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见怪李笠翁

不要见怪李笠翁

文章易写做人难,自古已然。人言世风不古,实则世风本来如此,非欧风东渐所致。

人心险诈,何代非然?笠翁生当乱世,文字狱层出不穷,深恐失言媾祸,因有《曲部誓词》之作,其中竟谓“砚田糊口,原非发愤而著书,笔蕊生心,匪托微言以讽世,不过借三寸枯管,为圣天子粉饰太平……”读之可见当时文人苦处,不啻一字一泪。或骂笠翁无勇,不如方孝孺、杨继盛,此非善爱笠翁之道。中国有宪法保障人权,却无人来保障宪法。因此,在中国人权保障之最有效方法为“各人自扫门前雪”一句格言,载在黄帝宪法第十三条。只要谨守此条宪法,可保年高德劭,子孙盈门。骂笠翁不效方孝孺、杨继盛者,是劝笠翁伸首待斩。须知斩首在旁人虽好看,可以街巷为虚,而身历其境者,却甚觉得无谓。我们不能见怪李笠翁,只觉得笠翁聪明有竹林七贤遗风。《曲部誓词》曰:

窃闻诸子皆属寓言,稗官好为曲喻。齐谐志怪,岂必尽有其人?博望凿空,诡其名,焉得不诡其实?矧不肖砚田糊口,原非发愤而著书!笔蕊生心,匪托微言以讽世。不过借三寸枯管,为圣天子粉饰太平;揭一片婆心、效老道人木铎里巷。既有悲欢离合,难辞谑浪诙谐。加生旦以美名,既非市恩于有托;抹净丑以花面,亦属调笑于无心。凡以点缀剧场,使不岑寂而已。但虑七情以内,无境不生;六合之中,何所不有?幻设一事,即有一事之偶同;乔命一名,即有一名之巧合。焉知不以无基之楼阁,认为有样之葫芦?是用沥血鸣神,剖心告世。稍有一毫所指,甘无三世之喑。即漏显诛,难逋阴罚。作者自干于有赫,观者幸谅其无他。

(《论语》第20期,1933年7月1日)

读书导航