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归来堂里小鸳鸯,翁佐崇宁政事堂

第四节归来堂里小鸳鸯,翁佐崇宁政事堂

——赵明诚的家世

李清照的未来丈夫赵明诚,也出身于一个文化气息极其浓厚的官宦家庭。

赵明诚父赵挺之(1040—1107),字正夫,密州诸城(今属山东)人。神宗熙宁三年(1070)登进士第。初为登州、棣州教授,元丰末通判德州。任地方官期间,敏捷有才干,擅长处理棘手复杂的日常政务。如哲宗即位初,赏赐兵士缗钱,德州郡守贪婪而不按时发放,导致兵变。乱兵冲入郡守官府,郡守以及府中其他官员纷纷逃避,唯赵挺之坐堂上,问明情况,立即发放赏赐钱,并惩办为首作乱者,平定了一场风波。哲宗元祐元年(1086),赵挺之因其出色的吏才而引起朝廷注意,召试馆职,除集贤阁校理。次年,转为监察御史。宋代君主非常重视谏官,任谏官者往往是得皇帝信任者,负责监督朝廷百官的职守,具有自由广泛的发言权,而且升迁相当快。至此,赵挺之的仕途一帆风顺,且前程无量。

赵挺之应进士试以及进入仕途之时,正是朝廷新旧党争激烈、朝中政治势力重新分化组合的时期。熙宁年间,王安石推行新法,由于得不到朝廷旧臣的支持,只得通过科举考试选拔新的人才以为羽翼。赵挺之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进士及第的,可以想见,赵挺之在考试策论中必定有迎合新政的议论,因此博得当政新党的欢心,一举中的。这一榜的状元叶祖洽,就是因为策论专门投合用事的新党,而被主试官(同时也是新党中的第二号人物)吕惠卿确定为第一名的。这一榜的许多进士后来皆在推行新法的过程中竭尽全力,他们中的一些人还成为北宋后期新旧党争中的风云人物。讨论这一场变法的利弊得失,不是本书的任务,但有一点是不可回避的:王安石政治集团中的新进者,多投机取巧、阿谀奉承之徒,个人品德都有可非议之处。王安石等新党领袖秉性固执,听不得不同意见,在朝野守旧势力的包围下,在朝臣的一片反对声中,他们改从进士考试的途径聚集政治力量。而参加科举考试者,尚未涉足官场,并未形成自己的政治观点。他们中的多数人的策论能够得到新党的赏识,确实仅仅是一种曲意的投合。在这种以党争为背景的考试中脱颖而出者,往往是应对敏捷、善于看风使舵的投机取巧之徒。这一榜的叶祖洽、赵挺之、蔡京,都是这样八面玲珑的人物。他们这些人既有令人叹服的处理具体政务的干练才能,又没有一定的个人操守。蔡京在元祐年间旧党当政期间,也曾不遗余力地迎合司马光。赵挺之同样没有坚持自己新党的政治立场,依然得元祐大臣重用。而蔡京、赵挺之在徽宗年间对元祐大臣的迫害,无所不至。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赵挺之的言行及其为人,苏轼已经多有了解。元祐初年朝廷召试赵挺之的时候,苏轼就提出了反对意见,说:“挺之聚敛小人,学行无取,岂堪此选?”(《宋史·赵挺之传》)但是,元祐政坛当时被精通争权夺利之术的老辣官僚“朔党”所把持,他们非常嫉恨苏轼的声望及垂帘听政的太皇太后对苏轼的青睐有加,于是便利用各种政治势力打击苏轼。赵挺之成为他们手中的一枚棋子。赵挺之转任谏官之后,果然秉承当政大臣旨意,从苏轼的文字中罗织罪名,污蔑苏轼诽谤去世的神宗皇帝。赵挺之对苏轼的仇恨,为徽宗年间的残酷党争迫害种下了祸根。

赵挺之被“朔党”利用完以后,元祐四年(1089)即被赶出朝廷,通判徐州,次年改知楚州。这应该使赵挺之对整个旧党的仇恨更深一层。元祐末年,赵挺之凭借自己的才干,又逐渐升迁到京东路转运副使的重要职务上来。哲宗亲政,彻底发泄自己在太皇太后垂帘期间形同傀儡的怨气,全面起用新党人物。赵挺之虽然不是新党中的关键人物,政治立场也不太坚定,但他与新党渊源很深,此时被召回朝廷,委以重任,历任太常少卿、吏部侍郎等职。至元符初年(1098),一路升迁到中书舍人,改任给事中,历任中书与门下两省的部门长官,离拜相只有数步之遥了。

徽宗即位,赵挺之积极迎合得势的宰相曾布的旨意,倡导“绍述”之说,即承继神宗、哲宗推行“新法”的施政方针,继续重用新党,排斥旧党。这一次对旧党的迫害比起哲宗朝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挺之排击元祐诸人不遗力”(《宋史·赵挺之传》),成为执行皇帝与宰相旨意、迫害旧党的急先锋。赵挺之借此机会发泄自己对苏轼以及元祐大臣的积怨,并因此飞黄腾达。崇宁元年(1102)六月,升任副宰相;崇宁四年(1105)三月,因阿谀蔡京得蔡京的极力推荐,出任宰相。拜相之后,因争夺权利,又与蔡京反目。其间,曾短期得势,最终被蔡京排挤出中央政府,闲居在家,郁郁而终,终年68岁。《全宋诗》录其作品三首。时有清新平易的诗句,如题友人居所说:“华亭山水佳,秀色宛如画。前贤有遗迹,卜筑俟来者。”(《朱氏天和堂》)另一首说:“西风浙江远,秋色方在目。”(《送罗正之年兄出使二浙》)赵挺之的才能主要表现在政治才干方面。

纵观赵挺之的一生,其政治立场大致是站在新党一面的,也因新党而中第、升官、拜相。然而,另一方面,赵挺之善于阿谀逢迎,无一定的个人操守,一段时间在旧党之中也游刃有余。赵挺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个人作风,最终被世人认识得清清楚楚而遭唾弃。苏轼门下陈师道,也是当时“江西诗派”著名的领袖人物之一,与赵挺之为连襟。陈师道晚年贫困至极,冬天无御寒棉衣,妻子向赵挺之家借得一件。陈师道非常厌恶赵挺之的为人,知道棉衣来历后立即要求送还,自己却因寒冷得病去世。赵挺之的品行操守与政治立场,与李格非形成鲜明的对照,两者的一荣一枯也相去甚远。这直接影响到两家日后的交往,以及李清照对公公的态度。近人樊增祥《题李易安遗像》诗因此有句说:“归来堂里小鸳鸯,翁佐崇宁政事堂。”(《石雪斋诗集》卷二)就是对这一段史实的评说。

赵明诚是赵挺之的第三子,字德甫(又作德父、德夫),生于神宗元丰四年(1081),长李清照三岁。前面还有二位兄长赵存诚(字中甫)、赵思诚(字道甫)。赵明诚后面起码还有一位妹妹,赵明诚去世后李清照曾一度将行李寄存在她家。兄弟中唯独赵思诚还存诗二首,《全宋诗》录入。

赵明诚自小喜欢诗书,尤其喜欢收集古代的金石刻录文字,自称“余自少小喜从当世学士大夫访问前代金石刻词,以广异闻”(雅雨堂本《金石录序》)。哲宗元祐四年(1089),赵明诚九岁,其父赵挺之通判徐州,赵明诚随侍父亲身边,就从当地收集到《晋乐毅论》《隋化善寺碑》等古代刻录。哲宗绍圣年间,赵明诚约十六七岁,于金石收录方面就已经小有名气。此时,赵明诚已经随父亲回到汴京,他的姨夫、也是文坛成名人物陈师道,正在徐州任职,写信告诉赵明诚说:“近得柳公权所书刘君碑,文字摩灭,独公权姓名三字焕然。”(雅雨堂本《金石录序》)赵明诚于是从陈师道处拓得此碑刻。陈师道这时候不是写信给自己的连襟赵挺之谈文论字,而是与后辈赵明诚谈论,既表明陈师道对赵明诚的赏识,又说明赵明诚在当时收藏界已经崭露头角。元符元年(1098),赵明诚十八岁,咸阳出土传国玉玺。玉玺送到京师后,将作监李诫亲手摹印二本,其中一本就是送给赵明诚的。可见赵明诚当时在这方面的声望。

赵明诚在徽宗年间的求学经历和仕宦出身,要追溯到神宗年间学制和科举制度的变革。神宗熙宁四年(1071),朝廷颁布三舍法,将太学生分为上舍、内舍、外舍三等,上舍生优异者直接授官。哲宗亲政与徽宗即位之后,继续推行三舍法,入太学学习就成为出仕的一个必要途径,众多官宦子弟纷纷进入太学学习。赵明诚到汴京后,入学条件已经具备,因此被父亲送入太学读书。关于赵明诚以后的事迹,将在叙述李、赵婚姻时继续言及。

  1. ①参见拙著《洛蜀党争辨析》,《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