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雅可博·珊索维诺:设宴“欧洲客厅”

09 雅可博·珊索维诺:设宴“欧洲客厅”

(Jacopo Sansovino,1486—1570)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半岛处于“战国割据”的状态,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如佛罗伦萨、威尼斯、米兰、热那亚,教皇领地各自为政,形成了许多小的公国,各自保持着自己的文化特色。对威尼斯建筑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当属雅可博·珊索维诺。

雅可博·珊索维诺原名叫雅可博·安东尼奥·德蒂,他于1486年出生于佛罗伦萨,后迁居威尼斯。珊索维诺从小就表现出绘画天赋,但是家人却想让他日后经商,于是就安排他去了一所商业学校。后来,不善和商人打交道的珊索维诺跑回了家。家人无奈,只好任由他自行发展。珊索维诺16岁时,投靠到当时非常有名气的雕塑家安德烈·珊索维诺门下学习雕塑。由于珊索维诺表现出众,老师允许他使用自己的姓氏,于是他就改名雅可博·珊索维诺。

珊索维诺

1505年,19岁的珊索维诺经建筑师桑迦洛的介绍来到罗马,研究古代建筑的遗迹,同时利用自己精湛的雕刻技艺修复损坏的古罗马雕塑。后来,在圣彼得大教堂总建筑师布拉曼特的引见下,他受到教皇朱理二世的接见。在后来的20多年中,珊索维诺在罗马和佛罗伦萨两地从事雕刻艺术和建筑活动,但是珊索维诺真正的建筑师生涯是在他1527年抵达威尼斯后开始的。

为了躲避查理五世入侵罗马后对艺术家的迫害,珊索维诺北上威尼斯,继续从事自己的艺术之路。当时的威尼斯偏安一方,富有的威尼斯商人可以依靠财力大肆建造教堂和宅院。威尼斯人长年四处奔走,思想开明,对各种艺术流派均具有包容心态。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还是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书籍印刷和出版中心。许多重要的古希腊、罗马的原文手稿都在这里印刷出版。1529年,珊索维诺被任命为城市共和国的总建筑师。除了日常行政事务以外,他还参与到了建筑实践中。

在珊索维诺的建筑设计生涯中,为他提供了较大帮助的是当时威尼斯总督哥瑞提(1523—1538在任)。珊索维诺初到威尼斯时,建筑方面的经验很少。独具慧眼的哥瑞提从珊索维诺的雕刻工作中发现了他的设计天赋,推荐他重修圣马可广场的建筑。正是借助这位“天才密友”的支持,珊索维诺才得到了大展身手的机会。

圣马可广场被看做是“欧洲的客厅”,1797年拿破仑以征服者的身份来到这里之后,被广场周围奇丽的建筑群所吸引,并向这座广场脱帽致敬。圣马可广场包括一大一小两个相连的广场,广场东西总长170多米,东边宽80米,西边宽55米,呈梯形。小广场在总督宫的前面,大广场在主教堂的前面。左边是圣马可大教堂和巴西尼加钟楼,右边是总督府和圣马可图书馆。大教堂与总督府比肩相对,大广场和小广场连接在一起,组成L形。小广场上竖立着两根高大的圆柱:一个圆柱上的雕塑是威尼斯城徽飞狮,另一个圆柱上的装饰是拜占庭时期的保护神狄奥多尔。

当时的圣马可广场非常破败,周围的建筑老旧不堪,与国家的隆重仪式极不协调。为彻底改善城市中心的面貌,威尼斯人下定决心重修广场,复兴威尼斯城。珊索维诺正是这一复兴方案的合适人选,他深谙古罗马时代广场建筑的恢宏气势和艺术形式,他相信经过艺术加工后的圣马可广场定然会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在广场建筑设计中,珊索维诺对罗马风格进行了再创作,并将其融入了威尼斯本地的建筑特色中。在重修过程中,珊索维诺在总督府的对面设计建造了圣马可图书馆(Libroria Veochia),圣马可广场上的主教堂和总督府被保留下来。图书馆和总督府平行而立,图书馆侧立面背对着广场外运河的河口。总督府的建筑样式属于哥特式,图书馆的造型属于古典主义形式,这种不搭调的配对似乎弱化了总督府的形象。为了解决这个矛盾,珊索维诺将图书馆的总体高度设计得比总督府低出许多,同时将图书馆的平面拉长变窄,起到了很好的中和作用。

图书馆建筑共有两层:下层没有墙壁,并用柱子支撑,形成一个敞廊,用做公共服务;二层是图书馆的主体部分,设计有一个长27米、宽11米的大厅,以及用来藏书、阅览、休息的各式小房间。珊索维诺对图书馆的立面处理,采用了连续券柱式的手法,并且在建筑物上附加了浮雕和方尖碑,以增加建筑的视觉高度,使建筑看起来更加柔和、华丽,与周围景观更加协调。图书馆与广场上的其他建筑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丝毫看不出“拼贴”的痕迹,从而成就了圣马可广场“欧洲最美客厅”的美名。

圣马可图书馆

广场上的洛杰塔也是珊索维诺的作品,它比例严谨,样式和谐,矗立在广场钟楼的旁边,是文艺复兴精神的充分体现。塔身有三座连拱,饰以雅致的圆柱、浮雕和栏杆,充分体现了珊索维诺的雕刻工艺。珊索维诺还选用了不同颜色的大理石搭配在一起,装饰墙壁,体现了威尼斯建筑的地域特点。

除了圣马可广场以外,珊索维诺还设计建造了造币厂(La Zecca)和考内尔府邸(Palazzzo Corner della Ca’ Grande)。造币厂是威尼斯的金库,为了使之给人以坚固厚重的感觉,珊索维诺在建筑立面上全部采用重石堆砌,石缝留得又宽又深,表面异常粗糙,具有鲜明的乡土风格。考内尔府邸是珊索维诺为私人设计的建筑作品,建筑的内院很大,有点内凹,建筑临河而建。建筑主体共有四层:第一层和第二层连成一个整体,均用重石砌成,二层窗户是夹层式的,相对较矮。在建筑立面上,珊索维诺采用了连续的组合双柱,就使建筑显得非常有规则,外表强劲有力。

1570年,珊索维诺与世长辞,威尼斯人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感谢他对威尼斯城的卓越贡献。

考内尔府邸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