。

上海开明书店出版的《中学生文艺季刊》秋季号发表了刘蕴华署名“柳青”的散文《待车》。这是柳青在全国性杂志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

12月9日 北平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受此运动及以后的全国救亡运动影响,对政治活动重新积极起来。

1936年 二十岁

上半年 主编西安学联机关刊物《救亡线》。第一期印好后,有人告密,在印刷所被没收,大部焚毁。为此,挨了大哥刘绍华的耳光,因为刘绍华知道告密人就是学生运动里的假积极分子。

暑假 回寺沟村看望奶奶和家人。

12月9日 参加西安各界举行的“一二·九”运动一周年纪念大会和游行。

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应西安学联聘请,搬到西救会(会址在今西安高中内)住宿,主编会刊《学生呼声》,并参加校对和装订,为学联会拟写传单。

12月21日 在董学源宿舍见到了中共组织代表冯文彬。向组织谈了他1928年入团,1931年失掉组织关系的情况。组织承认他的三年团龄,没有后补期,直接转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12月22日 上午,以《学生呼声》负责人身份参加了李一氓领导的中共陕西省委临时宣传委员会,在杨虎城西安绥靖公署的机关报《西北文化日报》总编辑宋绮云家里开了第一次会。

本月 负责编辑西安学生联合会的《学生呼声》三期。该刊第一、二期刊载了他从《密勒氏评论》上翻译的毛泽东和斯诺的谈话。

因西安事变后参加救亡活动,和同年级甲班女生赵梦琴来往频繁,赵是一个家贫勤学且貌美的女子,两人确定恋爱关系。

本年 大哥刘绍华受省教育厅委任,回陕北任绥德师范校长。

1937年 二十一岁

2月初 中共党组织为将西安事变期间表现突出的同志撤回延安,通知相关人员去延安。以《学生呼声》主编、西安学生联合会代表名义访问延安。随行有博古、罗瑞卿。

本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在延安待十二天后,于元宵节这一天,又随罗瑞卿回到西安。西安高中已经成立了中共党支部,担任宣传委员。

3月 仍回西安高中读最后一学期。在该校做新建立的中共党支部的宣传干事。

6月 西安高中毕业。

7月初 经中共党组织同意,与从西安第一高级师范毕业的好友董学源一起到北平投考大学。

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事变当日,刘蕴华与董学源正在平汉路特别快车上。

7月中旬 辗转到北平,与常友章、姬飞熊等陕北旅平青年,先住陕北会馆(后改榆林会馆),后移住居民家。

8月 经天津、烟台、济南等地辗转回到西安。

9月 经已脱离报社的宋绮云介绍,任《西北文化日报》(杨虎城办的报,李子健任社长兼主笔)副刊《战鼓》编辑。

11月 考上由原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和国立北洋工学院搬到西安后联合办的西安临时大学,入原北平大学俄文先修班。此时租住西安开明书店后院的一间房子,主要到西安临时大学三院听曹靖华教授的俄文、季陶达教授的政治经济学和沈志远教授的思想方法论三科。其余簿记、会计、珠算等科,连点名都不去应付,也不参加学校的活动和生活。

在《西北文化日报》和西安临时大学期间,党的组织关系与省文委韩进接头。中共陕西省委同志写的一些杂文由韩进转交,在其所编副刊发表,内容多为影评、剧评以及对群众运动的意见和驳斥西安反动刊物的言论等。

本年 与赵梦琴关系若即若离。赵入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化学系学习,趣味各异,住地又相隔二十余里,交往不便,两人关系比起开始时,疏远了许多。

1938年 二十二岁

春 因日机轰炸西安频繁,学校不能正常上课,西安临时大学南迁汉中城固,不久改名西北联合大学。中共陕西省委组织部欧阳钦与刘蕴华谈话,要他随学校去城固,刘蕴华请求去延安。

4月中旬 拿到八路军西安办事处介绍信,奔赴延安。从1937年8月至此,负责西安青年文协党团工作。

5月初 到延安。于1937年11月14日成立的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早期称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救亡协会。简称“边区文协”或“文协”)急需用人,边区党委介绍他任该协会下属的“海燕”诗歌社秘书、民众娱乐改进会秘书,兼做机关党的工作。他进边区党委组织部时,带的介绍信上写的名字是“刘蕴华”,从组织部出来,再带的介绍信已经改名“柳青”了。从此,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发表文章,他都用这个名字。

6—9月 翻译了辛克莱关于西班牙战争的小说《马德里之战》,计十万字,由成仿吾作序,文协领导艾思奇介绍到武汉读书生活出版社,因已有译本先期出版,遂搁置。

7月 大哥刘绍华接省教育厅电召赴西安,途经延安,和柳青共度一宵。

9月 日军进攻吴堡宋家川黄河河防,被八路军击退。随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组织的文艺工作组到晋西北河防前线写报告文学,同行有刘祖春、严文井等。其间写了《肖克将军会见记》等散文和特写。

本月 刘绍华到西安后即辞去绥德师范校长之职,仍在西安高中任教。

11月 日机轰炸西安,刘绍华遇难。

12月 到西安料理大哥刘绍华后事,将遗骸送回原籍殡葬。

本年 赵梦琴随西安临时大学南迁,两人和平分手。

1939年 二十三岁

1月 返回延安。

2月 随柯仲平领导的民众剧团下乡,担任剧团语文教员,教文学选读课。艾思奇还给他开了一张《新中华报》(李初犁负责)特约记者的介绍信,让他到各县、区、乡采访,给报纸写通讯报道。走了延安、延长、延川、安定(后改为子长县)、靖边、定边、盐池、志丹八县的城镇和乡村。

7月 回到延安。写过两篇小说,未发表。

8月中旬 请求去前线,被介绍到八路军总政治部。

9月 由八路军总政治部到晋西南八路军一一五师独立支队(队长陈士榘)任二团(团长何以祥)一营(营长刘克)教育干事。

在隰县川口村写成短篇小说《误会》。后被收入光华书店1947年2月出版的《地雷》集。

11月中旬 随军过同蒲路,进入太岳区活动。

12月28日 到太行前敌总政治部。在这里碰见刘白羽、叶以群、杨朔等作家。

1940年 二十四岁

1月 由太行前敌总政治部到太行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旅长陈赓),到七七一团任一营教育干事。

4月 得陈赓旅长允许,到晋中平原游击队体验生活,游击队活动于太谷、祁县和平遥间。无正式工作岗位。

6月 因游击队活动频繁,跑路过多,身体不支,被送回旅部,转至总部。后应华北《新华日报》韩进之请,到该报做记者,任长驻冀南、太行、太岳行政联合办事处(简称“联办”,为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前身)特派员。联办地处清漳河畔,风景优美,联办招待记者特好,工作亦不繁忙,在这里边工作边可以休养。工作为专门编写和收集联合办事处的消息、命令、条例等,寄回报社发表。

8月 百团大战后,敌人进行报复“扫荡”,非常残酷。咯血,发疟疾,体弱到上马都很困难。总部决定把包括柳青在内的四十几位体弱干部和女同志送回延安。

9月 从总部出发,过黄河,经洛阳回到西安。住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治病:每天一次静脉注射,半磅牛奶,另发十元病员津贴,以便额外买东西吃。半月后动身回陕北,一路上和张如心编在一组。

10月25日 回到延安中央组织部。

10月26日 转回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

11月 写成短篇小说《牺牲者》,后刊茅盾在重庆编的《文艺阵地》第六卷第三期,被收入光华书店1947年2月出版的《地雷》集。

12月 写成短篇小说《地雷》,后刊茅盾在重庆编的《文艺阵地》第六卷第四期,被收入光华书店1947年2月出版的《地雷》集。

1941年 二十五岁

1月 参加《谷雨》文学月刊编辑工作。该刊实行编辑轮流制,柳青编了开头两期。

写短篇小说《一天的伙伴》,载《谷雨》创刊号,后被收入光华书店1947年2月出版的《地雷》集。

2月 在文协做文化站工作,与林默涵负责从延安向重庆寄稿。集稿,看稿,改稿,然后与中央组织部接头,请首长出延安时带稿。

本月 应胡乔木约请,给青年干部学校三、四年级学生教国文选修课,每两周上课三小时。同时任课的还有林默涵和刘白羽,各任三个月辞去。

3月 写短篇小说《被侮辱的女人》。6月2日、3日《解放日报》文艺栏目连载。

4月 担任文协党支部组织干事。

6月 写短篇小说《废物》。后刊9月份《解放日报》文艺栏目。

8月 成立于1939年5月14日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前身是边区文艺界抗战联合会。简称“延安文抗”或“文抗”)原属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的团体会员之一,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从全国各地来延安的文艺工作者迅速增多,为便于工作,决定边区文协由西北中央局及边区政府直接领导,其中心工作是开展边区文化工作,而“文抗”则独立出来,直接受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总会领导,团结延安文艺界开展工作。自1941年7月1日起,接收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原有杨家岭会址,正式启用印记办公;8月25日,会址移至蓝家坪。柳青被分配到“文抗”。任机关党支部宣传干事。

9月 写短篇小说《家庭》,载《学习生活》文艺版第四卷第四期。

12月 转绥德文协,住在绥德师范教员院内,继续做文化站工作。

1942年 二十六岁

年初 回寺沟村探家。

2月 返回绥德。

3月 在绥德雕山书院写短篇小说《在故乡》,载《谷雨》第五期,后被收入光华书店1947年2月出版的《地雷》集。

春 经人介绍,认识了绥德干部子弟学校教员马纯如。马纯如,米脂人,共产党员。

7月初 与马纯如结婚。婚后不久即送妻子去延安大学读书。后与马纯如生一子(刘长风)一女(刘可风)。

7—8月 到米脂县印斗区帮助搞乡政权选举和县委领导的减租工作,借机搜集创作材料。

9月 乡选工作结束,回到延安。文抗机关的整风学习此时已由学习文件阶段转为检查思想阶段,参加整风学习。文抗整风最重要的几个阶段除自由主义外,其他的如民主与集中、宗派主义、党内斗争、反对党八股、检讨各人的文章和行动等都参加了。其间,听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传达报告。

10月 在蓝家坪抽空写成短篇小说《喜事》,寄给重庆的《文艺阵地》,因该刊被国民党当局查封而未发,后被收入光华书店1947年2月出版的《地雷》集。

12月 被选为党支部委员和党小组组长。

1943年 二十七岁

1月 中共中央决定结束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并对每一个人进行鉴定。

2月 中共中央决定文艺工作者到工农兵群众的实际工作中去。柳青第一个被讨论通过鉴定,第一个被中央组织部抽调下乡。到米脂县。

3月 被分配到印斗区三乡任乡政府文书。三乡共有三个村:吕家硷村、麻渠村、五儿坬村。三个村子形成一个三角形:吕家硷在大路边,沟大村大,住着一百四十户人家;吕家硷的东北方是五儿坬,有六十来户人家,西北方是麻渠。这里一年前才赶走国民党,废除保甲制度,共产党的区乡政权刚刚开始建立。乡长常银占是五儿坬村人,乡政府就驻在他家。柳青被安排住在乡长家的一个小土窑里。

4月 县城召开劳动英雄表彰大会,采写反映米脂县桃镇区女劳动模范郭凤英的人物特写《一个女英雄》。后发表在《解放日报》。

5月 由于日夜奔波,生活艰苦,吃的是高粱饭、山药蛋、稀粥、糠炒面和干白菜,旧疾复发,又得了伤寒。县委书记冯文彬让他调回县委,病好以后再做安排,柳青坚持留下。

本月 读《斯大林选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雨果《悲惨世界》等。

秋 与乡长宣传、动员并开展三乡的减租减息活动。

冬 审查干部,被调到县上的整风班审查。不久米脂县委决定他任整风班支部书记。

1944年 二十八岁

春 有个行政村主任不愿让别人使唤自己的驴,执意不参加变工队。这件事对柳青有较大的触动。他在夏天将这个故事写成三万字的短篇。但作为积极分子代表的农会主任,形象却太薄弱。柳青下决心写个长篇,从此有了《种谷记》的构思。

夏 林默涵从延安来米脂看望妻子,顺便到吕家硷看望柳青。柳青谈了生活感受和工作体会及长篇小说《种谷记》的最初构想。林默涵临别赠诗一首:

麻鞋沾杂草,攀越访故交。

涧水尘不染,山花意自娇。

相逢纤月上,对语烛光摇。

为塑英雄像,何辞沥血劳。

1945年 二十九岁

年初 未担任具体工作,依然住在乡下,着手写长篇《种谷记》初稿。

4月 写短篇小说《土地的儿子》,后被收入光华书店1947年2月出版的《地雷》集。

8月15日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 接中央组织部调干电报通知,与妻子马纯如和两个孩子——儿子刘长风、女儿刘可风分别,从绥德随军出发,收复东北。

10月至次年1月 集体行军,或步行,或乘车,经晋西北、张家口、怀来、承德、阜新、义县、彰武、法库、铁岭、清源,最后到达中共中央东北局所在地辽宁海龙。

1946年 三十岁

1—2月 在海龙,住东北局招待所待命。

3月初 被派往大连。大连时由苏联军队占领。中共大连市委宣传部一女同志带他见市委书记,谈话后派柳青以主编名义去管理一个刚刚接收来的书店。这个书店叫鲇川洋行,原是日本人的书店和文具店,现在改名大众书店;同时接收的一个印刷厂,也归大众书店。

4月 短篇小说《王老婆山上的英雄》刊《月刊》一卷五期。

5月 经过整顿,大众书店走上正轨,日夜翻印解放区的书籍。

1946年,在大连写作《种谷记》

本年 初到大连,即与市委书记谈了他创作《种谷记》的计划,取得同意。整顿好大众书店以后,决定写《种谷记》二稿。大众书店在闹市区,环境嘈杂,与市委宣传部部长谭立商谈,领导让回市委,担任出版科长。从此,除了管理大众书店的工作,主要精力用在写小说上。搬入一栋日式二层小楼,楼上楼下七八间屋,上下安两部电话,一个四千瓦的专用电炉。柳青住楼上,楼下是他雇用的日本女人——一个四十九岁的妈妈带着她十一岁的女儿,为他洗衣做饭,干些杂务。白天很少外出,也几乎不下楼,整天坐在楼上写作。日本妇女一天上来几次送饭送水。

1947年 三十一岁

1月18日 写散文《冰雪中悼大化》,后收入《柳青小说散文集》。

2月 由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书店在大连办的光华书店出版短篇小说集《地雷》(同年10月,由该店再版;1950年12月,由青年出版社再版)。

5月 长篇小说《种谷记》完稿。

7月 经中共党组织同意,长篇小说《种谷记》由光华书店出版。

8—11月《种谷记》出版后,柳青立即要求回自己熟悉的陕北参加战争,深入体验战争生活,征得中共中央东北局同意。原计划从辽东半岛一角的大连坐船到山东半岛的烟台,然后沿山东、河北和山西已连成一片的解放区直线西去,启程不久,胶东半岛形势突变,烟台被国民党军占领,断了交通。改道辽南军区,准备乘解放军秋季攻势,随军去热河,再返回延安。但解放军这次攻势未能截断北宁路(北平至辽宁省会),只好再回大连。

12月 经在大连工作时结识的一位苏联朋友格利甫佐夫少校帮助,坐上苏联“里加号”货船,“里加号”是专为我军运送物资的货船。柳青随这批货物从北朝鲜的罗津港上岸,改乘货车辗转东北大地。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